社科
I Think I Might Be Autistic: A Guide to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Diagnosis and Self-Discovery for Adults Goodreads
I Think I Might Be Autistic: A Guide to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Diagnosis and Self-Discovery for Adults
作者: Cynthia Kim Narrow Gauge Press 2013 - 8
What if instead of being weird, shy, geeky or introverted, your brain is wired differently? For adults with undiagnose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there is often an "aha!" moment--when you realize that ASD just might be the explanation for why you've always felt so different.
"I Think I Might Be Autistic: A Guide to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Diagnosis and Self-Discovery for Adults" begins from that "aha!' moment, addressing the many questions that follow. What do the symptoms of ASD look like in adults? Is getting a diagnosis worth it? What does an assessment consist of and how can you prepare for it?
Cynthia Kim shares the information, insights, tips, suggestions and resources she gathered as part of her own journey from "aha!" to finally being diagnosed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in her forties. This concise guide also addresses important aspects of living with ASD as a late-diagnosed adult, including coping with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discovering that you're autistic and deciding who to share your diagnosis with and how.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豆瓣
在宅ひとり死のススメ
7.0 (28 个评分) 作者: [日]上野千鹤子 译者: 廖荣发 2022 - 5
东京大学硬核教授、《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最新畅销书
直面老龄化社会难题,击退 “孤独死”恐慌
独居者老后只能去养老院或者医院吗?安乐死、尊严死是一种正义吗?患上认知障碍症的老人能居家养老吗?
全面展现日本养老、护理情况,详细分析不同养老方式利弊
日本版上市一年,加印14次,发行24万册
毛丹青、淡豹 联合推荐
不想在养老院、也不想在医院,而是在自己熟悉的家中、以自己的方式迎来最后的时光——这恐怕是很多人对自己晚年的期许了。
在《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中,上野千鹤子通过对医疗、看护、护理等最新情况的全面调研,分享自己为晚年生活所做的准备,带给读者 “一个人在家带着尊严离世可以实现”的信心。在老龄化社会日益临近、独居人口逐渐增多的当下,上野千鹤子的观察和心得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法律、立法与自由 豆瓣
作者: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译者: 邓正来 / 张守东 2022 - 1
本书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外国法律文库丛书”的一种,此为第二版。
本书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历经17年的思考而分别于1973年、1976年和1979年发表的最后一部系统性的学术著作。这部重要著作大体上依据“法律、立法与自由 ”这个总标题所关涉的庞大主题而相应地被分成三卷:第一卷为“规则与秩序”,第二卷是“社会正义的幻象”,第三卷则是“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哈耶克在这部著作中详尽讨论了法律与立法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法治观;他经由法律理论的阐发和建构,最终完成了他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这一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
通向奴役之路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Road to Serfdom
9.0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哈耶克 译者: 滕維藻 / 朱宗風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7 - 3
《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应该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包括对许多有用的社会制度的赞赏,但这些制度只能是人的自发行动的后果,而不能是人设计的结果。这一论点是从休漠、亚当・斯密和苏格兰历史学派那里继承过来的,它在哈耶克的著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由此出发,哈耶克认为,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
这部著作从问世直到今天,一直在学术界中存有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我们知道,哈耶克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它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团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所存在的这种缺陷,日后也为作者本人意识到,他在后来出版的《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三部曲中,多处涉及这个难题,试图将古典自由主义与“进化”的主题结合起来。至于这一尝试成功与否,尚有待评说,但哈耶克及其著作无疑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政治思想领域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