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疯狂经济学 豆瓣
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
作者: [英]唐·汤普森 译者: 谭平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9
纽约高古轩,一条发青的鲨鱼标本,叫价一亿元人民币,竟被美国对冲基金经理人史蒂夫•科恩买下。一条死鲨鱼为什么值上亿的天价?其背后的价格驱动机制是什么?隐藏了怎样的经济学原理?
为什么埃迪•桑德斯的鲨鱼卖价只有赫斯特鲨鱼的六分之一,却依然无人问津?一件丢在角落的皮夹克如何包装成为一件艺术品?为什么一杯哈根达斯的冰淇淋就是比其他冰淇淋贵,一款LV的真皮女包就是值那么多钱,一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烂片能成就票房传奇?
当惊悚、性感、争议性话题逐渐占据了世人的注意力,拥有精准的品牌定位,创新的市场营销,同样的商品,就可以卖出比别人高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高价!"
支付战争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PayPal Wars:Battles with eBay, the Media, the Mafia, and the Rest of Planet Earth
8.1 (15 个评分) 作者: 埃里克·杰克逊 译者: 徐彬 / 王晓 中信出版社 2015 - 5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创业计划,在线支付鼻祖PayPal试图创造一个“统治世界”的金融操作系统,并在全球成功推广一款颠覆式的互联网产品。
《支付战争》的作者是“PayPal黑帮”成员之一,他真实还原了这个伟大产品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在后来的发展壮大之路上,如何应对融资紧张、突破增长瓶颈,在竞争者凶猛围剿与平台商霸王条款的夹击下,逆境求生,改变业务模式,最终完成IPO,并成功出售给竞争对手eBay的全过程。
PayPal充满韧性的年轻创业家们,在后来的商业之路上开创了硅谷投资界的新格局,打造了多家新创公司,其中有7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如领英(LinkedIn)、特斯拉(Tesla)、YouTube等。《支付战争》带领我们回到“PayPal黑帮”最初的战场:山寨产品不断涌现,赤字危机节节逼近,公司几经易主,重组后文化冲突尖锐,网络诈骗汹涌来袭,客服危机迫在眉睫,媒体质疑层出不穷,罢免埃隆•马斯克掀起血雨腥风……当全世界与它为敌,看PayPal如何接受残酷洗礼,浴火重生!
创新公司 豆瓣
Creativity, Inc.: Overcoming the Unseen Forc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rue Inspiration
8.7 (11 个评分) 作者: [美]艾德·卡特姆 / 埃米·华莱士 译者: 靳婷婷 中信出版社 2015 - 2
●《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机器人瓦力》《飞屋环游记》等14部脍炙人口的动画长片, 近30次奥斯卡奖, 7部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7次金球奖;
●几乎每一部电影一上映都位居票房榜首,所有电影都曾进入影史票房总榜前50,每一部电影都是商业与艺术的双赢。
●即便新兴动画公司不断涌现,皮克斯始终保持动画界的王者之位,这一切背后的秘密就在于:不断推动创新的创意管理方式。
你可以从本书中读到《玩具总动员》《飞屋环游记》等电影精彩的制作故事,了解皮克斯各项具体的创新管理举措,还可以发现从企业初创到发展壮大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答。无论是想寻求创新突破的传统企业,还是想寻求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兴企业,无论是已经发展壮大的大公司,还是初具规模的小企业,无论是想要让团队更有活力的管理者,还是想在工作中变得更有创意的普通职员,阅读本书都将大有启发。
绝佳提问 豆瓣
A More Beautiful Question: The Power of Inquiry to Spark Breakthrough Ideas
作者: [美]沃伦·贝格尔(Warren Berger) 译者: 常宁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 6
[内容简介]
 在这本具有开创性的书中,记者和创新专家沃伦•贝格尔向我们介绍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但却未被我们重视的工具,它的力量强大,可驱使商业和日常生活发生改变。其实,这个工具从我们儿时起就一直与我们相伴,它就是“探询”。有深度的、有想象力和美妙的探询能帮助我们鉴定并解决难题,帮助我们产生能扭转局势的想法,并且也能帮助我们追寻新机遇。所以,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愿意去问“为什么”呢?
 最具创造力和最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探询专家。他们已经掌握了探询的艺术,会提出其他人不会提出的问题,并且他们还会寻找最有力的答案。作者带我们近距离观察了一些最具活力的公司,比如谷歌、奈飞、IDEO和Airbnb,并向我们展示出探询是如何深深植入公司的DNA的。他也给我们分享了诸多艺术家、教师、企业家、工匠和社会活动家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故事,这些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周围世界,而他们都是从“绝佳提问”开始的。
 作者研究了世界范围内上百位领导型创新者、企业家和创新思考者,他了解到这些人提问题、产生原创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提出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探询系统,该系统由“为什么——如果——怎样”三个阶段组成。它通过创新的质问过程来指导你,帮你为自己的“美丽问题”找到具有想象力和强有力的答案。
[编辑推荐]
 未来最需要的不是知道答案的人,而是能够提出美丽问题的人。掌握提问的无穷力量,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真正实现从0到1。
 伟大的创意与价值百亿的生意可能源于一个简单的问题。Airbnb(价值130亿美元);为什么每年都有一段时间很难找到酒店?Netflix(价值290亿美元):为什么我必须支付滞纳金?佳得乐(价值200亿美元):为什么运动员的小便不多?
 《企业家》网站(Entrepreneur.com)评选的2014年度25本最令人惊叹的图书,《赫芬顿邮报》2014年度改变思维的10本必读书,《大西洋月刊》旗下新闻网站Quartz评选的2014年度必读的13本商业类图书,美国知名的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评选的2014年度夏季20本最佳商业类图书,IDE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推荐的创意领袖必读的5本书,福布斯网站创意领袖暑期必读书。
 互联网趋势专家、《纽约时报》畅销书《驱动力》作者丹尼尔•平克,IDEO公司首席执行官、《IDEO,设计改变世界》作者蒂姆•布朗,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畅销书《精益创业》作者埃里克•莱斯,squidoo.com的创始人、畅销书《伊卡洛斯的骗局》的作者赛斯•高汀, Alltop.com的联合创始人、苹果公司前首席宣传官盖伊•川崎等联袂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好莱坞启示录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周黎明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 1
本书作者周黎明被媒体誉为“大陆第一影评人”,以评论美国影片著称,但他最受欢迎的文章很可能是他对好莱坞运作内幕的独到解析。作者以他对美国电影业20多年的研究、美国名校MBA的专业素质,以及从80年代中期开始对好莱坞的实地考察和报道,撰写了这部兼具学术深度和新闻记者敏锐性的著作,涉及该行业的各个层面,包括美国电影产业趋势,好莱坞电影收入与融资渠道,电影制作、行销与推广,美国电影从业人员的政治倾向以及对政界、主流社会的影响等等。本书运用大量案例,如明星片酬、阿诺从政、好莱坞的同性恋和犹太人利益集团、裸体镜头的政治和社会因素等,厘清了诸多以讹传讹的谬误,无论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电影工作者从业实践,还是普通电影爱好者及八卦浏览者的认知提升,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二版新增了五万多字,全面更新了行业统计数据和产业变动信息,并增补了“明星片酬”、“明星代言”、编剧罢工”、“解密奥斯卡”、“电影中的植入广告”、“华人电影”等章节,使得本书的框架与内容都更完善充实,增强了系统性,保证了前沿性。
三位一体 豆瓣
The Intel Trinity: How Robert Noyce, Gordon Moore, and Andy Grove Built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Company
作者: [美]迈克尔·马隆 译者: 黄亚昌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 4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和安德鲁•格鲁夫如何缔造了世界上最重要公司的故事。公司的“外交家”诺伊斯被视为圣父、“思想家”摩尔被视为圣灵、“行动家”格鲁夫被视为圣子,这个三位一体的组合创下了企业管理中的奇迹,开创了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产业,将一家初创企业打造成为千亿美元量级的巨型公司。
●本书作者迈克尔•马隆在接触空前数量的企业档案的基础上,揭示了英特尔公司无处不在的产品和独一无二的商业实践背后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包括致力于新想法的意愿、在艰难时期进行大胆投资的主动性、和维护以戈登•摩尔的姓氏命名的定律的虔诚,这一切导致英特尔取得了在科技行业其他地方闻所未闻的持续成功。
●在行业领导者的光环之下,英特尔也曾经历起落与成败,但它屹立不倒的关键在于从错误中学习的精神。《三位一体》不仅讲述英特尔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在公司努力维护自己的行业主导地位、公司文化以及历史遗产时,本书也对摆在公司面前的艰巨挑战进行了分析。
●适合企业家、管理者与创业者。
[编辑推荐]
●一部跌宕起伏的英特尔传奇,一部由梦想引领的硅谷创新史。传承硅谷不朽的创业精神,拥抱“互联网+”时代。
●迄今为止关于英特尔公司最完整、最权威的作品,收录公司发展各时期珍贵照片。本书作者迈克尔•马隆身为硅谷第一大媒体的资深科技记者,对英特尔发展历程了如指掌,与其创始人们私交甚笃,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挖掘少有人知的背景故事。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专文推荐。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全程倾情导读。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运营商事业部业务发展经理黄亚昌担纲翻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执行局主席,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前副主任张晓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荣誉理事长李国杰,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北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武常岐,丰元创投创始合伙人、计算机科学家与畅销书《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作者吴军,《21 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互联网时代》总导演石强联袂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零售的哲学 豆瓣 Goodreads
変わる力 セブンーイレブン的思考法
7.9 (32 个评分) 作者: [日] 铃木敏文 译者: 顾晓琳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零售经验,为你讲述击中消费心理的零售哲学。铃木敏文的很多创新,现在已经成为商界常识,本书把那些不可思议的零售创新娓娓道来。关于零售的一切:选址、订货、销售、物流、管理……他一次又一次地在一片反对声中创造出零售界的新纪录。
翻开本书,看铃木敏文如何领导7-11冲破层层阻碍,成为世界第一的零售哲学。
水果猎人 豆瓣
The Fruit Hunters: A Story of Nature, Adventure, Commerce, and Obsession
作者: [加] 亚当·李斯·格尔纳 译者: 于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6
一个热爱水果的加拿大年轻人走访热带国家,寻找珍奇水果,拜访“只吃水果的人”,深究水果、果实、乃至伊甸园的真谛。在展现令人目瞪口呆的植物秘闻之外,作者也带领我们走入世界水果市场和水果生物科技的核心地带,并披露水果市场老大的身份,讲述混杂在水果买卖中的毒品、军火和人口贩卖。阅读之余,读者还可以观看根据本书内容拍摄的纪录片《水果猎人》。该片由著名纪录片导演张侨勇执导,2013年首映,生动展现了300余种水果的诱人面貌。
《水果猎人》是对这个星球上的植物多样性的一篇赞歌,既有生物学的专业性,又有人性的可爱多姿。形形色色为水果疯狂的人——珍稀水果猎手、栽培者、走私者——无不辛苦至极,也古怪至极。……他融会了美事作家、调查记者、诗人、旅行作家和幽默作家的天赋,作品不同凡响,他前途无量,来日方长。
——人文科普作家玛丽·罗奇,《纽约时报书评》
稀缺 豆瓣 Goodreads
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7.1 (55 个评分) 作者: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 埃尔德·沙菲尔 译者: 魏薇 / 龙志勇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 11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是《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最推崇的行为经济学新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所以,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杂食者的两难 豆瓣
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
8.4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波伦 译者: 邓子衿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7
自从人类开始围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饮食之道就与文化而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透过饮食,将自然转化为文化。数百万年来,人类已经整合汇编了明智的饮食之道,包括饮食的禁忌、仪式和烹调方式。让我们避开有害的食物,摄取有益的食物,身为杂食者的人类便无须餐餐面对吃与不吃的两难。
然而,20世纪后半期,在工业化食品和不成熟营养学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创造了新的食物链。餐桌上的食物与它的源头越来越远,而人类则萎缩在工业化食物链的末端,丧失了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记忆,更无从判断哪些食物该吃,哪些不该吃。于是我们发现自己在的卖场与餐桌前面临杂食者的两难:要吃有机苹果还是普通苹果?如果要吃有机苹果,那要吃本地的还是进口的?要吃野生鱼还是养殖鱼?应该吃肉还是吃素?
如果吃素,要吃纯素还是乳素食?
作为美国饮食界的引领者,迈克尔·波伦长期关注饮食议题,企图在工业社会与田园自然中寻求调和。在本书中,他以田园调查的方式走访农场、研发室、牧场、食品加工厂和超市,从产地一路追踪到餐桌,如侦探般地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追寻现代饮食如何成为人类疾病的来源,给出了杂食者“到底要吃什么”的答案。
吃的法则 豆瓣
Food Rules:An Eater’s Manual
6.6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波伦 译者: 红琳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5
裸脊锁线,四色印刷,22幅手绘插画。一本适合撕下来贴在冰箱上的小书。为你带来83条醒脑、醒胃的关于好好吃饭的法则。
其实,吃真正的食物不需要规则。我们要建立和食物更愉悦、更健康的亲密关系。
如今,吃饭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摆在超市里、餐桌上的东西我们究竟该吃什么?
坚信喝无糖苏打饮料可以瘦身?喜欢独自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偏执于营养饮食的清规戒律?
具有“美食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获得者,美国首屈一指的饮食作家迈克尔•波伦长期研究食物从产地到餐桌的过程,带来83条醒脑、醒胃的关于吃的法则。在自然界中寻找甜食、不吃含有五种以上成分的食品、晚餐喝一杯葡萄酒、餐桌上放一束花、偶尔破一次戒,吃真实的食物是不需要规则的。
轻松学会区分“真实的食物”——植物、动物、菌菇这些人类世代摄食的食材,和依靠现代食品科学的深加工食品。每一条法则都提供了一种分辨方法,共同目标是让不健康食品远离你的餐桌和购物车。
迈克尔•波伦并非站在营养学家的角度夸夸其谈,而是像美食侦探一样,为真实的食物辩护,告诉每一位食者怎么吃才能和食物建立更健康、更愉悦的亲密关系。
奢侈的 豆瓣
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
8.7 (6 个评分) 作者: [美]黛娜·托马斯(DanaThomas) 译者: 李孟苏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
“奢华”一度是拥有祖传遗产的贵族世界的专享。“奢华”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传统、精致、骄奢的购物史。然而,今日的“奢华”却被打包贩卖给身价数十亿美元的国际大公司,这些大公司在意的只是规模扩张、公众注意、品牌认知度、广告,当然还有巨额利润。本书是对富丽堂皇者投去的强硬一瞥,并追问:“奢侈品为何失去了光泽?”
《奢侈的!》是一部深度剖析时尚界黑幕的纪实类时尚读物,系统地介绍了奢侈品牌的发家史,颠覆了奢侈品牌从前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2017年8月13日 已读
写作好到足以可以忽略各种编辑和翻译上的差错。以及,“奢侈不在于你买得起多少钱的东西。奢侈是种见识,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待它,是要花时间去理解体会它,然后选出好的。奢侈就是买正确的东西。”
商业 文化 时尚
贩卖音乐 豆瓣
Selling Sounds:The Commerc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Music
作者: [美] 大卫·伊斯曼 译者: 左丽萍 / 周文慧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 - 3
音乐是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在美国,音乐是如何成为商品的?音乐的商业进化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音乐出版商是如何宣传音乐产品的?艺人在音乐的商业进化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本书作者大卫•伊斯曼在 《贩卖音乐:美国音乐的商业进化》 一书 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美国镀金时代与进步时代音乐产业的起源、发展和变革等历史。
本书荣获美国商业史哈格勒奖、美国镀金时代与进步时代社会史学会德桑蒂斯奖 、美国国际流行音乐研究协会伍迪•格思里奖等多项奖项,并被《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福布斯网等多家媒体争相推荐。
商业模式全史 豆瓣
作者: [日]三谷宏治 译者: 马云雷 / 杜君林 2016 - 1
从14世纪的美第奇家族、17世纪的三井越后屋,到21世纪的阿里巴巴……
让你一口气读完商业模式的变革史!
本书的书名蕴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关于商业术语及经营战略术语的历史;二是商业模式变革的历史。
商业术语发展至今可谓一路坎坷,甚至随着网络泡沫的崩溃,人们都认为“商业模式”这类术语也会像其他经营流行语一样最终因过时而惨遭淘汰。不过,“商业模式”竟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而关于商业模式变革的历史又远比商业术语的历史范围更大、内容更深。
迄今为止,商业模式似乎很好地解释了创新的实现和商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两大课题,在我们拍手称赞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面临的最终挑战:那就是如何运用商业模式来成功解决这些问题。
本书共涉及70个商业模式、200家公司、140位改革先驱和商业领袖,读者可以从中细细品读,去挖掘商业模式作为改革创新源泉的真正意义所在。
文化商人 豆瓣
作者: 约翰·B.汤普森 译者: 张志强 / 何平 译林出版社 2016 - 4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传媒研究专家约翰•汤普森继《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数字时代的图书》后又一力作
透析金融危机与数字革命下之下,出版产业的生存状态与转型趋势
20世纪以来,图书出版的方法和实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在21世纪初,出版行业发现自己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压力和数字时代带来的技术变革迫使出版商改变他们一贯的做法,并对图书的未来重新进行思考。
约翰•汤普森通过分析英国和美国的大众出版行业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转型,对当今出版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做出了极为全面的解读。通过对大众出版行业的工作逻辑进行分析,他认为出版的每个领域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动力,并将其称之为“领域的逻辑”。该逻辑由一系列要素构成,它们决定了所有行为者和组织能够参与这个领域的条件。
沿着这一“领域的逻辑”在大众出版行业中留下的轨迹,本书将这一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出版商、书商、代理商等的组成结构和活动形态完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十亿美元分子 豆瓣
The Billion-Dollar Molecule:The Quest for the Perfect Drug
7.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巴里•沃思 译者: 钱鹏展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8
★理解现代医药革命的必读之书!
★《财富》杂志推荐最令人增长智慧的75本书之一
★还原最真实的药企竞争与合作,揭秘不为人知的制药内幕
★当了解整个故事之后,我们面对“新药是不是太贵”这个问题时,答案会更加全面 。
——李治中(菠萝),《癌症• 真相》作者
★科学界的群星闪耀
福泰制药创始人,哈佛的天才、制药界的王子、默沙东的逆子——乔舒亚•博格
“肝移植之父”—— 托马斯•斯塔泽
“化学生物学奠基人”——斯图尔特•施瑞伯
“现代有机合成之父” ——罗伯特•伍德沃德
“信息时代的教父”——万尼瓦尔•布什
★1000万美元——>市值450亿美元,从实验室到华尔街的科学商业传奇
--------------------------------------------------------------------------------------------------------------
福泰制药是豪门林立的制药界的现象级黑马,以“基于结构设计药物”为核心理念。它成立至今仅有30年,已打造过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分子,市值在2018年5月已达450亿美元,位列世界药企前30强。福泰目前拥有三款获批上市药物,其中主打的囊性纤维化特效药Kalydeco是全球第一款直接针对该病致病基因的药物,被誉为“2012年最重要的药物”。
然而回到30年前,福泰在1989年刚成立时,是一家仅有100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每周却要烧掉近10万美元的创业公司。他们没有任何科研成果,只有十余个科学家,对手却是肝移植之父斯塔泽、化学生物学先驱施瑞伯,还有美国科研实力最强、最受敬仰的药企——默沙东。福泰所能依仗的唯有它的创始人——哈佛的天才、制药界的王子、默沙东的逆子——乔舒亚•博格。
博格为何在不惑之年出走默沙东?他又如何带领福泰在科研与商业上屡挫强敌,并最终在两年内上市?计算机到底对药物设计有何作用?作者巴里•沃思与福泰的成员同吃同住,以亲眼所见,为我们揭开了创业药企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见证药学史上最动人心弦的篇章!
嘻哈这门生意 豆瓣
THE BIG PAYBACK: The History of The Business of Hip-hop
作者: [美] 丹·查纳斯 译者: 金晓宇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 - 6
真实版“嘻哈帝国”
嘻哈乐“史记”
Jay-Z, Beastie Boys, The Notorious B.I.G., Puff Daddy等嘻哈巨星的崛起
嘻哈产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恩怨纠葛……
——嘻哈乐界资深人士丹•查纳斯备受赞誉的重磅之作
普利策级报道
——SPIN
挖掘音乐产业尘封往事的经典之作,跌宕起伏的通俗史书
——《滚石》杂志
一种来自南布朗克斯和哈勒姆的街头音乐,如何在四十年间发展成为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性产业?
这不是偶然。
本书记录了嘻哈产业变化无常的历史,记录了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如饥似渴的街头贩子、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具有远见卓识的经纪人,以及精明的公司经理等,他们的商业头脑将一种属于边缘的、城市亚文化的音乐,打造成为一种独特的主流流行文化现象。
从早期“糖山”唱片公司和“大师闪电侠及狂怒五人”乐队出人意料的成功,到“奔跑-DMC”在MTV 频道取得的主流突破,再到匪帮说唱乐的大行其道,以及Jay-Z和肖恩• 库姆斯等巨星的崛起,本书极为详尽地记述了一个原始、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鼓舞也有背叛,讲述了嘻哈乐唱片是如何制作及营销,交易是如何达成,以及在这史诗般的奋斗中谁输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