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化学史 (2010) 豆瓣
Chemistry: A Volatile History
9.1 (11 个评分) 导演: Jon Stephens 演员: Jim Al-Khalili / Anna Marie Roos
Jim Al-Khalili教授在本三集纪录片中,带领观众探究元素背后的故事。
人生七年1 (1964) 豆瓣 TMDB
Seven Up!
9.0 (142 个评分) 导演: 保罗·阿尔蒙德 演员: Douglas Keay / Wilfrid Thomas
其它标题: Seven Up! / 人生七载之当我七岁时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人生的轮回从这十四个七岁的孩子真实生活开始,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写满对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七岁看老”,在这童言无忌的问与答中,人生七年又七年,震撼上演。
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首拍此纪录片时,还是只是个助手。此后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成为知名导演。
人生七年2 (1970) 豆瓣 TMDB
7 Plus Seven
9.1 (107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艾普特 演员: Bruce Balden
其它标题: 7 Plus Seven / 人生七载之当我十四岁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二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时隔七年,当年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刚刚长大。他们初见世界还是懵懂的,面对镜头仍然稚嫩青涩。这花季年华,才是漫漫人生的第一步。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时隔七年,再次把摄像机对准这十几位孩子的生活,决心拍摄一部英国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纪录片。
人生七年3 (1977) 豆瓣 TMDB
21 Up
9.1 (91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艾普特 演员: Bruce Balden / Jacqueline Bassett
其它标题: 21 Up / 人生七载之当我二十一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三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们,已经长到21岁。当年导演的初衷是批判英国社会阶层的不可改变性,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在时隔数十年之后,这一点初得印证。可生命的无偿又岂会就此止步。
本部系列纪录片,跨越半个世纪,史无前例地记录了真人版的“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4 (1984) 豆瓣 TMDB
28 Up
9.0 (76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艾普特 演员: (teenagers from 7 plus Seven)
其它标题: 28 Up / 人生七载之当我二十八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四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 ,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此时,他们已经长到28岁,正处在一生中的黄金年华。有的结婚生子,有的正在打拼自己的事业。儿时的梦想正逐步转为现实的面目,漫漫人生的旅途才刚刚开始。
2012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推出《人生七载之当我五十六》,继续忠实的记录着这些年过半百的“孩童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人生七年5 (1991) 豆瓣 TMDB
35 Up
9.1 (69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艾普特 演员: Bruce Balden / Jacqueline Bassett
其它标题: 35 Up / 人生七载之当我三十五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五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这时他们都已经是35岁的中年人,成家立业。艾普特再次追踪他们的生活,记录他们的事业是否成功,爱情是否美满。七年,岁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每一个人的面庞。
再次时隔七年,命运之手是垂青于谁,还是跟我们所有人,开了场偌大的玩笑。
身份的焦虑 (2004) 豆瓣
Status Anxiety
导演: Neil Crombie
其它标题: Status Anxiety
在2002年《旅行的艺术》风靡全球之后,全球广大书迷一直殷殷企盼狄波顿的新作。2004年,在各界瞩目之下,《我爱身分地位》於英国搭配由他所主持的电视节目一同推出,旋即登上英美畅销书排行榜。
艾伦‧狄波顿,1969年生於瑞士苏黎士,从八岁起在英国接受教育,曾求学於哈罗学院与剑桥大学。他通晓法文、德文及英文,才气横溢,文章智趣兼备,书写主题丰富多变。这使得他的前六部作品,包括《我谈的那场恋爱》、《爱上浪漫》、《吻了再说》、《拥抱似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不仅风靡英伦,更风行全世界,目前已有二十多国语言的译本。
狄波顿在最新作品《我爱身分地位》里,开宗明义地点出:「每个成人的人生可说都是以两种爱为主轴。第一种爱——对两性之爱的追求——早已广为流传与记载,其变幻莫测早已是音乐和文学的基本主题,而且也受到社会的认可与歌颂。第二种爱——对世人之爱的追求——则较为私密,而且充满羞辱。即使有人提起这种爱,通常也是以尖酸嘲讽的语气说出,似乎这种东西只有心怀妒意或能力不足的人才会感兴趣,不然就是单纯从经济层面来看待人类追求地位的动力。然而,第二种爱的强度、複杂程度、重要性及普遍性,都不逊於第一种,而且其中的挫折一样令人痛苦。」
狄波顿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心中比较自恋的部分感到不好意思,因此人们常常会想尽办法隐藏自己的自恋心态。然而事实上,自恋是很正常的:我们渴望别人对我们有好印象,并且对我们表示敬重。狄波顿指出:「谦逊是一种求生本能。但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成为重要人物。只是我们不敢承认罢了。」而顾虑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顾虑自己在别人眼中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就是所谓的「地位焦虑」。其典型的症状为依附权贵、钻营投机、为了妆点门面而过度消费,造成人们晚上辗转难眠。
狄波顿以他一贯的生花妙笔,在《我爱身分地位》中,援引思想家、艺术家及作家的观点与行径,抽丝剥茧地探索地位焦虑的根源,并且精心提供一道道消愁解虑的妙方。
2020年2月17日 看过
要怎样活着呢
纪录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一季 (2018) 豆瓣
8.9 (76 个评分) 导演: 徐欢 / 张越佳
《如果国宝会说话》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第一季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为拍摄该纪录片,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
极地 (2017) 豆瓣
9.4 (54 个评分) 导演: 程工 演员: 苏扬 / 杨烁
《极地》是由曾海若监制,程工导演,杨烁配音,北京五星传奇和天成嘉华倾情打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乐视视频、哔哩哔哩、啊树文化等联合摄制出品的大型西藏人文纪录片。
《极地》运用了电影般诗意的叙事语言,从普通人的爱与感情出发,展现了西藏人的生活日常。既考察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也呈现普通人的生活,既探究古老文化的精髓,也记录西藏的当下。在展现广阔高原壮美自然风光中,捕捉人们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展现出一幅史诗般的高原生活图卷。
机械奇迹:发条装置之梦 (2013) 豆瓣
Mechanical Marvels: Clockwork Dreams
9.2 (5 个评分) 导演: Simon Schaffer 演员: Simon Schaffer
Simon Schaffer教授讲述18世纪的工匠用发条机械制作出巧夺天工的自动机械人。6000个零件组装的可编程写字小孩,200个活动人偶的城市模型。自动机械装置从发明伊始就开始给我们生活带来了革命性改变,从发条钟表到发条人偶,八音盒等凝注了设计者的精巧用心....
文学的故乡 (2020) 豆瓣
8.9 (13 个评分) 导演: 张同道 演员: 贾平凹 / 阿来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版图的重要风景,像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刘震云的《延津》、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些文学风景植根于中国大地,吸取了中华文明的精华,丰富了世界文学的版图。 从2016年夏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率团队历时两年,跟踪拍摄了6位作家回到故乡,回到文学现场的历程。摄制组也远赴日本、美国、欧洲多国,采访了3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出版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等国际知名专家,记录下中国文学向世界传播、莫言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
《文学的故乡》分为《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六部。历时两年,从冰雪北国到南方水乡,从青藏高原到胶莱平原,《文学的故乡》摄制团队跨越秦岭和黄河,跟随作家们回到故乡,揭开他们创作的秘密。
节目特色
《文学的故乡》主创追随6位文学大家,回到他们出生的村庄,回到文学创作的现场,还原他们的童年往事和创作历程,揭示了他们如何将生活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
帝企鹅日记 (2005)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La marche de l'empereur
8.7 (251 个评分) 导演: 吕克·雅盖 演员: 夏尔·贝尔林 / 罗曼娜·波琳热
其它标题: La marcia dei pinguini / Pingvinmarchen
这是一部真实反映企鹅生活的电影。南极大陆的北部气候温和,食物充足;而南部则终年覆雪、气候寒冷,食物短缺。但南部也有其好处,那就是这里生态稳定,没有天敌的追击。为了让企鹅宝宝健康成长,企鹅爸爸妈妈每年都会从北部来到南部孵化小企鹅蛋。
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轮流进行孵蛋工作,另 一方则不远万里去找寻食物。途中的艰辛任何人都难以承受,而柔弱的企鹅们则每年都这样往复进行着这项艰辛的任务。
影片所展现的顽强的生命力发人深省。
麦昆 (2018) 豆瓣 TMDB
McQueen
8.1 (165 个评分) 导演: 伊恩·邦霍特 / 皮特·艾德盖 演员: 亚历山大·麦昆 / 伊莎贝拉·布罗
其它标题: McQueen / 英伦坏男孩:McQueen(港)
黑暗,骷髅,浪漫,天马行空,这是人们想到英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时,脑海中瞬时浮现的词汇。这位曾享誉全球,同时也争议缠身的时尚坏小子,于 2010 年在母亲葬礼前夜自缢身亡,年仅 40 岁,留给世人无尽猜想和怀缅。在他身故 8 年后,备受瞩目的个人纪录片今春亮相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以特殊的录像带形式,划分开 Lee(麦昆原名,亲友对他的爱称)短暂一生的不同节点,让人窥见一代奇才丰富曲折的内心。从伦敦东区普通的工人家庭到巴黎、伦敦等地的顶级秀场,反叛惊艳的才华令他一时风头无量,成为重塑流行文化观念的时代旗手。而在光环和盛名之下,抑郁症的长期压迫与亲故相继离世,也让他在世界最热闹拥挤的中心,体味着过山车俯冲般高速坠落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