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
疼痛的真相 豆瓣
The Painful Truth: The new science of why we hurt and how we can heal
8.0 (7 个评分) 作者: [英] 蒙蒂·莱曼 译者: 李艾琳 2022 - 7
🥼2019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入围作者
🥼2020年英国皇家医学会疼痛论文奖得主力作!
为什么没发现伤口的时候就没那么疼?为什么看到别人受伤,自己也会觉得疼?孤独也会让人疼痛吗?什么是幻肢疼痛?为什么在伤口痊愈之后,还会感受到疼痛?
人人惧怕疼痛,但并非人人了解“疼痛”,甚至可以说,我们之前对疼痛的认知都是错误的。
近年来,疼痛科学领域持续发展,这让人们对疼痛的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莱曼博士在本书中揭示的,我们误解了疼痛,还让它产生了对人类有害的影响。莱曼博士记录了从持续性疼痛到社会性疼痛等一系列前沿研究,还结合亲身接触过的受疼痛困扰者、从未感受过疼痛者等真实病例,带领我们走出深陷已久的误区。他不仅为我们控制并减轻疼痛提供了希望,还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颠覆你对疼痛的认知,让你不再“谈痛色变”
运动时受伤,疼!学习、办公一坐坐一天,疼!日常生活中难免受到擦碰,疼!传统印象里,疼痛是我们受到伤害是身体发出的哀嚎 ,是身体出现问题时才会产生的症状 ……现在,蒙蒂·莱曼博士提出了颠覆性观点:疼痛不是疾病的探测器,而是身体的保卫者!从根源改变我们对疼痛的认知,以科学视角介绍疼痛机制,让我们不再那么畏惧疼痛,更客观、理性地看待自身健康问题,更加从容地生活。
🩹从方方面面剖析疼痛存在的原因,我们会疼不只是因为身体出了问题
为什么我没发现伤口的时候就没那么疼?为什么我尝试多种药物,却治标不治本?为什么看到别人受伤,我自己也会觉得疼?幻肢疼痛是怎么回事?孤独也会让我疼痛?弱势群体的痛感会更强烈?……莱曼博士从社会、文化、社交等日常生活各方面入手,探索人的生活对身体感受的影响,找到每个人的致痛原因。
💊不仅分析为何“疼”,还要探究如何“治”
你知道吗,除了求医问药,对待疼痛还有更简单的缓解方式:大笑是最好的止痛方式;减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也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措施;受到持续性疼痛困扰的人更需要陪伴……不局限于疼痛的成因,莱曼博士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且可行的解决方法,就算无法“书到病除”,也能让你有所收获。
💉医学科普专家新作,凝结更新的医学研究成果
本书作者蒙蒂·莱曼博士是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入围作者、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医学写作方面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并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发表演讲,更获得了2020年皇家医学会疼痛论文奖,是英国医学界的权威人士。为本书,他参考了大量相关资料、文献、实验数据,结合领域内更新的研究成果,用例证结合的方法将真实的“疼痛”呈现在我们眼前,更具参考价值。
2024年10月16日 已读
读此书,端正对疼痛的认识。不避疼痛,不必受苦。

国际疼痛研究会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与情感体验,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疼痛与组织损伤相关自不必说,但疼痛与“组织损伤类似”,就需要解释了。按照作者的梳理,疼痛是个人感受,是大脑做出的决定,是一种警报,并受生理、心理与社会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

首先,要明确一点,疼痛是重要得人体功能,不可缺失。书的第二章记述了一些因为基因突变或神经疾病而无痛觉的人:他们没有疼痛的预警,常常深处险地而不自知,受伤了也丝毫不觉,直到事情发展到无可挽回,造成截肢甚至丧命。生下来就没有痛觉的孩子,常常活不到成年。

人们通常认为,受伤就会疼,且伤越重越疼。实际情况却复杂的多。比如,遭到枪击的士兵常常被抬到后方医院后才感到疼。《不要跟你妈争论》作者记述其遭劫匪枪击的经历,称当时不但不疼,反而异常冷静。同时,持续性疼痛病人身上找不到组织损伤,幻肢疼痛病患提到的疼痛部位根本就不存在了。可见,疼痛警报的拉响,受伤并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

心理学家的研究揭示,学习了解疼痛相关的知识,降低低对疼痛的期待,使用安慰剂/假手术,让身体相信它得到了治疗,即便人们知道自己得到的是安慰剂,仍旧能减轻甚至消除疼痛。

社会排挤产生的社会性疼痛会加重生理疼痛,而同伴的支持,探望,拥抱,陪伴,也会降低的痛感。

于是,疼痛的治疗与缓解,就有了药物治疗,心理疗法,社会支持等全方位的疗法。

我喜欢作者的一点,是他没有被自己的西医学习限制,对各种非西医的疗愈方法有开放的态度,愿意研究尝试一些西医所不了解的疗愈方法。比如,简单的睡眠、锻炼和社交等生活方式改变。比如,整体医学,催眠,编织,呼吸训练,宗教祈祷,正念冥想,斯多葛主义,佛陀思想...凡是对疼痛有效的方法,他都乐于探索和接受。

最后,作者反复强调,疼痛是来人的保卫者。我抱持同样的看法:疼痛是来帮我们的,并值得感恩。人们对疼痛感觉糟糕,是来基于偏好对疼痛做出的负面解释。不要逃避痛苦,因为,越逃避越痛苦。
疼痛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