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
与荒原同行 豆瓣
Encounters with the Archdruid
7.7 (7 个评分) 作者: 约翰·麦克菲 译者: 岳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3
美国,1960年代。
“如果要去荒原,你会与谁同行?”
“戴维•布劳尔。”
戴维•布劳尔,美国《荒原法案》主要推手,塞拉俱乐部执行董事,地球之友创始人。他是同行眼中“荒原保护的代言人”。
在布劳尔担任执行董事期间,塞拉俱乐部的会员从七千增长到七万七千人。在他的领导下,俱乐部影响着美国有关土地、海洋和大气利用方面的立法。对于美国垦务局而言,布劳尔简直就是一个恶魔,他以一己之力,将大峡谷中两大水坝的建设至少推迟了两代人的时间,并有可能永远都造不起来。
这本书记录的是布劳尔的三次荒原之旅。与布劳尔同行的分别是:
查尔斯•弗雷泽,“美国最顶级的两位地产开发商之一”,自认为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他觉得很多所谓的环境保护分子,其实是环境保存分子。
查尔斯•帕克,美国地质学家,矿业工程师。他认为,“如果在白宫底下发现铜矿,那么白宫就该移走”。
弗洛伊德•多米尼,美国垦务局局长,职业生涯的目标是有一天能建造两百米高的大坝。他觉得“大自然毫无恻隐之心”,而布劳尔“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保存主义者”。
三场旅行,一个时代的声音。危机与变革、环境与发展、争执与妥协,所有这一切,都将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
我们,是否还能与荒原同行?
遮蔽的天空 豆瓣
The Sheltering Sky
8.5 (26 个评分) 作者: [美]保罗·鲍尔斯 译者: 阳曦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9
《遮蔽的天空》讲述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意识到人生虚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实地活着。
二战结束后,三个美国知识分子前往非洲撒哈拉旅行。波特和姬特结婚12年后彼此疏远,渴望通过这次旅行来恢复感情。然而他们在空旷浩 渺的沙漠中,逐渐迷失了自己,两人更加疏远。在死亡降临时,他们才真正面对彼此,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都极其有限,但为时已晚,过于触碰虚无的他们注定要在沙漠里永远流浪下去……
—————————————
◆蒙尘70年的世纪文学经典!数次被出版社退稿,几度绝版。
◆美国文学史上罕有的同时入选两大文学榜单的经典著作:兰登书屋现代文库20世纪 100部伟大英语小说;《时代周刊》1923年以来100部伟大英语小说。
◆与《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起并列为存在主义文学经典。
◆1949年首先在英国出版,随后在美国出版,出版后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但此后却几度绝版。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末代皇帝》)改编成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经典中的经典!田纳西•威廉斯、威廉•巴勒斯、安东尼•伯吉斯、诺曼•梅勒、贝托鲁奇、坂本龙一、詹妮弗•康纳利等著名作家、导演、作曲家、演员联袂推荐的人生之书。
—————————————
◆鲍尔斯现象的崛起是当今文坛发出的又一个全新的声音。他的创作主题无疑是纯正的,而且具有开拓性。 ——诺曼•梅勒(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这本书显示了一位天才的成熟与老练,这种写作我只在加缪、萨特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见到过。——田纳西•威廉斯(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遮蔽的天空》,是二十世纪富有原创性和想象力的小说。鲍尔斯以持续不断的杰作证明了自己不愧为实至名归的文学艺术家。——托拜厄斯•沃尔夫(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福克纳笔会奖得主)
◆《遮蔽的天空》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伟大小说,一个非常现代的冒险故事。——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意大利著名导演、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已经去世,但他是20世纪美国的伟大作家。《遮蔽的天空》让我非常震撼。——坂本龙一(日本著名作曲家,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写作如此非凡,如此特别,以一种优美的方式让人魂牵梦绕。——詹妮弗•康纳利(美国著名女演员、奥斯卡奖得主)
◆这本书远比二战以后大部分的英语小说都要好! ──《新共和》杂志
◆鲍尔斯的写作是一门艺术,在他状态好的时候,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时代周刊》
◆《遮蔽的天空》是二战后美国重要的小说之一,鲍尔斯接近于美国文学的中心。——《纽约时报》
◆鲍尔斯的小说非常适合那些渴望长大成人的读者。《遮蔽的天空》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惊骇之处,但也引导我们如何对待,不是用廉价的慰藉或者幸福的结局。 ——《独立报》
◆小说原著是如此的完美、深刻和独立,以至于它将电影排斥在外。贝托鲁奇展示的仅仅是表象,而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会问这部电影究竟讲的什么。 ——《芝加哥太阳时报》
我弥留之际 豆瓣
9.4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威廉·福克纳 译者: 李文俊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5 - 8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威廉·福克纳代表作之一,现代文学经典。
◆讲述一个关于送葬的故事,隐喻人类苦难,淋漓尽致描绘一个家庭中的众生相。
◆最华丽精装本,物超所值。
◆权威翻译家李文俊经典译本。
◆“梅尔维尔之后,还没有一个美国作家像福克纳那样写到受苦。”——加缪
█内容简介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30年。书名引自《奥德赛》的英文译本,其中的全部故事发生于十天之内,牵涉到多种多样的动机与多种多样的反应,堪称一次历险。作者利用有限的、乡土的材料,来刻画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在字里行间思考人类的受苦与行动能力。法国作家加缪说:“梅尔维尔之后,还没有一个美国作家像福克纳那样写到受苦。”
█名家评论
福克纳以其杰出的艺术描写我们所有人的窒息,描写一个因年老而垂死的世界。——让-保罗·萨特
梅尔维尔之后,还没有一个美国作家像福克纳那样写到受苦。——阿尔贝·加缪
福克纳是我的精神导师。 ——加西亚·马尔克斯
死水恶波 豆瓣
Same Place, Same Things
8.3 (9 个评分) 作者: (美)蒂姆·高特罗 译者: 程应铸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3
《死水恶波》是蒂姆•高特罗出色的首部短篇小说集,背景主要设置在路易斯安那州农村,描述了日常生活抵达崩溃边缘的男男女女,在那一刻,常规让位于危机和天翻地覆:一个酒醉的火车司机制造了一场灾难,一个父亲借来一架飞机追逐绑架他女儿的绑匪,一个年轻人爱上了收音机里的一个声音。风格幽默、悬疑、野蛮,饱含人性的力量。《死水恶波》是一个叙事大家第一部伟大的作品。
——————————————————
美国南方代表作家 蒂姆•高特罗
悲悯幽默之笔,写尽底层生存百态
———————————————————
这个男人是个了不起的作家。我真的很爱读他的短篇小说。他从不言过其实,从不操控读者的情感,但总是能抓住你的心。
——詹姆斯•李•伯克
感人,难忘……才华横溢的高特罗,达到了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高度。
——《科克斯评论》
高特罗是个优秀的叙述者,不比美国任何一个写短篇的差。
——《波士顿凤凰报》
你知道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没受过教育,不谙世故,没出过远门,不道德,不文明。外加愚蠢。
——蒂姆•高特罗
航空港 豆瓣
Airport
8.4 (5 个评分) 作者: [加] 阿瑟·黑利 译者: 王晓毅 中信出版社 2017 - 8
《航空港》讲述美国某个国际机场的故事。从傍晚六点半到翌日凌晨一点半,在前后不过七个小时里,林肯国际航空港面临一个个突发事件的威胁:暴风雪对机场运转的妨碍,环保人士示威造成的混乱,骗保自杀者对航班的威胁,机场人员之间的勾心斗角。灾难一步步靠近……
拉格泰姆时代 豆瓣
Ragtime
作者: [美] E·L·多克托罗 译者: 刘奚 / 常涛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11
文学大师E.L.多克托罗畅销不衰的美国当代文学经典
入选兰登书屋“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入选《时代周刊》“100部不朽的英文小说”
1906 年一个慵懒的星期天下午,纽约州新罗谢尔市。著名的逃脱术魔术师哈里胡迪尼驾驶的汽车一头撞在一个富足人家门口的电线杆上。故事开始了。
那是一个新事物带着变幻无常的面貌层出不穷的年代:移民蜂拥而至寻找机会和梦想;J.P. 摩根高高在上控制着美国金融世界;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沸腾的美国社会潜伏着种种的危机:劳资纠纷、种族争端、男女平等……战争的阴影也在逼近。
E.L. 多克托罗用极富创新精神的结构、神奇的叙事技巧,讲述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家庭的生活: 中产阶级白人“父亲”和他的妻子,犹太移民“爸爸” 和他的女儿,黑人钢琴家科尔豪斯和他的情侣萨拉。在他们命运的演变中,多克托罗穿插了美国历史上这一时代的真实事件和名人生活。于是我们看到,真实的人和事与小说中虚构的情节糅合在了一起,他们彼此交织,互相影响。
最终,三条齐头并进、相互交叉的线索汇集到一个惊心动魄、悲怆低沉的复仇故事。这一切就像那个时代风靡的“拉格泰姆”这种以切分音节奏为特征的美国黑人音乐的风格:沉稳的低音伴奏是美国这列蒸汽火车在时代的车轨上行进的声音,那变幻无常的切分旋律则来自被历史的漩涡冲卷着消失了的人们。
《拉格泰姆时代》是E.L. 多克托罗用心弹奏的一支令人吃惊的曲子,又是一幅由许多明晰的画面和照片拼贴、连缀而成的二十世纪初叶美国社会的巨型风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