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白蛇传·情 (201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白蛇传·情
8.0 (192 个评分) 导演: 张险峰 演员: 曾小敏 / 文汝清
其它标题: White Snake / Serpente Branca
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取材自民间故事《白蛇传》,那白蛇的故事,远久流传...
白素贞修炼千年,只为人间寻那许仙,再续兰因前缘。
说什么人妖殊途,法理难容此爱恋。昆仑雪寒金山水漫,白素贞拼尽所有,只求天地人心情真一片。
纵天谴又如何?再困塔里千年亦甘愿!
彼此守望,哪天,佛陀花开,你我再见!
2021年5月23日 看过
不好看,漫长的一个半小时……戏曲和电影杂糅的畸形产物。背景像PPT,和内容本身是割裂的,并不能互相助益;情节交待不清不楚,既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完整的抒情和角色塑造,只剩下散乱无序的情节;交响滥觞,还有一大段女声吟唱,实在过于尴尬;当然武打是不错的,许仙死后白蛇唱得也挺好,青妹眼妆挺好看的,水袖舞在武戏里面用得刚好,水漫金山看起来很费钱,我非常喜欢金山寺的布景,庄严肃穆,非常漂亮。另外,他们俩人抱在一起转圈圈唱歌,天上还飘好多花瓣,真的好像妇炎洁广告啊……并且,许仙其实是个打酱油的吧?
戏曲 粤剧
文化中的政治 豆瓣
Opera and the City: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in Beijing, 1770–1900
7.7 (7 个评分) 作者: [美] 郭安瑞 译者: 郭安瑞 朱星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1
【2014年美国亚洲研究年会列文森图书奖】
·《文化中的政治:戏曲表演与清都社会》通过探研伶人、观众、剧作家及清廷之间的种种关联与碰击,揭开了十八、十九世纪北京商业戏园的面幕……(该著)研讨深入,文笔精妙,分析入微,本身就是一场风骚独领的表演大戏。——美国亚洲研究协会2 014年列文森图书奖颁奖词
·
【内容简介】
清代的北京戏曲流派百花齐放,吸引了大量观众。它就像一种文化黏合剂,跨越社会阶层、性别和文化,成为清代北京城公共话语表达的重要场所。
作者通过“观众与演员”“场所与剧种”“剧本与表演”三个部分探讨戏曲与政治文化的互动,呈现了戏曲在清代北京的重要地位。从对戏曲表演的描绘中作者带给我们一部近代北京的社会文化史。
·
【学者推荐】
此书是我近些年读到的最让人兴奋的关于清史的著作……引发讨论是一本历史著作最重要的贡献,在郭安瑞的书中,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罗威廉(William T. Rowe)
·
郭安瑞对北京戏曲的研究是透彻的、令人信服的,且引人入胜的。本书将成为中国戏曲、帝国晚期文化、清史、性别史研究者的必读书目。——史恺悌
(Catherine Swatek)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教授
·
犹如置身于清代北京戏园,在一个令人愉快的下午,此书是一场活泼的、撩人的、具有高超技艺的表演。郭安瑞对于戏曲的博学和激情使她对清代商业戏园中性别、阶层、宫廷政治的研究充满生机。对清代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必读书。——柯必德(Peter J. Carroll)《天堂与现代性之间:建设苏州(1895-1937)》作者
西厢记 (1927) 豆瓣
7.2 (8 个评分) 导演: 侯曜 / 黎民伟 演员: 林楚楚 / 葛次江
其它标题: West Chamber
故事发生在唐代,郑氏(何敏庄 饰)带着女儿崔莺莺(林楚楚 饰)在普济寺里邂逅了恰巧在那里借宿的书生张珙(葛次江 饰),张珙被崔莺莺的美貌所吸引,坠入了情网之中,然而郑氏并瞧不上一介小小书生,觉得张珙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贼人孙飞虎(理化民 饰)同样觊觎崔莺莺的美貌,于是带领手下们围攻普济寺,所幸张珙急中生智飞鸽传书搬来了救兵白马将军(胡炽昌 饰),才使众人从危机之中解脱了出来,可即便如此,郑氏还是对张珙嗤之以鼻。张珙对崔莺莺日思月想,竟然患上了相思病,人日渐憔悴,崔莺莺的侍女红娘(李旦旦 饰)不忍看到有情人受苦,于是暗中替他和小姐牵线搭桥。
乾旦路 (2011) 豆瓣
8.0 (6 个评分) 导演: 卓翔 演员: 譚穎倫 / 王侯偉
其它标题: My Way
兩個香港青年譚穎倫與王侯偉選擇了傳統粵劇為事業,並立志成為粵劇界寥寥可數的男旦。二人懷著旁人無法理解的熱情,面對家人、行業、社會的不解與壓力,走著他們一意孤行的乾旦路。從兩個自小惺惺相惜的難得知己,互相學習如何做好一個女性角色,到今天卻輾轉成了一對臺上好拍擋,演繹一段段粵劇男女的動人故事。
在香港立志從事藝術從來都是一條逆流的路,既不切實際又難有明天。當知道前面的路是沒有未來,你還會選擇走下去嗎?
If we know a path leads to nowhere, without proof of success, will we still choose it? Historically, Cantonese Opera has never had an iconic dan (female lead role that is typically played by male actors). However, with Ren Jianhui’s success, female actresses playing typical male occupied dan roles have
become the tradition and the trend in Cantonese Opera. Two young Cantonese men who have been captivated by male dan, – Tan Yinglun and Wang Houwei – are changing trends in Cantonese Opera. With time and perseverance, will they be able to defy tradition or buck mainstream? If Mei Lanfang (famous dan performer of Peking Opera) was a Cantonese Opera dan, could that have paved their way?
获奖情况:
2012年 入圍第九屆香港亞洲電影節亞洲國度單元
2013年 入圍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單元
2013年 入圍第三屆華語視像藝術節
斩经堂 (1937) 豆瓣
导演: 周翼华 / 费穆 演员: 周信芳 / 汤桂芳
其它标题: Murder in the Oratory
京剧传统戏,又名《吴汉杀妻》。西汉,王莽篡权后,下令通缉刘秀。刘秀过潼关,被守将王莽之婿吴汉拿获。吴母得知,告以王莽弑君杀父往事,责令吴汉放刘秀,散潼关,并授剑命吴汉杀妻王兰英。王兰英为人温婉善良,吴汉进经堂左右为难,王兰英知情后夺剑自刎。吴母亦自缢。吴汉纵火毁家,追随刘秀而去。
该剧自徽剧移植而来,早年王鸿寿擅演。后周信芳学演此剧,于1925年8月21日首演于丹桂第一台。周信芳饰吴汉,王灵珠饰王兰英。周信芳在原剧基础上反复加工,成为麒派的代表剧目之一。剧中吴汉揉脸、造型、做派上介于红生和须生之间。在声腔上,周信芳保留了徽剧高拨子高亢激昂的特色,又加入大段深情感人的二黄唱腔。其中“贤公主休要跪你休要哭”一段,委婉凄切,成为脍炙人口的唱段。表演上周信芳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的细微变化,层次分明地表现出来,刻画得人木三分。1937年由联华影业公司摄成戏曲片。解放后该剧曾被认为思想内容不好而停演。60年代初,《上海戏剧》等报刊上曾展开争鸣,引起有关“道德继承”问题的讨论。80年代此剧恢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