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Rock
八匹马 豆瓣
8.6 (120 个评分) 惘闻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4年6月3日 出版发行: New Noise
惘闻—中国后摇领军乐队。成立第十五个年头的惘闻,低调勤奋,从未停留。他们与整个时代保持疏离的关系,做始终热爱的音乐,制造新的记忆景观!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录制发表他们的第八张专辑,这将会是乐队的一个新的开始。
并让我们用这张唱片来缅怀逐渐逝去的喝酒猜拳这一传统行为吧。
——————————————————————————————————
《八匹马》收录了惘闻最近三年内创作的八首作品,每首作品诞生之初所讲述的故事或者情景我几乎都没有了印象,不同于惘闻以往的创作方式,这次新唱片中的很多歌曲在录音过程中都经过了大幅的重新编排,甚至在后期过程中我们也加入了很多新的想法。
《八匹马》的录制过程,充满了趣味。我们第一次放弃了进棚录音的概念,而是把所有的录音设备和乐器音箱都搬进了回声图书馆,一个奇妙的地方。我们花了大概10天左右的时间在这里录音,伴随着不明真相的图书馆读者和楼上的咖啡客,我们像极了一群行为艺术工作者,我们的录音过程像极了一个低级的行为艺术作品。整个录音过程我们并没有清场,图书馆以及楼梯上面的咖啡店都是在正常营业,所以如果你仔细听这张唱片,会听到很多环境声甚至人说话的声音。
后期的混音制作,我们找了四个人混不同的歌曲,他们是Toman的Wouter, PK 14的杨海松,which park的老王以及同我们合作了上张唱片《0.7》的安基国。我们抛弃了所谓专辑歌曲的一致性,因为专辑收录的8首歌对我们自己来说本身也是差异性很大,所以我们决定干脆放大这种差异性。
《八匹马》对于惘闻来言,是一个有意思的尝试, 它也是乐队十五年以来推出的第八张唱片。我们会牵着八匹马穿行各地,带给你们一个奔腾的惘闻现场。
——【惘闻自述】
Torso 豆瓣
8.6 (20 个评分) December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4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Weary Bird Records
New EP from Japanese instrumental post rock band DECEMBER, pathetic, atmospheric and beautiful masterpiece.
You Are There 豆瓣
9.0 (69 个评分) Mono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6年4月11日 出版发行: Temporary Residence
Throughout their six-year career, this Japanese quartet has ascended consistently in both popularity and critical acclaim. But still elusive is the successful translation of their powerful and violently beautiful live performances to their recordings, until now. Once again recorded by Steve Albini, the album extends the cinematic drama of 2003's "Walking Cloud And Deep Red Sky, Flag Fluttered And The Sun Shined" while surpassing the sinister heaviness of 2002's lauded "One Step More And You Die". If "Walking Cloud" was a nuclear winter, then "You Are There" is the post-war rebirth. This band isn't heavy like Black Sabbath. They're heavy like Beethoven.
For My Parents 豆瓣
9.0 (72 个评分) Mon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2年8月22日 出版发行: インディーズ・メーカー
For My Parents
After years of exploring, searching ourselves, and composing pieces here and there, we found ourselves with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
When we could not find these answers in the outside world, we were bound to turn inward. And so we went back to our roots.
This is something we wanted to do while we still have the chance. What cannot be explained in words to parents, we hope can be captured by these songs.
We hope that this album serves as a gift from child to parent. While everything else continues to change, this love remains a constant throughout time.
——Mono
KANATA 豆瓣
8.8 (16 个评分) Mono / WOWOW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3年11月27日
MONO's theme for the WOWOW television mini-series "Kanata No Ko".
songs,ideas we forgot 豆瓣
8.7 (6 个评分) toe
发布日期 2012年6月20日 出版发行: BounDEE by SSNW
長らく入手困難だった2003年リリースの1stEPがtoe自身のレーベルより待望の再発! 再発にあたり、オリジナル収録の5曲+当時の既存曲2曲を加えた計7曲を収録。
2014年8月16日 听过
每首听着听着都有惊喜的变调。
Post-Rock Toe
The Future Is Now 豆瓣
7.8 (16 个评分) To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2年6月20日 出版发行: スペースシャワーネットワーク
2009年12月にリリースした「For Long Tomorrow」以来、2年半の時間を経てリリースされるtoeの音源は、さまざまな環境、状況下にある現在から更に一歩踏み出した、toeとして更に強くなった4曲を収録したEP。2011年3月に自身初のデジタルリリース楽曲「Ordinary Days」も今作に収録。更にゲストボーカルにACOを迎えた楽曲も収められ、toeが単なるインスト〜ポストロックバンドではないことを体感できる作品であると同時に、決して悲観的だけではない未来を感じられる作品に仕上がっている。
《星空》OST 豆瓣 Spotify
8.6 (42 个评分) World's End Girlfriend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13日 出版发行: Virgin Babylon Records
2011年アジア各国で公開された映画「星空 Starry Starry Night」の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湯川潮音がゲスト・ヴォーカルとして2曲参加
world‘s end girlfriend が音楽を担当し2011年に台湾、中国、香港、シンガポールで公開された台湾映画(林書宇監督作品)「星空Starry Starry Night」。
原作は人気絵本作家ジミー(幾米)の絵本「星空」。
ストリングス、ピアノ、チェレスタ、シンセサイザーなどを用い美しいメロディーと共に少女と少年の憧れと冒険、喪失と希望をやさしく描く。
湯川潮音がゲスト・ヴォーカルとして2曲参加し物語るような唄を響かせる。内なる少女 少年たちに捧げられた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金光之乡 豆瓣
8.6 (55 个评分) 甜梅号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13日 出版发行: 风和日丽
我城黑雨滂沱 - 说说甜梅号新专辑 撰文: 詹伟雄
甜梅号的新专辑取名《金光之乡(Hometown of Glitter)》,关键字在于「Glitter」的一字二义,它既代表某个金光闪闪、扣人心弦的事物,又代表耀眼的光芒背后,一种深沉而惆怅的迷惘。
1971年,齐柏林飞船发行的单曲《Stairway to Heaven》,前两行歌词这么写着:「有一位确信所有发光事物都是黄金的女士,正要买一只通往天堂的梯子(There's a lady who's sure all that glitters is gold, and she's buying a stairway to heaven)」;当然,最终,女士并没有在天上的商街寻获黄金,但却让「Glitter」成为摇滚乐历史中一个亘古永恒的隐喻: 当社会疯狂地追逐夺目的光亮,摇滚客得孤独地咀嚼真实且巨大的黑暗。
70年代,正是美国与世界「敲打的一代」敲打芝加哥摩天楼与钢铁坦克的年代。
「金光之乡」是一张典型的后摇滚专辑,它没有歌词可明白地勾勒那黑暗,也没有主唱来嘶喊微光中倨傲的英雄身影,但就音乐形式的要素本身,听者应当可由钟铃般的电吉他拨弦到电气音墙竖起的齐奏间,探寻到台湾都市化生活中的孤独、黑暗与迷惘。
甜梅号,其实是台湾最具时代感的摇滚乐团,虽然,他们操作的是所谓的「后摇滚」(post rock)形式:让一般听众不耐的乐曲长度、扬弃主副歌的ABA曲式、像织绣花布般细密地建构旋律肌理、层层堆叠之后的爆发情绪、自高潮退烧下来的冷漠冰原之够冷够硬,主唱缺席或仅把人声当作另一种乐器……等等;虽然,也常有人说他们的音乐背后有着苏格兰乐团Mogwai的影子;但只要你生活在台北、台中、高雄,你岂会不对那四面八方的工业噪音(《吃伏冒有礼貌 our good strong neighbor》)有所共鸣,不为一把吉他与奔腾套鼓扬起的英雄气质(《1vs99 one versus ninety-nine》)所悸动,不因其精巧设计的都市田园牧歌(《关闭罐头工厂the cannery must go》)而记起童贞情怀曾那么永远、永远的失落。
虽然「敲打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这一词已被Jack Kerouac在半个多世纪前用过了(他巧妙地把「beat/垮掉」转换成「beat/敲打」,殊途同归地呼应了摇滚乐在另一侧的崛起),但千禧年后的台北、台中或高雄,你不觉得我们正也该拿些什么来敲打那些光鲜亮丽的摩天大楼与天堂幻想吗?
在英、美、欧洲、日本陆续崛起的后摇滚乐团,有着清晰的时代社会发展脉络:六、七○年代壮大的摇滚(吉他、套鼓与贝斯为基本组,以清晰可辨的riff结合强力节奏,外加破嗓主唱),因为大量成员的加入,逐步开始庸俗化(电吉他大厂Fender的产能1964年一下子扩大了三倍,因为自从Beatles上了Ed Sullivan的电视节目后,每个美国年轻人都得要把电吉他),因而催生了80年代的庞克,他们不要Jimmy Page或Jimi Hendrix出神入化的吉他吟唱,而更强调直截了当的情感吐露与社会抗议,最好直接到把乐器当场摔碎;但正如所有艺术形式一样,当B咖和C咖一齐近来搅和,庞克就得必须被更酷、更本真(authentic)的音乐风格淘汰。
8、90年代交错之际,「后摇滚」诞生了:: 好吧,既然有人声就免不了矫情,那就更纯粹点,回到基本的乐器声音就好;再者,既然每首曲子三、四分钟已成单曲唱片的常态,象徵着乐手屈从工业标准(以便电台播放,从而进军排行榜)、泯灭良心,那么就来个十分钟或以上的海枯石烂,重新抓回创作主导权;更重要的是,乐手愈来愈「感冒」买他们唱片且对副歌还朗朗上口的歌迷,因为「大众」(the mass)不断要求他们重回过去,而天杀的--那正是艺术家想杀死的第一批灵魂。摆脱「大合唱」的后摇滚,在音乐形式上更接近古典世界的奏鸣曲,它更要求听者运用知性、感性的交相错位与自我控制,解开布局以获得更巨大的聆听快感,有西方乐评说: 聆听后摇滚漫长的飘摇乐音,有如淋着从细密到磅礡的黑色之雨;然而,这样的譬喻,不也暗示着工业体制裡更巨大的绝望,反抗再无可能,惟美学得以救赎。
换个说法: 后摇滚让摇滚乐「变抽象了」,乐迷没有歌词和人声这种肉感的媒材来辅助,必须自己透过声音的感受(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来想像音乐所对应的生命世界,这过程与企图类似当年马勒与华格纳面对工业社会的那般心境,只是乐器换成电吉他与电贝斯,而鼓手不再是龙套而变成了诗人。
台湾没有西方摇滚乐的发展历程,本土乐团同时面对西方各种风格的冲击与洗礼,各自咀嚼生命经验,发而为创作。此际,如何辨别浮光掠影,双脚能直朗朗地踩穿流沙站牢台湾土地,而又能摆脱大众的魅惑与陈腔滥调(它们可是比摩天大楼的玻璃更油亮),本身就是一件英雄事业。 孤独、黑暗、迷惘?是的,你该搭上甜梅号,台湾这个时代的齐柏林飞船。
豆瓣
8.3 (40 个评分) 沼泽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3年9月9日 出版发行: 声锐文化
即使在世界范围的器乐摇滚领域里,也堪称蹊径独行、自成一派的沼泽乐队,2013年9月,再推出一张大胆雄奇、恢宏而细腻的纯器乐概念专辑——《远》(Yond)。
.
从生活之“近”,到想象之“远”,专辑《远》带出一种强烈的对立感。
不同于《沧浪星》的悠然古风和《1911》的悲怆史诗,《远》的音乐主题依附着我们的时代和城市生活,但这些近在当下的情景情感,在每一次乘搭思绪出发后,又都自由驰骋到无垠的远境。恍惚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别致的封套设计呼应了这种意涵,唱片封套在正面开合,以“远-Yond”为界一分为二,内页是一张狭小的排练房照片,寓意从近到远,展开封套外侧,则是一张完整的公路图轴,而首尾边界又可重新拼接在一起。专辑名“远-Yond”和曲名“离-Leave”,是两组音义相近的中英文,它们甚至有可能是一些远古的同源词。海亮内页有诗云:“苍茫两端/其或肇始同源/辕辙穷处/便又回到当初”。
.
对立和反差在音乐形式上亦处处可见,新专辑风格取材多样化,从古风、后摇、迷幻、氛围到电音等,配器编排更丰富多彩,其中远与近,古与今,缓急噪静,简约与纷繁,相互冲突而又毫不违和。
沼泽的独门配置依旧鲜明,大部分曲目用到古琴,但这次的古琴创作无疑更具颠覆性:海亮第一次录制了琴弓拉奏的古琴,音色介乎提琴与胡琴,又有古琴自身腔体特性;以及为古琴加上失真,不协和和弦,创新指法等等。这些尝试既与主题呼应,亦体现了乐队探索的方向:古琴亦可不古,甚至很年轻。
还有不少新元素在这张唱片初露头角:阿来的五弦贝司、箫,海逊的钟片琴。
海亮在多首曲子中再次弹起了暂别的吉他,包括整首《变形记》的吉他,层层递进至狂飙。细辉重拾了小键盘,并将改装的内置ebow吉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贝司的灵动绵延和鼓手的自由多变,构筑起沼泽张力十足的声音骨架。作为一队成军多年且阵容稳定的乐团,许多细节都听出四位乐手的默契。
远,也可以是革新和承续的跨度。
.
近1小时6首曲子,从不同角度,聆听远是什么。是陌生新世界,未知将来,是遗失旧梦,回不去的故园,是貌合神离,人心变异,是憧憬与绝望的岔路,喧嚣和落寞的对视……这一切都发声于专辑《远》当中,和沼泽的音乐遥相碰撞。
.
开篇《离》。远,正始于足下。离开故土旧地,离开所爱所恨,离开过去的自己。古琴清微疏淡,与钟片琴零落相对,中间有些小爆发,却始终驻留在热望与依恋的拉锯中。
.
《失梦客》,更象是经历了一个个曲折斑斓的梦。风格元素多元,节奏结构变化多端。改编自《失落的梦想》并扩充成9分多钟的曲子。
.
《世界是块忧伤的石头》,其实忧伤的只是我们自己。石头是地球是世界,也是我们从不安定的内心。全曲长河奔流,古琴矫若游龙,盘旋翻腾,蓄势待发,从缓慢与平静出发,直至天崩地摧。
.
《憧憬之船》和《变形记》,两首情绪上一正一反的曲目,希望和绝望,奋争和麻木,形成激励的碰撞。这也是仅有两首没用到古琴的曲子,经过多年现场演绎和改编,也终于第一次收录进录音室专辑。
《憧憬之船》,是沼泽历来最接近所谓标准后摇的作品,但同样刻有沼泽鲜明色调,中国式乐句,泼墨画般的氛围渲染,童话似的奇思异想,流畅舒展起伏有致。
与卡夫卡小说同名的《变形记》,情绪最为晦暗和阴沉,和《憧憬之船》带出的憧憬和生机形成强烈反差。各种Loop的聚合衍变,键盘弦乐冰冷凄清,鼓贝司阴郁漠然,吉他是抑郁潜行的意识流,忧伤沮丧,最后独余绝望的哀鸣。
.
终曲《灰鹱望海》。一辈子都忙于飞行的灰剃水鸟,在长途跋涉后,短暂地回到陆地。细碎钟片琴和逐渐弥漫开的吉他键盘声效,琴箫唱和,隐隐鼓声隆隆。远是什么,没有确切答案。人们就象偶尔驻足海边的灰鹱鸟,听涛声拍岸,情不禁引颈遥望,那一片遥远而辽阔的蔚蓝。
.
.
封套内页附诗:
《远》
何谓之远
遥遥太虚 一任意马飞驰
浩浩汪洋 未及旧梦茫茫
归吾故园 独余思忆颓黄
同床异想 不亦咫尺参商
噫吁 何谓之远
苍茫两端 其或肇始同源
辕辙穷处 便又回到当初
疲倦的灰鹱鸟
将息海岸 听涛
极目远眺
那一片
蔚蓝 辽阔 旷远
海亮
2013年5月30日于珠江南
0.7 豆瓣
9.1 (146 个评分) 惘闻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2年6月8日 出版发行: 倦鸟唱片
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心准备,惘闻将于2012年6月推出他们成军13年以来的第7张正式唱片《0.7》。此次也是惘闻首次同倦鸟唱片合作,新唱片将以黑胶和CD两种形式发售。唱片录制于今年2月,也是惘闻第一次采用同期录音的方式,以期最大限度的还原现场的质感。 虽然前期录音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但后期弦乐组的录制以及唱片的缩混让录音师以及乐队成员在之后的一个月不停的奔波往返于大连-北京-宁波。最终,当母带从加拿大的Grey Market Mastering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4月了。
新专辑是从2月这次录音的10首作品中最终选出的7首,这依然是一张纯器乐的惘闻风格唱片,但较之以往的作品,惘闻新作愈发成熟自然,情绪表现的更加自如,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均为其所用,它像催眠术般将听者与不同的记忆体验紧紧缠绕在了一起,就这样惘闻又一次引领大家进入自我内心深处,做一次伤心与喜悦皆有的旅行。
「空気人形」O.S.T 豆瓣
8.9 (51 个评分) World's End Girlfriend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25日 出版发行: Human Highway Records
約二年半ぶりとなるworld’s end girlfriendの新作は、『だれもしらない』『歩いても歩いても』の是枝裕和監督最新作『空気人形』の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映画「空気人形」は2009年に行われた第62回カンヌ国際映画祭「ある視点」部門へ日本映画唯一の正式出品作品であり、すでに10ケ国以上での配給が決定。
「人形と人間」「空気と空虚」「生と性」をめぐるファンタジーをworld’s end girlfriendが哀しくて嬉しい彩豊かな音色で全編を奏でます。
【recommend】
優れた映画音楽とは、外部からあとで付け足されたものではなく、そのシーンの奥深くにあらかじめ眠っていたリズムや旋律に耳を澄ませ、掘り起こした音を音楽という形で現前させたものなのかもしれません。
誤解を恐れずに言うならば、映画に満ちているこの音楽たちは、映画がまだ産声を上げるはるか昔、」子宮の中にいた時に、その胎児が静かにそして確かに刻んでいた心音のように深く響くのです。そんなありえない錯覚を信じてしまいたくなるほどに、今回の映画はこの音楽たちに共鳴して出来上がっています。
映画監督 是枝裕和
The Lie Lay Land 豆瓣
9.0 (58 个评分) World's End Girlfriend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インディーズ・メーカー
World’s End Girlfriend 堪稱是日本當前最受曯目的電腦軟體音樂家。自2000年在半野喜弘旗下廠牌發行首張專輯後,又被英國Third Ear引荐到歐洲,2002年更受邀參加巴塞隆納全球知名的Sonar音樂節。去年夏天在台北、香港、澳門的巡迴演出讓更多人意識到他獨特的音樂視野。
"The Lie Lay Land"是WEG的最新作品,他再次透過聲音編織出一個龐大複雜的音樂景觀,當中不乏強烈作者風格的戲劇性修飾與拼貼,從流麗的管弦編曲、環境錄音到數十支吉他疊製的強大噪音牆──他還親自往返大阪東京兩地指揮室內樂團作現場錄音──在在建構出高度個人的視覺化音樂語言。從艾米爾.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和楊斯凡克梅耶(Jan Svankmajer)式黑色幽默與荒謬;到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和加士伯奈爾(Gaspar Noe)式執拗與即興,WEG那夢境般的音樂場景穿插著激進的自由爵士、弦樂時而優美彷彿天籟,時而淒厲令人毛骨悚然,典型的後搖秋風掃落葉吉他飆奏導入節拍方正的行進,或抑鬱如送葬進行曲或狂亂如夢魘遊樂場的圓舞曲,生鏽的旋轉木馬失控停不下來而闖入遍地清寥的幽寂......
這次專輯封面特別邀請日本著名繪本作家酒井駒子繪製,可以說將WEG的世界觀以圖像方式傳神表達。
the book about my idle plot on a vague anxiety 豆瓣
9.1 (99 个评分) to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3d
国内インストゥルメンタルロックの代名詞と呼ばれるまでになった、ポストロック・スタンダード、toe待望のファーストアルバム。エモーショナルでメロウなツインギター、シンプルなバンドサウンドを支えるベース、そして特筆すべき、今字ネイション豊かで唄うドラミングはtoeサウンドの核として今作も健在です。数多くのフォロワーを生み出し、比較されるアーティストとは異なるベクトルとオリジナリティーを確立した、エモーショナルフィール溢れるインストゥルメンタルロック。
Featuring Artists: オオスミ from Shakkazombie(track1),原田郁子 from Clammbon(track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