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
征服世界 豆瓣
Die Unterwerfung der Welt. Globalgeschichte der europ?ischen Expansion 1415-2015 所属 作品: 征服世界
作者: [德]沃尔夫冈·赖因哈德 译者: 周新建 / 皇甫宜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10
欧洲人在600年的时间里到达了世界各地,占领了世界,也剥削了世界;同时他们也为我们当今世界的形成提供了众多刺激因素和收受因素。由于欧洲的扩张不是单向的,而是一段长达数百年的交互史,因此,在这部史学巨著中,作者赖因哈德结合宏大的叙事和大量精彩的案例,充分发掘了欧洲扩张史的独特之处——全球性。
这是一个具有宏大时空维度的世界历史进程,赖因哈德从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扩张的开端写起,一直描述至20世纪艰难而漫长的去殖民化和当今时代的新型扩张。几个世纪以来,葡、西、荷、英、法等欧洲国家分别在亚、非、美、大洋洲进行了复杂的扩张活动,最初往往以王室和政府的名义进行,但在此过程中,其他机构以及私人资本的力量也非常突出,甚至反过来影响着官方的决策。与此同时,自然科考、航海技术、工业发展等对扩张施加了重要的影响,而科学知识、宗教信仰乃至欧洲近代政治理念的传播,尽然冲击和塑造着殖民地社会,既带来各种进步,又不断制造新的人口失调、阶级矛盾和民族冲突。
本著作正文共24章,内含122幅地图及插图,预计中译本共1978页。作者在第1章中先总述了欧洲扩张的几种类型、几个阶段,然后在第2章至第22章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涉及几乎所有大洲和海洋,虽然大致按时间和地理区域为主线展开叙述,但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技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分析。作者并不割裂地对待每个国家的情况,而是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为一个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尤其在白银的流动、移民的进出、动植物的交换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同理,欧洲自身经历的巨变,诸如从18世纪直至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各种独立运动、现代主权国家的建立、去殖民化进程,乃至晚期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的发展,亦无一不投射于世界上的其他地区。
最后,作者提出,今天的欧洲仍然具有扩张的属性,只不过不是以军事冲突和领土占有的方式,而是以欧洲统一经济体的发展和对多元文化的选择性包容,以及技术开发、极地科考、太空探索等“软实力”来呈现。古老的欧洲未来将立足何处,向何方扩张,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忠诚与反叛 豆瓣
忠誠と反逆――転形期日本の精神史的位相 所属 作品: 忠诚与反叛
作者: [日本] 丸山真男 译者: 路平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8
《忠诚与反叛——日本转型期的精神史状况》是日本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生前亲自编纂的最后一部著作。
从最初计划到最终出版历时8年,丸山精心选取了从思想史角度切入分析日本近世近代转型期的6篇论文和2篇有关方法论的文章。最早的一篇问世于1949年,最晚的一篇发表于1977年,执笔时间横跨近30年。书中收录的论文都是独立的,但所涉的历史时期和关心的问题是一致的:从幕末到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期,面对日本被迫卷入国际社会、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状况,日本的各种认识主体在思想上是如何认识、如何应对的。
这是一部兼具战后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又充分展现学术研究者缜密分析能力的著作。用为本书写解说的川崎修的话说,是“最具丸山真男特色的著作”。
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 豆瓣 Goodreads
ラストエンペラーと近代中国 清末 中華民国 所属 作品: 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
作者: 菊池秀明 译者: 廖怡錚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7 - 5
★近代中國發生的各種革命與戰役,都是不同文化圈碰撞出的火花。
‧收錄作者專為繁中版所寫序言,直指中國為失格的「孫中山接班人」。
‧鴉片戰爭後至一九三六年,從推翻滿清到五四運動的中華復興運動。
‧輔仁大學歷史系系主任/林桶法教授,專文導讀。
以中國南北方的文化差異的論點,重新解讀近代中國上的四大事件:太平天國起義、辛亥革命成功、北伐戰役、共產黨興起──作者認為,以上的長征事件,都有別於中國以往由北方民族開啟的時代變化,而是從大陸南方邊境開始。經歷鴉片戰爭和日清戰爭的失敗,面臨亡國危機的清朝末年,這些事件宛如自南邊吹來的一股風,治療了瀕死的中國。
擺脫以往悲情晦澀的印象,用「嘗試復興中華」的民族主義角度,評論自十九世紀鴉片戰爭爆發至中日戰爭爆發的一九三六年這段期間的近代中國,正是這幾道自南邊吹來的新時代強風,讓「中華」由死地而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