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
时光匆匆老去 豆瓣
IL TEMPO INVECCHIA IN FRETTA
作者: (意)安东尼奥·塔布齐 / Antonio Tabucchi 译者: 沈萼梅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10
塔布齐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时光匆匆老去》出版于2009年。 本书截取了二十世纪欧洲历史的几个关键瞬间,阐释时间流逝之残酷和人类存在之谜。他的每个故事都抓住人物存在的一些片段,放在一起就仿佛扭曲而看似荒诞的阿尔钦博托式肖像画: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只有放在更大的画面 中,局部才具有意义。
——————
卡尔维诺之后意大利最重要的散文作家
安东尼奥•塔布齐 追寻时光的奥义
——————
读了《时光匆匆老去》的人很快就会意识到,他们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与现在的意大利文学相比,那是一个更高、更优雅的世界。
——意大利《二十四小时太阳报》
安东尼奥•塔布齐生于比萨斜塔脚下,所以他喜欢倾着看世界,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神秘。而有塔布齐小说为伴的生活,就好像一个包着外衣的球,打开以后你发现现实就是假象的姐妹……“生命是由空气构成的,一吹,它就不见了。”他写道。位于塔布齐叙事核心的,就是这种命运的脆弱感,更像是忧郁的奏鸣曲。
——法国《快报》
塔布齐的作品,对心碎之人有种几乎触摸得到的同情。
——《纽约时报》
塔布齐是个非常细心的观察家,完美演绎了过去二十年欧洲的叙述及审美趋势。
——《今日世界文学》
所有悲伤的年轻人 豆瓣
All the Sad Young Men
作者: [美]F.S.菲茨杰拉德 译者: 何绍斌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3
“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最具艺术功力的短篇精品
《所有悲伤的年轻人》是菲茨杰拉德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最铿锵有力、最具艺术功绩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9个短篇故事:《阔少爷》《冬之春梦》《宝宝聚会》《赦罪》《拉格丝•马丁-琼斯与威尔士王子》《读心人》《热血与冷血》《明智之举》《格雷琴的四十次眨眼》。这些故事主题严肃、内容深刻、结构严谨、文笔舒展,反映了一个天才小说家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对未来的忧患意识,代表了菲茨杰拉德已臻成熟的创作思想和已经形成的艺术风格。
西西里柠檬 豆瓣
有2018年8月2印本
8.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威廉·福克纳 等 译者: 罗新璋 等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6
本书从《世界文学》创刊以来近四百期中精选出二十一个以“孤独”为主题的经典名家短篇:皮兰德娄、欧·亨利、福克纳、加缪、舒尔茨……这里有形形色色的孤独灵魂,堪称一条跨越百年的孤独者群像画廊:疾病缠身的老父亲在孤独的生活里渐渐凋谢; 缺失父爱的小女孩在孤独中渐渐幻想出一个奔跑的爸爸; 自视甚高的歌者因在“音乐会”上无法打动观众而气绝身亡; 孤傲的女孩为陪伴死去的爱人甘愿与世隔绝,在孤独中谱写爱的绝唱; 默默无闻的男演员一夜之间终于成名,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融入真实的生活; 视衣服为生命的拜物主义者却说,购物不过是出于孤独的选择……
一切皆因孤独而起,却因孤独而美得不可方物。
本书是灯塔书系之《世界文学》创刊六十五周年珍藏书系(小说卷-孤独主题)
——————————————
六十余年,近四百期,日积月累,《世界文学》译介过的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究竟有多少,实在难以计数,肯定是一片茂密的林子。在那片林子里,有一代代作家、译者和编辑的心血和足迹。即便困难重重,只要文学情怀不变,我们就唯有坚持,唯有前行,唯有把每一天、每一年都当作新的开端,一步,一步,不断走向高处,更高处。
——《世界文学》杂志主编 高兴
《世界文学》是我生活的重要部分,是我的思维、血液和视野。我们整整两代作者可能都受惠于这本杂志。
——作家 阿乙
是音乐和文学完成了我的呼吸:字吸,歌呼。……尤其是当我走进《世界文学》时,一句诗歌里的隐喻,一篇小说里的奇异幻想,甚至某位作者文笔之外的一个暗示……..都会使我找到一个新的和弦和节律调性。
——音乐人 作家 钟立风
梦的化石 豆瓣
夢の化石 今敏全短篇
7.5 (63 个评分) 作者: 今敏 译者: 焦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1
本书是今敏漫画故事短篇全集,收录今敏从1984年至1989年间创作的漫画,除了与大友克洋合著的《国际恐怖公寓》,他所有的短篇都收录其中。
1984年,今敏发表首部漫画作品《虏》,直到1997年,首部动画电影《未麻的部屋》才横空出世。13年间,今敏埋头于漫画创作。作为动画导演,他享誉海内外,然而作为漫画家的道路却走得并不顺遂,仅有两部作品出版。那些十年如一日画出来的作品,在时间的长河中被掩埋,进而凝结成了化石。
2010年8月24日,今敏年仅46岁的人生因为病魔戛然而止,留给世人的只是远去的背影。《梦的化石》将那些不为人知的梦想碎片捡拾起来,令它们重新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光芒。
空荡荡的家 豆瓣
The Empty Family
8.9 (4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译者: 柏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1
《空荡荡的家》是托宾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托宾以其温柔而独特的敏感,刻画了一系列人物未被言说、潜意识中的渴望。他用爱、孤独和欲望将不同时代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从当代爱尔兰,到一九七零年代的西班牙,到十九世纪的英格兰。从一个在陌生的小镇寻求安定的年轻巴基斯坦移民,到那个不情不愿地回到都柏林的爱尔兰女人,托宾笔下的每一个故事包含着整个世界:那是逃离过去、回到家庭的故事,是亲情失而复得的故事。
托宾擅长刻画沉默中的情感,未被承认、难以启齿的亲密关系。《空荡荡的家》再次证明,托宾是“他这一代表现‘爱的复杂与矛盾’最有才华的作家”(《洛杉矶时报》) 。
——————————————————————————————————
这些短篇小说都充满着孤独、渴望和遗憾,但作者对叙事有一种钢铁一般的节制,避免人物的悲伤滑向伤感或自怨自艾。托宾的语言看似简单——简单并不是容易,而是相反——而又惊人地准确。他用这种罕见的精确,刻画复杂而挣扎的心灵。
——《观察家报》
这是托宾写得最美、几乎令人心跳停止的一部分创作。其中的短篇小说《街头》,无论是否涉及同性恋题材,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爱情故事之一。
——爱德蒙•怀特
如同乔伊斯笔下那些都柏林人,我们在《空荡荡的家》中遇到的许多人,也无法逃避从家乡呼啸而来的、凛冽的风。他们重访出生地,体会回归的愉悦,发现记忆与残酷现实之间巨大差异的震惊,但又心知自己远走他乡的所有原因。
——弗朗辛•普罗斯,《纽约时报》
亲爱的生活 豆瓣
Dear Life
7.8 (42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 译者: 姚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 - 5
★ 《亲爱的生活》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最新作品,讲述了别离与开始、意外与危险、离家与返乡的故事,被认为是门罗最丰富、最完美、最具个性的“集大成之作”。
★ 我希望读者从《亲爱的生活》开始读我的小说,这是我最好的作品。——艾丽丝•门罗
★ 艾丽丝•门罗是非常稳定的作家,所有作品都很出色,但我还是向读者推荐《亲爱的生活》。这是一部最具门罗个性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
★ 她的小说有种独一无二的现实感。——村上春树
★ 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A.S.拜厄特
------------------------
这是关于生活,你能说出的一切。
在这趟旅途中,所有的事都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生。但到最后,这些都不要紧。我们终将原谅这个世界,原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一直以如此善意对待的生活,终将以善意回馈你我。
亲爱的,生活。
------------------------
门罗迄今最棒的作品。——《费城问询报》
近乎完美……再也没有一位作家能用这么短的文字表达这么多的东西。——《芝加哥论坛报》
《亲爱的生活》的故事破坏了既定的写作规则,再一次展示出了门罗短篇小说中心理感受的锋利感、脆弱感以及门罗的大师技艺。——《华盛顿邮报》
充满智慧,令人难以忘怀。《亲爱的生活》是一个精彩的礼物,提醒着我们门罗为什么可以青史留名。——《波士顿环球报》
艾丽丝•门罗是公认的加拿大文学财富。这一部新作,有历史的投射、自传性的素材、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境、偶尔的怀旧和愉悦的讽喻,再一次证明她名不虚传。——《华盛顿时报》
艾丽丝•门罗不只应该被敬重,更应该被珍惜……《亲爱的生活》与她的前作相比,更丰富、更震撼。——《纽约书评》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不只是在我们的时代,而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鸽羽 豆瓣
Pigeon Feathers
作者: [美] 约翰·厄普代克 译者: 杨向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鸽羽》是厄普代克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结集,共19篇。这部创作于作者风华正茂年代的短篇集,所涉题材都是其青少年时代经历的曲折变形,力图捕捉生活中遭到忽视或不期而遇的“美”,呈现着一种别具魅力的青涩。其中几篇如《A&P》、《家》等,是美国各种文学作品选本中的必选篇目。
红玫瑰与白玫瑰 豆瓣 Goodreads
9.1 (99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 - 6
《红玫瑰与白玫瑰》收录了张爱玲1944年的中短篇小说作品。“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红玫瑰与白玫瑰》也因此家喻户晓。
雨后 豆瓣
After Rain
8.0 (21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威廉·特雷弗 译者: 管舒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1
威廉•特雷弗被《纽约客》誉为“当代英语世界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雨后》是威廉•特雷弗著名的短篇小说集,1996年出版后被《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评为年度好书。特雷弗以充满同情的笔触,讲述了十二个直抵人心的动人故事。在《雨后》这部直抵人心的短篇小说集中,我们会遇见一个盲人钢琴调音师,他对第一任妻子的美好记忆随着第二任妻子的到来而逐渐变化;一个婚姻触礁的女人,她必须在愤怒的丈夫与闺蜜之间做出选择;一个为情所困的女子,她独自在意大利山间旅行,因为一幅不知名的《天使传报图》而顿悟……
特雷弗自称是讲故事的人:“也许,我的小说的确有时揭示了人的种种境况,但我并非有意如此。”无论是否有意,特雷弗用他的悲悯、深刻的创作感动了一代代读者。
死水恶波 豆瓣
Same Place, Same Things
8.3 (9 个评分) 作者: (美)蒂姆·高特罗 译者: 程应铸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3
《死水恶波》是蒂姆•高特罗出色的首部短篇小说集,背景主要设置在路易斯安那州农村,描述了日常生活抵达崩溃边缘的男男女女,在那一刻,常规让位于危机和天翻地覆:一个酒醉的火车司机制造了一场灾难,一个父亲借来一架飞机追逐绑架他女儿的绑匪,一个年轻人爱上了收音机里的一个声音。风格幽默、悬疑、野蛮,饱含人性的力量。《死水恶波》是一个叙事大家第一部伟大的作品。
——————————————————
美国南方代表作家 蒂姆•高特罗
悲悯幽默之笔,写尽底层生存百态
———————————————————
这个男人是个了不起的作家。我真的很爱读他的短篇小说。他从不言过其实,从不操控读者的情感,但总是能抓住你的心。
——詹姆斯•李•伯克
感人,难忘……才华横溢的高特罗,达到了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高度。
——《科克斯评论》
高特罗是个优秀的叙述者,不比美国任何一个写短篇的差。
——《波士顿凤凰报》
你知道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没受过教育,不谙世故,没出过远门,不道德,不文明。外加愚蠢。
——蒂姆•高特罗
隐歌雀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不有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5
世界充满弹性,风景如同活物
观鸟小说家的野外走神指南
◎ 编辑推荐
★ 作者不有继《异禀》之后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以冷静专注的白描手法,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情境氛围,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切换视角,诡异、深情、邪趣。
★ 行为艺术般的婚礼、阴森的《石堂食经》、跨越阴阳两界的出差……作者从异于常人的角度切入生活中已熟知的一切,借语言的张力,滑翔于半飘浮的现实之上,使平淡无奇的日常重新显现出独一痕迹。
★小说不纠缠于情节,而是调整时间体验,邀请读者放慢速度阅读,付出一段平静、耐心的时间,最终收获一种不同以往的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力。
◎ 内容简介
《隐歌雀》收入短篇小说14篇。异人异事的悬疑故事:阴森的《石堂食经》,跨越阴阳两界的出差;虚构另类文学史:涵盖一切小说的检索表,富含奇思妙想的诗;匪夷所思的日常经验:参加诡异的婚礼,探寻稀奇的鸟类……
“他们关于这个世界只能说出很少的一部分,可世界仍然一息不停地在他们身边运转、旋转,像是目不暇接的走马灯。”——《瘦舌》
飞行家 豆瓣
7.8 (228 个评分) 作者: 双雪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8
1.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国内原创小说——这里有村上春树的奇巧构思、王小波的幽默腔调、双雪涛的北方故事。用锋刃般的语言勾勒丰富的画面,给每个故事设计奇异精巧的结构,拿戏谑幽默的腔调直面沉重与苦痛,双雪涛的作品之中有村上春树、王小波,以及许多西方现代小说的影子。除此之外,《飞行家》将写实与传奇、童话、寓言交织起来,生存的困顿、人性的困境、命运的困厄,尽现其中;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被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
2. 为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为人性中珍贵的瞬间,留下虚构的记录——酷寒里有温情,黑暗里有光明,绝望里有希冀,卑微里有崇高。《飞行家》里依旧有双雪涛擅长的主题:血腥的暴力、衰落的北方、渺小的边缘人,这里有失败的小说家,枉死的工厂主,沉溺幻想的小职工,落魄潦倒的写手,被遗弃的孩子、女人或丈夫……但它更承载着爱、梦想、道德、尊严,以及人性中的光明,它们在北方铁幕般的大雪中,迸发出微小而珍贵的火光。“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这是一切的起点,作者充满浪漫与魔幻色彩的笔调中,蕴藏着丰饶的隐喻、象征,和对现实的关照。
3. 当代中国最具大师潜质的青年小说家,创造“新的美学原则”——为故事而生的人,最纯粹的小说家。作为“在西方小说和先锋小说的光辉底下长大”的青年作家,双雪涛开辟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美学原则。在故事的王国里,他不做文学舶来品的传声筒,走出对宏大历史主题的沉溺,打破对空洞生活场景的呈现。他赋予平凡生命以意义,让爱、梦想、尊严和自由在卑微和绝境里重生。作者极具现代感的表达格调、所关注主题的深度和硬度,决定了他在现今中国小说界的独特地位,彰显出他绝对的大师潜质。
《飞行家》共收录了双雪涛的九篇短篇小说。
缘起——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
沉淀——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
扎根——让爱、梦想、尊严和自由在卑微和绝境里重生。
故事发生的地点大多是没落的北方城市。艳粉街、影子湖、光明堂、红旗广场、春风歌舞厅、红星台球社……这里布满破败的街道、废弃的工厂,流窜着形形色色的人。
故事里的角色大多是被遗忘的边缘群体。久藏、小橘子、疯子廖澄湖、“少年犯”柳丁、姑鸟儿、驯养师阮灵、“疯马”马峰、“飞行家”李明奇……他们是被历史的大潮拍在岸边的鱼。
在《飞行家》里,就是由这样一群人,在这样一些地方,让凡人的热血、尊严和自由绽放出火光。
2019年8月9日 已读
一时竟分不清在读的是《飞行家》还是《冬泳》;其实不该那双雪涛和班宇对比的,班宇写的是东北,双雪涛写的是自己。
双雪涛 小说 短篇
迁徙的间隙 豆瓣
6.8 (6 个评分) 作者: 董劼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5
一场关于想象力的冒险
96年生写作者的诗化影像文本
“我不可以向它认怂,不可以停止写或拍。”
◎ 编辑推荐
★ 96年生写作者董劼的首部短篇小说集,袒露一名年轻写作者诚实的情绪,诚实的想象,诚实的爱或恨。
★ “诚实是很难的,当我审视到纯粹与真诚的问题时,我就一定已经有 了不诚实的杂念,但我必须与之斗争,我不可以向它认怂。”
★ 电影学院毕业生的小说集,是小说,更是充满潜力的诗化影像文本。打破时空的限制,给予语言最大程度的自由,每篇都带人驶向无比的想象快感。
★《迁徙的间隙》以非线性叙事手法追索一场又一场无果而终的露天往事,也在一次又一次“迁徙的间隙”中抵达了被时间舍弃的过去。
◎ 内容简介
叙述者“我”着迷于在不同时空里穿梭移动,在一次又一次“迁徙的间隙”中重构了小镇少年少女的成长记忆:消失在管道中的童年伙伴,无果而终的露天往事,难以抵达的乐高小镇,舍弃历史的涂涂人……
阅读本书将是一场关于想象力的冒险,它打破地理的、视域的、逻辑的、时间的限制,大到“宇宙形成新解”,小到“对什么都很习惯的蚂蚁”,作者充沛精妙的想象力令人耳目一新:多音人之井、遗失学、工地食堂仪式指南、“绝版收藏”、迭代之行……
“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视角,它不同于透过舷窗窥探外部的任何角度,而是变成飞机的腹部并佐证它的轨迹——换而言之,屏幕将无所事事的我们与这架交通工具勾连了起来,赏赐给我们一些虚假的主动权,如果我们也似乎在飞行,如果我们就是飞行的实施者,那也就不存在被动地接受流逝的时空这种说法了,尽管这是我们的错觉,但它仍拥有蓬勃的引力。”——《迭代之行(一)》
2019年8月12日 已读 读的时候总是不断想到《郊区的鸟》。当代电影文学?
小说 短篇 董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