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
认知行为疗法 豆瓣
作者: 郭召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2 - 11
认知行为疗法作为心理咨询的主流学派,已经成为众多心理问题首选的治疗方法,它的运用效果已经被大量研究证实。支持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效果的是它的技术方法,认知行为疗法专家为了提高咨询效果,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了不少有效的干预方法。 本书从识别与评估、心理教育、认知改变、行为改变、情绪调节、体验表达以及成长经验修复7大方面全面系统地讲解了123项实用技术。这些技术方法,不仅有解决问题的技术,也有解释心理问题成因的技术;不仅有言语沟通的干预技术,也有体验表达的干预技术;不仅有关注当下聚焦问题解决的技术,也有童年成长创伤修复的技术。并且,为了支持心理咨询师的现实工作,本书并未限于认知行为疗法,也部分整合了其他疗法中可配合认知行为疗法的方法。 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各位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有效掌握具体的咨询治疗技术,并在现实中合理应用。
2024年8月1日 已读
弟弟问我,人的性格有可能改变吗?在我眼里,性格是一个人面对内在想法和外在事物的自动化和习惯性的应对方式。

​脑科学家 Poldrack在总结自己对喜习惯的研究成果的书「hard to break」中,认为习惯是有神经通路作为基础的,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他的研究有趣且深刻,但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认知行为疗法CBT最擅长的,就是改变人们自动化的思维和行为反应。​把性格看作自动化的思维和行为的话,那么CBT的方法,就是改变性格的方法。

​而本书,整整介绍了123种方法,可以用于习惯调整和改变。这些方法,从认知,情绪,行为等诸方面入手,教人通过理性思考,客观验证,或情感共鸣的方式,去认识和改变自己的旧有认识,从而改变旧有习性。这些方法,有原理解释,操作流程和实操例子。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本书目的是培训咨询师利用这些方法去帮求助者解决问题。要想去用于自主助,就得身兼求助与疗愈两个职责,有些方法,可能会应用起来有难度。

​对弟弟的问题,答案是性格可以变。从习惯改变开始,当足够多的习性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也就变了。

但,这并不容易。改自己就很难,改别人,更难于登天。方法再多,也必须有改变的意愿和坚持改变的信心加持,才有成功的可能。
CBT 心理学 认知行为疗法
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 豆瓣
When Panic Attacks
7.9 (13 个评分) 作者: 〔美〕戴维·伯恩斯 译者: 叶可非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0 - 1
你是否被焦虑、恐惧或恐慌折磨?
你是否在夜里辗转反侧,为工作、家庭、工作、健康或人际关系而烦恼?
你是否有严重的羞怯、强迫性怀疑或不安全感?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恐惧几乎从来都不是基于现实。当你焦虑时,你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告诉自己那些事情并非真的。
过一种没有烦恼和自我怀疑的生活,晚上睡觉时感觉平静和放松,自信地和人一起玩乐,做充满活力的演讲……会是什么感觉?是充满积极性、生产力和自信。
本书通过40多种简单、有效的技巧,让读者了解如何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可能的焦虑。有了这40多种技巧,你的恐惧和焦虑就会立刻消失。Burns博士也分享了关于焦虑和抑郁的药物的最新研究,并解释了为什么药物有时会弊大于利。
这不是流行心理学,但其中的方法已被证明比药物更有效。对于焦虑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实用手册。
2024年6月1日 已读
如果你有焦虑,认真阅读本书并完成全部练习,将会使你得到疗愈,并避免复发。

扭曲的认知评估现实,产生焦虑,焦虑影响行动,行动产生新现实,在接受扭曲认知的评估。这就是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识别扭曲的认知,并改变它。而扭曲的认知来自恐惧。

所有疗法的基础,是情绪日志,分五个步骤:1.描述焦虑事件或瞬间。2.写出事件带了的感受,并对符合程度评分。3.记录事件引起的消极想法,并对想法的相信程度打分。4.识别消极想法种的扭曲认知。5.积极且现实的想法替换消极想法。对积极想法的相信程度也要打分。
所有疗法,都以降低对消极想法的相信程度为目标推进。

应对恐惧的方法,本书提了四十种,并分为三大类:认知治疗法、暴露治疗法和隐藏情感治疗法。认知扭曲,也有超过十种之多。

作者承认,作为心理医生,他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不但有失败案例,自身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治疗的难点在于识别出对特定病人有效的方法。对某个病人奇效的方法,在另一个有同样症状的人身上可能就完全无效。于是他提出一个叫做“康复圈”的工具,帮助病人自助快速发现和事自己的疗法。此工具根据不同的问题,每次选出十二到十五种方法,让病人快速尝试。一种无效就换下一种,快速迭代,直到找出效果明显的方法。

谁能想到,当你征服恐惧,那曾经让你焦虑害怕的,将会成为快乐的源泉。

祝你战胜焦虑。
CBT 心理学 认知行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