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与荒原同行 豆瓣
Encounters with the Archdruid
7.7 (7 个评分) 作者: 约翰·麦克菲 译者: 岳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3
美国,1960年代。
“如果要去荒原,你会与谁同行?”
“戴维•布劳尔。”
戴维•布劳尔,美国《荒原法案》主要推手,塞拉俱乐部执行董事,地球之友创始人。他是同行眼中“荒原保护的代言人”。
在布劳尔担任执行董事期间,塞拉俱乐部的会员从七千增长到七万七千人。在他的领导下,俱乐部影响着美国有关土地、海洋和大气利用方面的立法。对于美国垦务局而言,布劳尔简直就是一个恶魔,他以一己之力,将大峡谷中两大水坝的建设至少推迟了两代人的时间,并有可能永远都造不起来。
这本书记录的是布劳尔的三次荒原之旅。与布劳尔同行的分别是:
查尔斯•弗雷泽,“美国最顶级的两位地产开发商之一”,自认为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他觉得很多所谓的环境保护分子,其实是环境保存分子。
查尔斯•帕克,美国地质学家,矿业工程师。他认为,“如果在白宫底下发现铜矿,那么白宫就该移走”。
弗洛伊德•多米尼,美国垦务局局长,职业生涯的目标是有一天能建造两百米高的大坝。他觉得“大自然毫无恻隐之心”,而布劳尔“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保存主义者”。
三场旅行,一个时代的声音。危机与变革、环境与发展、争执与妥协,所有这一切,都将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
我们,是否还能与荒原同行?
创水记 豆瓣
Let There Be Water: Israel's Solution for a Water-Starved World
作者: [美] 赛斯·西格尔 译者: 陈晓霜 / 叶宪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1
对水的重视,以色列人可能无人能及。
这与犹太民族的敬水文化分不开,更与以色列建国之初所面临的困境密不可分。
在这个60%的国土是沙漠的国家尚未独立之前,犹太人已经意识到:
缺水,将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难题。
治水贯穿了以色列的建国史和发展史。
从梦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之初,犹太人已开始制定全面成熟的治水方案。
在以色列发展的每一阶段,水在其国家意识中占有绝对优先的地位。
以色列拥有世界最领先的治水技术,而对治水计划的执行力更是令人惊叹。
在以色列,水属于国家——包括每一滴雨水。
尽管以色列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自由市场国家,但在水问题上的,以色列人完全认同这种国家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做法。
在事关民族利益与国家存亡的水问题上,从国家到个人,以色列处处体现出犹太民族引以为傲的智慧与坚韧。
如今,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问题。十年内,水资源短缺可能危及20%的世界人口,地球表面的60%将被改变。
“先天不足”的以色列却已是一个可将盈余用水出口到邻国的水资源强国。
在水问题上,以色列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用不断创新的水技术和一丝不苟的节水意识“让沙漠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