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少女中国:書かれた女学生と書く女学生の百年 豆瓣
作者: 濱田麻矢 译者: 濱田麻矢 ‎ 岩波書店 2021 - 11
近代を迎え、学校という時限つきの楽園で高等教育を受けるようになった中国の少女たち。自己決定の希求。理想かつ強迫観念ともなった恋愛。女性同士の友情――。野心を胸に自分の居場所を探して冒険した女学生の二〇世紀を、女学校を経験した作家や女学生をまなざした男性作家が著した多彩なものがたりから読み解く。
五号屠场 豆瓣
Slaughterhouse-Five 所属 作品: 五号屠场
8.6 (87 个评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虞建华 译林出版社 2018 - 7
德累斯顿的空袭,大火后的绝处逢生,外星人的探访,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
四度空间里,五号屠场中的幸存者毕利,透视了生命与死亡,在平行时空里扮演命运的预言者。
所有骇人的屠杀和人世的无常:大轰炸,战俘时期,岳父的空难,妻子的死亡,全都用一句“事情就是这样”来诠释,以黑色幽默反击天地的不仁。
《五号屠场》因一场战争而起,却终止了另一场战争:美国退出越战。冯内古特撼动了60、70世代的美国年轻人,点燃了新世代的观念之火,被奉为一代人的精神领袖。
1945年,德累斯顿遭到大轰炸时,冯内古特本人正巧身在德国。他和其他战俘一起,在“五号屠场”地下贮存兽肉的地窖里捱过了一夜,逃避了头顶上的一场狂轰滥炸。二次大战的亲身经验,衍生出了这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反战小说。
冯内古特运用科幻小说的技巧,让毕利在德累斯顿一场因空袭而起的大火中九死一生后,之后展开了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在《五号屠场》里,无论战场上或时空旅行中,冯内古特描述许多面临生死边缘或受苦受难的人所采取的方式皆是冷静超然——把自己掩埋在池底下、地底下或是宇宙底层,人类可以无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任凭自己的心灵自由飘荡,八方驰骋。
悲惨世界(上中下) 豆瓣
Les Misérables 所属 作品: 悲惨世界(上中下)
9.2 (138 个评分) 作者: [法] 维克多·雨果 译者: 李丹 / 方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 6
这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雨果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全书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末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2021年10月4日 已读
《悲惨世界》注定会是我人生中的一部特别的作品。阅读这部小说时,爸爸患上了急性肝炎,于是中断阅读了,等到我再次接着读时,爸爸已经去世了,所以看到冉·阿让病逝的结局特别地深有感触。其实很久以前曾看过电视剧版的《悲惨世界》,也只把结局当作一个普通的小说悲剧,但果然,如果自己有见证过这类事,阅读起来的感受将是不一样的,冉·阿让在我心目中的父亲形象比以前更鲜明了……
小说 文学
被禁锢的头脑 豆瓣 Goodreads
Zniewolony umysł 所属 作品: 被禁锢的头脑
8.8 (42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 乌兰 / 易丽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3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
重返美丽新世界 豆瓣
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 所属 作品: Brave New World
作者: [英]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庄蝶庵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0 - 4
收录《重返美丽新世界》+《美丽新世界》。
兰登书屋世纪百佳第五位,英国BBC、泰晤士报、美国亚马逊、纽约时报郑重推荐。反乌托邦经典,与《1984》齐名,简体中文无删减译介。
英国国宝级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最重要的论著,被誉为“20世纪的说明书”。
*全书超过100个详细注释,是推敲研究《美丽新世界》《1984》的最佳译本。
-------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英国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晚年最重要的社会学论著,也是其内容最精简、信息量却最庞大的作品。
赫胥黎在《重返美丽新世界》中亲自解答了几十年前小说《美丽新世界》出版后社会舆论的众多疑问;对比了《美丽新世界》与乔治·奥威尔《1984》的异同;精确预言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在政治、环境、科学等问题上将要面临的众多难题,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分析了包括:民主社会中政府对公民的欺骗、集权社会中专制对人民的统治、新兴毒品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操纵、各类娱乐项目对21世纪普通人思想的控制等重要问题,并预言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而他的这些预言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多数竟然已经成真……
2021年5月3日 已读
赫胥黎开头第一章就预言错了,小说家们幻想的未来世界,人们会为人口的减少而烦恼、或为人口增加而烦恼,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世界人口正在增加、但各国却在为人口的减少而烦恼……因为这些前辈并没有预料到一个未来的难题——“少子化”。很多人喜欢拿《美丽新世界》来贬抑《1984》,认为前者更真实可信,包括赫胥黎自己,然而这两部作品的内容并不冲突,它们其实只是两个不同的视角,前者讲的是社会,后者讲的是政治,根本不在一条线上,两者完全可以合而为一,而事实上现在世界各国都是双管齐下的,只看偏向哪一边而已……赫胥黎认为独裁社会需要依靠毒品来控制民众,这一点显然不如《1984》说得正确,相比药物,其实价值观灌输更能使国民驯服和产生迷之自信,比如删帖、媒体、国家鸡汤、以及仇恨教育(这里指大部分国家,而不是特指某一国)
文学 社会学
电力马戏团 豆瓣 Bangumi
電気サーカス
9.1 (21 个评分) 作者: 唐辺葉介(瀬戸口廉也) KADOKAWA/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 2013 - 11 其它标题: 电气马戏团 / 電気サーカス
まだ高速デジタル回線も24時間接続も普及しておらず、皆が電話回線とテレホーダイを使ってインターネットに接続していた時代。個人サイトで自己表現を試みる若者達がいた――。
2666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2666
8.7 (45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赵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1
《2666》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四位(三男一女)当代欧洲文学评论家,他们的命运因一位名叫本诺·冯·阿琴波尔迪的德国作家而联系在一起。这四位学者在各自的国家翻译、研究阿琴波尔迪,最终在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相识并成为好友,随后,一种罗曼蒂克的感情在这一女三男之间渐渐萌发……一个偶然得来的小道消息让人相信阿琴波尔迪最近忽然在墨西哥现身。于是,这四位评论家中的三位飞往墨西哥,来到一座名叫圣特莱莎的破败城市……
第二部分,阿玛尔菲塔诺。一位住在圣特莱莎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正在一天天地接近神经错乱的边缘。他的妻子劳拉因为迷恋一位住在精神病院里的诗人离他而去,如今他独自和十七岁的女儿住在这个墨西哥边境的荒凉小城。有一天,他决定把一本在整理书箱时偶然发现的几何学著作悬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为的是看一看这本抽象的数学著作“如何抵御大自然的攻击”、“如何战胜沙漠天气”,“这样风可以在书页间游走,选择它感兴趣的问题,翻动并撕下那些书页”。
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笔名叫奥斯卡·法特的美国黑人记者出场,他就职于一家纽约的杂志,因为一场在墨西哥举行的拳击比赛被派到圣特莱莎进行采访。在这里他邂逅了一群当地的媒体人,还结识了阿玛尔菲塔诺的女儿。法特得知,这座边境城市正在受到连环谋杀案的威胁,不断有当地妇女遭到杀害、强奸,然后被弃尸野外。法特试图采访、报道这些骇人的命案,却发现困难重重……
第四部分,罪行。整部小说篇幅最长,也是最为黑暗的部分。作者将圣特莱莎接连发生的杀人案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寒而栗。作者记录了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超过100位女性在圣特莱莎遭到谋杀的案例,警方一直未能破获这些命案,也无法阻止这些案件的继续发生……
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阿琴波尔迪终于现身。而他的故事要从童年讲起。这里讲述了一个出生于海边农村的孩子如何迷恋一本名叫《欧洲沿海地区的动植物》的书、如何成为一个日趋败落的庄园里的少年仆人、如何开始读小说、如何入伍走向“二战”战场、如何在战争中经历种种奇遇、如何在战后成为一名作家、如何让自己落入不得不隐姓埋名的境地、如何与发生在墨西哥的谋杀案发生联系、如何决定前往圣特莱莎……
古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集 豆瓣
作者: 刘世洁 2011 - 1
《古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是中国迄今为止,收录最全、规模最大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集,收录了近300个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庭、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世界的起源、英雄传说、人神爱恋、人与神的合作和斗争等,展现了古希腊神话的全貌,是了解古希腊神话的理想读本。同时,编者还精心选取了100余幅与情节紧密相关的精美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为广大读者全面、具象地了解古希腊神话的丰富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翻开《古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犹如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历史与想象在这里交织,神秘与浪漫在这里互融。在这里,你可以从精彩生动的神话故事中,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可以从富有智慧的语言中汲取营养、获得感悟、引发思考,为自己的人生营造一方纯净的圣土。
古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它以浪漫史诗的形式再现了古希腊人的社会面貌和精神生活,对西方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绚丽多姿的神话世界中,古希腊神话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了解一定的古希腊神话,已成为人们构筑知识结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7年1月29日 已读
目前国内收集希腊神话最全面的版本之一,包含了大部分神明和主流英雄的故事。但个人认为施威布的德国版更适合拿来作为希腊神话的入门。
2017年1月29日 评论 各本希腊神话书籍的比较 - 刘世洁版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集》是目前国内收集希腊神话最全面的版本之一,包含了大部分神明和主流英雄的故事。但市面上流行的中国华侨出版社的插图版本少了“赫拉克勒斯”、“特修斯”、“埃涅阿斯”三人的故事(喜马拉雅上的播主“高翔夜读”所采用的也是这个删减版)   虽然刘版《希腊神话》内容很全面,但施威布的德国版更适合拿来作为希腊神话的入门。而且刘版也不可避免地针对国情对原版故事作了一些和谐之类……   市面流行的、同时能在网上找到PDF电子书的希腊神话书集基本有以下(包括《古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集》): 《希腊神话和传说》([德国]斯威布):最佳入门,市面上有多个译本。偏重英雄传奇,神明部分很简略。德国版收录的故事虽然不够全面,但剧情推进非常出色,很适合不熟悉希腊神话的新人。至于书中没有重点介绍的诸神,可以读赫昔俄德的《神谱》来补充。(中文译本:楚图南版转译自英文本,没有译全但文笔出彩。赵燮生版译自德语原作,没有收录《埃涅阿斯纪》。曹乃云版是德语全译,内容完整。) 《名著文库:希腊神话》([俄罗斯]库恩):库恩版的优点就是神明和英雄的故事都收集得比较全面(但没有《埃涅阿斯纪》等罗马神话)。是除了德版以外最受推崇的版本。 《苦雨斋译从:希腊神话》([古希腊]阿波罗陀洛斯):由古希腊人整理的版本,语句比较抒情,中文版由周作人翻译,部分译名习惯与现在不一样。 《神话:希腊、罗马及北欧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美国]依迪丝·汉密尔顿):书名中虽然有“北欧神话”字样,但内容少得可怜,基本还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主。本书获得的评价较高,内容比较平均地分配给各个神明和英雄,但也相对简略。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和《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郑振铎):国内最早的系统地收集希腊神话的书籍之一。郑振铎将众英雄划分成几个神明的派系,然后分篇章独立讲述。故事比较多,但有一些我们熟悉的故事并没有在书中出现。部分故事细节也与通行版不太一样。 《变形记》([古罗马]奥维德):对神明、英雄、和历史人物各有兼顾。部分人名被罗马化。奥维德其实只是借用希腊神话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故事和原版的有时会有一定的差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译过两次。250页的为删节版,350页的为完整版。) 《罗马神话》([德]夏尔克):重点收录罗马人自己原创的神话(埃涅阿斯纪、罗马城的建立等),很少涉及希腊原版神话的内容,开头十几页介绍了希腊、罗马神明。对于已经看过希腊神话的人士,罗马神话选这本就行了。 《古代罗马神话故事》(戴湘涛、张勤):不推荐。比较鸡肋的一本。内容偏重神明(人名罗马化),英雄传奇只收录埃涅阿斯的故事。(《埃涅阿斯纪》最好看古罗马作家维吉尔的原作,其他人改写的缩写版大多会毁掉这个原本很出彩的故事。) 《图说经典︰古罗马神话故事》(翟文明):不推荐。比戴、张的版本多出了几个英雄传说,但只有埃涅阿斯的故事比较详细,其他人的都很简略(包括特洛伊战争)。   当然,还有不少人是从韩国动漫《奥林匹斯星传》入门的,这部作品本身非常优秀,但出于面向少儿的考虑,和谐掉了不少原作内容。想要更全面地了解希腊神话,还是得从施威布等人的作品开始。 ————————————————————   判断一本希腊书籍收录的故事是否足够全面:短篇、神灵传说部分少于20个的都是节选版;长篇、英雄传奇部分尽可能地包括《阿耳戈英雄们(伊阿宋和美迪亚)》、《赫拉克勒斯》、《忒修斯》、《俄狄浦斯》及续集《七英雄远征底比斯》、《特洛伊战争》、《奥得修斯》……   注1:《特洛伊战争》有三部主要后续作品,包括《坦塔罗斯的后裔》(阿伽门农一家的结局)、《奥得修斯》(奥德赛)、《埃涅阿斯纪》(特洛伊幸存者逃往意大利建立罗马的故事)。其中《埃涅阿斯纪》在大多数书籍中神明采用罗马名(包括施威布版),而刘世洁版采用希腊名。(另外戏剧《特洛伊妇女》也是续集,讲述特洛伊沦陷后女性的悲惨命运,一些希腊神话书籍中的特洛伊战争有包含这一部分的内容。) 注2:一些希腊神话书籍会在《赫拉克勒斯》本篇结束后附上《赫拉克勒斯的后裔》。 注3:部分希腊故事存在多个版本(如阿喀琉斯的死亡过程、蜘蛛女和雅典娜的胜负情况、伊阿宋与美迪亚的关系……),而市面上的希腊神话书籍基本只采用其中一个说法。 [一些人名、地名翻译的问题] 底比斯=忒拜城(Thebes) 赫拉克勒斯=海格力士 奥得修斯=俄底休斯 [一些神灵名字的混用] 盖亚=泰拉(希腊叫作“盖亚”,罗马两个都有) 哈迪斯=普鲁托(两个名字在希腊、罗马都有流行) 阿波罗=福波斯(同上) 阿尔忒弥斯=狄安娜(一些希腊神话书籍经常混用罗马名) 阿佛洛狄忒=维纳斯(同上) 厄洛斯=丘比特(同上) PS:雅努斯门神是罗马神话专有的神,希腊神话没有。阿瑞斯在希腊神话里近乎一个小丑,但其对应的罗马神“玛尔斯”却很受罗马人敬爱,地位仅次于朱彼特(宙斯)。 (至于其他神明在希腊和罗马两地的不同叫法,查看百度百科“罗马神话”条目就行了。) 附:《北欧神话入门书籍》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554158/
希腊 文学 神话
生存与命运 豆瓣
Жизнь и Судьба 所属 作品: 生活与命运
10.0 (6 个评分) 作者: [苏] 瓦西里·格罗斯曼 译者: 严永兴 / 郑海凌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10
逝去的人,活着的人,苦难并没有结束……
● 理解极权社会起源的必读之书!
● 一部应该被人类长久记忆的伟大著作!
● 欧美公认“当代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小说”。
● 《卫报》《世界报》《纽约客》《观察家》《纽约时报》等全球媒体一致赞誉。
● 梁文道极力推荐:“这是我做读书节目十几年来,最想给我的观众们介绍的一本书。”
● 豆瓣9.7超高分评价,我们将“看到活生生的人是如何建立起一个非人的社会实行对他人和自我的压迫;看到这样社会中的每个人如何需要在每日的生活中为捍卫自己剩余的良心而作的斗争”。
------------------------------------------------------
1961年2月14日,苏联当局派克格勃闯入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的住宅,“逮捕”了一份小说书稿。主管意识形态的苏斯洛夫判定它“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两百年后也不可能出版”。这就是《生存与命运》,后来的人们称它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在这部以卫国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中,格罗斯曼用托尔斯泰式的宏大格局和契诃夫式的动人笔触,一方面叙述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另一方面讲述普通人尤其是沙波什尼科夫一家的遭遇,全景展现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生活。
这是一整个时代的写照,一本极权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部20世纪最黑暗年代的心灵史诗。从斯大林格勒到莫斯科,从前线的城市废墟到后方的科学实验室,从希特勒的集中营到斯大林的古拉格,关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存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格罗斯曼细腻而专注地书写无情战争的真实画面、错综复杂的人生百态、个人对暴力的艰难反抗,通过众多人物在战争和极权双重碾压之下的悲惨命运,揭示出那块土地满载的失落与悲怆,以及人民的恐惧与希望。
格罗斯曼是“苏联社会的第一个自由之声”,是极其罕见地兼具自由精神和道德勇气的作家。他直视苏联社会的灵魂深处,见证苦难,见证人性,见证希望,完成了很多苏联作家竭尽全力却没有取得的成就。他对社会现实的拷问,对人的命运的探讨,对历史、道德和政治自由而深邃的思索,依然沉重地击打着我们的内心——面对毁灭社会、摧残和消灭许许多多社会其他成员的极端之恶,我们该如何捍卫人性中的善良和是非感?
这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最大的遗珠之憾,更是应该被人类长久记忆的伟大著作!思考是危险的,不思考往往更加危险。为了将20世纪人们已经遭受的苦难留在历史中、永远不要再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读读这本书。
------------------------------------------------------
名人推荐

一幅苏联社会整个时代的肖像。
——大卫·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纽约客》主编)

本世纪真正的《战争与和平》。
——罗伯特·钱德勒(Robert Chandler,英国诗人、翻译家)

《生存与命运》遮蔽了当今西方世界几乎所有能够被认真对待的小说。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文学评论大师)

正如所有真正伟大的艺术创作,《生存与命运》让人压抑沉重,它无所畏惧,真实地展示了人类所能造就的恶果,以及我们在厄难中所能成就的辉煌。一本伟大的书,一部文学的杰作,一部只有俄罗斯人才能写出的著作!
——约瑟夫·爱泼斯坦(Joseph Epstein,美国作家、文化评论家,《美国学者》资深编辑)

瓦西里·格罗斯曼真正的主题是善的力量,无论它是随性而为的,是平淡无奇的,还是英勇坚决的,正是善对抗着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泯灭。
——琳达·格兰特(Linda Grant,英国作家)

对于不仅已从我们所经历的恐惧里走出,并且也已从我们关于那恐惧的记忆中走出的今天与明天的广大读者来说,《生存与命运》将会发生深远的影响。格罗斯曼留下了一部将为人类长久记忆的书。
——列夫·安宁斯基(Lev Anninsky,俄罗斯文学评论家)

瓦西里·格罗斯曼的小说将永久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并不只是因为它鸿篇巨制的体量,它对极权体制的深刻沉思,它对战争令人赞叹不已的叙述;更因为,这是一部让我哭泣的小说。在蒙彼利埃机场,我读它,不是只落下几滴眼泪,而是长久的失声痛哭……在集中营,格罗斯曼失去了他的母亲。在《生存与命运》中,他笔墨温存而痛楚,这是只有在极权体制下幸免于难的人才有的人生经历。确实是经典之作。
——吉莉安·斯洛沃(Gillian Slovo,英国作家、英国笔会主席)

我在文字和电子媒体介绍书介绍了二十多年,很少遇到像《生存与命运》这样的作品,觉得推荐它是自己不能回避的道德义务。七八年前读到英文本之后就四处向人宣说,想它有机会在中文世界现身。
——梁文道(知名作家、媒体人)
------------------------------------------------------
媒体评论

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杰作。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部经典。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20世纪最优秀的俄语小说之一。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格罗斯曼对苏联生活的叙述是百科全书式的,洞若观火……令人赞叹不已。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一部杰作……他留下的只有悲悯的情怀、温和的幽默,以及对人性美好却不切实际的堂吉诃德式信念。他是一个失败者,却是所有作家里面最圣洁高尚的。
——《纽约客》(The New Yorker)

格罗斯曼是一致公认的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生存与命运》是历史长河为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
——《卫报》(Guardian)

阅读这本书,并为20世纪诞生了一位思想深邃高远的文学人文主义者而欣喜。在当代文学中,这些书中人物经历的苦难与自我的探寻,是对人类心灵最令人不安却又令人振奋不已的拷问与反思。
——《华盛顿邮报·书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生存与命运》是一部兼具勇气和智慧的著作,笔墨有着契诃夫式的质朴精妙。
——《展望杂志》(Prospect Magazine)

《生存与命运》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罕有其匹……不得不承认,《生存与命运》中的格罗斯曼是苏联社会的第一个自由之声。
——《评论杂志》(Commentary)

人性,就像历史,是无法给出确切结论的。人既能作恶,亦能为善……格罗斯曼就是这样的作家,他试图探求苏联社会的历史结构和未来可能。
——《国家》(The Nation)

围绕斯大林格勒战役展开的鸿篇巨制,以托尔斯泰式的格局,讲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并且深入到了人类社会“腹地中的腹地”——灭绝营和古拉格……正如格罗斯曼坚信的,只要善还存在,人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费加罗报》(Le Figaro)
先知 豆瓣
所属 作品: 先知
8.5 (13 个评分) 作者: [黎巴嫩] 卡里·纪伯伦 译者: 林志豪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 8
《先知》(有声读物版)讲述清晨,带着一颗雀跃的心醒来,感谢又一个充满爱的日子;午休,沉思爱的心旷神怡;黄昏,带着感激之情回家;睡前,为你心中的挚爱祈祷,唇间吟诵着赞美诗。在你独居的岁月中,你观察过我们的生活;在你不眠的时刻,你倾听过我们梦中的哭泣与欢笑。因此,请让我们有自知之明,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生与死之间的一切。
2016年11月23日 想读 要看冰心译版
文学
唐人小说 豆瓣
所属 作品: 唐人小说
9.6 (10 个评分) 作者: 汪辟疆(校)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9
《唐人小说》是一部唐代小说选集。1929年左右,汪辟疆先生有感于当时流传的唐代小说文献质量低下,希望加以整理,使其恢复旧观,这促使他开始搜集、校勘、考证唐代小说。汪先生所取篇目以许刻《广记》为主,搜集了现存唐代小说的大部分重要作品,结合多种文献进行校勘,并于每篇后附加按语,对作者、成书时间、故事源流等做了必要的考证。本书在内容上大致涵蓋了唐人小说创作的所有题材,客观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原貌,呈现了唐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伊索寓言 豆瓣
所属 作品: 伊索寓言
8.5 (36 个评分) 作者: [希腊] 伊索 译者: 吴健平 / 于国畔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伊索,公元前六世纪出生在爱琴海的萨摩斯岛,身为奴隶,后因出众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而被赐为自由民,继而成为吕底亚国王的特使。出使德尔斐时被诬陷偷窃圣物,惨遭杀害。
伊索被誉为“希腊寓言之父”,“西方寓言的开山鼻祖”。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寓言,由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在全世界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阅读伊索寓言使人趋向聪明、理智、沉稳。
本书精选伊索寓言429篇,另选古希腊重要寓言家费德鲁斯和巴布里乌斯的精彩寓言100篇。
2016年6月14日 已读
童年的记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都曾在希腊地区流传着,比如:龟兔赛跑、杀鸡取卵、抬驴、狼来了、狼和小羊、披着羊皮的狼、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乌鸦喝水、三矢之训、农夫和蛇、金斧和银斧、小偷和他的母亲、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名著 希腊 文学
谁动了我的奶酪? 豆瓣 Goodreads
Who Moved My Cheese? 所属 作品: 谁动了我的奶酪?
6.3 (10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斯宾塞·约翰逊 译者: 吴立俊 中信出版社 2001 - 9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内容充满了人生中有关变化寓意深长的真理。这是个有趣且能启蒙智慧的故事,内容是在描绘四个住在“迷宫”里的人物,他们竭尽所能地在寻找能滋养他们身心、使他们快乐的“奶酪”的过程。
这四个小人物中,有两只是名叫“嗅嗅”和“匆匆”的老鼠;其他两位则是身体大小和老鼠差不多的小人,名叫“唧唧”和“哼哼”,而且这两个小人的外型与行为和现今的人类差不多。
这里所谓的“奶酪”是一种比喻,它可以被当成我们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人际关系、金钱、财产、健康、心灵的宁静。
书中所谓的“迷宫”,代表的是一个你花费时间与精力追寻你所欲求的东西的地方,它可以是你所服务的机构或你所居住的社区。
在故事里,这些人物面临突如其来的变化。最后,他们之中有一个成功地对这些变化做出适当的应变,并在迷宫的墙上写下他改变自己的心路历程及从中所得到的经验。
当你看到那些墙上的标语时,你就能自己找出处理变化的方法,了解了这些方法,你就不会感到太多压力,并且能够在生活中或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不管你怎么定义这些成就感和压力)。
2014年3月18日 已读
这本书应该是现代鸡汤文的始祖吧?记得当时这本只有90页的书却以十几元的价格出售但还是销量巨好,但觉得它本身不是应该被批评的,它带动的抄袭风才是恶劣的地方,几个月后我就在各书店里看到各种《谁动了XX》,后来的就看到各种《我的野蛮XX》、模仿易中天的《品XX》……
文学
人性的证明新编 豆瓣
新・人間の証明 所属 作品: 新人性的证明
作者: 森村诚一 译者: 朱继征 / 杨卫红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85 - 2
根据株式会社角川书店,1982年初版译出。本书以推理小说的形式,以一个女翻译员被谋杀为调查背景。
一位到日本寻找女儿的中国女译员,深夜突然中毒身亡.日本警署侦探栋居从死者的一本小说集中得到线索,查出死者在日本侵华期间曾被日本侵略部队"731"抓去当过"人体实验材料"从而揭露了揭露了日本七三一部队当年犯下的杀人事实。它是《食人魔窟》的姐妹篇。
七三一部队为了研究人的冻伤而作实验时,先在不施行麻醉的情况下让“马鲁他”们的手脚裸露在野外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中,待肢体麻木失去感觉也就是严重冻伤后,再立即把他们放进沸水,使皮肉直接脱落仅剩白骨以研究冻伤程度等……
2012年3月19日 已读
和人民群众出版社的《新人性的证明》是同一本书,森村诚一以日军731部队事例为主题的历史小说,登场人物多有真实原型,主角依然是栋居。森村还曾写过另一本同题材的史书《恶魔的盛宴》。不知是翻译的缘故还是森村本人很亲共,这两本书都对国民党持批判态度。
历史 小说 文学 森村诚一
故事会 豆瓣
7.4 (21 个评分)
创刊于1963年的《故事会》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也是中国期刊界一个长盛不衰的传奇。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它曾陪伴我们度过难忘的青春岁月,更是众多读者相伴多年的亲密朋友。
2012年3月6日 已读
学生时代常看,现在不怎么看了,况且故事水准的质量也下降了不少,过去还敢于批评腐败现象,现在也变得很和谐了
文学 消遣
呐喊 豆瓣
所属 作品: 呐喊
9.5 (449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 3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2012年3月5日 已读
喜欢过鲁迅,讨厌过鲁迅,鄙视过鲁迅,尊敬过鲁迅……如今再回过头来看,鲁迅是时代的一部分,你觉得他出彩,也要看到时代给了他机会,庆幸他没活到后来
小说 文学
爱的教育 豆瓣
Cuore 所属 作品: 爱的教育
8.2 (22 个评分) 作者: (意)亚米契斯 译者: 储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1
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爱的教育》(或译《心》)是他的主要作品。
这是一本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通过记录四年级小学生恩里科身边发生的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实、友爱的品德,提倡爱国、善良、勇敢、宽大、无私和博爱等精神。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对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对父母、师长、朋友的小我之爱,处处都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爱的教育其实就是素质教育,是启蒙孩子如何为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读来显得真实,富有亲切感,因此也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虽然这是一本主要写给9岁至13岁的学生看的书籍,但对于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也是一部颇有裨益的教育经典。
该书问世后10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世界各地。
2012年2月13日 已读
学生时代很喜欢的一本意大利小说,特别是当中的《万里寻母记》。
名著 小说 文学
奇诺之旅Ⅵ 豆瓣
所属 作品: 奇诺之旅Ⅵ
9.2 (8 个评分) 作者: 時雨澤惠一 译者: 莊湘萍 台灣角川 2005 - 1
插畫:黑星紅白

奇諾與漢密斯的第三類接觸!


周遊列國的少女奇諾與會說話的摩托車漢密斯,繼續著她們的旅程,一路上歷經了形形色色的人們和各式各樣的國家。沒想到這次在「旅行途中」,竟然有了第三類接觸!她們遇到了一群藍色透明的人,那究竟是幽靈?還是外星人?或者是新品種生物?此外,在「有領袖之國」的故事中,師父和年輕跟班帥哥的初遇居然是在一場血腥殺戮之下,他們如何從敵人變成朋友?另外,在「帶著祝福」的篇章裡,俊美的西茲少爺與大白狗陸則遇到一名熱情少女苦苦糾纏著,其中又會發展出怎樣的情愫?系列作於日本熱賣超過230萬部,前所未見的新感覺小說第六彈登場!!
2009年7月13日 已读
这一卷的《她的旅行》、《中立的故事》很能体现奇诺的价值观,不想卷入麻烦、不干涉别人的观念、不和别人争论,碰到有人说教时一律以一句“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会试试看的”忽悠过去。03动画版《书之国》开头的战车场景,其实就是来自这一卷的《战车的故事》,后有续作《续·战车的故事》。这一卷最出彩的故事是希兹线的《带着祝福》(时间线位于《竞技场》前夕,并影响了希兹后来在《船之国》收留蒂的决定),但不知为什么两版动画的剧组都没有动画化。
キノの旅 动漫 动漫小说 奇诺 奇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