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雷横与朱仝 (2009) 豆瓣
导演: 黄祖权 演员: 焦恩俊 / 吴樾
其它标题: 水浒英雄谱之雷横与朱仝 / Friendship unto Death
地处偏远的双峰镇是一个匪患猖獗的蛮荒所在,被称作美髯公的朱仝(吴越 饰)因忤逆郓城知县而被贬到这个凶险非常的地方当差。谁知没过多久朱仝当初的好友插翅虎雷横(焦恩俊 饰)亦尾随来至此地。朱仝不满雷横当初接替了自己的位置并成为知县的心腹,尤其雷横此行的目的是监督朱仝是否有串通梁山的证据,因此两位好汉的友情不再,还经常发生争吵。而当地花满楼绝色女子白秀英(萧蔷 饰)先后委身二人,更将他们的矛盾激化。因雷横意气用事,梁山大军压境,雷横和朱仝的命运即将发生转变……
本片根据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故事改编。
失恋33天 (2011) 豆瓣 TMDB
失恋33天
6.7 (1037 个评分) 导演: 滕华涛 演员: 白百何 / 文章
其它标题: 黄了一个来月(豆友译名) / Love is Not Blind
高端婚礼策划师黄小仙(白百何 饰)做梦也想不到,相恋七年的男友居然和自己的闺蜜走到了一起,这让一向刻薄强势的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可是地球并不会因为某人的失恋而停止运转,黄小仙在面对情感失意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工作上的压力。但是,在没有了爱情的这段时间里,黄小仙发现了很 多以前根本不会去注意的东西,例如那个总是与自己针峰相对的娘娘腔同事王小贱(文章 饰)并没有那么讨厌,例如钻石王老五与河南籍港台腔女子的结合到底是什么原理,还有如何走到金婚的秘诀。在明白了种种之后,也就是在黄小仙失恋的第33天里,在那个灯火阑珊的城市里,她发现“那人”其实一直伴她左右……
本片改编自豆友大丽花写的人气网络小说。
红灯梦 (2010) 豆瓣
6.0 (16 个评分) 导演: 司马优 演员: 赵骏 / 王蓝淇
其它标题: Red Light Revolution
老男人顺子(赵骏 饰)又矮又胖,不仅没了房子和老婆,还在30多岁的时候遭遇事业的低谷丢了工作,寄宿在年迈的父母狭窄的小平房里,受尽了周围人的嫌弃和不屑。走投无路的顺子柳暗花明的发现成人用品的巨额利润,还遇上了愿意免费提供商品的日本老板和想要和他合作并且提供门头房的莉莉(为卫 饰)。为了挣钱顺子决定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北京的老胡同里开了一家成人用品店,一开始就生意兴隆获得巨大反响,各种新奇的成人用品引起了周围的消费者的兴趣,由起初的观望状态渐渐变为偷偷购买,而后变成疯狂抢购。顺子的这个成人用品商店如同一颗投掷到沉寂许久的死水里的石子,打开了这个街区原本保守落后的观念。渐渐的这个起初遭到保守爱面子的父母强烈反对的事业因为巨额的利润渐渐为父母所接受,顺子窘迫的生活开始得到改善,和莉莉的感情也突飞猛进,此时的顺子觉得,他的新生活开始了…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2012) 豆瓣 TMDB
所属 : 舌尖上的中国
9.0 (575 个评分) 导演: 陈晓卿 演员: 李立宏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 进厨房,走向 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真心话大冒险 (2012) 豆瓣
导演: 马志宇 演员: 文章 / 黄维德
其它标题: Truth or Dare
徐承康(黄维德饰)是一家策划公司总监,标准的“钻石王老五”,和朋友玩“真心话大冒险”而结识了身为演员的尤美(孟丽饰)。徐在家里举办一个生日宴会,请来了在美国念书的同学跆拳道教练唐菲(苗圃饰),合作公司的好朋友陶颍(秦海璐饰)。同一天,陶颍的小学同学王奔(文章饰)也在KTV召集了一个聚会。王奔是瑞康鞋业董事长的儿子,母亲早逝,心智不是很成熟,是个典型大男孩。王奔的父亲王总(孙兴饰)是个古董车爱好者,为了激励王奔好好做事,送了一辆有特殊含义的古董奔驰车给他,王奔非常兴奋,于是召集了包括酒吧歌手彭卓然(李威饰)在内的几个好朋友聚会庆祝。
同一天的两场聚会都非常热闹,到了最后,两边的人不约而同的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随着这个游戏的展开,虽然玩的不亦乐乎,但是“真心话”夹杂了谎言,而“大冒险”则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白鹿原 (2012) 豆瓣 TMDB
白鹿原
6.0 (290 个评分) 导演: 王全安 演员: 张丰毅 / 张雨绮
其它标题: White Deer Plain / Bailu Place
传说中白鹿庇佑的白鹿原上,世代居住着同根家族白、鹿两姓子孙。时代变迁,清朝覆灭,民国建立。现任族长白嘉轩(张丰毅 饰)之子白孝文(成泰燊 饰)、乡约鹿子霖(吴刚 饰)之子鹿兆鹏(郭涛 饰)与白家长工鹿三之子黑娃(段奕宏 饰)情同手足,成年后各赴前程。黑娃与渭北郭举人家的小女人田小娥(张雨绮 饰)私通败露,田小娥亦被族长拒于祠堂之外,两人遂迁至慢坡窑洞内度日。加入共产党的鹿兆鹏从城里带回革命浪潮,黑娃成为中坚力量,国共分裂后兄弟俩被迫逃亡。鹿子霖乘机霸占独自留守的田小娥,并设计利用她陷害下任族长白孝文,引发族内轩然大波……风云变幻的时局下,素有“仁义”之名的白鹿村内纷争不断,古老的土地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片改编自陈忠实先生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白鹿原》。原著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影片截取其中1912年到1938年间的动荡变迁,原生态的秦腔演绎与苍茫的麦田取景令人沉醉。
金陵十三钗 (2011) 豆瓣 TMDB
金陵十三釵
7.3 (1087 个评分) 导演: 张艺谋 演员: 克里斯蒂安·贝尔 / 倪妮
其它标题: 金陵十三釵 / The Flowers Of War
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众多中国军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佟大为 饰)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幸免于难的书娟(张歆怡 饰)等学生返回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 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此时的南京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倪妮 饰)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教堂的墙壁,并不能阻挡日军的铁蹄,教堂内的人们,将面临孰生孰死的选择……
这个世界会好吗 豆瓣
最后的儒家
7.7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恺 采访 / 梁漱溟 口述 东方出版中心 2006 - 1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一书。艾氏为印证事实,订正该书未尽正确、周详之处,1980年8月特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长谈十余次。
谈话中,梁氏论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康有为、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等,回顾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
书中内容丰富,因此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玩儿 豆瓣
6.3 (12 个评分) 作者: 于谦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3
“什么叫喜欢?就是你愿意照顾它,伺候它,琢磨它,不怕脏,不嫌累。”
于谦说:“我想说的东西,跟钱关系不大。”
于谦,人称谦儿哥。相声界公认头号玩主,郭德纲认证捧哏巨匠。世事洞明却低调内敛,温润豁达而又随遇而安。抽烟、喝酒、烫头之外,谦哥爱交友,爱大自然,尤其喜爱各种小动物。在《玩儿》精装典藏版中,谦哥记录了自己多年来养猫、粘鸟儿、养鸽子、摸鱼、遛狗、熬鹰、驯马的各种心得体会。字里行间都浸润着亲切、厚道、朴实、局气的老北京四九城内的文化气息,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百姓烟火人间温情尽汇于此,堪称人间大美。
同时,《玩儿》中又处处可见于谦对生活的思考、对友谊的珍重和对理想的追求,从捧哏巨匠到摇滚大爷,谦哥随遇而安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热血、智慧和自由的灵魂?
穆斯林的葬礼 豆瓣 Goodreads
6.7 (20 个评分) 作者: 霍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 - 6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长篇小说,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地,从作者笔下娓娓流出。“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的“演出”,体现了他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雪中悍刀行 9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烽火戏诸侯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8
道门真人飞天入地,千里取人首级;佛家菩萨低眉怒目,抬手可撼昆仑;谁又言书生无意气,一怒敢叫天子露戚容。踏江踏湖踏歌,我有一剑仙人跪;提刀提剑提酒,三十万铁骑征天。
快雪山庄世子遇童年旧友,丹铜关中恩情今日来报。余家村落掌教逢骑牛转世,武当山上缘分现世再续。青州陆家有人提灯等待,随百千士子赴凉,姥山王氏有人奋笔疾书,携敌国财富北上,双凤飞入梧桐院。从江湖归来的徐凤年入主陵州,北凉政局再起波澜,鹰士与游隼争锋,“四王”之争谁是赢家?刺史之位花落谁家?别驾之职虚位待谁?北凉武士为谁披甲,又因何而卸甲?
离阳王朝有隐相隐忍在野,北凉有人身怀屠龙之技上京。
密信自都城而来,忠诚与背叛,徐凤年会如何抉择?
主仆扛刀入北凉,荣誉和尊严,且看数千铁骑围杀一品高手!
莫言精品:牛 豆瓣
作者: 莫言 2004 - 4
文化大革命时期,调皮捣蛋的少年罗汉辍学在家,与生产队饲养员杜大爷一起放牛。因生命贫困养不起更多的扣,生产队长麻叔请来了公社兽医站的老董同志为双脊、大小鲁西三头小公牛施行阉割手术。术后,罗汉、杜大爷与三头牛朝夕相处,历经煎熬,大小鲁西终于康复了。但桀骜不训的双脊却因术中大出血,术后感染,在经历了数天的折磨后而不幸死去。
生死疲劳 豆瓣
8.3 (23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生死疲劳》创作于2005年,是作家莫言以寓言的方式观照历史、借荒诞的想象书写现实,从而讲述一个农民家族半个多世纪以来悲欢离合、兴衰演变的长篇巨著。在小说中,被冤杀的地主西门闹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终又转世为一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每一世的离奇经历。小说通过六道轮回的想象跨越生与死,悲悯着历史变迁之中无常的命运,也歌颂着生存于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们世代相继、生生不息的执着生命力。
历史的温度3 豆瓣
7.0 (6 个评分) 作者: 张玮 2018
坚守气节、自诩为“海上苏武”的叶名琛,为何最终还是背了“千古骂名”?严复的人生,因何最终拐了个弯?达•芬奇,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吗?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丘吉尔,他又有着怎样的另一面?
叶名琛、丁汝昌、沈荩、张作霖、黎元洪、严复、拉贝、丘吉尔、达•芬奇、格瓦拉……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们的故事又折射了什么样的时代?
在张玮抽丝剥茧般的描述中,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一件事,都能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历史,或者被历史改变着。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数字,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作者尽可能地用辩证的眼光,去还原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看起来枯燥的历史,带着它的血肉、它的彷徨、它的闪光、它的信念,展现真实的温度。
人生有何意义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胡适 九州出版社 2013 - 1
《人生有何意义》内容简介:“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生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胡适
给孩子的动物寓言 豆瓣
作者: 黄永玉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4
《给孩子的动物寓言》是“画坛鬼才”、九十二岁的黄永玉为孩子编绘的独特的作品。
活字文化策划的《给孩子的动物寓言》由黄永玉亲自绘画并创作138则与动物有关的寓言,一幅画作配一句短语、一篇短文,或幽默逗趣,或意味深长,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中揭示严肃深刻的哲理。
《给孩子的动物寓言》是黄永玉数十载艺术成就的精华体现,童稚趣味、灵性十足的动物画作,贴近孩子的心灵,给孩子以艺术的陶冶与享受,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
《给孩子的动物寓言》凝聚无处不在的幽默感和快乐精神,通过对世界细致而体贴的观察,以一颗返璞归真的童心与孩子息息相通。
《给孩子的动物寓言》是黄永玉人生的智慧结晶,包含对生命、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通透的人生观,与漫画相配,一句充满机锋的短语或段落,或精辟、或讽刺、或俏皮,或温馨,在幽默中引发孩子对人生、世界的智性思考。
《给孩子的动物寓言》作为结合黄永玉绘画、文字的独特的跨界作品,将凭借其优秀品质,给孩子留下一部具有特殊魅力的经典之作。
2022年10月17日 已读
画家黄永玉给孩子们的画与寓言,大家小书,老少咸宜。此书出版时2016年黄永玉93岁,我读到此书时他已经是99岁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黄先生是人类之宝,地球之宝。愿长生常创作。
中国 国画 寓言 教育 美术
翦商 豆瓣 Goodreads
8.2 (120 个评分) 作者: 李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 10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也沿袭了这种人祭文化,并在随后的商朝登峰造极。周族僻处西部,本没有人祭传统,但他们曾投靠商朝,为商朝捕猎用于献祭的羌人。周文王因受到商纣王怀疑,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最后,文王的长子伯邑考被纣王献祭。文王学习了商人的易卦占算技术,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记录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周公的这些举措,开创了新的华夏文明。五百年后,孔子编辑儒家“六经”,系统整理周公的理论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学派,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
概而言之,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2023年2月14日 已读
对中国上古史文本史料和考古发掘的一次梳理新见解,在此基础上提出无数新见解。

商朝灭夏,也许是因为统治需要,也许就是崇尚暴力威慑,信奉神明的他们使用人牲献祭,用人殉葬,给建筑物奠基。周人也曾为商朝猎俘献虏,供献祭使用。

然而商王献祭,不仅用俘虏,还开始用自己属地领袖甚至本国贵族,于是是朝野内外,离心离德。周从文王开始酝酿翦商大计,到牧野之战,周武王与商贵族里应外合以少胜多。纣王在露台自焚,将自己献祭给了诸神,完成了一个大概是最高规格的献祭,献祭了君主自己。

周取得政权后,从周公开始,有意识的消除商朝人祭宗教的证据,改变王朝的的集体记忆,建立周礼。到春秋时,周文疲敝。孔子编六经,恢复周文。老子作道德经,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开始文化觉醒。中华文化的认知中人祭不见踪影,正是周朝诸公的努力。
中国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史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