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
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豆瓣
太平洋戦争と新聞 所属 作品: 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7.2 (9 个评分) 作者: 前坂俊之 译者: 晏英 新星出版社 2015 - 1
本书以1931年—1945年日本国内及中日关系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详细有据地叙述了日本主流报纸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及其所造成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珍珠港事件,对于这些扭转中国、日本甚至全世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日本主流报 纸进行了怎样的报道,这些报道又对时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日本从野心膨胀到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中,主流报纸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应独立客观的“第四权”,为何一步一步沦为政客愚弄民心、推动战争的罪恶凶器?
从战争与新闻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舆论管制对于社会生活以及国家走向的影响,运用大量原始资料,为读者展示了那段特殊时期日本的政治、文化景况,对御用报纸、犬儒媒体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推波助澜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并揭示了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重要意义。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套装 豆瓣
作者: [日] 寺泽薰 / [日] 熊谷公男 译者: 米彦军 / 马宏斌 文汇出版社 2021 - 5
★日本史里程碑之作,讲谈社百年献礼巨制;日本史学家写给大众读者的诚意之作。
★日本史学泰斗网野善彦领衔出品,集结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的一流日本史学家,整套书开放、客观、国际化,集四十年研究成果,代表日本史学界前沿水准,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地道日本史。
★一套书读懂日本史。
本套书共10卷,4112页,200万字,覆盖了日本从部落发展为近代国家共2000多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从水稻传入到王权诞生,从天皇的权威确立到摄关制度粉墨登场,从武士阶层崛起到南北朝分裂,从战国割据到江户幕府一统天下,再到明治维新,近代国家建立。本丛书从东亚与全球的视野出发,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今日之日本,乃至今日之东亚以及今日之世界。
★每卷以关键问题为锚,日本史学家从内部看自身历史,既有对宏观历史的纵横把握,也有对微观历史的细致体察;讲述既有大家风范,又有超强的亲和力和可读性,专为大众读者撰述。
★中文版历时五年,精心打造,设计考究,插图精美,值得日本历史和文化爱好者阅读收藏。
从翻译、编辑到装帧设计,诸多细节,无不用心。每卷彩插,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再现经典历史场景,图文互证,独具风格。
★国内史学名家汤重南、王勇、王新生、刘晓峰联袂推荐:读日本史,这一套就够了。
◎ 名人推荐
这套书旨在重新审视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重新定义日本社会的形象。
——网野善彦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是代表日本史学界水准的精品。每位著者最大限度发挥“术业有专攻”的优势,呈现出开放式、客观性、国际化的史学新风。
——国内史学名家王勇
我们看过每一位作者的论文摘要和作品,数次召开会议,才决定了最终人选。每一位入选的作者都专精自身的研究领域,这是一套研究水准极高的日本史系列丛书。
——讲谈社前总编辑 鹫尾贤也
◎ 内容简介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共10卷,4112页,200万字,介绍了日本上下2000年历史。
从水稻传入到王权诞生,从万世一系的天皇权威确立到摄关制度的粉墨登场,律令国家过渡至王朝国家,源平合战、南北朝分裂、群雄逐鹿、天下一统。尔后,时代遭遇巨大变革,黑船来航、尊王攘夷,在声势浩大的民众运动中,明治维新到来,近代国家建立。
十位日本一流学者撰述,十位国内新锐学者译介,以关键问题为锚,以主题划分卷册,注重历史严肃性的同时不乏生动的故事描写,细腻体察个体的同时,又有对列岛各时期有着宏观把握,是一部扎实详实、融合多学科知识、观点新颖的史学经典。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 豆瓣 Goodreads
中世日本の内と外 所属 作品: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
作者: 村井章介 译者: 康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8
在“国境”这一概念固定下来以前,东亚世界里确实存在一种领土意识,然而这种意识是根据统治者的需要而变化的,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意义并不大。
在日本与新罗断绝国交的9世纪,以朝鲜半岛西南部为据点的海上贸易张宝高等人将中国商品运往日本,唐物获得日本贵族的极大喜爱。
后又有随同遣唐使船前往中国寻访佛教圣地的天台僧人圆仁,他归国时乘坐的是新罗人的船只。
15世纪,日朝之间的海域上“倭人”活跃地进行着各种贸易。
本书聚焦的就是上述这样一群人,他们轻而易举地跨越“国境”,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生活在国境上的人,作者将其称为“境界人”。
“境界人”的活动将国家性、民族性的归属变得模糊,对“境界”领域进行了统合,创造出一种“跨越国境的空间”。而“境界人”也成为各国间交往交流的媒介。
村井章介的“境界论”对日本的世界史研究影响很大,而本书又被称为“村井史学”好的入门书。
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 豆瓣
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 「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譜 所属 作品: 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
8.9 (7 个评分) 作者: [日]小熊英二 译者: 文婧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 1
从“大日本帝国”时代开始直至战后,单一民族神话一直是“日本人”主流的自画像。本书旨在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以及它的发展轨迹,并且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功能和作用。
“日本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为单一的、纯粹的民族的呢?那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动机呢?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日本的历史,而且有利于解决现代国际社会上出现的纯种民族意识、单一的国民国家意识、排斥乃至歧视异民族等等这样一些重大问题。
战争留下了什么 豆瓣
戦争が遺したもの 所属 作品: 战争留下了什么
9.2 (13 个评分) 作者: 鹤见俊辅 / 上野千鹤子 译者: 邱静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6
该书是日本战后一代著名思想家鹤见俊辅和日本思想史重要学者上野千鹤子及小熊英二的对谈集。内容涉及鹤见俊辅乃至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线索和问题,深受日本思想界欢迎。
“民主”与“爱国” 豆瓣
〈民主〉と〈愛国〉 : 戦後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公共性 所属 作品: “民主”与“爱国”
9.2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熊英二 译者: 黄大慧 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8
本书考察了战后日本关于民族主义和公共性的论说,梳理了其从战败到1970年代初的变迁。所用史料涵盖了日本战后主要政治学者、政治党派、政治运动的观点,不仅探讨了丸山真男、大塚久雄、竹内好、吉本隆明、江藤淳、鹤见俊辅等战后知识分子的思想,还涉及了宪法问题、旧金山媾和、战后史学运动、战后教育运动、安保斗争、全共斗运动等领域。展示了日本人在战后如何面对自己的战争经历和记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怎样的思想和政治。
忠诚与反叛 豆瓣
忠誠と反逆――転形期日本の精神史的位相 所属 作品: 忠诚与反叛
作者: [日本] 丸山真男 译者: 路平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8
《忠诚与反叛——日本转型期的精神史状况》是日本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生前亲自编纂的最后一部著作。
从最初计划到最终出版历时8年,丸山精心选取了从思想史角度切入分析日本近世近代转型期的6篇论文和2篇有关方法论的文章。最早的一篇问世于1949年,最晚的一篇发表于1977年,执笔时间横跨近30年。书中收录的论文都是独立的,但所涉的历史时期和关心的问题是一致的:从幕末到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期,面对日本被迫卷入国际社会、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状况,日本的各种认识主体在思想上是如何认识、如何应对的。
这是一部兼具战后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又充分展现学术研究者缜密分析能力的著作。用为本书写解说的川崎修的话说,是“最具丸山真男特色的著作”。
日本書紀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日]舍人親王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11
★编辑推荐
◎日本正史之首,国内首次引进
《日本书纪》与《古事记》合称“记纪”,同为日本奈良时代早期成书、述及日本神话与历史的重要著作。《日本书纪》以汉文写成,对中国读者亦无文字障碍,却至今未在中国大陆出版整理本。我们此次出版,意在填补空白,为中国读者提供这一历史名著的原貌。
◎以权威版本参校,附有歌谣翻译
以庆长十五年古活字本为底本,以代表日本近代研究成果的大系本和代表当代研究进展的小学馆本参校。采新式标点、横排繁体。并将原文中的歌谣,翻译为中文,以便阅读。
◎封面故事:天之磐户
封面讲述了《日本书纪》中的一则神话故事:素戋呜尊肆意妄为,天照大神愤而闭居天石窟,苇原中国陷入长夜。于是天钿女命在天石窟前起舞,天照大神好奇细开磐户窥看,手力雄神趁机一举打开磐户——霎时,天照重返天原,日神之光满于六合。正封为手舞足蹈的天钿女命,封底为奋力打开磐户的手力雄神。故事的主角天照大神并未出现在画面中,构成了“缺席的在场”,别有趣味。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日本正史之首,官修“六国史”之第一种,述及神话时代至持统天皇让位(六九七年)间日本神话与历史,为日本神话与早期历史的最重要著作。其书为天武天皇(六七三—六八六年在位)于壬申之乱中得胜即位后下令编修,至七二〇年始完成进呈。全书共三十卷,以中国文言写成,略似中国古代正史之帝王本纪。该书将日本纷杂的神话梳理出体系,突出天皇的神授世系;除各代天皇的政治、经济、宗教活动,亦大量涉及与中国、朝鲜的外交关系,极具价值。在日本,此书与《古事记》并称“记纪”,向为朝廷定期诵读研究,是了解日本文化与历史的基本著作之一。
日本武士史 豆瓣 Goodreads
武士の日本史 所属 作品: 日本武士史
8.5 (6 个评分) 作者: [日]高桥昌明 译者: 黄霄龙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9
★ 日本学界“武士论”di一人高桥昌明倾力之作
★ 一部以武士为切入点的日本通史
★ 颠覆流传已久的众多武士“常识”,揭露真正的武士形象
【内容简介】
身披铠甲,纵马沙场,挥刀斩敌,勇猛果敢,始终以武士道为行动宗旨,誓死效忠主君——这样的武士形象是否符合史实?日本真的自古便是“武士之国”吗?《日本武士史》不仅勾勒了武士从诞生之初直到近代的完整历史,而且展现了丰富细节:江户时代奇特的丁髻发型,日本刀的锻造和变迁,铠甲的繁复构造及其作用,弓马之战的实际情况,武士切腹的理由和影响,近代国家对武士道的歪曲和利用,等等。
日本武士研究权威高桥昌明蓄力多年,用这部作品颠覆了有关武士的众多“常识”,揭示了真正的武士形象。武士是绝大多数对日本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人必定知道的话题。武士道及其相关的思想史,是日本前近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中译本的出版将让中国的读者看到一部以武士为切入点的日本通史。
日本社会的诞生(岩波日本史 第一卷) 豆瓣
日本社会の誕生―日本の歴史【1】 所属 作品: 日本社会的诞生(岩波日本史 第一卷)
6.2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吉村武彦 译者: 刘小珊 / 陈访泽 新星出版社 2020 - 5
★内容介绍
“日本”的国号是何时诞生的?“日出处天子”时候的日本就是现在的日本吗?我们熟知的大伴氏、物部氏、苏我氏与臣姓、连姓的氏族制度源于何时?为什么日本起初多女天皇?
本卷为“岩波日本史”第一卷,是一本基于现代考古学前沿成果而推出的全新版“日本”前史。探究“日本人”的祖先究竟何时、自何处来到日本列岛,日本的稻作起源,以及关于邪马台国的最新学说,等等。为我们还原了日本本初的风貌。
------------------------------------------------
◎了解日本史的入门读物。本书是日本面向青年读者的普及型读物,论述晓畅,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
◎成套的日本通史在国内的译介很少见,况且是由日本人自己书写、日本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岩波日本史》。对于想全面了解日本历史的读者,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日本前史”的考察与探究。我们所习称的“日本”国号诞生于何时?日本社会的原始景象是什么?为什么历史上出现了多位女天皇?吉村武彦着力于探明日本社会的“基层”,还原日本起初的形态。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别样的“日本前史”。世人多熟悉伊邪纳岐和伊邪那美的神话,但在《古事纪》和《日本书纪》之外,还有鲜活的考古发掘成果。本书即从考古资料入手,对日本社会的原初予以考察和探究。
作为“岩波日本史”第一卷,还原了日本最初的历史。
中文版特别收入岩波书店前总编辑马场公彦撰写的“岩波日本史”总序。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豆瓣 Goodreads
戦時期日本の精神史 所属 作品: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Wartime Japan 1931-1945
7.3 (28 个评分) 作者: [日] 鹤见俊辅 译者: 邱振瑞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19 - 9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以“国体”之名,让包含殖民地在内的全日本帝国笼罩在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对战争、天皇、国家极端狂热,进而深化其大亚细亚主义与玉碎思想。通过考察日本人的锁国性格与自卑感、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国家的强制力,以及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鹤见俊辅精辟地剖析日本如何从一个在明治时期走向富强,精神思想自由、开放的国家,转变为保守、狭隘,法西斯主义横行的侵略国。他进而解释日本知识分子对国家主义的挣扎、反省、抵抗为何会失败,又如何在受到压迫后屈服“转向”,成为军国主义的“共犯”,最终在国家发动战争时,宣传并正当化军国主义和超国家主义,致使日本走向玉碎之路。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豆瓣
それでも、日本人は「戦争」を選んだ 所属 作品: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8.0 (46 个评分) 作者: [日]加藤阳子 译者: 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9
第九届小林秀雄奖获奖作品、日本近现代史研究前沿之作、畅销日本十年的近代史经典。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至普通的日本百姓,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在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从更多元的视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几次改变国运的战争。
平成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平成史
作者: [日]小熊英二 编著 译者: 欧文东 譯 / 王凤 審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5
“平成”是日本天皇明仁的年号,从1989年至今已有三十年。着眼于沿着“后冷战”的轨道、泡沫经济的崩溃和长时间经济停滞,日本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又是如何发生的,与此前的时代到底有何不同这些问题,本书为一批新锐学者从政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社会保障、教育、信息化、国际环境与民族主义等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书写的成果,展现了全新的日本现代史。
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
作者: [日] 江口圭一 译者: 杨栋梁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 - 11
所谓十五年战争,根据江口先生亲自执笔的《广辞苑》第四版(岩波书店,1991年)上的记述是这样解释的:“自1931年(昭和6年)柳条湖事件到1945年的投降,日本在十五年间所进行的战争,即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太平洋战争的总称。”为什么要如此称之呢?“十五年战争这种说法,其本来的意图和意思是为了彻底明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责任。” ——安井三吉(《季刊中国》2001年秋季号)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先后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上海、华北乃至全中国的战争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由于这一连串的战争不是“零散、孤立”地发生的,而是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命名为“十五年战争”。著者指出,这场侵略战争的根源,在于日本存在着“对美英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两条路线的矛盾,其结果是亚洲门罗主义抬头、扩张直至最后破产,作者的论述自始至终是围绕这一理论观点展开的。本书是日本著名现代史学家江口圭一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正义感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现代日本史 豆瓣
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 From Tokugawa Times to the Present 所属 作品: 现代日本史
8.5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德鲁·戈登 译者: 李朝津 中信出版社 2017 - 11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是一部全景式展现日本近200年现代化历程、了解日本现代历史的通识读物,作者在全球史的大背景下,梳理了日本现代化过程的来龙去脉,在恢宏叙述的同时,也细致反映了日本不同阶层的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是一本全新解读现代日本史的通俗历史佳作。
最近200年,中日历史相互交织,关联甚大。而日本被称为中国“大门口的陌生人”,除了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及后来的抗日战争等事件外,中文世界对日本历史,尤其是日本内部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了解甚少。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邦,未来的岁月里依然会在政治和经济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日本人民过去200年的现代化经验是个令人惊叹的故事。《现代日本史》时间跨度从德川幕府直到2011年“3•11”大地震,是一部全面叙述东邻日本近200年近代化历程的通史著作。
作为哈佛大学日本史研究专家,安德鲁•戈登在吸收学界全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本历史发展提出自己的独到解读。迥异于其他通史书籍,作者将日本近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化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指明现今所谓日本的种种独特性,多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为凸显民族性而进行的“传统的发明”,强烈否定广为流行的“日本独特论”。
本书内容涵盖层次甚广,有类百科全书,但并非刻板地叙述日本历史在政治、社会的结构变化,而是采取生活化、全景式的手法,描摹日本人在近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喜悦。天皇、武士、军人、神官、学者、农民……各方势力纠缠,或联合或对抗,一起推动历史的车轮走向近代化,共同走过这200年动荡壮阔的历史,他们如何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和政治环境?阅读本书,读者可对日本人民的实践及感情有切身感受,身临其境把握历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