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 - 标记
枪炮、病菌与钢铁 豆瓣 Goodreads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8.2 (29 个评分) 作者: [美] 贾雷德·戴蒙德 译者: 谢延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7
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以今天这种面貌呈现,而非其他形式?为何越过大洋进行杀戮、征服和灭绝的,不是美洲、非洲的土著,而是欧洲人和亚洲人?各族群间的生活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对于现代人类、国家间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史学家往往存而不论,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许多大家熟悉以及想当然的答案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含义。
远古时期,各大陆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分道扬镳。中国、中美洲、美国东南部和其他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早期驯化,使这些地区的各个族群获得了一种领先优势。 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 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出现在其他地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停留在依稀隐约之间。诚然,农业与放牧出现在局部地区,只是对不同族群的不同命运的部分解释,重要的是,发展水平超过狩猎采集阶段的社会,就有可能发展出文字、技术、政府、有组织的宗教,同时也更有可能发展出凶恶的病菌和战争中的强大武器。正是这样的社会在海洋和陆地上进行冒险,以牺牲其他民族为代价,向新的家园不断扩张,人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欧洲人在过去500年中对非欧洲民族的征服。开始时,这些欧洲人只是想通过航海去寻找贵金属和香料,结果却常常导致对土著人土地的入侵,并通过屠杀和带来的疾病大批消灭了土著居民。
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与戴蒙德的其他两部著作《崩溃》、《第三种黑猩猩》一起堪称为“人类大历史”。本书在2005年国外原版的基础上修订出版,新增“日本人乃何许人也”一章。
2023年2月10日 已读
种地太重要了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 豆瓣
One Ordinary Day, with Peanuts
8.4 (34 个评分) 作者: [美] 雪莉·杰克逊 译者: 钱佳楠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 - 3
斯蒂芬·金的启蒙导师、尼尔·盖曼的文学偶像
短篇小说大师、哥特小说女王 雪莉·杰克逊 短篇小说精选集
阅读雪莉·杰克逊,宛如头皮被削掉!
________
编辑推荐:
1.雪莉·杰克逊是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擅长心理悬疑和惊悚小说,被誉为“哥特小说女王”。她影响了斯蒂芬·金、尼尔·盖曼、唐娜·塔特、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等诸多名家。2007年,美国文学界为纪念她,设立了“雪莉·杰克逊奖”,以表彰世界杰出的心理悬疑、恐怖和黑色幻想类的优秀小说。
2.雪莉·杰克逊的小说往往关注普通人在温和、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突然遭遇的坠落,从中剖析人性的阴暗面,用讽刺的手法揭示浪漫幻想背后复杂的、有时甚至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现实。作品中所描述的当时女性和少数群体遭遇的困境、现代城市生活给人带来的惊慌失措、乡村陋习的恐怖残暴、个人与家庭及社区的冲突……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3.本书是雪莉·杰克逊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她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最高的21篇短篇小说。其中多篇作品曾获文学大奖,如《抽彩》(1949年获欧·亨利奖)、《回家吧,路易莎》(1961年获爱伦·坡奖)和《邪恶的可能》(1966年获爱伦·坡奖)。此外,《来与我共舞在爱尔兰》(1944)、《度夏的人》(1951)、《有花生的寻常一天》(1956)、《睡衣派对》(1964)等多篇名作曾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年选》。由青年小说家、译者钱佳楠精心编选和翻译。
——————
本书是美国短篇小说大师、哥特小说女王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她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最高的21篇短篇小说。其中多篇作品曾获文学大奖,如《抽彩》(1949年获欧·亨利奖)、《回家吧,路易莎》(1961年获爱伦·坡奖)和《邪恶的可能》(1966年获爱伦·坡奖)。此外,《来与我共舞在爱尔兰》(1944)、《度夏的人》(1951)、《有花生的寻常一天》(1956)、《睡衣派对》(1964)等多篇名作曾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年选》。
雪莉·杰克逊的小说往往关注普通人在温和、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突然遭遇的坠落,从中剖析人性的阴暗面,用讽刺的手法揭示浪漫幻想背后复杂的、有时甚至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现实。
———————
雪莉·杰克逊是个令人惊叹的作家,我已经谈论过她好几次了。如果你没读过她的作品,那你就错过了一些绝妙的东西。——尼尔·盖曼
在雪莉·杰克逊的小说里,事情并不像它们看上去的那样;即使是在阳光明媚的早晨,黑暗的威胁也总是在迫近,事情会变得更糟。——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本世纪最耀眼、最特别的美国作家之一……雪莉·杰克逊写的是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世俗邪恶,写的是个人与家庭、社区的冲突和融合,有时甚至是与自己的。—— 乔纳森·勒瑟姆
2023年2月4日 已读
读库2206 豆瓣 Goodreads
7.0 (8 个评分) 作者: 张立宪 主编 新星出版社 2022 - 12
《读库2206》共包含五篇文章。
《窑洞渐远》是李晨带来的跨越十年关于窑洞建筑及民间生活的考察记录。黄土高原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塬区、台塬区、河谷与平原,窑洞在每个区域都呈现出不同样貌:黄土丘陵和塬区的断面地带发展出靠崖式窑洞,黄土台塬中心和平原地带多是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出现时间较晚,可以在地面上用石头、泥砖、青砖等材料起券,发展成窑院、庄园,将窑洞民居的范围扩展到黄土高原之外。二十一世纪初,李晨及其团队开始在黄土高原上走访,去往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实地调查,探寻人们的生存现状和往昔。
1982年,赶年还只是北京林学院一个大二的学生,一个傍晚坐公交路过德胜门,不经意间望见玻璃窗里的一束灯光,让他萌生了在北京拥有自己的一扇窗的念头。二十年后的一个秋冬,这个念头终于被激活,作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将买房、装修、租房和卖房的经历写成《北京的房子》。
《以书为生》回顾了二十世纪的出版往事,作者不不选择了十个(组)人物或事件作为切入点,跨越东西方,从出版的启蒙、传承、盈利、渠道、设计、策划等角度,既回顾出版人的经历,表现他们的书生意气,又梳理以书为生的出版业旧事,探讨大环境给出版业带来的变化。
陈腊是个资深影迷,同时也是个平面设计师,曾在《读库0703》发表过《自制CC版中国电影》,《用海报合个影》是该篇的续文。作者发起“中国老电影海报再创作计划”,本文选了他新创作的二十部老电影海报,配上他的创作解读,希望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
2011年10月5日下午三点,五十六岁的苹果公司董事长和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人们对他的死亡原因多有争论。徐冰在《乔布斯的“不当医疗”》中借助公开资料试图还原乔布斯诊断及治疗的时间线,让大家对“如此聪明的人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有了不同判断。
2023年2月2日 已读
姑获鸟之夏 豆瓣
姑獲鳥の夏
7.6 (194 个评分) 作者: 京极夏彦 译者: 林哲逸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8
日本推理小说“京极堂”系列第一部。
以阴阳师中禅寺秋彦为主角的“京极堂”系列,开创结合推理和妖怪传说的独特书写新纪元。丰沛的妖怪知识、推理解谜的乐趣、鲜明的人物设定,是“京极堂”系列风靡全日本多年的原因。
与古代阴阳师不同的是,斩奸除魔的京极堂,除的是栖息在现代社会中人心幽暗处的妖魔。在系列作品中,身兼解谜侦探和除魅阴阳师身份的京极堂,将揭开七种妖怪的真面目。
妇产科医院久远寺家族的女儿怀胎20个月始终无法生产,更诡异的是,她的丈夫在一年半前居然在宛如密室的房间里,如烟一般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夏日的午后,作家关口巽行经倾斜的坡道,来到坡道尽头一家叫做“京极堂”的旧书店,造访他大学时期的朋友中禅寺秋彦——他的朋友都以店名“京极堂”来称呼他。关口为京极堂带来这么一个奇怪的故事,期望得到解答,两人却赫然发现在密室中消失的男人是他们的大学同学,京极堂和关口是否曾经在这无法生产的女人和消失的男人事件里,扮演了什么样关键的角色?
传说中的姑获鸟这种妖怪的形象和传说,不时困惑侵扰着关口巽,白天是旧书店老板的京极堂,有需要时会以阴阳师装束出现除祆。尽管时序已进入到现代,妖魔仍在作祟。在这个号称理性时代却百鬼夜行的时空里,经常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挂在嘴上的京极堂,又该以何种方式解明这一桩不可思议的事件?
姑获鸟:原为中国传统怪物,又名“夜行游女”、“天帝少女”或是“鬼鸟”,形象殊异,《齐东野语》中形容为“身圆如箕,十脰(脰:脖子)环簇,其头有九,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每脰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竟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本草纲目》则说它是“鬼神类也。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云是产妇死后化作,故胸前有两乳,喜取人子养为己子。凡有小儿家,不可夜露衣物。此鸟夜飞,以血点之为志。儿辄病惊痫及疳疾,谓之无辜疳也。荆州多有之。亦谓之鬼鸟。……此鸟纯雌无雄,七八月夜飞,害人尤毒也。”
2023年1月23日 已读
叫魂 豆瓣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9.4 (194 个评分) 作者: [美]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4 - 6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孔飞力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本书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
2023年1月19日 已读
竟能如此相像?
空城计 Eggplant.place 豆瓣
7.2 (17 个评分) 作者: 呼延云 新星出版社 2022 - 5
平州市的城市整体搬迁工作正式告一段落,市儿童医院也将迁往新院区,只给偌大的旧城区留下了急诊科一个科室。
跨年夜,平州市新区落成庆典即将举办,就在这时,突然传来噩耗:载有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主力的巴士发生撞桥事故,车子坠入冰河,车上人员全部遇难。无奈之下,刚刚被免职的科主任周芸临危受命,带领所剩无几的留守人员,坚守岗位,应对在急诊高峰期大量涌入的患儿和家长。
就在周芸等人忙得焦头烂额之时,一系列针对儿童的袭击案接连发生,受害者被源源不断地送至急诊科,院区越发陷入混乱。各方势力粉墨登场勾心斗角,而凶手的真实面貌和真实目的却无人知晓。一场敌众我寡、生死难料、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攻防战拉开了大幕……
2023年1月11日 已读
真紧张啊
画的秘密 豆瓣
Le Dessin
8.5 (112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 译者: 贾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1
荣获瑞士谢尔漫画节最佳作品奖
欧洲漫画界最具实验性的概念型奇才、两届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奖项得主马克-安托万·马修情感悬疑之作
堪比卡夫卡的诡异荒诞,兼具大卫·林奇的超现实主义
...................
※编辑推荐※
一本关于友情的疗伤图像小说,直击人内心最为隐秘的情感。
一部追寻艺术的纸上悬疑电影,揭示命运宇宙中奇诡的真相。
★ 《画的秘密》荣获欧洲第二大漫画节“瑞士谢尔漫画节最佳作品奖”。
作者曾两度夺得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重要奖项。
★ 《画的秘密》是一部罕见的、结合了拼贴、镜像、3D等叙事手法的实验型漫画作品。作者巧妙地调度光线、纬度、时间、记忆,在一个悬念重重又温情治愈的故事中,注入了一个有关命运的哲学议题。
★ 马克-安托万·马修是欧洲漫画界最具实验性的概念型奇才,作品布局严谨、线条极简,用色冷静,画风独树一帜。作者擅于营造硕大的叙事迷宫,挑战读者的逻辑和情感,被业界称之为漫画界的卡夫卡和大卫·林奇。
...................
※内容简介※
挚友爱德华去世了,遗赠给埃米尔一幅画。朋友用智力和情感铸就的画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冰山一角,是一个字谜、一个玩笑,一个通往另一片天地的入口……
画面越深远的地方,微妙的细节就越多,连显微镜也不足以展现其中所有的东西。埃米尔倾尽余生追随画的秘密,将其中的细节复制、放大、临摹、解读。那些在时间流逝中渐渐显现的痕迹,正在悄悄揭开这个令人难以置信且充满诗意的谜底……
...................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充满诗意的作品,从头到尾都渗透着强有力的文学思想。故事氛围很容易让人想起冯索瓦·史奇顿 (François Schuiten) 和贝涅·彼特 (Benoît Peeters) 创作的迷宫般的世界。墨线画风完美无缺,原创剧本引人入胜。
——BDTHEQUE漫画图书馆评论网
《画的秘密》讲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它让读者跟随着爱德华的脚步进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作者绝妙又熟练地使用了黑白风格和光影的技巧,让这本漫画充满了让人惊叹的梦幻感。
——法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2023年1月7日 已读
监视 豆瓣
張込み
作者: [日]松本清张 译者: 朱田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8
本书《监视》共收录八篇推理杰作,松本清张以独树一帜的手法,揭露日本社会及政治的丑恶与污秽。他笔下的犯罪,既可能来自社会,也可能来自个人,亦或两者皆有;是为了探究犯罪的动机,而铺陈犯罪动机,也是为了彰显社会正义!可以说在他作品中最为生动的,不只精心布置的重重谜题,更包括与人类密不可分的社会,以及诡谲多变的人性。
〈监视〉──以倒叙手法,透过一个埋伏的刑警的眼睛,暗中窥伺着一个女人生活中的一动一静,展开了他的埋伏……此篇为松本清张于一九五五年发表的推理处女作,亦可被视为日本社会派推理创始作。
〈脸〉──荣获第十届日本侦探作家具乐部奖(即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故事描述剧团演员井野良吉因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样貌获得电影导演的青睐,开始在大银幕上崭露头角,但随着自己的脸在电影萤幕上曝光的镜头越多,他变得越来越不安……
〈声音〉──主角是一名善辨人声,只需透过电话中「喂」一声,就能把公司几百个人的声音区别出来的接线员,竟因误拨电话意外与杀人凶手对话,从此埋下杀机……松本清张在本篇布置了高超的不在场证明。
〈买地方报纸的女人〉──平成国民作家宫部美幸与社会派作家横山秀夫的最爱。一名订报的女子,一份乏人问津的地方报纸,当有人开始对女子的订报动机产生怀疑,杀机便在好奇心出现的刹那间萌生? !
〈鬼·畜〉──鬼和畜生,指性格转变残酷的人。描写经营印刷厂、情人丢下三个孩子消失了身影、被妻子逼着逐步处理掉孩子,逐渐被现实逼迫的男人的身影!在高度的犯罪氛围中,〈鬼畜〉极度刻画人类产生新的犯罪过程的心里,使人紧张不安的「潜在景象」!
〈等我一年半〉──在刑法审判中,有一条「一事不再理」原则,当判决一旦确定,即使事后出现对被告更加不利的事实,亦不予改判。当人走投无路时,很可能会被激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残酷潜能,甚至计画出连法律都束手无策的缜密诡计。
〈投影〉──描写一名抑郁不得志的报社记者到乡下的小报社任职,却逐步卷入一起涉及政治斗争的意外死亡事件……本篇具有浓厚的社会派推理氛围,并精心设计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杀人手法。
〈卡涅阿德斯船板〉──灵感来自刑法「紧急避难」原则之杰作,其观念为古希腊学者卡涅阿德斯著名的「自卫学说」──发生海难时,两人同时抓着一块浮木,但浮木只足以支撑一人。其中一人为了获救,于是将另一人推下海。但活下来的人并不构成犯罪……在现实世界的学术竞争中,同样的自卫法则也能成立吗?
席卷全日本的「传奇」
非要松本清张不可!
在爱恨搀杂的庞大世界
如镜子般鲜明映照人生断面
一贯地令人慑服的压倒性力量
松本清张的独特叛逆!
收录多篇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极作:〈监视〉朝日电视台松本清张逝世十周年特别剧;〈鬼·畜〉〈订阅地方报纸的女人〉〈等我一年半〉改编为电视剧;〈脸〉〈鬼·畜〉改编为电影
「松本清张的作品,是我的精神支柱和激发创作灵感的泉源!」──森村诚一
2023年1月3日 已读
谈美 豆瓣
9.0 (22 个评分) 作者: 朱光潜 东方出版中心 2016 - 7
本书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书中采用书信体的形式,从“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的理念出发,顺着美感态度的特性、艺术与人生的距离、美感经验与移情的关系、美感与快感、自然美与艺术美等问题次第展开,文字明白晓畅,充满了真知灼见,指引读者一条认识美学的“简捷不绕弯的道路”,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被视为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的经典之作。
2022年12月26日 已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豆瓣 Goodreads
Death on the Nile
8.6 (152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张乐敏 新星出版社 2013 - 9
琳内特•里奇卫拥有一切——年轻、美貌、过人的头脑,而且还继承了巨额财产。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闪电般地与自己的地产经纪人,也就是好友奎杰琳的男友多伊尔结了婚。婚后幸福的二人决定去埃及度蜜月。决意复仇的杰奎琳、偷偷在琳内特财产上做了手脚的律师,以及其他许多似乎是外人的游客,与他们登上了同一条船。
在尼罗河上,惨案发生了,一颗子弹贯穿了熟睡中的琳内特的头颅……
2022年12月18日 已读
我在现场 豆瓣
7.2 (49 个评分) 作者: 潘绥铭 / 黄盈盈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 - 9
《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
(中国“红灯区”实地调查笔记,深刻展现“性工作者”群体真实的生存状况)
时间跨度十余载的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记录其中的曲折经历,也记录刻骨铭心的感悟与反思。他们从田野归来,跨过社会鸿沟而来,带我们与边缘群体近距离相见,进而相知。
内容提要:
本书是兼顾故事性与方法论的社会学著作。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黄盈盈、荣誉所长潘绥铭,及该所部分毕业生。他们采用“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深入“小姐”“同志”“截瘫者”等社会边缘群体,讲述与之互动的种种经历,呈现出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真实情感。
同时对社会学调查方法做出深刻反思,通过实践指出,田野调查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调查到了什么,还在于社会学家自己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以及为打破社会隔阂有过哪些作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本升华生命的书。
2022年12月12日 已读
茶馆之殇 豆瓣 Goodreads
8.8 (20 个评分) 作者: 秋原 新星出版社 2016 - 5
说的既是茶馆,更是茶馆里的人爱说的那些事儿。
《清代旅蒙商述略》作者秋原,讲述真实的老北京茶馆中的世态百相,曲艺行当的创生发展,折射清代到建国前三百年社会变迁。
2022年12月1日 已读
人皮论语 豆瓣
8.1 (27 个评分) 作者: 冶文彪 作家出版社 2011 - 1
西汉景帝末年,孔子旧宅墙壁中发掘出一批古简,其中有一部孤本古文《论语》,世称孔壁《论语》。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将之献入宫中,虽适逢武帝独尊儒术,儒家经籍也大多残缺不全,孔壁《论语》却深藏不见,从此失传……
2022年11月25日 已读
太悲壮了,几次想要落泪
炽焰燃烧 豆瓣
Burning Bright
8.8 (3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罗恩·拉什 译者: 姚人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10
《炽焰燃烧》精准地捕捉到了美国南方阿巴拉契亚山区的复杂特征。这是一片荒僻而野蛮的土地,却有着令人窒息的美丽,带给人无限的许诺与苦难,它是美国著名作家罗恩•拉什的缪斯女神。拉什的短篇小说背景从美国内战时期一直延伸至今时今日,十二个短篇合力编织出一幅摄人心魄、直击心灵的文学丽景,小说中的人物未经雕琢,令人难以忘却。
在《炽焰燃烧》中,拉什揭示了近在眼前,可从未被人探索过的领域——先是风景,继而是黑暗但狂热的心,忧伤却迷人的灵魂。
——————————————————
2010年度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桂冠作品
当代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
罗恩•拉什 最杰出的短篇小说集
——————————————————
罗恩•拉什是一位透着黑暗美感、悲伤而又真实的作家。
——普利策奖小说奖得主 理查德•拉索
《炽焰燃烧》对美国南方阿巴拉契亚山区荒野的残酷生活方式作了简洁而又险恶的描画,在雷蒙德•卡佛的极简主义和威廉•福克纳的哥特手法之间寻觅到了一个最佳施力点……拉什深入至南部山区居民的罕见心理和情绪特质之中,反映出他们的骄傲、迷信和突然暴力相向的习性。
——《华盛顿邮报》
罗恩•拉什构建故事的技艺在《炽焰燃烧》中更为显而易见……这些短篇小说让读者清楚地看到了拉什先生娴熟的写作技巧……优雅而老练的作品……拉什先生定然了解如何锁定读者的注意力。
——《纽约时报》
罗恩•拉什是一位文静而又有着惊人美感的作家……《炽焰燃烧》中的小说很有美感。每个故事都熠熠生辉,构架完美,文句既诗意十足又稳扎稳打。
——《赫芬顿邮报》
2022年11月8日 已读
雕塑家 豆瓣
The Sculptor
8.2 (26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科特·麦克劳德 编绘 译者: 孙侃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 - 10
✧影响千万创作者的《理解漫画》作者
斯科特·麦克劳德首部图像小说
✧当代幻想文学巨匠尼尔·盖曼力荐作品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卫报》一致推崇
※※※ ※※※ ※※※
❆一份浮士德式的契约:用生命换取才华
❆200天人生倒计时:艺术、生命、爱情,如何抉择?
❆在 死亡到来前,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
◎ 编辑推荐
🎓一位著名漫画理论学家创作的漫画会是什么样的?
《理解漫画》作者图像小说长篇力作,理论付诸实践的绝佳案例
斯科特·麦克劳德,著名漫画理论学家,他出色地将学术理论和漫画趣味性结合,创作了系列漫画理论著作,影响了万千漫画创作者、爱好者。《理解漫画》更是成为每个漫画读者欣赏漫画的入门必读书目。
在创作了一系列实验短篇后,斯科特·麦克劳德首次尝试创作叙事类图像小说,耗时5年修改,成就了将理论运用于创作的绝佳典范《雕塑家》。一经推出,这本书便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卫报》《出版者周刊》《每日电讯报》等媒体纷纷发文推荐。著名小说家、漫画编剧尼尔·盖曼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力荐,称《雕塑家》是“年度看过的蕞佳漫画”。
随后《雕塑家》被译成法语、西班牙语、捷克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兰语、荷兰语等超过10种语言。此外,华纳兄弟已购得《雕塑家》的改编权,同名电影正在制作中,预计于2022年上映。
🧱与死神签订契约,艺术与爱情间的艰难选择
26岁的青年雕塑家戴维·史密斯失去家人,被赞助商抛弃,面临破产的他为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与已故的叔祖父(真实身份是死神)立下契约,获得徒手随意雕塑物品的能力。作为交换,他的生命只剩下两百天。
在这两百天里,即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能力,戴维也无法在艺术界获得预期的一帆风顺,反而陷入了人生谷底。
在死亡到来之前,艺术的意义是什么?它有没有客观标准?
迷茫之时,一段不合时宜的爱情降临,唤醒了戴维的灵感,也逐渐唤起了戴维对生命的渴望。
这段短暂、注定不能圆满的爱情,是戴维死亡前的慰藉,还是对生命本身的一曲颂歌?
这个现代浮士德式悲凉浪漫的故事,用500页容量诠释生命的厚度,犹如一记重击发人深思。读者将与戴维一同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并在死亡到来之前,不断地重新认识艺术和生命的意义。
🎬丰满细腻的人物塑造,电影般节奏展现生活群像
《洛杉矶时报》称赞斯科特·麦克劳德在《雕塑家》中体现出“节奏大师”的风范。长达500页的故事里高潮迭起,悬念直到最后一刻才尘埃落定。
在这个电影般的漫画里,斯科特·麦克劳德还雄心勃勃地塑造了众多生动丰满的人物:视艺术高于生命、又一直渴求认同的戴维;一直在背后支持和帮助童年挚友的奥利;玩世不恭、毫无艺术追求的富二代雕塑家芬恩;尖酸刻薄、毫不留情的评论家贝克……这些角色无不从侧面展现了一个高深莫测、令人捉摸不透的艺术界。
在艺术界之外,作者还塑造了真诚独立的女主角梅格——她以天使的形象出现在戴维面前,并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和他陷入热恋。梅格性格大大咧咧、乐于助人,但在她热情的表面下也隐藏着脆弱……
麦克劳德用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人物。不管是有着艺术梦的人、向往思索爱情的人,还是不甘平庸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人,都能在《雕塑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与角色产生共鸣。
◎内容简介
怀才不遇、穷途末路的青年雕塑家戴维·史密斯在一家餐馆里遇见了死神,并和他达成一项交易——戴维得到了“雕石如泥”的能力,但只剩下200 天的生命……
在这200天里,虽然戴维可以很随意地雕塑任何东西,轻易地表达各种想法,但他依旧没有获得应有的名声。艺术界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在这个过程中,惨痛的家庭回忆在脑海中一点点浮现,但戴维也收获了不合时宜的爱情。时间一天天过去,戴维与人世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他发现原本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媒体或名人推荐
斯科特·麦克劳德的《雕塑家》是这些年来我读过的蕞好的图像小说。它关于艺术、爱情,以及我们不断努力的原因。这部作品会让你心碎。
——尼尔·盖曼
如果你想阅读充满野心的漫画和图像小说,你有许多选择,但如果你想学会如何去阅读它们,你可能得从斯科特·麦克劳德的著作开始……《雕塑家》表现出了麦克劳德数十年来对如何设计和绘制漫画这一连续性艺术的兴趣。麦克劳德的粉丝——我就是其中之一——很应该读读这部作品。
——《纽约时报》
很显然,这本500页的精装书犹如一记重击。它展现了很多主题——爱,艺术与商业的碰撞一记艺术的本质——以及他其它作品,作品核心是关于一个内心挣扎的艺术家。
——《英国卫报》
在用他的三部漫画基础指导作品解释了创作、阅读、理解漫画的艺术之后,麦克劳德在这部华丽浪漫的图像小说里,不仅定义了一个类型——他还让之成为典范。
——《出版者周刊》
2022年11月2日 已读
看完震撼得半天说不出话
千万别用Futura 豆瓣
Never Use Futura
作者: [美] 道格拉斯·托马斯 译者: 厉致谦 / 俞佳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 - 11
当保罗·莱纳在1924年绘制Futura的草图时,他想要设计一款符合时代的字体。Futura问世之后,经历可谓传奇。它曾登上月球,也曾被打成“堕落的字体”,曾风靡商业世界,也曾被竞品倾轧、取代……时代洪流裹挟着它经历了动荡变迁的一个世纪,而如今,它依旧是一款“代表今天与明天的字体”。这是一本Futura字体的“传记”,设计师、历史学家道格拉斯·托马斯为我们揭示了Futura在设计、商业、政治和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象征意义与现实影响。从早期的前卫代表,到上世纪中叶的消费符号,再到近代的复古与批判,到今日再度成为先锋。无论你是设计师,学生,还是单纯的字体迷,这本书都将使你重新认识设计的功能性和社会性,以及,解答你看到书名时的疑问——千万别用Futura?不,除非……
2022年10月31日 已读
文字部:字体设计的这些与那些! 豆瓣
もじ部—デザイナーに聞くデザインの背景・フォント選びと使い方のコツ
作者: 雪朱里 / Graphic社编辑部 译者: 陈嵘 东方出版社 2021 - 8
鸟海修∣制作像水与空气那样的字体
高田裕美∣人人都能轻松阅读的字体
森泽文研∣日本造字公司的设计哲学
藤田重信∣比起好看的字体,更希望字体能活起来
竹下直幸∣街边字体是被怎样运用的呢
小林章∣留白的部分也是文字
铃木功∣反映地域文化的字体诞生记
小冢昌彦∣脑子里一边想着起源字,一边思考最好的字形
马修·•卡特∣字体的魅力在于有没有被很好地使用
大曲都市∣我是这样成为字体设计师的
岩田公司+桥本和夫∣制作字体时应该思考的事
西冢凉子∣要创新,就得去回顾文字的历史
服部正贵∣Adobe字体团队的工作
赤松阳构∣走进电影标题设计的工作
typeKIDS∣追寻从金属活字到数码字体的轨迹
雪朱里∣揭开“机械雕刻用标准字体”制作的幕后故事
小宫山博史+藤田重信+鸟海修+小林章+祖父江慎∣字体设计的这些与那些
不管是纸上的文字、街头广告牌的标示,还是计算机内建的字型,甚而电影银幕上的片头标题和字幕,一定是经某位设计师之手设计而成。
如果我们能了解这款字型的制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思想、表达方式,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文字必定会变得丰富而有趣。本书汇集了日本专业平面设计出版社Graphic社Zui精华的字体专题纪录,专业字体设计师讲述字体设计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灵活运用和鉴赏字型的诀窍,是字体设计从业者、平面设计师、专业学生、字体设计爱好者不容错过的专业美学读本。
2022年10月31日 已读
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 豆瓣
同姓同名
6.8 (66 个评分) 作者: [日] 下村敦史 译者: 虞侃 2022 - 4
【内容简介】
你有没有在网上搜索过自己的名字?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名字,成为全网追杀的猎物?
一起震惊全国的惨案,幼女被连捅二十八刀。凶手的身份保密,名字却遭到泄露——大山正纪。
一夜之间,只要与大山正纪同名同姓,就被怀疑为凶手,甚至沦为肆意泄愤的对象。从社交网络到现实世界,他们被逼入绝境,无处可逃。
便利店店员、足球界希望之星、萌图绘画爱好者……
为了夺回正常的人生,十位“大山正纪”秘密结盟,发誓要查明凶手的真身。他们渐渐发现,每一位看似普通的“大山正纪”,都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那桩看似水落石出的惨案,实则另有隐情。
【编辑推荐】
◆只是上网搜索自己的名字,却发现即将成为下一个猎物!
◆江户川乱步奖得主烧脑推理杰作!
◆10个与凶手同名同姓的普通人,11段被同名同姓扭曲的人生!
◆登榜“本格推理BEST10”、“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
◆登顶日本权威书评网bookmeter人气图书!
◆推理大师有栖川有栖力、今村昌弘、芦泽央鼎力推荐!
◆倒数80页颠覆整个故事!
◆搜索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人,或许无异于寻找自己的分身,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分身,据说遇上就会送命。——摘自本书
◆直到翻开《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才发现人肉搜索比想象中更恐怖!
【媒体及名人推荐】
《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完成了推理小说最高难度的后空翻!——有栖川有栖(日本推理大师)
等我回过神来,才惊觉自己深陷重重陷阱!每翻一页,我都在感叹这本书太精彩了!——今村昌弘(日本推理作家)
这本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极限!——芦泽央(日本推理作家)
前70%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样丝滑,后30%狂野飙车,刺激!——读者评价
这议题太适合当下的网络时代了!——读者评价
最后几页仍然在反转!你以为真凶是他,结果发现是他,看到最后居然是他!——读者评价
2022年10月30日 已读
百年早餐史 豆瓣
6.0 (6 个评分) 作者: 克里斯穹‧葛塔魯(Christian Grataloup) 译者: 蔡孟貞 聯經 2018 - 7
內容簡介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俗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就是早餐了。不僅滿足口腹之欲,還是一日美好的開端。
早餐可簡單、可複雜、可華麗、可樸實,端視享用之人的喜好與需求。多數饕客在乎的是早餐好不好吃、去哪裡買、怎麼做?意在滿足填飽肚腹的物質需求,但你可曾想過,今日我們桌上的一份早餐,是積累了百年、來自各國的文化精華。
早餐其實顛覆了飲食史,擁有開創嶄新世界的力量,在短短幾百年間橫掃了歐亞大陸,成為許多人一早的精緻享受。特別在歐洲,早餐的形成與航海時代商船貿易的發達息息相關,成了展示外貿成果與新潮食品的最好舞台,其食材的演變與人們重視它的程度,在在顯示它跨越了物的界線,漸漸轉化為一種文化現象,且是令人驚異的跨文化融合。
當你坐在路邊早餐店的一角,享用著咖啡、火腿蛋土司與沙拉,享用著一天之始的明媚時,不妨想想:咖啡是怎麼傳進來的?土司是什麼時候開始占據我們的餐桌?沙拉又怎麼會成為健康的代表食品?就會發現,一張小小餐桌上的食物就像聯合國,而你正站在歷史的發展洪流中,帶著新文化向前邁進。
在《百年早餐史:現代人最重要的晨間革命,可可、咖啡與糖霜編織而成的芬芳記憶》一書裡,作者克里斯穹‧葛塔魯除了直向梳理早餐演變的歷史,還縱向包攬了地域發展、產業、運輸等的演進,以地理學家的獨到眼光,帶領我們看各個異域間的交流如何轉變固有的習慣,而這些習慣又如何內化,逐漸成為生活不可分割的文化。
「每個人都知道天天吃的早餐,因為太過熟悉了,以至於沒想過該去深入了解它長達三世紀的歷史!」
一旦明白了其中奧妙,早晨的餐桌就是精采又多元的文化共和國。每一種組合都是創新,每一次入口都是顛覆。
2022年10月21日 已读
罗杰疑案 豆瓣 Goodreads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9.3 (294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常禾 新星出版社 2013 - 3
金斯艾伯特村里坐落着两座豪宅,“皇家围场”是其中之一,而居住其中的弗拉尔斯太太刚刚过世。
此后不久,她的情人,也就是住在另一所大宅里的罗杰•艾克罗伊德先生便得知,弗拉尔斯太太一年前杀害了自己的丈夫,最终因愧疚而自杀。更重要的是,罗杰还发现她在死之前一直被一个神秘人敲诈。他展开她最后的来信,打算读出那个人的名字,可惜没有人听到。
因为一把短剑插进了他的后颈……
2022年10月20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