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沉睡的海之王國 (2008)
眠る海の王国
导演: 江岛泰男 演员: 大原惠 / 水田山葵
其它标题: 眠る海の王国
沉睡的海之王国(日文:眠る海の王国),是《哆啦A梦》水田版动画中篇原创故事。
2023年11月27日 看过
不喜欢这一集,剧情太跳跃而且不合理,原创角色也不好看。可以说一无是处的一集。
5分 动画 豆瓣缺条目
圣少女舰队Virgin Fleet (1998) 豆瓣
聖少女艦隊バージンフリート
导演: 細田雅弘 演员: 岛本须美 / 冈野浩介
其它标题: 聖少女艦隊バージンフリート
『サクラ大戦』『機動新撰組 萌えよ剣』などの近代日本をモチーフとした作品で知られる広井王子が原作・総指揮を担当したアニメ作品。『新機動武闘伝Gガンダム』『ジャイアント・ロボ THE ANIMATION』などで知られる今川泰宏が原作・構成・シナリオを担当した意欲作でもある。
大艦巨砲時代の日本をモチーフとした「我が国」を舞台に、超能力を持つ少女を集めた海軍特殊部隊「バージンフリート」候補生たちの奮闘を描く。ごく普通の女学生・海野潮風はある時、超能力「バージンパワー」の高さを見込まれ、新生バージンフリート隊の候補生となる。だが、お嫁さんに憧れる潮風は未婚を強いられるバージンフリートへの参加に思い悩むのだった。
監督: 細田雅弘
構成: 今川泰宏
原作: 広井王子 今川泰宏
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 北爪宏幸
メカデザイン: そうま竜也 真崎隆春 紺野直幸 棚沢隆
総作画監督: 北爪宏幸
美術監督: 脇威志
美術設定: 佐藤正浩
音楽: 伊藤真澄
音楽プロデューサー: 伊藤善之 池田孝治
音響監督: 三間雅文
シナリオ: 今川泰宏
スーパーバイザー: Dr.POCHI
視覚効果デザイン: 橋本敬史
制作: A.I.C.
総指揮: 広井王子
声の出演:
島本須美 海野潮風
岡野浩介 咲坂 舞
雪乃五月 雪見沢五月
西村ちなみ 草津月小町
高島雅羅 廣瀬英麻呂
仁内建之 達田川長官
若本規夫 若本少佐
國府田マリ子 春惜伊勢
小山茉美 広瀬光華
小宮和枝 壬生ノ涼暮
さとうあい 咲坂茉莉
横尾まり 藤原初見
山口勝平 ディーゼルの貞
2022年10月29日 看过
好无趣的片子,无论故事、画面、人设都毫无吸引人之处,很难想像这是广井王子的作品,或者今川泰宏和导演有更大的责任。
5分 动画
黄金神威 OAD4 (2020) 豆瓣
ゴールデンカムイ OAD4
8.2 (11 个评分) 导演: 难波日登志 演员: 小林亲弘 / 白石晴香
其它标题: ゴールデンカムイ OAD4
「支遁動物記」編
2020年12月25日 看过
(5/10)答应我,绝不要看这一集,至少吃饭的时候不要………………
5分 动画
AKB0048 (2012) 豆瓣
所属 电视剧集: AKB0048
6.8 (10 个评分) 导演: 河森正治 / 平池芳正 演员: 佐藤亚美菜 / 渡边麻友
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人类文明高度发达,外星殖民不再是幻想。然而相对高度发达的科技,娱乐事业却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制。艺能活动被认为具有蛊惑和腐蚀人心的恶劣影响而遭到当局禁止。好在渴望娱乐的种子仍在发芽,名为AKB0048的偶像团体志愿为所有蓝花星的人民送去快乐和梦想,她们顶住当局的压力举行非法演唱会,并公开招募第77期研究生。受到偶像感召,本宫凪沙(岩田华怜 配音)、园智惠理(渡边麻友 配音)、蓝田织音(仲谷明香 配音)、横沟真琴(三田麻央 配音)等满怀青春梦想的女孩相继报名。
突破当局的层层限制和一道又一道选拔考验,女孩的梦想能否实现?
2020年3月13日 看过
(5/10)对这个制作阵容很期待(除了冈田玛丽苏),结果只有不出意外的失望。河森自从《上海大龙》之后,就再也没有拍出一部像样的片子,而冈田一向的做作风格进一步拉低了作品质量。
2012年2月12日 评论 文化、歌声、爱情——写在《马哭骡死》30周年之际 -     河森正治,擅长宇宙战争片,代表作:《超时空要塞》。 平池芳正,擅长舞台剧动画,代表作:《百变之星》。     这两人合作的结果,就是在文化被官方严加管束的宇宙世纪,一群唱歌演戏的萌妹子偶像明星,拿着AK47火拼银河广电局,捍卫粉丝们看戏的尊严……     在银河广电局的支配统治下,成立了“限娱令”——《文艺禁止法》,文艺和歌曲变成了“扰乱人们心灵的东西”,偶像歌星被官方视为一小摄别有用心的恐怖份子,银河花果山上渴望唱歌演戏的萌妹子们只好做“卖艺游击队”,被逼得起来大战银河广电局的星兵星将!     萌妹子有云:“只要还有粉丝在的一天,就算受伤倒下我们也会继续战斗,我们将不会停止唱歌!”     估计很多人光是看了动画简介就下巴快掉出来了,然后喊吼一句:“碉堡了!!!!!!!”     好吧,祸头在河森,他每次都是出来雷人的,平池只是自愿被他拖下水,负责让河森变得更加雷神……     事实上,《AKB0048》很大程度上秉承了《超时空要塞》的主题——歌与文化。     而我们知道,河森的作品虽然天雷滚滚、槽点多多(包括《超时空要塞》初代和《可曾记得爱》),但去除掉这些雷点,却往往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AKB0048》也不例外。     尽管《超》和《AKB》的设定都巨夸张,但河森并非没有现实依据,人类史实中确实有类似的案例。     最典型的就是二战时的《莉莉·玛莲》现象。这是根据一个一战时的德国士兵的诗歌创作出来的流行情歌,歌词折射出了这名士兵对两个心爱的女孩(莉莉和玛莲)的思念,一战后传唱于各国的军队当中。 然而歌词间接地否定了上战场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思乡之情,容易引发士兵的厌战情绪,所以这首歌被各国领导层所痛恨,部分盟军将领曾下令禁止士兵唱《莉莉玛莲》,而纳粹德国的文化部长戈培尔也曾将其列为禁曲,相同的情况也曾发生在日军之中,军部严禁士兵唱思乡曲,违者将给予重惩,甚至是死刑。德国著名导演法斯宾德曾以《莉莉·玛莲》为主题拍摄过一部同名影片。     另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一战时的平安夜停战事件。开战第一年的圣诞节期间曾发生过多次停战,敌对双方的士兵一起放下武器,共同庆祝节日,其中有不少战场的停战契机就是歌,一方唱起民谣或庆祝节日的歌曲,另一方跟着附和,双方因此减轻了敌意,最后一同友好来往。当然,这些参与和平活动的官兵大多下场很悲凉,不是被本国拉去当炮灰,就是被关进监狱里,有的还上了断头台……     我们还不能忘了李香兰,围绕着她的争议我们不在本文作讨论,中国史界一直对这位出生在中国的日本歌星有着颇为冷静的评价,其中最为让人无法否认的是,李香兰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拥有大量的粉丝,哪怕抗战时期也是如此,她在歌坛所取得的成就,从来没有因为战争进程受到影响,而《夜来香》和《来日再相逢》等歌曲更因她而红遍世界,至今被人反复翻唱。     以上这些,都是歌声超越国界的例子。     河森把“歌”作为文化的象征,并非没有道理。讲述同一语言的人之间未必不会产生仇恨,而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士也有可能因为歌而共鸣。     音乐是一种相当贴近民间生活的文化,它很容易引起平凡小人物的认同,很多时候感动一个人无须长篇大论,只需要音乐好听就行了(诗、曲对古人的意义,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它并不是一种贵族才配享有的“高雅”)。     我那个还不会说话的侄子,听到电视上播放的歌曲后也会跟着节奏手舞足蹈,所以我想,人的基因里,是不是天生有着对音乐文化的自然触动?再怎么对音乐、歌曲没兴趣的人,待在特定的环境下,也会受到乐调的鼓励,不自觉地溶入旋律中。     河森高度肯定歌曲在文化中的地位,可我想……也许河森也高度肯定另一种东西是文化的代表,要不然天顶星人为什么要说“我们一起来搞文化吧”……至于《创圣》的“好舒服”是什么意思,就有待慢慢研究慢慢理解了。     我并不是一个萝卜控,作为一个“什么动画都想看”并且看过N部动画的老漫迷,其中有那么几十部作品是机战片并不奇怪。     就机战片本身而言,尽管我看得最多的是《高达》系列,但我很大程度上是《超时空要塞》的族群,特别《可曾记得爱》让我百看不厌(其中林明梅唱的那首同名歌曲,个人觉得配合着电影画面更有感觉)。     《高达》系列的政治色彩很浓,除了《SEED》等少数偶像化的类型,大多作品都能折射出导演对国家政治的看法,不同的导演会向观众灌输不同的价值观。有的把战争描绘成一首史诗(如“高达之父”富野由悠季:《0079》、《Z》、《逆袭的夏亚》);有的无限度拔高爱国主义,强调“为国捐躯”的意义(如今西隆志:《自护的残光》、《MS IGLOO》);有的则着重刻画战争中的爱情、突出士兵的日常生活(如饭田马之介:《第08MS小队》);有的则审视战争的非理性,拒绝用浪漫化的战争和英雄主义掩盖个体的伤痛(如高山文彦:《0080:口袋里的战争》)。     相比《高达》系列,《超时空要塞》并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国家情感和政治色彩,河森正治更强调的是“文明”这个概念,往往就是纯粹地去讲述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然后再以河森的三大主题——歌声、爱情、文化——的冲突去演绎这个过程。     《超》系列很单纯,它不对国家政治作出过多的评判,你看其他战争片的时候,也许会对某个天才将领产生认同感,但《超时空》系列往往不会有这方面的心理导向,军人在剧中很活跃但“英勇善战”总不是最大的亮点,你喜欢上他们的理由会有很多种,甚至可以是不羁和多愁善感,但不会是“精忠报国”和如何有效率地剥夺别人生命的才能。《超时空》的故事主题侧重于对文化进行思考,此外的一切可以处理很朴素,一旦简单起来,可以简单到“我要你们听我唱歌!!”……的地步,比如《超时空要塞7》。 (另外,《高达0080》的导演高山文彦、编剧山贺博之和人设美树本晴彦,都是出身于《超时空要塞》初代班底的,这也是为什么《0080》的风格在《高达》系列中显得与众不同,反而与《超时空》更为接近的缘故)。     《超》系列虽然不乏激烈的战斗场面,但暴力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或唯一)手段,河森想传达的是那种文化的冲突和溶合,如何构想一种即可以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又能让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地交流,是河森一直很烦恼地去思考的问题。事实上这个主题过于庞大,让人难以理解,包括河森自己,所以河森到中国的蒙古草原上旅行时,看到很多人已经不会骑马射箭,他居然当场内牛满面……(-_-b|||)     总的来说,河森往往看待问题时总能超越国界,而不是像很多战争片那样,用“大义”、“英雄”之类去作为浪漫化战争的理由。纵观《超时空》系列,虽然每个角色都有自己国籍(或效忠的团体),但“国家大义”这个概念始终显得很模糊,“文化”才是不变的第一主题。     尽管河森早早地让中国人成为他的作品里的主角(大概中日建交的蜜月期,是引起河森对中国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但真正使他和中国结缘,是在拍完《可曾记得爱》之后。     几年的中国之行,让河森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用一句话,去衡量一个国家。     河森在中国的几年里,时常跑去少数民族居住区域了解当地的风俗,明明是在同一个国家里,那种文化的差异所起的冲击,让河森大为震撼,在《超时空要塞》里突出文化冲突的他,也不得不感叹现实中的文化冲突,远比他想像的更为激烈。即便同是“汉人”的地带,各地区的文明也是差别很大的,所以你不能用一个观点去评判整个中国(事实上“中国”换成“日本”、“美国”、“西方”也是成立的)。     在中国的生活和见闻,对河森之后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河森更为深入地去思考文化冲突,特别是《超7》和《超ZERO》这两部作品尤为明显。     除了初代的主角林明梅是中国人,我们还可以在河森的作品里屡屡看到中国元素——     《超时空要塞2》提到万里长城; 《超时空要塞7》千叶长官有几次穿着唐装出场,他还是林明梅的狂热粉丝; 《超时空要塞ZERO》福卡队长和恋人曾去中国旅行; 《超时空要塞F》女主角李兰花曾在中华餐馆打工; 《上海大龙》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台词为中文(配音员除女主角外多为日本人)。 ……     有些人士说河森在《上海大龙》中过度表现中国的贫穷面,其实不然,河森一直就反感某些传媒对中国过于单一化的宣传,即便曾来过中国旅行,他也谦虚地认为自己没有完全了解中国(事实上就算中国人自己也无法办到完全了解)。     河森曾这样评论他的中国之行:“随着我深入中国内地,电视机越来越少,而孩子们的眼睛却越来越纯净了,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日本的孩子生活条件这么好,却没有这样纯净的眼睛呢?”河森眼中所看到的,是80年代那个纯朴的、孩子们在大街上嘻笑玩耍、搬张凳子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的中国。     河森对过度的工业化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他并不喜欢将奢华的城市视为“进步”的象征,这点在《地球少女》和《超ZERO》中就有所体现。所以《上海大龙》中行使“救赎”的,是一个心地单纯但充满想像力的鼻涕男孩,而不是那些驾驶着高科技战斗机的“成熟的大人”。     在《ZERO》中,原始化的文明不代表“愚昧落后”,它只是与你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这种概念早在《上帝也疯狂》中已有反映,而河森则以自己的理解套在战争中。     达尔文提出的生物“evolution”,可以解释为“进化”,也可以解释为“演化”,然而这两个概念却有很大不同,“演化”更接近于“入乡随俗”的概念,比如鲸鱼为了求得在海洋生存,将自己演变成鱼形,而海洋生物为了能够居住在陆地上,则退去了尾巴替换成四肢,这些转换都无所谓“进步”与否,只是单纯的适应环境需求。     河森对文化冲击的复杂感受,在《超时空要塞7》中得到了具体且极端的体现。初代虽然被奉为经典,但这部作品却让河森本人感到痛苦,特别是在中国之行结束后,河森一直陷入了反思:明美(明梅)的歌声是否真的感动了敌人?明美的歌声是不是被军方和政客利用了?明美的歌声是否真正发挥了化解仇恨的作用?     我们都看到,大多战争片(和武打片)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明明本质是宣扬暴力,却要将这种暴力说成是“和平”。为了保证施加暴力的合理性,编导会在故事中放置(而不是“塑造”)一个“天生的坏人”,他坏到了极点,坏得一无是处,仿佛一生下来就是恶魔,而没有一个在文化教育中变坏的过程,他活着就是在给和平制造麻烦,只要把他杀了就能实现和平,只要把他杀了所有人就都能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可谓“杀之有理”。于是高大全的主角施加的暴力变得大义凛然,暴力变得崇高,暴力变得伟大光荣正确。     这种将战争的罪恶粗暴地归咎于“一些别有用心”的“天生恶魔”、而不是去思考战争非理性的观念,显然不是河森想要的,《超时空》初代多少还有一点“杀死BOSS就能带来和平”的影子,但相比其他战争片已经显得很模糊,而此后这个概念则在进一步被淡化,《PLUS》、《7》、《ZERO》都没有在结局阶级美化暴力的作用。     这些复杂的情感,使《超时空》史上最偏执的和平主义者诞生了,这就是巴刹那,个性虽然粗鲁但拒绝对别人施加暴力,他对政治、军事、战争、偶像之类丝毫不感兴趣,只是想用歌声去感动别人。这种极度一根筋的性格,使得那些一开始不喜欢巴刹那的人,也会在最后对他产生好感,因为其他人都在勾心斗角,只有巴刹那一如既往地执著于自己的梦想,让人为之感动。     《超7》的最终结局显得非常理想化,所有反派和配角都被巴刹那的歌声打动,成为他的粉丝,众人之间不再有仇恨,歌声终于化解了一切危机和矛盾,和平在“非暴力不合作”中降临。于是本片打破了解决恩怨必须用武力的传统模式。可如果没有“主角威能”和编导的偏袒,巴刹那的下场不会比甘地更好。     作为一部动画,就像童话那样,虽然夸张但毕竟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所以我们只需要去欣赏它的故事,无须去纠结于它的合理性。然而爱思考的河森无法忽视《超7》的和平主义过于幼稚——而且这种和平结果还是建立在巴刹那无所不能之上,很大程度上是用超人英雄去遮盖文明冲突,而不是深入地去审视、正视这些问题。此后的作品里,河森不再采用这种美好但不切实际的设定。     河森正治和高山文彦(《超1》的副导演)都对战争持否定态度,都能对交战双方给予较为客观的描述,但两人的和平理念有所不同。高山的和平思想是带有家国概念的,他寄托的希望是人能够不屈服于政治绑架,别让大多数人的生命成为政客获利的道具,理念有点类似于《西线无战事》。而河森不是这样,他的和平思想是没有国界概念的,更接近一种“上帝的视角”(倒不如说“上帝也疯狂”吧~~),《超》系列的人物虽然有自己的效忠对象(包括国家、团体、组织之类),但“国界”始终不突出,即便《超1》很明确地把主角之间的战斗划分为地球军和外星部队两大阵营,但河森只是把这一切描写成人与人之间的战斗,而不是种族与种族的战斗,这一理念在《超》的后续作品中更为明显。     自从《超时空要塞》初代以来,“文化冲突”就一直纠结着河森,中国之行只让他的这种纠结有增无减,而随着时间和认识的增加,河森的想法也产生了一些改变,到了现在,不再去粗暴地否定其中一方的文明,而是试图像库布里克那样,跳出狭隘的人类视野,从“上帝”的视角去审视。     当然,不管河森再怎么装逼企图用超人类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他也同样是个普通人类,既然如此,作为凡人,他就有偏颇的一面。有时候河森的环保主义显得有些极端,如《地球少女》因过度谴责工业对大自然的破坏,以致被人吐槽他“反科学”、“气功大师”、“河森神棍”、“河半仙”、“传教士”,而到了《超时空要塞ZERO》中虽然河森有所收敛,却也因为对作为孤岛原住民的女主角萨拉投入过多的同情,让《ZERO》看起来貌似批判科学赞美魔法,尽管河森没有“反科学”的意思,但他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的各种矫枉过正——更确切地说,是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河森自己对文化的思想,在“文化冲突”这一现象中总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结果让作品有点像“反科学”了。关键是,这个平衡点太难找,无论是河森本人,还是其他人,都难以用言语轻易解释清楚,它的沉重让人类那颗小小的心灵难以承载。     从反战的角度来讲,《ZERO》在这方面则要比河森以往的任何作品更为成熟,以往要么是把主题过度哲理化,距离普通人太远,要么是像《超7》那样充满理想主义,而《ZERO》则是恰到好处地将战争的非理性、和对普通人造成的伤害展现了出来,很出彩地用大自然谴责了战争。只是,最后一集把主题拔得太高,显得有些“神棍”,没有高山文彦的《高达0080》来得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不过,尽管《ZERO》还没能像《0080》那样完全排除英雄主义、切中战争的要害和虚伪浪漫,但已经办到了把握好反战视点,没有用道貌岸然的理由掩盖、淡化战争的丑恶面(今西隆志倒很喜欢这样做,经常把战争英雄主义化),不失为一次优秀的反战表述,可以视为河森和平理念的升华。     明梅的堂兄林凯(林介生)一直被人们视为反面人物,尤其美版(《太空堡垒》)的小说更是对其持批判态度,认为他很虚伪。不过根据《ZERO》的剧情,林凯对军人的厌恶虽然偏激但也并非不可理解,而《ZERO》的女主角萨拉几乎是林凯的翻版,巴刹那则走得更远……     批判暴力是件好事,可回避暴力就是一件好事吗?人性中总有一股征服欲,小至个体的争论,大至国家的战争,都在体现着人类好胜的一面,它是人性组成的一部分,不是你用几句说教就能抹杀它的存在。河森在思索着,自己的作品是不是有点逃避这种野性了。到了《F》中,暴力又成了解决问题的手段,只不过和初代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暴力成了一种无奈,而初代的“文化吸收”在《F》里则变成了“文化共存”。     《再爱一次》作为《超时空》的十周年之作,引来了不小的争议,本片几乎可以说是综合了初代和《可曾记得爱》的主线、然后再精简成6集的作品,部分人士认为本片是在重复旧作的主题。     我个人对《再爱一次》并不反感,如果你能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它在《超时空》系列中所起到的转折作用,尽管本片不是由河森正治亲自执导,但河森中国之行结束后,他的一些理念在《再》中得到了体现。     其一:否定初代的歌姬模式,即河森提出的质疑:“明美的歌声被军方和政客所利用”。在本作中,歌姬是主动出击挽救大局,而不是在军方的要求之下,这点不同于初代和《可曾记得爱》。此后的作品对歌手的定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歌手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见,不愿被军方或政界摆布(如《7》巴刹那),一种是对“歌手被利用”进行浓厚的描写(如《PLUS》沙朗),截至《F》为止,再也没有出现初代的模式。 其二:突出“相互理解”的概念。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宽容、歌姬(伊丝蒂)受到爱的启发最后唱出了打动所有人的歌声,还有“文化吸收”和“文化共存”的区别,这一特点在《7》中有了一定的发展,到了《ZERO》和《F》则被固定了下来。 其三:首次以非战斗人员为主角(这点不知有没有受到《高达0080》的影响,这两部动画都是美树本晴彦的作品)。此后同样是非战斗类型的,还有《7》里的巴刹那和米莲。     所以《再爱一次》并非简单复制初代的故事,应该说它是对初代的价值观进行修改的一部作品,也是从“武力夺取和平”向“和平主义”过渡的第一步。尽管6集的篇幅无法溶入更多的诠释,造成了本片表达上的不足,但这部作品并非没有优点(而且伊丝蒂在最后决战中唱的歌曲非常好听)。     最后来谈一下初代歌姬林明梅。《太空堡垒》的灵魂人物是瑞克·亨特(即一条辉),他的精神鼓舞着后续作品的人物战斗下去,而作为故事原型的《超时空要塞》的灵魂人物则是林明梅,她才是后世众人的精神偶像。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日两版的侧重点的不同,美版的重心在“抗争”,日版的重心则在“文化”。     事实上,明梅在最初的构想中,只是一个中国餐馆里给一条辉揣菜的路人甲,但明梅的设计者美树本晴彦提议让其步入明星之路,原因是美树喜欢明梅的原型中森明菜和松田圣子,而且这个角色是他高中时代就构思出来的,希望她能够在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建议将会让《超时空要塞》的走向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随着故事创作的深入和剧情需求,明梅也从最初的路人甲被提升为配角、然后是女主角之一、最后是对战争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女一号,而到了剧场版《可曾记得爱》中,明梅被直接提升为核心人物,后来的各部续作中,明梅更是成了精神领袖一般的存在。除了作为前传的《ZERO》,每部作品都可以看到明梅的影子,而与她关系最远的《PLUS》,亦出现了她的歌曲。     某次,记者提到明梅身为女主角却有些地方不是很讨人喜欢,河森对此的回答是:“当时我们就是想与众不同(注:80年代以前的动漫女主角多为完美女性、童话公主或花瓶)。为什么动画片里女主角的性格就一定要完美呢?我想她也会像常人一样有自己的缺点吧。”     确实,爱明梅的人很多,恨她的也多,而我是属于脑残粉的那种。围绕着她的争议,主要还是那段三角恋的问题,不过我个人对一条辉(瑞克)选择谁并不是很感兴趣,我只是单纯喜欢明梅这个角色罢。至于明梅的任性和缺点,难道你就没有任性的一面、没有缺点?在我看过的N部动漫中,明梅的性格绝不是最过火的那一种,她的缺点是在我可以容忍的范围内。河森就是要让明梅显得不完美,正因为她的优点和缺点都如此鲜明,才让她成为了《超时空》系列中个性最为丰满的形象。红极一时的角色向来不乏,靠着肥皂剧化的宣传暂时人气高于明梅的也屡屡有之,但像明梅这样多年来都让人争论不休的立体人物却少有。     不喜欢明梅可以有很多个原因,但喜欢明梅只需要一个理由:可爱。不管你对“可爱”的理解是外表,还是气质。     对于明梅的结局,《太空堡垒》和《超时空要塞》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美版的续作《哨兵》中,婚姻不幸福的明梅活在了孤独和痛苦中,一直沉浸在过去的岁月里。而在日版的续作《Flash Back 2012》中,河森则告诉观众,明梅变得更加坚强、更有责任感了,在明梅向无人的舞台致敬的那一刻,她已经走向了成熟,不再是那个只会一哭二闹的任性女孩。当然,这两个结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明梅依然爱着一条辉(瑞克),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我很喜欢某个网友评价明梅的一句话:“明梅失去了爱情,但她得到了整个世界。”     纵观《超时空》系列,不正是如此么。     初代中除了明梅,有些配角我也很喜欢,如老大哥福卡、假小子金扬、格罗弗舰长、布里泰等等。初代实在创作了太多鲜活的人物,从仨主角到众配角都成了后续作品难以超越的经典。     河森正治和“高达之父”富野由悠季不一样。富野能够放开手脚,让别人去诠释他的作品,《高达》的制作团队迅速壮大,成为机战片的领头羊(不过,在面对《SEED》的时候,富野只好摇摇头说:“这不是我的作品,我才不看”)。河森不一样,他始终把创作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避免别人歪曲他的理念,《超时空》系列即便不是河森亲自执导的作品,也是由他在幕后主持大局。     总的来说,河森与其说是个动画导演,不如说更像个思想家,他讲述的故事总是很雷人,末端很“神棍”,但却溶入了诸多哲学性的思考,这些故事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往往不是画面不是战争甚至不是剧情,而是那些难以解答的疑问。     PS:请勿拿《太空堡垒》来衡量本文提到的内容,尽管《太空》出身于《超》,但已经是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 ============================== 附:《超时空要塞》系列扫盲(高手请跳过) 《超时空要塞》初代,全36集。出品时间:1982年;故事时间:2009年。(经典佳作,不必多介绍。本片与《超时空世纪》、《超时空骑团》并称“超时空三部曲”。美国发行的《太空堡垒》则是由本片和《超时空骑团》、《机甲创世纪》合并而成的新故事。美版和日版的世界观、故事结构、人物塑造、配乐都有很大区别,并且有各自的独立续作、小说、漫画、游戏。美版的剧情更偏西化,且有“尊莉(未)沙抑明美贬林凯”的倾向,小说版更为明显。) 《可曾记得爱》,出品时间:1984年。(又一部不可忽略的经典。根据初代重编而成的两小时电影版,部分内容可视为对TV版的修正,本系列的后续作品中,经常同时延用初代TV版和剧场版的部分设定。另外本片堪称宅男制造机,是御宅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庵野秀明就是从这部片子跑出来的……) 《Flash Back 2012》,出品时间:1987年;故事时间:2012年。(五周年之作。MTV动画,没有多少实际剧情。主要是将林明梅唱的歌曲编成一部专辑,顺便交待了明梅的最后去向——结局不同于美国的《哨兵》。) 《超时空要塞2:再爱一次》,全6集,出品时间:1992年;故事时间:2089年。(十周年之作。饱受争议的一部作品,个人并不觉得这片子很糟,其实本片是河森从“武力夺取和平”逐步向和平主义过度的转折点。《宇宙骑士》的主角D-BOY在片中跑龙套。) 《超时空要塞PLUS》,全4集,出品时间:1994年;故事时间:2040年。(口碑仅次于初代的佳作,画面风格与系列其他作品有很大不同,因为其中一位导演是渡边信一郎。本片于1995年被改编成剧场版,剧情相同,但有替换部分画面。) 《超时空要塞7》,全52(49+3)集,出品时间:1994年;故事时间:2045年。(本系列又一部倍受争议的作品,主要是本片传达了偏执的和平主义,让人觉得过于理想化。最后3集为电视上未播放的OVA,与初代故事紧密相联,即便对《超7》不感兴趣的朋友,也建议把这3集看一下。初代登场的麦克斯与米莉亚是本作的主角之一。) 《超时空要塞7:银河在呼唤我》,出品时间:1995年;故事时间:2046年。(半小时的剧场版,剧情与初代相联。) 《超时空要塞Dynamite7:爆炸》,全4集,出品时间:1997年;故事时间:2047年。(十五周年之作。延用了《超7》的人物,但除了男主角依然是巴刹那,其他主角都是新角色。故事独立成章,与《超7》没有过多联系。因为是精心制作的OVA,画面比《超7》精美,口碑也更好一些。) 《超时空要塞ZERO》,全5集,出品时间:2002年;故事时间:2008年。(二十周年之作。初代的前传,画面很唯美、充满诗意,本片诞生了系列史上唱功最深厚的歌曲。初代登场的福卡队长是主角之一,某些字幕组将他的名字译成“霍克”,注意配音员是神谷明。) 《超时空要塞F》,全25集+剧场版二部。出品时间:2007年;故事时间:2059年。(二十五周年之作。我个人不太喜欢的一作。基本上《超》迷对待本片的态度,有点类似元老《高达》迷对待《SEED》,事实上《F》和《SEED》确实是一对哥们,总编剧都是吉野弘幸这丫……当然本片也有正面影响,其中女主角李兰花的“兰花指”被奉为经典,多次被恶搞……剧场版是根据TV版重编而成的故事,分《虚空歌姬》和《恋离飞翼》二集播出。) (2012年是本系列的30周年纪念日,河森忙于制作《AKB0048》,估计没有空闲参与《超》了,不过官方推出了初代的高清版,此外没有其他消息,反倒《太空堡垒》在这年有明确的续作……) [相关作品] 《超时空骑团》,全23集。“超时空系列”第3作,收录于《太空堡垒》当中,为第二部分《机器人统治者》。日版中女主角与《要塞》并无关系,这是美版修改的,其他美国出产的作品和资料都延用了这一设定。 《超时空世纪》,全35集。“超时空系列”第2作,和《超时空要塞》同一班底,依然由石黑升执导、美树本晴彦提供人设。 《超时空世纪02》,全6集。名义上是《超时空世纪》的续作,实为独立成章的作品,世界观、登场人物、故事时间都与前作不同,不看前作也毫无影响。导演是参与过《超时空要塞》初代的高山文彦。 (以上三部作品,可视为《超时空要塞》的衍生作。) 《高达0080:口袋里的战争》,全6集。作为《超时空》迷,你未必得去看《高达》系列,但有一部作品你不能错过,这就是《0080》,该片放在系列中显得很另类,成就这部《高达》巅峰之作的,正是来自《超时空》班底的高山文彦(导演)、美树本晴彦(人设)和山贺博之(编剧,GAINAX创始人之一),因此《0080》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战争史诗”格调,而是更为突显普通人物的命运,风格反而与《超时空》更为接近。你可以看一下Macross的人们如何去看待高达的世界。 《机甲创世记》,全26(25+1)集,收录于《太空堡垒》当中,为第三部分《新生一代》,不含为OVA的第26集(但美国官方决定将OVA重制成一个独立故事,2012年制作完成)。 《太空堡垒2:哨兵》。《太空堡垒》正统续作,也是《堡垒》系列第一部高度原创的作品,因为商家撤资导致本片半途而废(但漫画版有继续连载)。故事时间发生在TV版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影片涉及到了瑞克(一条辉)和莉莎(未莎)的婚礼。对于明梅的结局,本片给出了和日版完全不同的答案。 《未说的故事》。《太空堡垒》的续作,其实这部作品就是《无限地带23》,美版修改了一些设定,再增删一些片断,使它看上去和《太空堡垒》有些关系。但影片本身的不伦不类饱受恶评,美国影迷充满失望和愤怒,官方将其视为奇耻大辱划入黑历史,美版导演卡尔·梅塞克也因为不满自己的一些制作理念被制片方砍掉,拒绝承认《未说》是自己的作品,选择性失忆假装它不存在。 《暗影编年》。太空堡垒》正统续作,由美日韩合拍,天野喜孝提供人设。剧情紧接着TV版第85集(其中前半小时以简化的方式粗略地交待了《新生一代》的结局)。这部作品在画面质量上制作得很出色,但剧情不适合拍成电影版,主线很不明确,故事才刚正式开始就结束了,给人的感觉像是“TV动画前4集”。初代主角瑞克有登场。 (PS:《太空堡垒》之所以要合并三部作品,是因为当时美国规定电视上播放的动画必须在65集以上,然而这种不得已的拼凑却取得了意外的大成功,周边作品、续作、小说陆续浮出水面,最终《堡垒》系列脱离了《超时空要塞》的设定,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注:《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与本片毫无关系,只是中文译名碰巧相同。)
5分 动画
重神机潘多拉 (2018) 豆瓣
重神機パンドーラ
导演: 河森正治 / 佐藤英一 演员: 前野智昭 / 东山奈央
2031年,由于作为次世代能量装置而开发的“量子反应堆”的暴走事故,世界剧变。突然从地下蔓延的闪光,吞噬都市楼群、覆盖大地,最终,超越、融合了生物、机械、植物的未知特异进化生物“B.R.A.I”出现了。
7年后,翔龙重生为绝对防卫都市“新翔龙”。它以惊人的速度完成进化,并成为与陷人类于灭亡危机的B.R.A.I相对抗的人类最后的希望要塞。
被命运所引导而集合在新翔龙的雷昂、可依、坤灵、道格。将他们迎入防卫军的塞西尔、凯恩、杰、格伦。于是,赌上人类存亡而战的特殊部队“潘多拉”诞生了。
契约之时,希望被托付给了他们——
2018年9月24日 看过
(5/10)就算是烂片,也要含着泪看下去,我这算是真爱粉了吧……最后一集石塚运升的名字换成玄田哲章,瞬间泪目。叶坤灵是棍森近期最出彩的女主,比美云和雪丽露出彩多了,但很可惜生在烂片里。公主也塑造得很不错,只是最后几集很龙套。刘可依就很惨了,编剧(根元)这个傻X,除了让她念哥哥的名字,根本不想对她进行认真的刻画。男角中只有杰云塑造得不错,至于男主和BOSS就很一般了……凭心而论,这不是棍森最烂的片(比愚者信长和创声好多了),而棍森也绝!对!没有想坑中国剧组的成分(他真的就这么脑残!作为铁粉我能保证!)。只是对比一下上世纪的棍森,一出手就是神作,而到了现在是部部神经作……
5分 动画
ANGOLMOIS 元寇合战记 (2018) 豆瓣
アンゴルモア 元寇合戦記
6.7 (9 个评分) 导演: 栗山贵行 / 羽原久美子 演员: 小野友树 / Lynn
1274年,秋。
一艘流放船在暴风雨中驶向对马。目的地是流放地对马。御家人宗助国的女儿-辉日姬在对马迎接了流放船。
之后举行了接风宴,而在宴席上,流人们知道了一件可怕的事。从高丽出发的蒙古高丽大军,正向日本前来,而这些流人们,就将被送上战争的最前线,成为守护对马的军队人员。
“为了对马,请你们牺牲吧”辉日姬冷漠地对流人们说
2018年9月21日 看过
(5/10)不是很喜欢,基本就是部低配版的《王者天下》。原本我是希望看到不一样的历史视角,然而剧情和人物塑造却很套路化,各种极具既视感的人物角色,基本就是在一个屡见不鲜、俗不可耐的流水线故事上,加进了元日战争的背景而已。主角的反复开挂让我神烦,完全感受不到强大的意志,只觉得是在开金手指外挂,我对这种战狼式的故事真的没兴趣,而且无论哪个国家拍的战狼片都TM一个鸟样。我更关注片中几个小人物的故事,白石在乱世中的挣扎令人无奈,医生死得有如炮灰,那几个为了家人被迫朝同伴挥剑的村民才是战争中底层人物真实的命运,个人最喜欢的角色是鹿乃,在故事中一直很边缘化,最后的下场堪称草芥,可导演就不交待一下她的结局吗?
2018年9月21日 评论 元日战争——当日本成为被侵略的一方 -   如果不算上自讨苦吃的二战,元朝东征可以说是日本两千多年历史里,唯一一次遭受到大规模的入侵。   元日战争最终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 台风 国内谈到日本的这次获胜时,基本都是很轻蔑地说全是台风的功劳。   但天气和地理,向来都是胜者避而不谈的因素、而败者纠着不放的借口。   你若去看一下越南战争中双方的观点,越军基本会把胜利全部吹嘘成自己的武勇,而美军则会不停抱怨山林有多难走之类。 第一次元日战争 第一次交战日本没垮掉很大程度是凭运气,但第二次更多的是靠日本人自己的努力。如果日本方面没有积极备战和修建防御工事,那么台风也救不了自己。   靠着顽强的防御把元军拖到台风来临惨败,这才是第二次元日战争的基本面貌。   再者,元军并非完全不能避过台风,在出征前元朝内部就已考虑到了台风因素,最后落得这两个鸡汤结局,多少是元军自己愚蠢无能,怪不得别人。台风不过是掩盖元军自己无能的借口,在整场战争中元军一直傲慢、轻敌、内部不和、战术不统一、各部队糟糕的配合、不同民族将领互相争功……几乎是在“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情况下出兵日本,武器上的优势早已被内部的矛盾和愚蠢抵消得一干二净,还碰上日本一方顽强的抗敌决心。台风并非落得惨败的主因,而是压垮元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复亨中箭 日本在第一次元日战争中获胜,也并非百分百靠运气。元军虽然在战争初期获胜,但由于日本武士拼死抵抗、并重伤汉人将领刘复亨,使得元军接下来不敢轻举妄动,并决定退回海上,才因此遭遇了台风。当时日本的战术和军备远远落后于元朝,能够拖住元军一阵已经很难得,如果日本部队没有顽强防守而是一触即溃的话,他们根本不会有让元军后退卷进台风的好运气,元军将避过台风继续进军。   对于这次交战的情况,《元史》记载得很模糊,似乎获得大胜。日本史书则称己方重创大敌,最后元军是为确定战局优势后退回船上。《高丽史》则记载元军获胜但陷入苦战。也许这三国都只是说出了一部分真相。目前能确定的是元军撤回了海上,而日本方无论输赢都是损失惨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军队之后退守的方向,正是白江口之战惨败后修筑的一座水坝兼防御工事。 第二次元日战争 第一次元日战争时,南宋还存在着。元朝灭掉南宋后,就带上大量投降的宋人部队,开始了第二次针对日本的东征。   日本并没有因为元朝的强大而退缩,相反更进一步加强了抗元的决心。元军第二次入侵时,日本已经做好了御敌的准备,而他们的战略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拼命地死守,让元军一刻也踏不上日本本土,坚持到台风降临。   在第二次元日战争中,日本事先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并改进了弓箭射程,在接下来的几十天里,他们多次击退了元军的登陆作战,让元军的部队一直停留在海上,终于将元军再次拖进台风里。(台风并不是最终结局,之后元日双方依然还有几次战斗。)   这次获胜的原因更多的是日本一方防御战术得当,而不能完全归于运气好,如果日本没有积极备战、而是维持着第一次战争时几天之内就让元军登陆的状态,那么台风也救不了他们。 弘安之役的战场 可以说日本的胜利,一部分是出于台风,一部分是高丽的消极配合,一部分是元军自己——尤其汉人将领腐败无能,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可忽视的,就是日本从一开始就很积极备战,是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应有的胜仗。   这里必须要提一下的是,最早把战胜元军的原因全都说成是台风的,恰恰是日本自己。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权力决定打压武士阶层,企图抹杀抗元将士的战功,厚脸皮地把胜利全说成是幕府向神明祈祷才得以“天降神风”。最后幕府重点赏赐的对象不是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武士,而是让贵族求神拜佛的寺社。   由此而引发的这场日本的内战,也许才能算是元日战争的最后结局。我想若要写一本相关史书、或拍一部以此为题材的影片,应该把末笔落在这场令人唏嘘的内战上,而不是在元军败退那里。 蒙古袭来绘词 网上常有一种非常娇柔造作的论调“崖山之后barabarabara“之类,但无论你认为元朝是否中华,都丝毫不影响这次战争就是中国对日本的侵略。大量的汉人和汉化民族参与了这场战争,而且还打得很烂,尤其范文虎简直丢人现眼,令人作呕,他在台风中被部下“海底捞”后,便丢下落水的十余万江南军独自逃走,还把战败责任推卸给别人。顺道一说,这个大烂人范文虎,当时还被封为“日本省”的“省长”(右丞)。   日本对待汉人俘虏还算是过得去的,基本上都是贬为奴隶,而非汉人则是一律处决。   有趣的是,无论元朝内部、还是宋朝遗民,都认为元朝发动侵略战争是为了图谋日本的财富。   马可·波罗在书中写道“蒙古人认为日本到处是黄金和美食,引起忽必烈的贪欲。”   郑思肖在诗歌中描绘日本“地形广长数千里,风俗好佛颇富庶。”并认为元军的战争动机是“闻其富庶,怒倭主不来臣,竭此土民力,办舟舰往攻焉,欲空其国所有而归。”当然他也不忘了幸灾乐祸地写上一句“二十万人在白骨山上,无船渡归,为倭人尽剿。”   日本当时有多富庶很难说清了,但这场战争却是把日本打穷了。   除了甲午海战,任何一次中日战争最后的结果都是两败俱伤,这次也不例外。日本为这次来之不易的惨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元军则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生还。 蒙古袭来绘词 日本并非唯一一个战胜元朝的国家,同一时期的越南也成功抵挡住了元军的侵略。   越南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抗中史,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无论胜负,中国很少能在对越战争中占到便宜。如果你去看一下越南的史书和纪念碑,那一定排满了一堆“抗中奇侠”。 朝鲜三国 元日战争是第一场中日两国之间正式的大规模战争,虽然常有人把白江口之战列为第一次中日战争,甚至将其渲染成“日本入侵中国”,但白江口之战本质上是一场围绕朝鲜展开的国际纠纷,中国与日本之间并非直接的敌人,日本的目的不是为了“侵略中国”,中国的目的也不是要“占领日本”。日本在这场战争中也没有太多政治道义上的不是。   白江口之战并非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的国家战争,而是“新罗的盟友”和“百济的盟友”之间的军事冲突,只不过交战双方刚好是“中国部队”和“日本部队”,但这场战役仅仅只是整场朝鲜统一战的其中一部分,并非一场单独的战争。   当时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包括:高句丽、百济、新罗。   这三国长期互相争战,其中一国强大时另外两国就会联合起来抵抗,这种平衡持续了很久之后,到了唐朝时期被打破,由于高句丽与隋唐有很深的矛盾,新罗于是开始积极贴唐朝的屁股,百济面对新局势只好请求与自己长期关系良好的日本协助防御以自保。   所以在这场统一战中,唐朝帮新罗,而日本帮百济和高句丽。战争的矛盾点是这三个半岛国家,而不是在中国和日本之间。   朝鲜统一战打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白江口之战只是当中无数场战役的其中一场而已。   随着百日联军的失败,日本势力退出朝鲜半岛,大量百济人逃往日本,带去了丰富的文化财产,从此成为了日本历史的一部分。(手塚治虫的神作漫画《火之鸟·太阳篇》,主人公就是一个百济人。)   不过,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者也不是唐朝,唐罗联军统一朝鲜半岛后,新罗立刻跟唐朝翻脸,把唐军赶出半岛。新罗最终以“称臣”的名义获得了独立。   这个新罗就是韩国的前身。 ———————————————————— 关于《元寇合战记》,这部动画本身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基本就是部低配版的《王者天下》。原本我是希望看到不一样的视角,然而剧情和人物塑造却很套路化,各种极具既视感的人物角色,基本就是在一个屡见不鲜、俗不可耐的流水线故事上,加进了元日战争的背景而已。 除了《元寇合战记》,日剧《北条时宗》也是同一题材,但这部剧拍得很糟糕,还把一代枭雄北条时宗塑造成软蛋小鲜肉,反倒是忽必烈塑造得可圈可点。另外PS4游戏《对马之魂》也是以元日战争为背景的作品,玩家扮演幕府武士对抗入侵的元朝军队。看了网上很多中国网友对这款游戏还是以一种心平气和的心态去对待的,就不知正式发售时有多少人会玩了。 PS:本文参考了《元史》、维基百科、日本史书、《蒙古袭来——岛国日本的最大危机》等。 图片来自:维基、百度、日本网站、蒙古袭来绘词。
5分 动画
爱呀 (2017) 豆瓣
导演: 谢祥媛
本片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14级学生大三联合创作。
婷婷 (2014) 豆瓣
导演: 陈杨天惠 / 张娴
本片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11级学生大三联合创作。
2016年12月21日 看过
(5/10)大概是目前最让我懵逼的一部毕设作品………………
5分 动画 国产动画
脸毛侠 (2016) 豆瓣
导演: 高达 / 全思甜 演员: 王天姝 / 高达
其它标题: Facial Hair Woman
本片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13级三校动漫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学生大三联合创作。
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 OAD (2016) 豆瓣
この素晴らしい世界に祝福を! OAD
7.2 (13 个评分) 导演: 金崎贵臣 / 吉田俊司 演员: 福岛润 / 雨宫天
其它标题: この素晴らしい世界に祝福を! OAD
单行本第9卷限定版同捆DVD
2016年6月26日 看过
(5/10)男猪好欠抽啊……我只想看惠惠啊,不想看到你丫这张衰脸!
5分 动画
音乐少女 (2015) 豆瓣
音楽少女
5.0 (6 个评分) 导演: 石倉賢一 演员: 沼仓爱美 / 濑户麻沙美
其它标题: 音楽少女 / 动画未来2015:音乐少女
PINE RECORDS是一个非常努力在营业的偶像团体,可即便如此,他们的财政依然坚持不懈的保持着赤字状态,这令制作人感到非常的头疼,他认为,想要反败为胜的关键点在于吸收新鲜的血液,在这个节骨眼上,名为山田木花子(深川芹亚 配音)的女孩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好奇心旺盛,精力充沛的箕作沙沙芽(高桥花林 配音)、拥有着治愈人心的外表和气息的西尾未来(冈咲美保 配音)、智商超高,对一切知识都过目不忘的雪野日阳(大野柚布子 配音)、素颜和化妆看起来判若两人的具志坚修普(岛袋美由利 配音),在山田木花子加入之后,这些女孩们能否和她和睦相处并且共创佳绩吗?
2015年3月25日 看过
(5/10)亮点就只有中间几首插曲了。这么糟糕果然是石仓贤一的作品,这次我会紧记住你的鸟名的,永远地放进我的观影黑名单中……
5分 动画 治愈系
黑岩射手 (2012) 豆瓣 TMDB
ブラック★ロックシューター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黑岩射手
6.6 (62 个评分) 导演: 吉冈忍 / 筱原俊哉 演员: 花泽香菜 / 泽城美雪
2012年1月から、ノイタミナ枠にてアニメ「ブラック★ロックシューター」が放映されることが発表されました。
監督:吉岡忍
CG特技監督:今石洋之
シリーズ構成・脚本:岡田麿里
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総作画監督:芳垣祐介
音楽 - 森英治
アニメーション制作:Ordet/サンジゲン
2014年9月2日 看过
看了一集TV,印象不是很好。OVA的剧情虽然粗糙,但在台词设计、场景编排、动作设定等方面都很出彩,而到了TV里却变得很做作。编剧换成了我不太喜欢的冈田磨里,谷川流确实更胜一筹,但却玩消失……希望这片后面能给我坚持下去的动力。PS:第1集第15分钟惊现黑岩成了螳臂挡车的……
5分 动画
黑熊奇遇记 (1980) 豆瓣
导演: 方润南
本美术片为木偶动画片。
游手好闲的熊家公子某日带着两个下人上街找寻美人,看到一个面容姣好的担柴姑娘后,熊公子很想把她得到手,可是上前以富贵荣华做诱饵时,姑娘一点也不为所动,径直赶起自己的路。熊公子慌忙去追,闹出不少笑话,不过姑娘的住处终被他找到。熊公子托媒婆去说亲,媒婆被姑娘赶出门外,软的不行来硬的,熊公子听从媒婆的诡计,将姑娘抢上花轿。半路上,一只大黑熊突然冒了出来,吓得熊公子一伙人立时作鸟兽散。黑熊饶有兴趣地来到花轿前,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这时,猎人一箭射了过去,黑熊被激怒,向猎人发起进攻。聪明的猎人想办法将黑熊灌醉,又趁熊公子一伙人不注意,将黑熊和花轿里的姑娘调了个换。
2014年7月1日 看过
(5/10)好重口味的片子,最后公子脑袋都被压碎了。其实……我期待的是狗熊睡着后被公子爷强奸了的剧情……………………………………………………………………………………………………………………………………………………………………………………………………………………………………………………
5分 动画 国产动画
愚者信长 (2014) 豆瓣
ノブナガ・ザ・フール
6.4 (5 个评分) 导演: 佐藤英一 / 西本由纪夫 演员: 宫野真守 / 日笠阳子
混沌初开,世界分成东西二星,隔空向往,在龙之御使的守护下发展出迥异的文明。正值战国乱世的东之星,尾张傻瓜织田信长(宫野真守 配音)和属下明智光秀(樱井孝宏 配音)、丰臣秀吉(梶裕贵 配音)目睹了武田家强大战铠的惊人威力,内心受到极大触动。与此同时,西之星的美丽少女贞德·辉夜(日笠阳子 配音)因为能够听到天启,而被人们看作是恶魔附体的人。某天她遇见天才发明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杉田智和 配音),达芬奇偷偷开走竹取号,带着贞德和最新研发的战铠“奥世铠”来到东之星。信长意外启动了西之星人无法操控的奥士铠,他俨然成为了传说中的救星王。他为贞德取名兰丸,这个女子从此成为愚者信长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战国乱世,东之星和西之星的乱战也即将拉开序幕……
2014年6月28日 看过
(5/10)终于填完了这部鸟片。即便我是河半仙的忠实信徒,这次也有点顶不住了……你妹的如果你只想讲一个阶级平等和个人权益冲突的故事何必弄这么一部雷剧出来折磨人!而且世界观设定得这么大,到头来却讲了两个村子的混混打架的故事……不过作为半仙的邪教徒,我还是会跟教主走的!
5分 动画 河森正治
瘦身男女 (200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瘦身男女
6.7 (322 个评分) 导演: 杜琪峰 / 韦家辉 演员: 刘德华 / 郑秀文
其它标题: Love On A Diet / Sau sun nam nui
Mini Mo(郑秀文饰)遭受失恋的打击后,饮食失去控制后体重升至260磅,窈窕身材不再。她与初恋情人黑川约定在十年后的日本相见,但旧貌不再的她深感自卑。偶然相识了跟她同样体型极胖的肥佬(刘德华饰),肥佬非常同情她,决定要帮她重塑魔鬼身材。肥佬以地狱式减肥方法锻炼Mini,为了让她减肥成功,得到更多的金钱让她上专业美容院减肥,肥佬不惜在街头被拳击换取酬劳。令Mini感动不已。
Mini恢复原貌前去赴约,黑川向她提出求婚,可是她心中仍念念不忘为她默默付出的肥佬,盼望跟他重逢的一天。
2013年11月5日 看过
(5/10)以前看过,不是很喜欢。
5分 刘德华
聪明的鸭子 (1960) 豆瓣
导演: 虞哲光
其它标题: A Clever Duckling
本美术片是我国第一部折纸片(从儿童折纸手工发展出来的美术片种,人物和布景均用折纸制成,活泼有趣,动作灵活,风格新颖,富有儿童趣味),编导及造型布景设计制作均为虞哲光,曾于1981年9月参加意大利第十一届吉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
红头、黑头、绿头三只小鸭一会逗逗蚯蚓,一会扑扑蝴蝶,玩得不亦乐乎。一个不小心,它们弄醒了正在做美梦的小黑猫,对方大怒,把它们追得无处逃。看到一个废弃的烟囱时,机智的三只小鸭钻了进去,小黑猫也想效仿,无奈身形太过肥胖,于是它便在原地候着。三只小鸭从烟囱出来时,全变成了小黑鸭,这可把小黑猫吓坏了。
2013年9月12日 看过
(5/10)折纸运动初期诞生的作品(据说为第一部折纸动画?),技术意义大于故事本身。
5分 动画 国产动画
惊魂记 (1989) 豆瓣
驚魂記
7.2 (24 个评分) 导演: 钟志文 演员: 林青霞 / 王祖贤
其它标题: 驚魂記 / Web of Deception
女律师林楚翘(林青霞 饰)即将移民加拿大,却在临行前收到一封恐吓信。信中威胁林支付100万,否则将其伪造假遗书的丑行公之于众。林经过一番试探,怀疑为其亲信阿May(王小凤 饰)所为。阿May早年随林打拼,如今却因学历问题而无法移民,怀恨在心的她发出恐吓信。在被林怀疑后,她悬崖勒马,决定收手。
另一方面,阿May的室友阿群(王祖贤 饰)有一个蹲狱三年的双胞胎妹妹阿Cat(王祖贤 饰)。阿Cat欠下他人钱财,性命不保。为了筹得钱款,阿群在阿May的帮助下潜入林楚翘的别墅偷盗现金100万。阴差阳错,当晚适逢林在家中,撕扯中阿群被误杀,而这一切都被尾随前来的阿Cat看在眼里。事情开始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2013年8月23日 看过
不好评价,小时候电视上播过好多遍,但我至今都没有把故事记清楚……
5分
九五至尊 (2003) 豆瓣
7.8 (79 个评分) 导演: 萧显辉 演员: 江华 / 张可颐
雍正(江华 饰)凭着自己的果断的处事方式及过人的才智,脱颖而出登上了帝位。登位后的他正准备继续开辟另一个繁荣盛世。
没想到在雍正十三年,八爷党策划了政变,企图取得逼雍正退位,幸好雍正识破了众人的奸计。但汉女吕四娘(张可颐 饰)决心要反青复明,当她要行刺雍正之际,突然风云变色,二人双双进入了湖中的黑洞,时空转移下竟然来到了现代的香港。
他们正好来到了一宗车祸的现场,被送进了医院,他们被眼前的一切吓傻了。机缘巧合之下,雍正竟然得到了刚到香港的内地人李大虾的身份,被亲戚带回了家中。四娘则因为好身手被武术教练收留了,更取得了身份证明。
深知无法回到清朝的雍正,要以大虾的身份,立足于香港。接着他再次遇到了四娘,更卷入了富豪岑兆康(秦沛 饰)一家的豪门恩怨中。家中各兄弟钩心斗角,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看惯风云的雍正认为三公子岑日礼(林韦辰 饰)为人最为正直便处处指点他,但雍正最后才看清楚了他的真面目……
2013年7月29日 看过
(5/10)后半部转换太仓促……
5分
为了孩子们 (1958) 豆瓣
导演: 虞哲光
木偶戏作为形象化的教育工具,可用来引导孩子们分清善恶观念,并学习到良好的习惯与美德。在某个晴朗的日子里,武昌幼儿师范的同学们带着木偶来到某工厂区曙光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带来了连场精彩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木偶戏表演。第一个节目叫《猫捉老鼠》,通过小猫除四害时闹出的笑话告诉小朋友们要认真听清妈妈和长辈的教诲。第二个是真人与木偶联合表演的《谁最爱清洁》,在观看过程中告诉孩子们清洁卫生的重要性。演出结束后,和善的阿姨们还走入班中,手把手教小朋友们表演木偶戏。
快乐的时光转瞬即逝,而美好的记忆却深藏心底……
独眼巨人少女斎枫~ (2013) 豆瓣
サイクロプス少女さいぷ〜
其它标题: サイクロプス少女さいぷ〜 / Cyclops Girl Saipuu~
身材高挑、美貌受人瞩目的女中学生斎藤枫香(中学2年级)的梦想是“做哥哥(大学1年级)的新娘子”!本故事就是围绕别名“斎枫”的她和伙伴的日常生活而展开的。
2013年3月13日 看过
原则上不超过三集不弃剧,但这种卖肉片我实在看不下去……
5分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