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疯狂经济学 豆瓣
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
作者: [英]唐·汤普森 译者: 谭平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9
纽约高古轩,一条发青的鲨鱼标本,叫价一亿元人民币,竟被美国对冲基金经理人史蒂夫•科恩买下。一条死鲨鱼为什么值上亿的天价?其背后的价格驱动机制是什么?隐藏了怎样的经济学原理?
为什么埃迪•桑德斯的鲨鱼卖价只有赫斯特鲨鱼的六分之一,却依然无人问津?一件丢在角落的皮夹克如何包装成为一件艺术品?为什么一杯哈根达斯的冰淇淋就是比其他冰淇淋贵,一款LV的真皮女包就是值那么多钱,一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烂片能成就票房传奇?
当惊悚、性感、争议性话题逐渐占据了世人的注意力,拥有精准的品牌定位,创新的市场营销,同样的商品,就可以卖出比别人高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高价!"
郁金香热 豆瓣
Tulipomania :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Coveted Flower & the Extraordinary Passions It Aroused
7.8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迈克·达什 译者: 冯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5
世界上最受人追捧的花朵及其掀起的非凡热潮的故事
在17世纪30年代,成千上万的荷兰人被卷入了一股近乎疯狂的交易热潮中。
他们之中既有腰缠万贯的富商,也有沿街叫卖的小贩。
他们投机的商品既不是石油,也不是黄金,而是刚刚从遥远的东方引入荷兰的一种充满异国情调的、精妙雅致的花朵——郁金香。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稀有郁金香球根的交易价格甚至可以超过一栋阿姆斯特丹的房产。
很多人一夜暴富,但是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
郁金香市场从顶峰到彻底崩溃只用了不到一年,给参与者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本书作者迈克•达什通过追溯这场不可抑制的繁盛和接踵而至的毁灭性的崩盘,优美得呈现了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代风貌。
(达什)凭借其讲故事一般的生动文笔,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喧哗燥热、烟雾缭绕的哈勒姆酒馆……本书无愧于对郁金香这种非凡花朵的一次华丽的致敬。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一次对人性中的贪婪无度和自欺妄想的迷人探索,同时也为人们永无止境地追求美好事物而致敬。一部让人不忍释卷的作品。
——德博拉•莫盖茨
扣人心弦……丰富有趣的细节描写。
—— 《卫报》
城市的胜利 豆瓣
Triumph of the City
7.6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爱德华·格莱泽 译者: 刘润泉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
城市是诞生奇迹之所
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
是最健康、最绿色、最富裕、最宜居的地方
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
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顶尖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长期沉醉于城市研究与写作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强大的全球城市调研,最终得出了令人毋庸置疑的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格莱泽教授带领读者穿越人类历史、游历世界各地,并将经济与历史完美对接,展现了城市存在的优势及其为人类提供的福祉。城市让人类变得亲密,让观察与学习、沟通与合作变得轻而易举,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撞击、文化交流与科技创新;城市鼓励创业,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使得社会的机动性和经济的灵活性得以发挥;城市中密集的高层建筑、发达的公共交通、缩短的空间距离大幅度降低了人均碳排量,实现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伟大目标;城市清洁的水源、良好的排污与完善的医疗系统等维护了人们的健康与安全,提高了人类整体的生活质量……
同时,格莱泽以具体的城市为例,细致深入地分析了城市存在的问题、衰落的原因、复兴的道路,并就“贫民窟的优势”“摩天大楼的好处”“消费城市的崛起”“邻避主义的诅咒”“教育决定民主”等众多城市议题进行了睿智而精彩的阐述。
最后,格莱泽采用报告文学的独特形式,依次巡礼了“帝国之城”东京、“秩序之城”新加坡与哈博罗内、“智慧之城”波士顿与米兰、“消费之城”温哥华、“崛起之城”亚特兰大与班加罗尔……在令读者领略城市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提示了若干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尽管书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但读来绝不会让人感觉晦涩无趣,格莱泽简洁有力、机智大胆的论述与一定会让读者大开眼界、直呼过瘾!
2018年8月11日 已读
还不错。核心论点是城市把人汇集在一起,促进人际交流,实现进步和繁荣 (Ch.1)。反之,城市就是衰落 (Ch.2)。城市公共管理问题并非由于城市出了问题,而是城市提供了大量机会吸引了贫困人口 (Ch.3),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是加强公共管理能力 (Ch.4),而事实上城市本身的聚集能力也能够解决一部分公共管理问题 (Ch.4 Ch.5)。未来的城市应该继续加强其密度,为此应该往高空发展 (Ch.6),而不是往平面拓展 (Ch.7),郊区化对于城市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并且城市本身相比郊区是环保的 (Ch.8)。
城市 城市规划 社会 经济
稀缺 豆瓣 Goodreads
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7.1 (55 个评分) 作者: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 埃尔德·沙菲尔 译者: 魏薇 / 龙志勇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 11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是《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最推崇的行为经济学新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所以,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商业模式全史 豆瓣
作者: [日]三谷宏治 译者: 马云雷 / 杜君林 2016 - 1
从14世纪的美第奇家族、17世纪的三井越后屋,到21世纪的阿里巴巴……
让你一口气读完商业模式的变革史!
本书的书名蕴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关于商业术语及经营战略术语的历史;二是商业模式变革的历史。
商业术语发展至今可谓一路坎坷,甚至随着网络泡沫的崩溃,人们都认为“商业模式”这类术语也会像其他经营流行语一样最终因过时而惨遭淘汰。不过,“商业模式”竟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而关于商业模式变革的历史又远比商业术语的历史范围更大、内容更深。
迄今为止,商业模式似乎很好地解释了创新的实现和商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两大课题,在我们拍手称赞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面临的最终挑战:那就是如何运用商业模式来成功解决这些问题。
本书共涉及70个商业模式、200家公司、140位改革先驱和商业领袖,读者可以从中细细品读,去挖掘商业模式作为改革创新源泉的真正意义所在。
经济学超市 豆瓣
作者: 《经济学人》杂志社 译者: 林虹 商务印书馆 2013
本书作为一本小型的百科全书,通过列表和举例等形式,向读者展示了商业领域和经济领域方方面面有趣的事实与案例,并解读了一些读者关心的问题。从企业的排名到企业的价值,从公司的吸引力到高管的薪酬,从国际支付到广告收入,从臭名卓著的商界人士到主要的证券市场,从股市的行情到黄金的状况,从国际货币的汇率到财富的分配,从品牌效应,到芯片的力量,从互联网的使用到发明家的研究不一而足。
读懂中国改革 豆瓣
作者: 厉以宁 / 林毅夫 译者: 林毅夫 / 周其仁 2014 - 1
《读懂中国改革》纵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评判改革成败得失;全面厘清中国改革逻辑,解读未来中国道路
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
《读懂中国改革》汇聚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陈志武、孙立平……聚焦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新一轮的路径与战略,对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改革这一宏大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从经济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改革的路线图到改革的突破点,从人口红利到利益逻辑,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到政府职能转变,在《读懂中国改革》一书中,各路学者各自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回顾改革,前瞻国是,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克服当前面临的阻碍、如何有效推进等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对未来改革道路进行展望、分析和设计,以期让民众读懂中国改革,成为大众把脉时局、改变命运的引路之作。,深入了解今日中国,把握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