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解读基金 豆瓣
所属 作品: 解读基金
8.4 (30 个评分) 作者: 季凯帆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 4
作者季凯帆的网名-LaoK恐怕要比他的真名还要响亮,因为他的作品《我的投资观和实践》和他的博客几乎传遍了中国基金类网站的各个论坛,成为基金投资者入门和提高的必读文章。
本书就是作者在《我的投资观和实践》的基础上,从明确投资目标、选择基金品种和制定投资策略等方面更系统、更全面地阐述了他坚持长期投资和注重风险控制的投资观点,并全方位地解读基金投资的奥秘。无论是新基民还是老基民,阅读他的著作不但是开卷有益,而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因为在介绍基金知识的同时也把生活的智慧和哲理融入了其中.
本书的作者先投资于美国,然后带着丰富的基金知识和投资阅历回到中国市场。在自己投资的同时不遗余力地普及正确的投资理念。他的投资观已经在中国大陆上广为传播,一系列作品被推举为“基”民的必读文章和投资基金的经典之作。无论是新基民还是老基民,阅读他的著作不但是开卷有益,而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因为在介绍基金知识的同时也把生活的智慧和哲理融入了其中。
撩开基金的面纱,解除理财的困惑。LaoK用他的投资观为我们解读基金,按他的三步曲,走你的理财路,基金将不再神秘。
媒体评价
“虽然他很低调地称自己为“一 开放式基金投资爱好者而已”,不过,其全面系统的基金理财观、以及解答各种问题的热心肠,对于当前渴于让“钱生钱 ”、纷纷入市的新基民来说,的确能够从其中受益匪浅。”
-- 《证券市场红周刊》
“骨灰级基民-季凯帆不愧为天文学博士,采访下来的第一感觉就是思维非常有逻辑性。他的投资实践也因此建立在对数字的分析上。季凯帆非常看重晨星的基金评级,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招非常实用,星级是个很简单的衡量标准。季凯帆说他的投资理念基本上是从国外学回来的,对国内投资者来说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理财周刊》
“laoK跟所有论坛里受到热捧的那些基金高手都不同,他从来不会告诉你该买那只基金,从不预测明天大跌还是疯涨,他也不用收益超过150%之类的强心针来刺激粉丝,但无数基民仍然死心塌地把他当成基金导师。其他“网间投资分析家”的人气会随着大盘指数波动,有时甚至遭到网友埋怨,他却始终在论坛里一团和气地劝大家“自己的基金自己作主”。
--《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
目 录
第一章: 投资的准备
1,咱们该投资吗?
2,什么是开放式基金?
3,态度决定一切
第二章:三步曲之一:投资目标的确定
1. 基金投资是有风险的!
2、拿多少钱来投资?
3,让时间成为朋友
4,复利计算的72法则
5,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测试
6,结论:选择基金的关键
第三章:三步曲之二:基金品种的选择
1. 最好的基金评价网站-晨星
2,优秀基金公司是首选
3,资产配置比率:选择基金的核心
4,技术统计资料:选择基金的参考
5,别患“净值恐高症”
6,不要抢购新基金
7,基金的分拆和复制
8,其他的一些开放式基金形式
9,分散投资:建立自己的组合
10,我理想的资产组合
11,“核心式”投资组合和“再平衡”
12,怎么读基金招募书
13,三个参考组合
第四章:三步曲之三 操作方法的实施
1, 去哪里购买基金、
2, 网络安全吗?
3, 选择前端还是后端收费?
4, 红利再投资:分红方式的首选
5, 千万不要波段操作和预测市场
6, 各领风骚的一次性投资和定投技术
7, 长期持有策略是制胜的法宝
8, 什么时候赎回基金?
9, 基金膨胀带来的影响
10, 风险:最重要的事情
第五章 我的投资实践
1,美国市场的摸爬滚打。
2,中国基金的苦辣酸甜
第六章 博客日志节选
1,从对上投先锋的质疑想到的
2,给别人点时间吧
3,如果气球爆了,你受得了吗?
4,减仓?加仓?还是观望?
5,明年准备买只“瘟鸡”
6,咱们该喜欢牛市还是熊市?
7,在美投资对我投资观的影响
8,别难为“专家”了
9,理财不是发财!
10,我的基金投资心得
11,投资心态的基础
12,一个笑话
13,2006晨星开放式基金五星俱乐部
14,部分基金公司2006年4季报点评
15,我如何评价投资组合
16,复利和分红
17,推荐中证指数系列
18,用中证指数给基金分类
19,分红和收益
20,再说波段操作
21,再说理财和发财
22,我的长期持有是几年
滚雪球(上)(纪念版) 豆瓣
作者: [美] 艾丽斯•施罗德 中信出版社 2013 - 7
1939年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
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
沃伦•巴菲特,我们这个时代硕果仅存的商业领袖和投资大师,甚至在死后还会影响后世50年的伟大人物,终于向我们敞开了他的心扉。这本他生平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以从未有过的视角,揭开了巴菲特的真实人生。许多年来聚光灯下高大的“股神”终于走下神坛,以他最平实的语言、最真诚的心,娓娓道来,讲述了他78年人生中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分享了他60多年商业和投资生涯中最宝贵的经验。
本书提供了以往从未有过的深度分析,让读者透视巴菲特的性格和人生,并浓缩了那些使其获得非凡成功和声誉的原则及理念。它向读者呈现了巨大的成功、卓越的领导力和慷慨的慈善家背后的巴菲特。本书记录了巴菲特的思想,其视角可以运用到生意中以及主导我们生活的日常决策中。
——《金融时报》
在金融危机的危险时刻,很有必要读读这本书。
——《福布斯》
在施罗德女士这本厚达900多页的书中,我们能够学到许多经验教训……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十分重要……许多人会说:下一次沃伦•巴菲特警告危机来临时,我们最好洗耳恭听。
——《华尔街日报》
对那些已经了解巴菲特故事的人来说,施罗德的这本书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它史诗般的视野。《滚雪球》比其他作品更加敏锐,它深入到心灵深处,挖掘了巴菲特的成功秘诀。
——美国《商业周刊》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讲述了一个完全靠自我奋斗而成功的人,并且在一些方面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本色。这本书权威地展现了巴菲特非凡的一生,是所有资本家的《圣经》。
——《华盛顿邮报》
巴菲特选择艾丽斯•施罗德为其作传真是明智之举……她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纵横捭阖,收缩自如,将巴菲特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抽丝剥茧地梳理了他那盘根错节的商业帝国。施罗德女士不仅对巴菲特的传奇人生了如指掌,同时也敏锐把握到了他对当前经济危机的精确预见。
——《纽约时报》
施罗德的这本书是一本惊人的好书,之所以“惊人”,是因为她不仅仅详尽描述了巴菲特私人生活的细微之处,同时她的写作技巧娴熟,文笔优美,让这本书感人肺腑。尽管她明显得到了巴菲特的鼓励和合作,但在评价他时依然直言不讳……从个人角度而言,巴菲特也许不是世界上最容易相处的人,但是他的一生却很值得研究。在施罗德的书中,她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讲述他的故事。
——《人物周刊》
这是世界上最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通过阅读《滚雪球》,我们能从巴菲特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波士顿环球报》
毫无疑问,本书详尽呈现了巴菲特无与伦比的商业成就,同时也讲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美国成功故事,确立了他的伟大形象……那些根本不关心商业的人们也会着迷于他的传奇人生,一个儿时饱受母亲呵斥的邻家少年,长大后却仍然依赖女人们的心理安慰—甚至当他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为富有的人后,依然如是。
——《时代周刊》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很朴素,也很好懂,是中国投资者应该师法的“长技”。
——《北京青年周刊》
与以往不同,《滚雪球》展示了一个身着旧毛衣的巴菲特,一个透着古灵精怪而又令人顶礼膜拜的巴菲特。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