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
海岩文集--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豆瓣
作者: 海岩 群众出版社 2003 - 1
故事缘于一把意大利小提琴,这把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在我国失窃后,被偷运到香港引起了香港两大黑帮——潘氏家族和天龙帮的一场火拼。潘家幼子潘小伟被偷送到大陆避难,我公安人员闻讯后,立即组织侦破小组,以潘小伟为线索,展开了追查小提琴的工作。
潘小伟被天龙帮一路跟踪到北京,正当杀手向潘小伟时,我公安人员一并擒获二人。经过审讯得知小提琴现在潘氏家族手中,但由于潘小伟从不参与家庭事务,故并不清楚小提琴的具体下落。于是,侦察队长伍立昌派出刚从刑警大学毕业的女警官司吕月月,化妆成导游小姐,与其他几位武警同志,在保护潘小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追查国宝级文物小提琴。
这次事变触动了潘小伟,他终于答应配合警方,劝说其大哥潘大伟交出小提琴,通过几天的接触,月月和潘小伟这一对青年男女产生了朦胧的情感,而一直暗恋月月的刑警薛宇的心里不是滋味,与此同时,我公安人员在几经波折后获悉天龙帮帮主即将抵京参佛拜庙,顺例接受潘家仪和之礼——小提琴,于是侦破小组布下天罗地网,在潘小伟的主动配合下计划夺回国家财产,哪料中途节外生枝,潘大伟让潘小伟利用献琴之际暗杀了天龙帮帮主,并携琴私逃。
正当我公安人员对潘大伟和小提琴进行搜搏时,潘小伟竟瞒着大哥,偷出小提琴,冒险来见吕月月,在吕月月的劝说下,潘小伟把小提琴悄悄交给了警方,小提琴终于回归祖国。潘小伟欲与吕月月南下出逃。一路上,潘大伟等人严密监守吕月月,使其无法与组织取得联系,直到他们来到出境前的最后一个小镇,吕月月趁众人熟睡之时,犹豫再三,终于以人民警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战胜了个人私情,悄悄拔通了报警电话……
当刑警们赶到时,潘大伟等已死于同天龙的厮杀中,而潘小伟也在吕月月和她的队友们面前,,绝望地自杀了。
回到北京,月月回想自己在被挟持的过程中,由于私情而产生过种种犹豫和矛盾,为此,吕月月深深自责,她辞去刑警的职务,回到东北老家,正当她准备深居简出,平淡度日时,却发现自己已怀上了潘小伟的骨肉,孩子是无辜的,更何况是自己亲生的,月月决定生下孩子,为了抚养孩子,月月辗转求职,生计困顿,最后只好又回到了北京,做起了陪酒女郎,呼酒买醉,来麻痹自己。
潘氏家庭得知大祟仍有潘家后续的香火,为收回孩子,潘家族骗吕氏母子去了香港,一年后,吕氏母子惨死街头,成为潘氏家族内部利益斗争的牺牲品。
河上柏影 豆瓣
作者: 阿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0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
“山珍三部”《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
2016精装感动上市
守护自然
敬畏生命
在多变的尘世
瞻望人性的温暖
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即便看起来,这个世界还在向着贪婪与罪过滑行,但我还是愿意对人性保持温暖的向往。就像我的主人公所护持的生生不息的蘑菇圈。
——阿来
《河上柏影》是著名作家阿来2016年*小说作品,也是其“山珍三部”系列最后一部。阿来在创作谈中说,“有十年没写过中篇了。十年前在日本访问时,泡那里的温泉,突然想起青藏高原上的温泉,写了一篇《遥远的温泉》。后来就再也没有写过了。今年突然起意,要写几篇从青藏高原上出产的,被今天的消费社会强烈需求的物产入手的小说。*一篇,《三只虫草》。第二篇,《蘑菇圈》。第三篇,《河上柏影》。”
“山珍三部”既充满对自然、生态的深切关怀,也充满了温暖、动人的人情之美。“我相信,文学更重要之点在人生况味,在人性的晦暗或明亮,在多变的尘世带给我们的强烈命运之感,在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
《河上柏影》主人公王泽周出生在岷江山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他们家坐落在江边五棵老柏树下。这几棵岷江柏是王泽周的自然课堂,也是母亲依娜精神信仰的依靠。
作为村里*一位大学生,汉藏混血儿王泽周从小一直充满着对身为木匠的卑微木讷的父亲,曾因家世沦落被男人欺凌的母亲的怨恁。后来他离开家乡到城市读大学,在学校里也因为出身而承受了来自同学贡布丹增的欺侮和歧视。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回乡,因工作关系又与贡布丹增有了交集,在对生态自然、旅游发展的理念上博弈对峙……与此同时,他与父母的感情,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由怨恁不满到温情依恋,人世纷争和烦恼在对父亲的谅解中、亲情的回归中慢慢融化……
家庭生活 豆瓣
8.3 (59 个评分) 作者: 姚鄂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2
▶实力作家、汪曾祺文学奖获得者姚鄂梅最新小说,以机巧布设家庭新序,平凡中捏塑伦常奇情。
▶《家庭生活》是一本鲜活的描写当代家庭生活的小说,围绕这家庭这个社会里最小的基本单位,探讨人性与命运的流转。家庭是文学书写中的常见母题,姚鄂梅却写出了新意。小说语言朴素,却拥有统摄人心的力量。
▶突然做出过激行为的儿子,买卖婴孩的男人,介入别人家庭的第三者,社交网络时代下的新家庭关系,这些故事源自我们的经验范畴,又延伸出了新的思考,金钱与情感、欲望与责任等,而读者得以在重审家庭的过程中定义自己。
▶从姚鄂梅所写的诸多故事里,读者看到了在社会剧烈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矛盾的尖锐、多样,似乎“无论男女,都被各种各样的焦虑和困苦包围着”,姚鄂梅作为写作者,总是比普通人更敏感、更容易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困惑,她把这种困惑表现出来,给人一些教训,有时是通过很刁的角度进行的。——梁鸿鹰(评论家)
▶作为一位实力派小说家,姚鄂梅的创作特点显而易见:注重讲故事,不搞叙事圈套;顺着人性这根藤蔓,将悲惨命运一捋到底,黑色阴影笼盖四野;把理想主义冲动和悲悯情怀深深埋藏,将现实的严酷呈现到不尽人情的地步;寓历史意识于小故事之中。——师力斌(《北京文学》杂志副主编)
▶姚鄂梅身为女性在如此一种情节设计的背后,我们可以真切感觉到作家对于女性不幸命运的强烈同情与悲悯。与这种同情悲悯相比较,尤其不容忽视的,借助于这种别出心裁的情节设计,姚鄂梅对于当下社会不合理的性质提出了殊为激烈的文学抗议。——王春林(评论家,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2022年3月17日 已读
写得好,四个中篇,都很精彩。
小说非常值得一看。
看到豆瓣里许多女性主义视角的评论和解读,只是对书中男性角色的批判。那些评论,只能说是试图玷污原书。
小说本身的视野,更广阔。没放过男人,也没放过女人。
小说 当代文学
不吃鸡蛋的人 豆瓣
6.4 (28 个评分) 作者: 钱佳楠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
女孩周允生长在简朴的工人家庭,母亲精明好强,父亲温和懦弱。从童年起,她就被视作母亲改变命运的“稻草”,一直乖巧懂事地成为着父母眼中有出息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甚至为了省一笔住校费用,假装自己对鸡蛋过敏。直到遇见特立独行的男孩魏叔昂,她渐渐意识到内心暗藏的那个真正的自我。从十几岁到三十岁,她一次次试图跨过成长的深河,成为想成为的自己,坚持一份不被理解的爱情,但复杂的家庭关系,始终是她的阻碍。终于,周允做出了可能会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
******
钱佳楠的书写克制而疏离,即便在最热情的段落里,也依然隐藏着一个冷眼旁观的作者。小说里氤氲着冰冷的空气,任何离别都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这是一部书写爱的作品:爱意味着接纳加诸在我们身上的限制和约束,使它们成为我们的选择。
——张悦然(著名作家)
******
《不吃鸡蛋的人》是一个家族故事,也是一个女孩子的身体历史和内心史。书中的上海市民家庭被困窘所摄,超出自己掌控的社会变迁磨损了他们,鞭子挥向女儿,带着爱的声响。
——淡豹(著名媒体人、作家)
******
这不单单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故事。时代总是骤然断裂,骤然碰撞,旧人挣扎着变成新人,适应着新的装束,新的图景,新人又要面临时代变旧,自己被撇到时代边缘。于是有了挽歌,有了诗,有了画,有了钱佳楠的故事。有了凡俗的人世里,一点点难解的关怀。
——韩松落(著名影评人、作家)
翅鬼 豆瓣
6.6 (30 个评分) 作者: 双雪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1
你们的书上没提过翅鬼这个名字吧……
雪国人绝大多数都是双手双足一个脑袋,谓之五体。雪国人描述崇拜常说五体投地,意思就是这五个地方全都着了地,就像我现在做的样子,其实就是磕头,可你们瞧见了,我除了这五体,还有两体怎么也着不了地,这就是我的翅膀。
你们当然可以嘲笑我,不用偷 偷地把嘴捂起来,我的翅膀确实又丑又小,和你们的翅膀比不了,可是当年在雪国的时候,这一对小小的翅膀就足以让我服一辈子的苦役,成为终生的囚徒。
【编辑推荐】
“《翅鬼》的开头是我写过的最得意的开头,也是我所有小说的开头。”——《翅鬼》是小说家双雪涛的处女作,曾获第一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书稿是作者在八年前、二十八岁、还是一个银行职员的时候完成的,按他的话说,“写《翅鬼》的那个我从不认为自己在搞文学,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在搞什么,只是因为在搞而激动。《翅鬼》使我写出了后来的小说”。
“作家就是独个儿的那个人,从我写第一篇小说时,就记下了这一点”—— 像是海边用细沙堆叠堡垒的小孩,双雪涛用简单鲜明的意象(雪国、断谷、深井、翅鬼、谷妖……),创造了一个暴雪纷飞的奇想世界。小说人物鲜明、热烈,具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巨大能量。
被割掉的翅膀,被奴役的翅鬼,关于自由与反抗的绝美寓言——在双雪涛构筑的极寒之域雪国,翅鬼是被困深井、失去自由的奴隶,没有姓名,没有文字……整个故事充满了对历史的怀疑和对英雄的诘问:“强者为什么就要奴役弱者”?
2022年9月1日 已读
有翅膀的人对于没翅膀的人来说,可以是赤鬼,可以是翼灵,也许还可以是天使。称其为鬼,是因为其异于己类,且他们令人害怕。称其为鬼,用其为奴,待其为囚。可,好希望,自己也能飞呀。 若己不能飞,那能飞的,就都得死。
中国大陆 小说 当代文学 文学 虚构
逍遥游 豆瓣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7.4 (91 个评分) 作者: 班宇 理想国|春风文艺出版社 2020 - 5
★《冬泳》之后,班宇最新作品。
收录七篇风格殊异、深具探索性的中短篇小说,呈现出更为阔大的文学面貌:干冷枯燥的风,空气里的土与尘,即逝的光,喷出的泉水,荡开的地火,不存在的文本,溺水者,迷途者……人物与故事相互嵌套,梦境与隐喻绵延不绝,一切遂变得模糊,如雾中风景。班宇像一位幽暗时代的幸存者,盗取火种、探寻原罪,穿梭于种种混沌难言的人生困境之间,并将之统统引爆,创造出一个个奇妙的神谕时刻。
★所有的化身与倒影,皆你我之名姓。
落魄的小说家、饲养蚂蚁的男人、患病的女孩、追寻彗星的爱人、消失在时间里的父亲……那些命运与生活里的历险者,栖身于雷鸣,涉水入云,持着烛火夜行,照亮山海与风。同名小说《逍遥游》列《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榜首,获作家李陀长文赞誉:“他把一种十足暧昧的原生态生活原封不动地摆在我们眼前,《逍遥游》让我联想到小津安二郎。”
★为弱小者给予支持,为卑微者延续幻梦。
在盛大的寒冷里,如何保持尊严?被生活击倒之后,还有什么能点亮我们心中的微火?他们渺小、脆弱、几不可闻,又磊落、坚韧、无处不在。那些大时代中艰难挣扎过的印记,那些不可违背的誓言,那些让人恍然出神的魔幻时刻。《逍遥游》所呈现的,是每一个人在俗世生活中的自由渴望,是盛景过后我们的生活正缓缓显露的真实样貌。
★ 在混沌的日常中创造“逃逸空间”,以魔幻的方式呈现不可言说的现实。
北方不是过去,而是未来。七篇小说如同时间晶体,折射出丰富面向,充满先锋意味与实验精神。以虚构抵达真实,并在两者之间保持着精妙的平衡。在生活巨大的轰鸣声中,我们经由他的小说列车逃逸到另一时空,那里有遥远的暮星,失败的郁绿,也有明亮的温柔与落寞,人在山林里穿行,拥抱四季,经过河流,只要我们仰头,便能看见星光随行。
-------------------------
《逍遥游》是班宇继《冬泳》之后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七篇风格殊异、故事时间向度横跨三十年的中短篇作品,呈现出更为开阔丰富的面貌。落魄的小说家、饲养蚂蚁的男人、患病的女孩、追寻彗星的爱人、消失在时间里的父亲……他们身陷一片大雾之中,在摇摇欲坠的光芒里,却总想着笨拙起舞。这些故事浸润着社会变迁中人们的阵痛与印记,书写璀璨与暗淡、希望与绝望之间,我们真实的怯懦、渴望、困顿和挣扎。溺水者想要上岸透口气,迷途者等待一个晴夜。暗夜不会永远深不见底,因我们一旦选择仰头,便能看见星光随行。
班宇以精湛的叙事深入日常生活的肌理,在混沌之中创造出沉静的“飞升时刻”,形成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叙述语调:如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一般,严苛、寒冷而富于诗意。一切凡俗与苦痛在他笔下变得澄澈如冰,开阔邃远。我们也共同听见了那些被历史与日常掩藏的呜咽,并为之停驻片刻。
2022年9月19日 已读
喜欢逍遥游。读它的时候,我总是把李雪芹放在脑子里,这样,我就能用东北话念对白。也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能更好的理解人物了,但这样真的能感受到书写者对东北口音的熟练应用。
不过,读着读着,忽然觉得,李雪芹在讲脱口秀时候用的那口音,语调,语气,表演痕迹太重了,完全没有小说语言的灵动…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小说 当代文学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