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
戴上手套擦泪 豆瓣
Torka aldrig tårar utan handskar
7.7 (49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乔纳斯·嘉德尔 译者: 郭腾坚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 - 5
★ 北欧版《霍乱时期的爱情》
★ 作者乔纳斯‧嘉德尔因为此书获选为年度风云人物,由瑞典王储亲自颁奖
★ 同名影集击败《冰与火之歌》荣膺欧洲电视大奖,豆瓣评分9.0分
★ 同名影集首播创下120万人收视,瑞典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观看并为之落泪
头脑可以接受劝告,心却不能,太容易告别的年代,他们爱的像置身事外
人生,我唯一的人生,我唯一拥有的人生
我唯一能得到的人生,也是我唯一想过的人生
一个男人失去挚爱并永远无望被理解的故事
我这一生,只是想要爱一个愿意爱我的人。
只是想在一瞬间,自由地活着。
拉斯穆斯高中一毕业便离开封闭的家乡,前往斯德哥尔摩追求属于他的人生,年轻俊美的他很快就融入五光十色的夜生活。
班杰明在虔诚的宗教家庭长大,因传教认识了保罗,保罗却对他说:“你认识真正的自己吗?”」这句话有如针尖刺入班杰明的心,而他的回应彷彿告解一般:「我这辈子,只是想爱一个愿意爱我的人。」
那一晚,在保罗家的圣诞派对上,班杰明遇见了拉斯穆斯,整座城市开始下起雪来……
八○年代的斯德哥尔摩,一个刻意被遗忘的时代,一份永志不渝的爱情,一场自由与选择的反覆辩证……
Call Me by Your Name 豆瓣
8.9 (58 个评分) 作者: André Aciman Picador 2008 - 1
A "New York Times" Notable Book of the YearA "Publishers Weekly" Best Book of the YearA "Washington Post" Best Fiction Book of the YearA "New York" Magazine "Future Canon" SelectionA "Chicago"" Tribune" Favorite Book of the YearOne of "The Seattle Times"' Michael Upchurch's Favorite Books of the YearAn Amazon Top 100 Editors' Picks of the Year An Amazon Top 10 Editors' pick: Debut Fiction (#6)An Amazon Top 10 Editors' pick: Gay and Lesbian (#1) "Call Me by Your Name "is the story of a sudden and powerful romance that blossoms between an adolescent boy and a summer guest at his parents' cliffside mansion on the Italian Riviera. During the restless summer weeks, unrelenting but buried currents of obsession, fascination, and desire intensify their passion as they test the charged ground between them and verge toward the one thing both already fear they may never truly find again: total intimacy. Andre Aciman's critically acclaimed debut novel is a frank, unsentimental, heartrending elegy to human passion.
2017年9月8日 已读
读完之前有很多想说的,读完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
lgbt 小说 美国
戴上手套擦泪 豆瓣
Torka aldrig tårar utan handskar
8.5 (24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乔纳斯·嘉德尔 译者: 郭腾坚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 - 8
★ 北欧版《霍乱时期的爱情》
★ 作者乔纳斯‧嘉德尔因为此书获选为年度风云人物,由瑞典王储亲自颁奖
★ 同名影集击败《冰与火之歌》荣膺欧洲电视大奖,豆瓣评分9.0分
★ 同名影集首播创下120万人收视,瑞典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观看并为之落泪
头脑可以接受劝告,心却不能, 太容易告别的年代,他们爱的像置身事外
人生,我唯一的人生,我唯一拥有的人生
我唯一能得到的人生,也是我唯一想过的人生
一个男人失去挚爱并永远无望被理解的故事
我爱你。
但是我必须假装你不存在。
班杰明和拉斯穆斯同居已经两年,但他没有说,他没有向家人介绍拉斯穆斯,他说不出口。他知道,自己让家人蒙羞了。
莱恩去世了。那一年,有种疾病悄悄从美国传入瑞典,而且尚无解药医治。政府呼吁,所有人都应该接受检测。就在拉斯穆斯说出自己检测结果的那一刻,班杰明转身推开大门,头也不回地朝家的方向奔去……
八○年代的斯德哥尔摩,一个刻意被遗忘的时代,一份永志不渝的爱情,一场自由与选择的反覆辩证……
戴上手套擦泪 豆瓣
Torka aldrig tårar utan handskar
9.0 (24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乔纳斯·嘉德尔 译者: 郭腾坚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 - 9
★ 北欧版《霍乱时期的爱情》
★ 作者乔纳斯‧嘉德尔因为此书获选为年度风云人物,由瑞典王储亲自颁奖
★ 同名影集击败《冰与火之歌》荣膺欧洲电视大奖,豆瓣评分9.0分
★ 同名影集首播创下120万人收视,瑞典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观看并为之落泪
头脑可以接受劝告,心却不能, 太容易告别的年代,他们爱的像置身事外
人生,我唯一的人生,我唯一拥有的人生
我唯一能得到的人生,也是我唯一想过的人生
一个男人失去挚爱并永远无望被理解的故事
看着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一点一点被摧毁,
我却必须接受自己不会死去的事实。
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他们站在那道漆黑的木门前,等着保罗开门。
十年前,就在这房间里,保罗一眼认出了班杰明。在这里,他庆祝了人生第一个、以及往后无数个圣诞节。他和拉斯穆斯在这里相遇;那时他们都还只是孩子,生命中带着残缺,一颗炙热的心无所寄托。不过十年,可是,感觉就像一辈子那样长久。
而今晚,班杰明还坐在拉斯穆斯身旁;但是拉斯穆斯已经不在了。
八○年代的斯德哥尔摩,一个刻意被遗忘的时代,一份永志不渝的爱情,一场自由与选择的反覆辩证…
断代 豆瓣 Eggplant.place
斷代
8.2 (119 个评分) 作者: 郭强生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 - 6
纯真失落,激情过后,还有什么可以相信?
继白先勇《孽子》之后,又一经典作品
时报文学奖、金鼎奖得主
台湾重量级作家郭强生构思二十年代表作
2016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组入围作品
🌈 编辑推荐
☆《断代》是台湾中生代重要小说家郭强生构思二十年的得意之作,为郭强生首次引进大陆的作品,也是郭强生继前两本小说《 夜行 之子》《惑乡之人》之后,持续状写同志世界的痴嗔贪怨、探勘情欲版图的曲折诡谲,对时间、生命流逝做更进一步省思的经典作品。
☆《断代》的故事背景,时空承接白先勇的经典同志小说《孽子》,从八〇年代的台湾社会写起,一路写到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在时代的剧烈变迁之间,纵向描绘了一个世代的同志形象。郭强生借这本作品,抛出“爱是什么?”“同志/我的存在究竟是什么?”等终极提问,让我们通过这些问题更清楚地看见自己。
☆《断代》以推理小说的手法展开,由三条看似关联薄弱的叙事线入手,在同志世界中表演伪装、真假莫辩的氛围里,通过各个角色的心理活动或成长回忆,构筑出一个个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谜题,直至故事的末尾读者一窥故事背后的真相,方得恍然大悟。书中不仅对因同志身份而被迫处于社会边缘的心理刻画入微,更触及了成长、衰老、死亡及死后的“游魂”,运用这些元素,对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爱情,完成了一种立体而独到的诠释。
🌈 内容简介
曾在交际圈风光无限的老七已步入中年,在亲密好友重病离世之后,还是坚持在台北闹区独自守着“美乐地”酒吧。曾经被一个大学生伤得很深的他,对于追求了大半生的爱情,仍然怀着哀怨的心情。
小锺在高中时被同学姚诱惑,却也让他初次尝到情欲的滋味。大学时期他和姚再次相遇,姚的身边多了好同学阿崇,学姐Angela,四人之间的感情复杂暧昧,似假还真。对姚的不解,对未来的迷茫,这些青春的悸动,随着美好黄金年代的逝去,不堪回首。
在便利店打工的阿龙,默默守护女友小闵,打算存够钱之后,小两口一起开一间进口服饰店。他一直怀揣着一个令他困惑羞耻的秘密不愿正视,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对面酒吧的老板倒卧在店内……
通过这些主要角色的回忆和忏情告白,一种特殊边缘身份的集体记忆和情感结构,在郭强生兼具宏观与微观的笔下深刻地展现了出来。
🌈 名人推荐
如果并列《孽子》和郭的同志三书,我们不难发现世代之间的异同。《孽子》处理同志圈的聚散离合,仍然难以摆脱家国伦理的分野。相形之下,郭强生的同志关系则像水银般的流淌,他的人物渗入社会各阶层,以各种身份进行多重人生。两位作家都描写疏离、放逐、不伦,以及无可逃避的罪孽感,但是白先勇慈悲得太多,他总能想象某种(未必见容主流的)伦理的力量,作为笔下孽子们出走与回归的辐辏点。郭强生的夜行之子不愿或不能找寻安顿的方式。在世纪末与世纪初的喧哗里,他们貌似有了更多的自为的空间,却也同时暴露更深的孤独与悲哀。
——文学评论者 王德威
相较于《夜行之子》偶尔流露出辞溢于情的感伤主义,《断代》的文字则更为凝练精准,刻画入微地呈现了同志肉身情欲和爱恨嗔痴的浮世绘,比起白先勇不遑多让;他犀利又深刻地直捣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恐同和恋同的灰色地带,且又将性和政治交互指涉谐仿,可说是直追创作《美国天使》的汤尼·库许纳(Tony Kushner)。
——酷儿与性别理论学者 张霭珠
这部文字沉稳,布局有戏剧的精巧,却又不失之晦涩繁复的长篇小说,处理的是中老年男同志的处境与心境。同志作为台湾异性恋霸权境内的异族,在1990年代同志文学大兴之后,早已不是什么冷僻的文学题材,然而郭强生的视角有其独到之处,从题材到风格,都有别于张致艳丽的“传统”同志文学,自有一股老派的、深厚的底蕴。
——文学评论者 朱宥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