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告别娑婆 豆瓣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Universe
作者: 葛瑞•雷纳 (Gary R.Renard) 译者: 若水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 - 10
如果有一天,你静静地坐在家里,眼前突然冒出一对神秘的男女,自称要启示你人世的真相,还要传给你最上乘的宽恕法门,你会向警察报案?向心理医师求助?还是一头撞墙,先把自己撞醒?当这两位老师于1992年现身于葛瑞的客厅时,葛瑞选择了“聆听”,但也毫不客气地提出许多尖锐的反问。10年之间,17次的访谈,汇集成这一部《告别娑婆》。《告别娑婆》刚上市便一鸣惊人,震撼了美国出版界。由于《告别娑婆》对话风趣,即使从未接触过《奇迹课程》的西方读者,一样深受启发,争相抢购,一年内销售量高达数几十万册,成为西方心灵书籍的新宠。《奇迹课程》中文版译者若水在葛瑞的盛情邀请下,将《告别娑婆》睿智风趣的内容翻译得传神透意,在国际争相翻译《告别娑婆》的热潮中,完成《告别娑婆》第一个外文版。
《告别娑婆》是所有追寻人生真相的人不可不读的宝典,一本纯粹的宽恕心灵的著作。
《告别娑婆》是世所公认的旷世巨著《奇迹课程》的辅读书,阅读《告别娑婆》可省下20年摸索《奇迹课程》的时间。
《告别娑婆》让中国大陆读者苦等了18年的经典之作。《告别娑婆》最忠实呈现了《奇迹课程》最核心的行上理念!
《告别娑婆》译者若水,亦是《奇迹课程》的译者,她翻译得清晰、流畅又传神,使原著的精髓与作者的大爱跃然纸上。
2024年8月31日 已读
《告别娑婆》是《奇迹课程》的最佳辅助书,尤其对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来说。书澄清了什么是J兄的教导,什么是他人附会瞎编的。

人眼前的世界,是幻觉与投影。基督教的原罪,来自于误以为“我”与“一体”或“上主”是分裂的,且认为者分裂是不应该的,有罪的。如此,娑婆世界,就基于这分裂再分裂,瞬间展开。世间所有的“罪”都基于原罪,也因此是幻觉。

但,人不停的识别自己和他人的罪与过失,并因此生出更多祸端。

本书教人修“真宽恕。当发现自己觉得别人有“罪”时,如此告诉自己:

「别人并非真的存在那儿,只是“我”营造出来的形象而已,如果“我”为其定“罪”,视其为“我”问题的肇因,那么,“我”认定的那个罪咎与恐惧必然存于我内。

既然上主与我不曾分裂过,我理当宽恕我们两人实际上并没有作出的事情,于是,这儿只有纯洁无罪,我已与圣灵结合于平安之境。」

你无罪,我亦无罪。
你无碍,我亦无碍。

无悲无喜,无疾无苦……

最终,人必将在爱里醒觉,意识到分离从未发生,一直是合一的。
修行 觉醒
The Yoga of the Bhagavad Gita 豆瓣
作者: Prem, Sri Krishna Morning Light Press 2008 - 11
The Bhagavad-Gita is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spiritual testaments, inspiring countless seekers in both East and West 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Here, Sri Krishna Prem reveals the practical teachings of the Gita in simple language that directly penetrates to the intellect and heart of modern readers. Step by step, he reveals the Gita's sacred path to the perfect poise and harmony destined for each soul
2024年8月19日 已读
有人说,选书最简单的就是娶读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书。其实,经过时间洗礼还不够,还有经过许多人的推崇。《博伽梵歌》是印度教经典,绝对经历过时间与人的洗礼。

因为经典的年代久远,与当下的语言差别较多,要想重新进入的当代人的心灵,除了反复诵读之外,可以参考智慧人士的解读。本书,就是当代觉醒者Sri Krishna Prem向西方读者介绍《博伽梵歌》所做的解读。他的解读角度,是将《博伽梵歌》作为修行进路的描述来讲解,而不是作为神话故事进行解读。

Yoga,音译为瑜伽,意译为合一。博伽梵歌,便是合一的修行通路。其中介绍了智慧瑜伽,奉爱瑜伽,苦行瑜伽,能量瑜伽的种种,但确实寓于对话之中。本书按照博伽梵歌的章节作为线索,将各类瑜伽的形而上的知识和形而下的修炼一一详述,并对照佛教经典和基督教圣经,宣扬教诲,引人入圣。

认识自己,认识神,认识到人神合一,便是醒觉。
修行 觉醒
七真传 豆瓣
作者: 黄永亮 1999 - 11
重刻七真祖师列仙传叙
昔汉武帝谓“天下本无神仙,尽妖妄耳!”不知堪舆之大,何所蔑有?麒麟于走兽,凤凰于飞鸟。犹能出于其类。况人秉天地精英之气,负山川灵秀之材,诚能清净寂灭,不难煮金炼石。即未腾云驾雾,亦可换骨脱胎。彼黄石之升云,赤松之随雨,虽属飞驰。而《论语》之言“窃比老彭者”,不有明证欤?余游方外数十年,空受慈云法雨,身如蝇痴,非无诚意正心。性实鸠拙。火枣交梨让,十二碧城之客。郁葱赤薤逊,三千珠阙之人。加以烽烟遍乎三秦,疠气染于两教,萍踪靡足,絮语难宣。虽马蹄鹿苑之书,无所不读。而于身心性命之源,终未有以采其旨趣。近来十方缘化,道履羊肠。七祖经睹,喜同雀跃。字挟风霜,非芸编瓠史之可比。声成金石,岂宋艳班香之能同。万缘俱净,八垢皆空。读百回之不厌兮,舌本生莲。览一字之莫减兮,头点顽石。于是廉泉让水之地,偏求善男;圣域贤关之旁,多延信女。窃幸履忧顿释,断简残编之改观;燕贺告成,琳篆琅玕之并美。愿世人照此奉行,不必嚼金玉之津液,不必服日月之精华。无劳尔形,无摇尔精。窈窈冥冥,安知不羽化登仙。同赴玉楼之宴也。是为序。
新刊七真因果传目录
卷上
第一回 怜贫困偶施小惠 入梦寐深指迷途
第二回 万缘桥真传妙道 大魏村假装中风
第三回 受天诏山东度世 入地道终南藏身
第四回 谈真空孙氏诲夫主 求大道马钰访名师
第五回 马员外勤奉养师礼,王重阳经营护道财
第六回 孙渊贞劝夫舍家财 马文魁受赂通权变
第七回 贿族长马钰立舍约 谈玄工重阳传全真
第八回 谈先天真一妙理 除魔根不二法门
第九回 王重阳分身化度 孙不二忿怒首师
第十回 讲三乘演说全真道 损面容甘做丑陋人
第十一回 降冰雹天公护法 施妙算真人指迷
第十二回 指坐功申明妙理,学真道喜逢明师
第十三回 散坛场学人归家去 换道装师徒往南来
卷下
第十四回 试凡心屡施叱责 顺师意常秉皈依
第十五回 示羽化先生归隐 送灵柩门人服劳
第十六回 大魏村三老谈往事 晋安桥一言指迷途
第十七回 戏喜红妙计脱身 难浑然当真盘道
第十八回 王玉阳以真复假 谭长真说古证今
第十九回 论玄机四言契妙 开山洞一人勤劳
第二十回 炼色相烟花混迹 说妙语道念纯真
第二十一回 孙不二洛阳显道术 马丹阳关西遇友人
第二十二回 分蒲团大道不恋情 问相法当面把人量
第二十三回 化强梁改邪归正 谈至理因死得生
第二十四回 苦根尽相随心变 阴魔起幻由人生
第二十五回 真阳足群阴退散 恶贯盈合家沉沦
第二十六回 祈甘霖回天转日 施妙术换凤偷龙
第二十七回 谕吾人谆谆告诫 论修行层层做来
第二十八回 赐鸩酒皇后试道,戴金冠真人吟诗
第二十九回 受丹诏七真成正果 赴瑶池群仙庆蟠桃
七真因果传目录终
2024年7月25日 已读
故事梗概:钟汉离吕洞宾化乞丐点化王重阳。重阳装作中风不出门不见客,闭门修行一十二年。得道功成,土遁离家。遵师命,创全真教法,度七为真人。其中渡化马丹阳,孙不二和丘处机三人故事最细。丘处机原是王重阳不愿收的弟子,因思维活络行动聪明,而处处被聪明误。有相面高人断定他必被饿死,于是他主动求死而不得一节最为有趣。后受仙人点化,才明白仙乃人修来,修行必改命,才定了心,破了心魔。丘处机修成之后与白云禅师斗法的故事更藏深意。佛道本一家,争论为了啥。

七真传 是一本有意思的书,有修真故事、法术神通,更是把道教的道法义理和打坐吐纳的修炼之途都融入进去。借着真人的口,阐述比较了儒释道三教的共通之理。有心人可以在其中淘到不少宝贝。

有“科学脑”的人可能不喜欢里面的神仙法术,认为是无稽之谈。书中吕祖其实已经言明,神通确实已经成了修道的阻碍。要先修玄理,再去了解神通。修道之法,积功累行是下乘,虔诚礼拜是中乘。至于上乘,直面虚无。
修行 宗教 小说 道家
大脑觉醒 豆瓣
作者: 小务虚 2022 - 7
大脑是底层第一性原理的化身
解决人性问题的过程,就是“重构大脑神经元网络”的过程。
作为改变本性的一个庞大工程,重构大脑,需要我们建立起底层能量对人性的规定性的深刻理解,这是起点。
人性是宇宙最复杂的问题,一切必须根据大脑原理设计,由此才可以建构起有效的解决方案。
生命以“负熵为食”的结构化过程正好违背宇宙的自发趋向,于是,要维护结构,就必须依靠能力从外界获得能量。但是能量在不断衰变,结构得不断提升能力才能获得足够维护生存的能量。结果,能量的单向衰变导出了万物演化的单向强化,而人类的大脑以及有它而形成的共同体就是这个演化到终末阶段的最强结构。
于是,大脑成为解开一切人性难题的关键点。
大脑是底层第一性原理的化身,是能量作用下万物演化到人类的体现,因此一切人性都可以在大脑里面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目标,就是全面的,深刻地看懂底层的这股强大的控制力量对一切人性的规定性,最终升起对自我本性的时刻警惕与审视之心,以这样的基本意识来时刻敦促我们保持精进,保持觉察与编码,最终实现重构大脑网络,从而改变人生的目的。
2024年6月22日 已读
书中最打动我的内容,不是对脑科学的科普,也不是对觉醒的理解,而是作者对自己的写作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与行为的觉察与反思,并根据觉察和反思逐渐修正自己的自动思维的过程。

他的脑科学知识并不扎实,或者说过于简化,简到会让专业人士挑出许多毛病。如果对脑科学了解比他多多人读此书,大概会连带着不去相信书中的核心观念:即,在生活工作中保持觉察和反省,用利他的态度为发心去做事,会身心愉快的取得成功。
书中对觉醒的理解,也只是到了与他人共情的地步。距离自我消解的觉醒还有些距离。

但作者自己的探索,一步一步的实践,能走到这一步,其实难能可贵。他的觉察、反思的功夫,确实非常踏实,对于如何利用情绪发现自己的私心,并且利用情绪产生和固化新的认知,掌握的非常厉害。以自身的经历作为例子,也足显出他的真诚。我觉得,把书中所有关于脑科学的东西都拿掉,也无损他的表达。

相信,如果作者不在此书的基础,继续学习与探究的话,与真正的觉醒相距不远。
修行 脑科学 觉醒
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Eugen Herrigel 译者: R. F. C. Hull Vintage Books 1999 - 1
Since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 in 1953, 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classic works on Eastern philosophy, the first book to delve deeply into the role of Zen in philosophy,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Eastern martial arts. Wise, deeply personal, and frequently charming, it is the story of one man's penetr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Zen Buddhism.Eugen Herrigel, a German professor who taught philosophy in Tokyo, took up the study of archery as a step toward the understanding of Zen. 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 is the account of the six years he spent as the student of one of Japan's great Zen masters, and the process by which he overcame his initial inhibitions and began to look toward new ways of seeing and understanding. As one of the first Westerners to delve deeply into Zen Buddhism, Herrigel was a key figure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Eastern thought in the West, as well as being a captivating and illuminating writer.
内在工程(全新修订本) 豆瓣
作者: [印] 萨古鲁 译者: 林麟、李雅梅、李艳萍 2020 - 5
"《内在工程》通过萨古鲁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为读者呈现认知自我的基本概念,打开尚未知晓的“自我地图”。并从“身体”“头脑”“能量”“喜悦”这几个方面入手,帮助读者去剖析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发现自我,进而找到自我。
《内在工程》的内容能够使每位读者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听到自己的声音,触摸到自己的内心。在萨古鲁的感召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向内,找到真正的自我。"
2023年2月24日 已读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开悟状态,身心都在升级,意识到自己内心有快乐所需的所有,理解了什么是正念,觉知,活在当下,脱苦。在这个状态下,我没有问题,感觉自己关于冥想,灵性的了解已经足够了。正在此时,微信读书提醒我本书上架,于是我就打开它读了。读的过程中,我不断的问自己,自己还需要读它吗?我告诉自己,读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吧。结果,读到能量一节,我感觉自己的认知再次被刷新。之前冥想是出现的神秘体验,在这本书里被清清楚楚的解释了。我再一次感到生活充满奇迹!这是一本从觉悟到了悟之书,是在我想要固步自封时指出前路的点醒之书。感谢作者,感谢生活。
修行 思维 灵修 灵性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豆瓣
Work: How to Find Joy and Meaning in Each Hour of the Day
8.8 (9 个评分) 作者: [法] 一行禅师 译者: 向兆明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1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工作中的一切磨砺,都是你修行的助缘。
◆一行禅师:当今世上最有影响力的僧人,《佛陀传》(原名《故道白云》)作者。
很多人常常抱怨工作辛苦、事业不顺,甚至讨厌上班。其实,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恰好是自我修行的最好机会。
办公室就是修行的最好场所,工作中事事都是修行。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遇见什么样的人,一切都是在训练你的心性。哪怕是面对一场无缘故的非议,或者填一份繁琐的报表,你都要在这样的事情面前,学会调适自己的内心。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省;少一份烦躁,多一份从容。一切磨砺都是你修行的助缘。
在本书中,一行禅师将指引你在工作的重压下磨炼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人格,最终使自己的工作、事业在平和喜乐中获得成功。
翻开本书,跟随一行禅师的脚步,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2023年3月4日 已读
僧人出家修行,修行即他们的工作。
俗人在家工作,工作即我们的修行。

一行禅师在这本书里,向人们开示如何利用正念,在日常的生活中修行。

虽然书名题目强调了工作,但内容却不仅限于为职场人士解惑。

因为一行禅师从一个人醒来,起床,洗漱,吃饭等开始,到通勤,工作以及工作中的环境,人际,项目,休息,午饭,再到下班回家后休息等每个人一天的行为过程中,揭示怎样通过正念呼吸,正念行走等,在每时每刻为自己带来宁静,通过爱语、谛听建立人际关系,通过发展慈悲心来知道个人的职业选择与发展…
内容可以说是包含了一个职业人的一天该如何正念的度过。一天天,延展开去,就是一生。所以,这又是一本人生指导书。

一行禅师的书,我已经看过好几本了,每一本都好。
修行 冥想 正念
You Are Here 豆瓣
作者: Thich Nhat Hanh Shambhala 2009 - 8
2023年3月25日 已读
一行禅师的教诲,百听不厌。呼吸禅,一呼一吸间,带人回归当下。我吸,我知我吸;我呼,我知我呼。行禅,让人感知身心合一,我在这儿,我到了。与人交往,学会爱语与谛听,学会唤起对方生命的喜乐。亲爱的,我在这儿。亲爱的,我为你而来。亲爱的,我看到你的痛苦,我在这儿。亲爱的,我很痛苦,你能解释你的真实意图吗?正面情绪是我,负面情绪也是我,身是我,新也是我。自己不要反对自己。恐惧来袭,要说恐惧是我,我在这儿,我会照顾好恐惧。喜乐将领,要说喜乐是我,我会照顾好喜乐。学习佛法,我不是我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y或意识,五蕴皆空。无常,无我,涅槃。一切都在变化,恒定的我只是虚构,涅磐中是无限可能,是新起点。找附近的僧伽团体一起修习,更能保持正念。多希望一行禅师还活着。可透过这书,他岂不是仍然活着?!
佛教 修行 正念
臣服实验 豆瓣
The Surrender Experiment: My Journey into Life’s Perfection
7.8 (8 个评分) 作者: (美)迈克•A. 辛格 译者: 易灵运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1
★从隐居者到上市公司CEO,放手由生命掌舵的“臣服实验”,让他走出了令人惊叹不已的人生,不仅收获了世俗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和成功事业,亦得到了心灵的平静;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冠军图书作者、奥普拉脱口秀节目受访者迈克•A.辛格讲述自己真实的传奇人生故事;
★享誉全球的心灵 导师迈克•A.辛格40年臣服实验中的心路历程,将会挑战你关于生活最顽固的认知,启发你向内探寻,以全然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生活;
★李一诺(盖茨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奴隶社会”公众号和一土教育共同创始人)含泪作序推荐;
★肖恩•埃科尔(哈佛幸福课的主要设计者,《快乐竞争力》作者)、杰克•坎菲尔德(《心灵鸡汤》系列策划者)、朱迪斯•欧洛芙(《正向能量》作者)等诚意推荐。
【内容介绍】
迈克•A.辛格,是世俗意义上极其成功的创业者和生意人,是瑜伽、冥想大师,是畅销书作家,在商业、艺术、教育、健康和环保等诸多领域均取得过耀眼成就:
他在佛罗里达密林深处创建了一处占地600英亩的静修社区“Temple of Universe”,该社区始于40多年前,今天已是久负盛名的瑜伽和冥想中心,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自我发现之旅中来到这里感受内心的宁静;
他创办的第一个公司是建筑公司“Built with Love”,后来是 Medical Manager Corporation 的创办 CEO 和董事长,开发出全面改变了医疗管理行业的先进软件包;
Medical Manager Corporation在1997年上市,1999年就有超过10亿美元的估值,公司成就还被记入史密森学会的档案馆;
他写的书,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成为奥普拉最爱的书,在土耳其、巴西、西班牙、瑞士、日本、中国台湾、荷兰、丹麦、芬兰、波兰、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版,他由此成为无数读者的心灵导师;
…………
《臣服实验》将讲述这一切是怎么来的,讲述这40多年中辛格的内心历程。
讲述始于他20岁出头时,那时他还是一个经济学在读博士,只想在林中独居。
在一次深层次的灵魂觉醒后,辛格决定:放弃自我的偏见和喜恶,放手让生命本身来执掌人生之舵。亦即臣服于生命。
以仅有一次的人生为赌注的这场大胆实验,结果给他带来了40年的非凡之旅,让他走入生命之完美。
辛格将通过自己的讲述,带你看到一个人的痛苦、纠结、探寻、发现,以及最终的绽放。
你将发现,选择臣服之后,人生可能出现的种种奇迹。
【名人推荐】
看一本讲自我成长的书而看哭,对我来说是第一次。……看这本书,我经历了内心巨大的共鸣和情绪的起伏,经常忍不住流下泪水。……他在对“我”和“生活”以及“世界”的关系的不停探索中,从不自知到自知,从自知到对抗,从对抗到控制,从控制到放手,从放手到臣服。看这本书,你会看到一个生命的痛苦、纠结、探寻、发现和最终的绽放。这个过程,他叫作“The Surrender Experiment”(臣服实验)。
——李一诺(盖茨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奴隶社会”公众号和一土教育共同创始人)
现代荒原中一个孤独的声音,呼求着臣服,而非搏斗。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臣服于生命并非意味着放弃梦想。
——肖恩•埃科尔(哈佛幸福课的主要设计者,畅销书《快乐竞争力》作者)
在最新著作《臣服实验》中,迈克•辛格以其典型的精确性和清晰性向我们揭示:日常生活——无论是处理俗务还是精神修习——可以让我们抵达生命那超乎想象的完满内核。这正是纷乱现世所亟需的实用技能。
——杰克•坎菲尔德(《心灵鸡汤》系列策划者)
迈克•辛格写下了他对于生命中“臣服”这种奇妙力量的美丽、动人记忆。凭着勇气、胆识和深思熟虑,他超越了现状而敢于信任生命,向它的终极完满臣服。
——朱迪斯•欧洛芙(《正向能量》作者)
只有那些最好的书才能清楚地解释“存在的人”(a human being)和“做事的人”(a human doing)之间的差别,并明晰这一差别何以如此重要。《臣服实验》正是这样一本书。鼓舞人心,满怀真诚,又极度引人入胜。
——迪恩•雷丁(心理学家,《意识宇宙》作者)
(正在采用) (你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