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下海 (2017) 豆瓣
6.8 (76 个评分) 导演: 奥利维耶·梅斯 演员: 耿乐 / 齐溪
其它标题: Bitter Flowers
上世纪90年代末东北爆发大规模下岗潮,女性失业尤为严重。很多女人听说当法国保姆能赚钱,便不惜背上巨债出国。到巴黎后发现求生无路,只好去“站街”。比利时导演奥利维耶偶然遇到她们,进行了长期调查,并找到王小帅任监制,以此拍摄出电影《下海》。
喜丧 (2015) 豆瓣 TMDB IMDb
喜丧
8.2 (126 个评分) 导演: 张涛 演员: 郁凤云 / 王士兰
其它标题: Laughing to Die / Last Laugh
鲁南张庄,86岁老人林郭氏,身体硬朗,在农村老宅独自生活。林郭氏突发脑血栓,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子女积极为老人操作敬老院入住事宜。敬老院床位紧张,只有等待敬老院有老人去世,按照老人的意愿,开始了到子女家轮流居住的短暂旅程。这一过程中,林郭氏中风摔倒,脑神经损伤,得了笑病。 敬老院终于有老人亡故,空出床位。却在去敬老院的前夕,林郭氏怀揣着全家福老照片溘然长逝。按照老风俗,儿孙们给她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喜丧。 生活重新开始,又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毫无意义的工作 豆瓣 Goodreads
Bullshit Jobs: A Theory
7.8 (82 个评分) 作者: 大卫·格雷伯 译者: 吕宇珺 中信出版集团 2022 - 7
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 你的工作对世界做出贡献了吗?2013年,大卫·格雷伯在《谈谈“狗屁工作”现象》一文中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在几周内收获了超过百万次的阅读点击,并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人们深切关注的议题。 是谁在创造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它是如何降低效率,阻碍个人价值的实现,加剧不公平的?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将自己的观察、研究与反思悉数呈现,剖析了困扰世人的当代社会病灶。
2022年10月17日 想读 1930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就预言由于科技发展,20世纪末,每周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然而现在预言只对了一半,为什么?《“狗屁工作”现象》中,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指出,技术在“变着法儿地使我们所有人更忙碌”,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各种各样事实上毫无意义的工作应运而生。”他提出扎心一问:“每周五天早起去做一项内心知道没必要做的工作,还有比这更让人沮丧和泄气的事吗?”

“狗屁工作”理论激起了广泛的讨论,本书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延伸,作者认为“狗屁工作是一扇窗,我们有机会看到更深层的社会问题”,“我们让工作本身成为了我们的目标和一切意义所在……不努力工作的人就是糟糕的人。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做着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工作……这是一场灾难,我希望这一切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工作 社会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