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中国书法名作100讲 豆瓣
作者: 朱以撒 2008 - 1
《中国书法名作100讲》主要内容:中国书法有那么长的历史,遥远而幽深;有那么多的书法家,摈古竞今,卓烁异彩;还有那么多的书法作品,汗牛马而充栋宇,诸体兼备,四时异景。书法史、书法家、书法作品,以时间为序,由远而近,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成为后人寻绎、效法、欣赏的不尽源泉。
书法家是靠书法作品存活于世的。那些因时日久远已经没能留下作品的书法家,现在提起来,已经是模糊一团毫无感性可言了。那些留存了作品的书法家,却在后人的累代阅读欣赏中越发直观、感性,作品使人清晰,如同复活于今日。像李白有《上阳台帖》、杜牧有《张好好诗》,虽然仅有一件存世,也因此让后人鲜明地储存在记忆中。由此可见,书法作品是不可或缺的,作品反映了一个人的审美走向,见证了审美观的发展和转变。在一个留有各个时期作品的书法家面前,像颜真卿、米芾、赵孟(兆页),我们看到的就更为立体,有仪态,有血肉,更有精神、气度。作品的丰富,也对全面地认识一个书法家,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诗词读写丛话 豆瓣
所属 作品: 诗词读写丛话
作者: 张中行 中华书局 2005 - 4
本书介绍如何欣赏诗、如何学写诗。大胆写诗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打破拘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问是否合于破题、承题的传统;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不问是否离有大力的时风太远; 三是讲作法,有时难免触及用心和招数,近于泄底,或说杀风景。总之是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期对提到的那些不耻下问的相识,以及他们的同道,舍得花钱买各种诗词选或集来读,并舍得花时间学写,以求搏前月下哼自诌的平平仄仄平的,会有一点点用处。所有这些,有的偏于介绍常识,有的偏于抒发偏见,都分题写,排个次序,算作正文。
2009年3月1日 已读
看了开头就觉得作者是性情中人,记得这句话,诗歌就是为了表达内心幽微的情思。
张中行 研究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