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
幸福课 豆瓣
8.1 (17 个评分) 作者: 陈海贤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 - 6
1、10个有关成长的经典心理学问题深度探讨、12封咨询者来信与温暖解答,作者带领我们一起穿越内心的匮乏与不安,学会与自我和解。
2、在心理咨询领域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接纳自我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活在当下的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不满,越来越难感受到幸福?为什么会有自卑、焦虑、匮乏、敏感、拖延等等一系列的困惑?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自我苛责,越来越难以接纳自我。其实真正的进步不是那么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带着自我接纳体会进步的喜悦;真正的进步不是被对自己的不满和焦虑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目标吸引着;真正的进步都不那么着急,我们默默努力耕种,耐心等着它开花结果。如果我们真有病,我们也是带着症状投入地生活,相信成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3、就像,如果把追求幸福比喻为登山,登顶只是瞬间的事,而攀爬的过程却艰辛而漫长。我正爬我的山,你也有你的山要爬。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恰好也爬过。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虽然没爬过,但从我所在的地方望过去,能够看到你攀爬的山上,哪里有路,哪里有坑。
我想指给你看。
Finding Your Own North Star 豆瓣
作者: Martha Beck Harmony 2002 - 1
“Explorers depend on the North Star when there are no other landmarks in sight. The sam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you and your right life,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your potential for happiness. I believe that a knowledge of that perfect life sits inside you just as the North Star sits in its unaltering spot.”
Martha Beck has helped hundreds of clients find their own North Star, fulfill their potential, and live more joyfully. Now, she shares her step-by-step program that will help you take the exhilarating and frightening journey to your own ideal life. Finding Your Own North Star will teach you how to read your internal compasses, articulate your core desires, identify and repair the unconscious beliefs that may be blocking your progress, nurture your intuition, and cultivate your dreams from the first magical flicker of an idea through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ore satisfying life. Martha Beck offers thoroughly tested case studies, questionnaires, exercises, and her own trademark wit and wisdom to guide you every step of the way.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豆瓣
作者: 彭凯平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7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本该是幸福的,物质充盈、信息发达……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时常感到焦虑、烦躁、沮丧、难以专注,也因此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结合20余年的心理学研究实践,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看待幸福的差异性,为当下的中国人重新解读幸福。幸福不是简单的生理满足,也不依附于攀比和财富。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而这种意义来自我们在工作、爱情、婚姻、人际交往、亲子等人生课题中的创造与收获。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理性思辨的语言、丰富接地气的实验案例,揭开关于幸福的六大谜题、28条法则:
 幸福的陷阱:驱除心灵雾霾
 积极的力量:拯救“不开心”
 职场幸福:如何过有效率的人生
 人际心理: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 寻找真爱:生活不是偶像剧
 积极养育:为孩子注入王者基因
书中还提到了应对挫折的独门绝招“五施理论”。彭凯平教授认为,刻意练习这五个简单的行为,你就能从日常小事中持续获得幸福。
言施:积极地表达和交流
身施:用触摸和运动激活身体
眼施:用眼睛发现生活的美好
颜施:经常微笑
心施:培养内心的感受力
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会重新审视自我,过一个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2021年3月8日 已读
语言上,感觉读了一本翻译的书。

书的目标似乎不清。既想做科普,又想给建议,结果两方面都做得不够。

内容撑不起野心。涵盖个人生活,职场,两性,婚恋,育儿,但哪个方面都没有太讲透。

也没什么从一而终,一贯到底的主线。个人故事穿插其中,感觉有一点儿尴尬,不如不讲。

彭教授能从繁忙的学术,教育,行政等工作中,仍能有时间写书,饶实让我敬佩。
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思维的囚徒 豆瓣
作者: [美] 亚历克斯·佩塔克斯 / [美] 伊莱恩·丹顿 译者: 赵晓瑞 中信出版社 2019 - 7
本书作者亚历克斯·佩塔克斯师从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本书与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一脉相承,将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应用到了现代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启发读者发现工作和生活当中的意义,并通过“意义”来对抗焦虑、抑郁和空虚。
本书提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7原则:自由地选择你的态度,实现有意义的目标,发现生命瞬间的意义,千万不要违心做事,从远处审视自己,改变你的关注焦点,要敢于超越自己。
意义疗法从集中营应用到当下的工作环境中,它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在影响着个人、公司甚至我们的社会。
2024年5月29日 已读
第二次阅读此书。

人生难免虚无,面对虚无,人类行动。由此,弗兰克尔认为,人类的心理原始动力,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追求享乐的力比多,不是阿德勒的权力意志与自卑,而是对意义的追寻。找到意义,人就能过良好生活。他把意义定义为“与自己的本性或核心本质达成的共鸣”,且认为意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要找到意义就好。

本书作者,试图做的事,是总结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学说,并帮助读者找到工作和职场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他俩做的不错。除了总结出意义疗法的七条原则之外,还提出了可以指导生活和工作OPA原则:O = Other, 和他人建议有意义的连结;P = Purpose,做有崇高意义的事儿;A = Active,积极热情的去拥抱生命,拥抱生活。

弗兰克尔是个挺厉害的人物,曾师从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但之后自创门户,十几岁就发表论文,二十几岁就在当时欧洲心理学界出名。让他更为出名的是,他在二战时被关进集中营,并在其中完善了自己的学说。之后的一本《Man searching for Meaning》被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

这本书的确有疗愈作用。意义非常重要,追寻意义,过有意义的生活,是人们摆脱虚无的重要方法。书中的一句话对我很有帮助,大意是,当你还没有找到你生活的意义,继续寻找意义,就是你的生活意义。

当然,现在我的看法不同了,但那不是该写在这本书的书评里的。
个人成长 个人管理 心理学 思维 成长
真实的幸福:央视《读书》五天力荐;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作序推荐 豆瓣
Authentic Happiness
作者: [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译者: 洪兰 2020 - 9
● 《真实的幸福》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集大成之作,是央视《读书》栏目连续五天力荐的作品,是每一个人提升幸福感不可不读的经典作品。
● 过去的几十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错——我们可以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问题做出非常精准的描绘,并且已经有很多心理疾病可以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有效医治。但是,谁都不愿意糊里糊涂地度过一生,我们更需要的不是一天天地减少痛苦,而是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而现在,心理学已经走到了了解积极情绪、建构优势和美德、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的时候了。
● 《真实的幸福》以一种通俗而又不失科学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怎样才能变得更加幸福。如果你想变得更幸福一些,不妨照着书中的建议来试试,相信幸福一定就在你的眼前!
[编辑推荐]
● 央视《读书》栏目连续五天力荐读物!
● 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塞利格曼集大成之作,塞利格曼幸福经典系列之一。
● 建立优势、实现自我的心理学箴言,提升幸福感不可不读的经典作品。
● 全球畅销近20年,销量达到200多万册。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教授作序推荐。
● 给所有人的幸福课:
在哈佛,这是一堂听课人数zui多、zui受欢迎的课程;
在IBM、通用电气、壳牌、宝洁、谷歌,这是一堂平衡成功事业和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在英国贵族名校威灵顿公学,这是一堂提升人生品质的素质课。
● 湛庐文化出品。
2022年9月5日 已读
本文用积极心理学研究,论证人真正的幸福来自于了解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与美德,并通过在生活中应用自己的优势获得满意感,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六种美德是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比起斯多葛主义者倡导的四个美德多了仁爱与精神卓越。优势则有24个:分别是获得智慧与知识美德的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和洞察力,实现勇气美德的勇敢、毅力和正直,实现仁爱美德的仁慈与爱,实现正义美德的公民精神、公平和领导力,实现节制美德的自我控制、谨慎和谦虚,实现精神卓越美德的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和热忱。书中提供了问卷帮助读者发现并判断自己的突出优势。书的后记,讨论了非零和双赢,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了一种神性且乐观的未来图景,非常有启发。
psychology 优势 幸福 心理 心理学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豆瓣
Learned Optimism
作者: (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译者: 洪兰 2021 - 6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扛鼎之作,是央视《读书》栏目连续五天力荐的作品,是告别抑郁,从根本上改变悲观人生,提升幸福感的必读作品。
●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Di一部分探讨了人们为什么会抑郁;Di二部分讲述了乐观的人具有哪些优势?第三部分探讨了人们应如何从悲观思维转变成乐观思维。塞利格曼认为,乐观思维可以帮助人摆脱抑郁、正视挫折、改善健康状况,而通过运用“ABC”模式,你就可以习得把悲观思维变成乐观思维的方法。
● 乐观和幸福是成比例的,乐观有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概念。我们要通过学习方式和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新奇的、美丽的、善意的东西,培养愉悦的心情,才能在生活中活出乐观的自己。
● 如果你是企业家,你需要学会乐观,能抵挡住每一次公司发展带来的压力;如果你是职场人士,你需要学会乐观,扛过每一个难关和挑战;如果你是家长,你需要学会乐观,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榜样;如果你是学生,你需要学会乐观,以应对学业的压力;如果你是运动员,你需要乐观,抓住每1秒的胜利机会。
2022年9月2日 已读
一句话送给悲观者:不要因为悲观而懦弱。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的开创者。他早期通过研究习得性无助而声名鹊起,但却在职业生涯后半段注重研究人如何能获得心理健康。从习得性无助开始,逐渐转向习得性乐观。

乐观有诸多好处,乐观的人身体更健康,工作更投入高效,更乐于助人表达善意,更抗压力。对于悲观想法,作者提出了ABCDE法来改变,可以使人更加乐观的面对人生。

当然乐观并非百利无害,悲观也并非一无是处。悲观者常常正确,却较少行动;乐观者常常犯错,可往往成功。所以,在犯错代价低的时候要保持乐观,在犯错代价高的时候适当悲观。
心理学 思维 成长 科普 积极心理学
The Optimistic Child 豆瓣
作者: Martin E. P. Seligman Mariner Books 2007 - 9
In The Optimistic Child, Dr. Martin E. P. Seligman offers parents, teachers, and coaches a well-validated program to prevent depression in children. In a thirty-year study, Seligman and his colleagues discovered the link between pessimism -- dwelling on the most catastrophic cause of any setback -- and depression. Seligman shows adults how to teach children the skills of optimism that can help them combat depression, achieve more on the playing field and at school, and improve their physical health. As Seligman states in his new afterword for this edition, "Teaching children optimism is more, I realized, than just correcting pessimism . . . It is the creation of a positive strength, a sunny but solid future-mindedness that can be deployed throughout life -- not only to fight depression and to come back from failure, but also to be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and vitality."
2022年9月21日 已读
2019年我读过了这本书的中文版。读英文版是复习。教出乐观的孩子,最好的就是家长本身乐观。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是悲观性格,这本书就重要了,它教你识别自己的悲观相仿,并通过一系列认知行为疗法(CBT)中的认知改变技术去改变人的悲观解释风格,从而积极的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从中学习,而不是因为失败就陷入焦虑,恐慌,抑郁状态,甚至引发心理生理疾病。当然,悲观不是只有坏处,也有好处。有句话说,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造成这种刻板印象的原因,大概是悲观者更少冒险,更少行动。悲观者变得乐观一些的意义,就在于使得悲观者面对失败时仍能行动,不仅仅成为智慧者,还要成为勇敢者。
psychology 心理学 思维 成长 积极心理学
Flourish 豆瓣
作者: Martin E. P. Seligman Atria Books 2012 - 2
From the author of the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Authentic Happiness. In this groundbreaking book, one of the world's foremost academic psychologists - and found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movement - offers a new theory on what makes people flourish and how to truly get the most out of life. Flourish is a fascinating evolution of Seligman's thinking, and offers inspiring stori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action - innovative schools that add resilience to their curricula; a new theory of success and intelligence; and evidence on how positive physical health can turn medicine on its head. Building on his game-changing work on optimism, motivation and character, Seligman shows us how to flourish and bring well-being into both our personal lives and society as a whole. Wellbeing is a way of thinking that the new coalition government is taking very seriously indeed.
2022年10月23日 已读
塞利格曼在10年写就,11年出版的书。在其《Authentic Happiness》的幸福理论上进行了扩充,产生了个人的well-being的PERMA模型。他认为个人的well-being的五个要素是积极情绪,投入,积极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其中投入和成就是新加入的要素。在介绍完PERMA模型之后,他又转而介绍了他实验室和领域内其他人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宾州大学的积极心理学硕士项目的影响、Grit对成就的影响、乐观对疾病以及康复的研究和他为美军开发的GAT。最后一章他回应了一些针对积极心理学的批评,其中reflective reality的提法对我很有启发。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使人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希望塞利格曼的到2051年使得地球51%的人flourish的愿景得以实现。
psychology 心理学 思维 成长 科普
积极心理学 豆瓣
作者: [美国] 卡尔 译者: 郑雪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 1
《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在内容上,以幸福感为核心,系统介绍积极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一章幸福,探讨幸福与幸福感内涵、产生机制与影响因素,以及幸福感的测量与促进方法。幸福与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作为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理解和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并准确地预测影响它们的因素。作为一种临床实践,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而不是矫治心理缺陷。因此,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临床心理学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第二章沉浸体验,沉浸体验是人们在受其内在动机驱使从事具有挑战性且可控的任务时所经历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本章介绍了与沉浸体验现象密切相关的内在动机理论和逆转理论,以及“手段一目的思维方式”和“活动取向思维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第三章希望和乐观,探讨希望与乐观产生的心理机制、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有关希望与乐观的理论及其对促进乐观、希望与快乐的启示。第四章情绪智力,探讨情绪智力的内涵、情绪智力的年龄发展、影响因素,以及情绪智力研究对于增进幸福感的意义。第五章天赋、创造力与智慧,阐述了天赋的涵义,天才儿童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家庭背景和心理调节能力以及神经生理学基础;介绍了Sternberg和Lubart的创造力投资理论,以及创造力的发展阶段及其相关因素;描述了理解智慧的不同概念模型,包括在人格和认知发展成熟阶段的智慧以及智慧的平衡理论。第六章积极特质与动机,描述了人格特质的五因素理论,积极品质的毕生发展及其遗传和环境基础,评估方法,特质型动机和状态型动机及其促进幸福感的临床意义。第七章积极自我,阐述了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概念,自尊的测量,自尊的发展与影响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作用与评定;阐述了各种心理应对策略、适应性防御机制的发展和相关因素,以及应对方式和防御机制的评定方法。第八章积极关系,讨论了在家庭、婚姻与友谊中社会关系的积极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以及对于促进幸福的社会生活的临床意义。第九章积极改变,描述了在咨询与治疗等临床实践中,积极改变的过程、阶段与技术,及其对于促进幸福感的意义。《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既可以作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医学等相关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学习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又可以作为广大普通读者开发自身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获得幸福生活的自助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