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
经济解释 豆瓣
作者: 张五常 中信出版社 2015 - 9
1982年,张五常教授在港大的就职演说中倡导:让我们做经济解释的弄潮儿。这套经济解释系列图书,正是这一思想的贯彻,也开拓了经济解释方法的先河,被公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著作。[2]
这套系列图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融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即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行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书中清晰地阐释了需求的本质、缺乏与竞争的关系、价与量的关系等需求定律的重要观点和概念准则。并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生活案例阐释了重要的经济理论和概念,如收入、投资、财富、利润、租值、交易费用、利息理论、成本、盈利等。作者学术逻辑严密,由浅入深地以一个经济学人客观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论述了市场和非市场环境下的供需关系、价格控制理论,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对解释现实世界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2]
本次推出四卷增订本,不仅是四卷本的合集,还对卷一进行了大修,卷二、卷三、卷四均有小修,并增加了合订本序言,以及单加一章专门讲述《经济解释》的创作历程和这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的历程和感悟。
经济解释 豆瓣
作者: 张五常 译者: 易宪容/张卫东 商务印书馆 2000 - 11
《经济解释》一书,收集了张教授1968年至1998年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25篇文章,基本上囊括了教授的学术思想。1982年,张教授在港大的就职演说中倡导:让我们做经济解释的弄潮儿。这本集子,正是这一思想的贯彻。张教授坚信,经济学必须是解释现象的科学,只有能够解释现象的经济理论才具有生命力。自(19)50、60年代兴起的经济解释的浪潮中,张教授无疑是最优秀的弄潮儿之一。
在《经济解释》这部书稿中,张五常融入了一项新颖、重要、被广泛解释、而所有现行教科书均迟迟没有载入的内容,那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这些内容当然是《经济解释》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读者将有关的章节与科斯和阿尔钦的结论比照,就不难看出“青”是否胜于“蓝”了。
《经济解释》理论体系的另一特点是,它逻辑划一、前后连贯、一气呵成,并无“微观”与“宏观”之分。大部分风行一时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已经被事实推翻。由于《经济解释》只阐述至今依然坚如磐石的经济原理,而不充当经济思想史的展览馆,所以它比现行的“萨缪尔森体系”的经济学教科书更加可靠。
书中,张五常利用了卡尔纳普和波普尔等人的科学哲学成果,用以处理经济学的概念和构筑经济学的体系。他恪守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原则,拒斥学术上的投机取巧,与浮夸卖弄的学者形成鲜明对照。
张五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洁净的学术范本,读者可以从中领悟,一个接受了扎实科学训练的人,是如何冷却自己的情感,将“好不好”(价值判断)、“怎么办”(政策建议)和“为什么”(科学解释)三者划得泾渭分明的。
张五常列举了大量实例,尤其是立足亚洲的实例。充满数学符号的经济学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但以真实例子取胜的经济学著作,则依然寥廖无几——无疑,《国富论》是一本,《经济解释》也将是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