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豆瓣 Goodreads
The Art and Craft of Feature Writing
8.2 (23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廉·E·布隆代尔 译者: 徐扬 华夏出版社 2006 - 1
这本书解释了《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报道。
如果你是一个记者——这本书的前身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讲座,专门培训那些为《华尔街日报》头版提供特稿的记者。它告诉新闻记者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用高品质的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
如果你虽不是记者,但会时常用到写作——这本书会让你明白,到底是哪些元素让你听写的东西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和吸引人!
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故事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Story
9.0 (137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麦基 译者: 周铁东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 9 其它标题: 故事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 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新闻报道与写作(插图第11版) 豆瓣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11e
作者: [美]梅尔文·门彻 译者: 展江 主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4 - 1
美国经典新闻学教材最新版简体中文版
本书是被美国300多所大学所采用,泽被30万新闻学学生,培养了整整一代美国新闻人员的新闻学经典教材。自1977年出版以来,本书之所以盛行不衰,除了随课堂与媒体变化时时增补修订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本书完备提供了新闻学学生成为职业新闻从业者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从事各种媒体工作必需的技术;从事正确而含有信息的报道与写作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指导新闻实践的价值观。在内容安排上,作者首先为学生描画了记者的工作状态,然后介绍了新闻报道的结构要素以及写作技巧,接着强调了写作优秀报道需要遵守的原则,最后描述了七个新闻条线的具体状况以及新闻报道会面临的社会层面问题,即新闻事业道德问题。
全书的写作风格也如新闻报道一般生动而信息丰富,书中大量运用真实的事迹、语录与照片,使学生仿佛受到了行业典范的言传身教,在与事例主人公一起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了职业技能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
负责任的新闻记者不能在价值无涉的真空中从业,我在作品和教学中一直致力于表现的是:最好的新闻学、新闻记者的最高成就是由那些其热情在于向人民揭示他们生活其间的世界的基本真相的人达成的。
——梅尔文·门彻(Melvin Mencher),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协会“杰出教育家”奖得主,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荣誉教授
除了继续向学生传授新闻报道和写作的基本技能和专业伦理、审视那些指导和决定新闻实践的价值观之外,新版还关照了新闻报道所有领域的当下发展,探讨了记者对互联网消息来源的利用,增加了造势和选举报道、普利策奖得主们的报道诀窍以及新近的诽谤案例等内容。
——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双聘教授
门彻的教材的与众不同正是使他在新闻教育者中出类拔萃之处。他时刻谨记新闻的核心意义、重要性和真实目的,即无论使用什么媒介,好的报道将铁打的事实与虚构、想象和谎言区别开来,并尽可能准确、清楚并有道德地表述真相。这使得这本书及其练习册、网络资源成为学生理解和学习什么是好报道的最佳入门材料。
——韦恩·伍斯特(Wayne Worcester),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新闻学教授
写作这门手艺 豆瓣
Draft No.4: On the Writing Process
7.3 (9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麦克菲 译者: 李雪顺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9
【编辑推荐】
1. 美国书评人协会终身成就奖、普利策奖、乔治‧波尔卡新闻奖得主约翰·麦克菲,公开讲述普林斯顿大学四十余年的写作课程。这是读者期待已久的一场大师写作课。
2. 约翰·麦克菲的学生中有多位也是普利策奖得主,还有很多活跃在《纽约客》《时代》等知名媒体,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寻路中国》的作者彼得‧海斯勒。
3. 这本书在美国一出版即反响强烈,广受赞誉,分别荣获当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好书,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年度好书。
4. 如果你是一位对非虚构感兴趣的媒体从业人员,一位写作者,这本书将带你发现什么是非虚构写作当中的创造性;如果你是一位编辑,一位出版人,这本书将为你揭秘出版行业的内部运行规则。任何想要了解写作、或了解出版物的形成的人,都不应错过此书。
【内容简介】
没有约翰·麦克菲的鼓励,就不会有《江城》。——彼得·海斯勒
约翰‧麦克菲,美国非虚构写作大师,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非虚构写作四十余年,其学生中有多位成为普利策奖得主,还有很多活跃在《纽约客》《时代》等知名媒体,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彼得‧海斯勒。
在《写作这门手艺:普林斯顿大学写作课》中,麦克菲不仅分享了自己充满曲折、刺激和陷阱的写作故事,更是坦承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讲授非虚构写作这门课程中累积的经验与想法。他的文章随性但专业,充满了对如何确立主题和结构、写作技艺、采访技巧、甚至写作所用工具等方面的经验之谈。他将写作看成是存在于世的一种方式。也正是这种理念,让本书变得异常生动。这是读者期待已久的一堂大师课。
【媒体及名人评价】
没有约翰·麦克菲的鼓励,就不会有《江城》。
——彼得·海斯勒
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写作指南,而是一本更富有深度的、更具个性化的写作总结和记录。
——《出版人周刊》
麦克菲的写作来自于他的耐心和专注:他似乎拥有一双既能旋转、变焦,又能定位的眼睛,他的耳朵似乎像录音机一样,能记录下一切。
——罗伯特·麦克法伦(布克奖评委会主席)
这本书对写作生命中痛苦的一面致以美好的敬意......这是麦克菲之上的麦克菲;这是麦克菲对自己最重要的作品的评论,辅以小小的背景,充满温情的八卦逸事......这是一本亲密的书——在麦克菲的作品中,这种亲密感是很少见的。
——《纽约时报》
任何一位有所成就的、或者有所抱负的写作者,都可以通过阅读和研究这本书来获得有益的启发。
——《华盛顿邮报》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麦克菲在普林斯顿大学几十年的写作课程为什么如此成功。这些篇章构成了一堂写作大师课。
——《科克斯书评》
麦克菲为创造性非虚构写作设定了标准。他以幽默泰然的方式回忆了他如何进入一个个故事过程当中的趣闻轶事:从采访、报道、起草和修改,再到与编辑和出版商之间的往来合作……这本书是一幅精心绘制的关于写作的路线图,在曲折、刺激和陷阱中穿行,其中既充满欢乐,也充满悲伤。
——《图书馆杂志》
这本书是一系列谈话、故事、自传和宝贵的看法和经验的结合,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坐在麦克菲的课堂里一样受益无穷。
——《华尔街日报》
在普林斯顿大学,我上过十二周的麦克菲写作课。……麦克菲一直在教这门课程,据我所知,从远古时期就开始了。他以前的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各类杂志和报纸工作,或者专职从事写作。
——戴维•雷姆尼克(《纽约客》编辑,普利策奖得主)
麦克菲教我们尊重语言,在意每一个字,并删掉模糊的同义词……也许有些作家让写作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但这不是麦克菲所树立的榜样。麦克菲认为作家是比其他人写作更为艰难的人……我怀疑我们很多人从未参加过这么多年来引起如此深刻共鸣的课程。
——《普林斯顿大学校友周刊》
麦克菲的读者,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尊崇的非虚构叙事记者,将在《写作这门手艺:普林斯顿大学写作课》的船形散文里获得丰富。……我仔细品读着每一个字。
——科尔比•库默尔(《大西洋月刊》编辑,美食作家)
这本书就像麦克菲在他三十多岁时写得任何东西一样精练而有力……书的重点看上去在于作者在一生的写作中积累的智慧,常常令人愉快地回忆起麦克菲在写作这门手艺上的长期学徒生涯……但它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其所提供的写作方法,而是关于人本身的东西。读者将会在这本书里发现无尽的迷人之处,还能学到很多。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写作这门手艺:普林斯顿大学写作课》的魅力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一位大师如何向我们解构他作品中几乎不可见的习惯,其结果是让我们看到一种有探索性的、丰富多彩的、独特的致力于写作的生活,令人赞叹。——《波特兰先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