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悉达多 豆瓣
8.9 (370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姜乙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1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据悉市面销量最高版本译自英文版),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这本小书,请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
愿你在读了悉达多的故事后,也能有所感悟,并开始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据悉市面销量最高版本译自英文版),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这本小书,请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
愿你在读了悉达多的故事后,也能有所感悟,并开始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长江 (1981) 豆瓣 IMDb TMDB
長江
9.3 (42 个评分)
导演:
佐田雅志
演员:
佐田雅志
其它标题:
長江
/
映画長江
…
さだまさし製作、監督、音楽、主演による、全編長期中国ロケによって、悠久なる「長江」の流域の雄大なる自然と人々の生活を描いた、長編ドキュメンタリー紀行映画。
製作総指揮: 佐田雅人 製作・監督・音楽・出演: さだまさし 総監修: 市川崑 脚本: 長野広生/菊池昭典 ナレーション: 宮口精二
这部纪录片是佐田雅志先生1980年-1981年间在中国摄制完成的,1983年在我国热播的大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其素材就取自该片摄制的大量胶片。佐田雅志自任本片监制、主演,并创作和演唱主题歌《生生流転》。但是这部出于对中国深切的爱而拍摄的影片却让佐田雅志先生背负了28亿日元(含利息共计35亿日元)的巨额债务。之后的30年间,佐田先生频繁开演唱会(平均两天就举办一场小型演唱会),在接近60岁的2010年才终于基本还清债务。
製作総指揮: 佐田雅人 製作・監督・音楽・出演: さだまさし 総監修: 市川崑 脚本: 長野広生/菊池昭典 ナレーション: 宮口精二
这部纪录片是佐田雅志先生1980年-1981年间在中国摄制完成的,1983年在我国热播的大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其素材就取自该片摄制的大量胶片。佐田雅志自任本片监制、主演,并创作和演唱主题歌《生生流転》。但是这部出于对中国深切的爱而拍摄的影片却让佐田雅志先生背负了28亿日元(含利息共计35亿日元)的巨额债务。之后的30年间,佐田先生频繁开演唱会(平均两天就举办一场小型演唱会),在接近60岁的2010年才终于基本还清债务。
美丽西江 (2016) 豆瓣
导演:
施燕峰
/
刘竺
在中国,有一条河流以秀美著称,那就是西江。它一直鲜为人知,充满神秘。
西江,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中国第三大河流,长度仅次于长江和黄河。数百万年来,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西江之水塑造了天坑、天窗和岩溶等世界级喀斯特奇观,西江流域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这里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片土地上,物产丰饶,人文丰厚,人们用智慧、勇气和汗水,追寻梦想,创造美好生活,呵护美丽家园。
《美丽西江》将从自然、物产、生态、民族、生活等多维立体视角、通过两广人民热爱自然、守望家园、共创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纪录和展现西江的自然之美、物产之美和人文之美,讲述桂粤人民的共同故事,折射两省区人民共饮西江水的动人兄弟情怀。 西江,作为珠江水系中最大、最长的一条河流,历经千百年的冲积,最终造就了美丽富饶的珠江西岸。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水紧密相连。他们依水而居,得天独厚地享受着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美丽西江》以纪录片形式,呈现西江流域的历史、人文、美食特征,追寻西江沿岸留下的动人故事,反映这片水域孕育下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状况。 全系列共12集,每集24分钟。除了在广东卫视、广西卫视全国播出外,也会在中央电视台CCTV9纪录频道、CCTV1综合频道《魅力纪录》等全国性平台黄金时段播出。
In China, there is a river famous for its beauty. It is the Xijiang River. It has always been little-known and full of mystery.
The Xijiang River, as the longest river of the Pearl River system and the third largest river in China, is second only to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in length. Over millions of years, under the effect of natural forces, the water of the Xijiang River has created world-class karst wonders like heavenly pits and skylights. The Xijiang River basin is even a hot spot of global biodiversity and is rich in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 This piece of land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culture. The people here pursue dreams, create good lives and cherish their beautiful homes with wisdom, courage and sweat.
“Xijiang River,” with an unprecedented scale, will be premiered at 8:00 p.m. during prime time on Documentary Channel of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on New Year’s Day 2016 and simulcast on Guangdong TV, Guangxi TV and the terrestrial channels of Guangdong and Guangxi as well as the Tencent Video websit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nsmission history of Southern Chinese Documentary.
西江,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中国第三大河流,长度仅次于长江和黄河。数百万年来,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西江之水塑造了天坑、天窗和岩溶等世界级喀斯特奇观,西江流域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这里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片土地上,物产丰饶,人文丰厚,人们用智慧、勇气和汗水,追寻梦想,创造美好生活,呵护美丽家园。
《美丽西江》将从自然、物产、生态、民族、生活等多维立体视角、通过两广人民热爱自然、守望家园、共创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纪录和展现西江的自然之美、物产之美和人文之美,讲述桂粤人民的共同故事,折射两省区人民共饮西江水的动人兄弟情怀。 西江,作为珠江水系中最大、最长的一条河流,历经千百年的冲积,最终造就了美丽富饶的珠江西岸。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水紧密相连。他们依水而居,得天独厚地享受着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美丽西江》以纪录片形式,呈现西江流域的历史、人文、美食特征,追寻西江沿岸留下的动人故事,反映这片水域孕育下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状况。 全系列共12集,每集24分钟。除了在广东卫视、广西卫视全国播出外,也会在中央电视台CCTV9纪录频道、CCTV1综合频道《魅力纪录》等全国性平台黄金时段播出。
In China, there is a river famous for its beauty. It is the Xijiang River. It has always been little-known and full of mystery.
The Xijiang River, as the longest river of the Pearl River system and the third largest river in China, is second only to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in length. Over millions of years, under the effect of natural forces, the water of the Xijiang River has created world-class karst wonders like heavenly pits and skylights. The Xijiang River basin is even a hot spot of global biodiversity and is rich in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 This piece of land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culture. The people here pursue dreams, create good lives and cherish their beautiful homes with wisdom, courage and sweat.
“Xijiang River,” with an unprecedented scale, will be premiered at 8:00 p.m. during prime time on Documentary Channel of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on New Year’s Day 2016 and simulcast on Guangdong TV, Guangxi TV and the terrestrial channels of Guangdong and Guangxi as well as the Tencent Video websit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nsmission history of Southern Chinese Documentary.
寻味顺德 (2016) 豆瓣
8.6 (123 个评分)
导演:
刘硕
/
费牖明
演员:
李立宏
《寻味顺德》由创作《舌尖上的中国》的主力团队担纲制作,《舌尖》系列片总导演、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担任该片总顾问,《舌尖》第二季之《秘境》的导演刘硕和费牖明共同执导;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舌尖》系列片解说李立宏担任解说;国内一流的文化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美食达人组成庞大的顾问团队,为该片奉献了绝佳的创意和专业的支持。
“今天是谷雨,一年前这部纪录片在顺德开始拍摄。我们走遍了大街小巷,每天都能感受到顺德带给我们的惊喜。”刘硕和费牖明说,积累了36,000分钟的原始素材,最终精剪出150分钟的《寻味顺德》,这其间,摄制团队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艰辛。“在三集的纪录片中,我们不仅要讲述珠三角的悠久传统,向祖先的智慧致敬,更重要的是表达一个主题:在美食传统中寻找前行的力量。”他们表示,作为《舌尖》第二季的导演,创作《寻味顺德》是又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系统学习了媒体纪录片的模式化制作,真正做到在创作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纪录片国际化的规范和标准。
“今天是谷雨,一年前这部纪录片在顺德开始拍摄。我们走遍了大街小巷,每天都能感受到顺德带给我们的惊喜。”刘硕和费牖明说,积累了36,000分钟的原始素材,最终精剪出150分钟的《寻味顺德》,这其间,摄制团队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艰辛。“在三集的纪录片中,我们不仅要讲述珠三角的悠久传统,向祖先的智慧致敬,更重要的是表达一个主题:在美食传统中寻找前行的力量。”他们表示,作为《舌尖》第二季的导演,创作《寻味顺德》是又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系统学习了媒体纪录片的模式化制作,真正做到在创作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纪录片国际化的规范和标准。
把青春唱完1990-1999 豆瓣
8.3 (43 个评分)
作者:
高原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8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摇滚音乐历经短暂的爆发之后,进入了长久的沉眠。但这十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音乐不仅呈现了“一种社会现实性的、个人内心化的焦虑与寻求宣泄表达的企图”,也陪伴很多人走过了青春。
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因其时代的特殊性成为不可复制的时代缩影。一代人对于青春、自由、才华、独立的追求,深远影响了那个时代。在这十年中,摄影师高原近距离记录下了中国摇滚台前幕后的影像经历,凝聚着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回望。与此同时,高原记录的也是自己在摇滚乐圈里的真实生活,记录她和她的朋友们。
看到青春,重返青春。与其说高原在记录摇滚乐的十年,不如讲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朋友的生活状态。这本书里的人物,是音乐人、艺术家,也是高原的朋友。她的镜头里有他们:崔健、窦唯、何勇、张楚、老五、丁武、高旗、艾敬、许巍、栾树、汪峰、孟京辉、张扬、黄觉、周迅、讴歌、欧洋、王勇、黄燎原、张有待、贾敏恕、张培仁……高原和他们见证了摇滚乐的黄金十年。若干年后,他们会如何看待曾经的青春时光。
这段在混乱中自在生长的记录,因其真实和诚恳而具有特殊的力量。从这本书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不论是从摄影、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去解读,还是重新唤起自己的青春记忆。
--------------------------------------------------
【编辑推荐】
❀作者高原双重身份,既是摄影师,同时也是摇滚圈内的生活者和记录者,她与这些音乐人的近距离生活和接触,让她拥有独有的一手影像资料。
❀高原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第一次面世;
❀Lens出品,编者从从数万张底片中精挑细选,入选本书的图片都是标志性的精品;
❀老树、张震、王小帅、周迅、许巍、汪峰、张楚、孟京辉、郑钧、阿克曼、唐朝老五、高旗、黄觉、张有待、老狼、王勇、宋宁、左小祖咒、杨坤、朴树、张铁志等联合推荐;
❀国内5个城市、持续半年的高原摄影展及音乐人座谈等活动;
❀不仅是摇滚记录与生活影像,更是整个90年代的缩影和回忆,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评论】
“每个人从书里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可以从摄影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音乐的角度,以及青春的角度去解读,非常好。”
——阿克曼(孔子学院顾问,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原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
它是在我的年轻岁月中,和一帮哥们儿,怀抱着理想,放胆地各自表述,在工作中同欢同悲,在混乱中一起成长的记录。
——贾敏恕(台湾音乐制作人)
我们在这些照片当中只看到了人,而不再是什么牛逼的摇滚和摄影。
——-刘树勇(摄影评论家、文化学者,微博名:老树画画)
高原镜头下的每一个瞬间,我都是不在场的:它定格的每一个时间,我又是在场的。我们同处一个时代、一个空间......一起撒野,一起张狂。
——王小帅(“第六代”导演)
青春终将逝去,但歌声却可以将它重塑!高原用她眼中的影像不可思议地记录了这一切珍贵的记忆⋯⋯
——汪 峰(歌手、音乐创作人)
心存善愿和远方,我们是永远的少年。
——许 巍(歌手、音乐创作人)
高原不强加于现实什么特质,只是基于事物关系的本身。她的作品对未参与关系的人,会更容易真实理解,并有一种信任感。
——张 楚(歌手、音乐创作人)
关于青春,不管曾经多么疯狂、不堪、精彩、忧伤,最后你能收获的都只是两行热泪。
让燃烧凝固!
——郑 钧(歌手、音乐创作人)
在我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常常会听到一首歌就想起一个人,或是某一部电影的一幕戏,又或是某些地方空气中特别的味道。
摇滚乐对我而言,可以代表我的学生时期。在我青春期的那些年,最爱听的就是摇滚,当时的那种衝动、叛逆、玩世不恭的调调,很酷。
当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合辑《中国火》,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的摇滚乐,震惊。唐朝、张楚、何勇、窦唯等,在那时期,这些人都是我所响往的。
缘分很有意思,在距离青春期这么遥远的今天,收到一封朋友转寄的E-mail,认识了高原。透过高原的照片,我见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对音乐的追求以及摇滚的精神。带我穿越时空,更贴近那些我所响往的人。当所有喜欢的事都可以自在生长,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们便以潇洒的姿态继续向前迈进。
——❀张震❀(演员)
那些激情、懵懂的少年时代⋯⋯
——周 迅(演员)
这些粗粝而饱满的影像,带我们重返那个充满摇滚的纯真年代,空气中尽是爆炸的张力,而所有的故事正在开始被书写……
——张铁志(台湾摇滚与文化评论人)
那段事情起头的日子最珍贵。
刹那永恒的摄影作品!
——倪重华(发掘伍佰、林强、张震岳的幕后推手,现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摇滚音乐历经短暂的爆发之后,进入了长久的沉眠。但这十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音乐不仅呈现了“一种社会现实性的、个人内心化的焦虑与寻求宣泄表达的企图”,也陪伴很多人走过了青春。
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因其时代的特殊性成为不可复制的时代缩影。一代人对于青春、自由、才华、独立的追求,深远影响了那个时代。在这十年中,摄影师高原近距离记录下了中国摇滚台前幕后的影像经历,凝聚着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回望。与此同时,高原记录的也是自己在摇滚乐圈里的真实生活,记录她和她的朋友们。
看到青春,重返青春。与其说高原在记录摇滚乐的十年,不如讲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朋友的生活状态。这本书里的人物,是音乐人、艺术家,也是高原的朋友。她的镜头里有他们:崔健、窦唯、何勇、张楚、老五、丁武、高旗、艾敬、许巍、栾树、汪峰、孟京辉、张扬、黄觉、周迅、讴歌、欧洋、王勇、黄燎原、张有待、贾敏恕、张培仁……高原和他们见证了摇滚乐的黄金十年。若干年后,他们会如何看待曾经的青春时光。
这段在混乱中自在生长的记录,因其真实和诚恳而具有特殊的力量。从这本书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不论是从摄影、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去解读,还是重新唤起自己的青春记忆。
--------------------------------------------------
【编辑推荐】
❀作者高原双重身份,既是摄影师,同时也是摇滚圈内的生活者和记录者,她与这些音乐人的近距离生活和接触,让她拥有独有的一手影像资料。
❀高原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第一次面世;
❀Lens出品,编者从从数万张底片中精挑细选,入选本书的图片都是标志性的精品;
❀老树、张震、王小帅、周迅、许巍、汪峰、张楚、孟京辉、郑钧、阿克曼、唐朝老五、高旗、黄觉、张有待、老狼、王勇、宋宁、左小祖咒、杨坤、朴树、张铁志等联合推荐;
❀国内5个城市、持续半年的高原摄影展及音乐人座谈等活动;
❀不仅是摇滚记录与生活影像,更是整个90年代的缩影和回忆,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评论】
“每个人从书里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可以从摄影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音乐的角度,以及青春的角度去解读,非常好。”
——阿克曼(孔子学院顾问,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原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
它是在我的年轻岁月中,和一帮哥们儿,怀抱着理想,放胆地各自表述,在工作中同欢同悲,在混乱中一起成长的记录。
——贾敏恕(台湾音乐制作人)
我们在这些照片当中只看到了人,而不再是什么牛逼的摇滚和摄影。
——-刘树勇(摄影评论家、文化学者,微博名:老树画画)
高原镜头下的每一个瞬间,我都是不在场的:它定格的每一个时间,我又是在场的。我们同处一个时代、一个空间......一起撒野,一起张狂。
——王小帅(“第六代”导演)
青春终将逝去,但歌声却可以将它重塑!高原用她眼中的影像不可思议地记录了这一切珍贵的记忆⋯⋯
——汪 峰(歌手、音乐创作人)
心存善愿和远方,我们是永远的少年。
——许 巍(歌手、音乐创作人)
高原不强加于现实什么特质,只是基于事物关系的本身。她的作品对未参与关系的人,会更容易真实理解,并有一种信任感。
——张 楚(歌手、音乐创作人)
关于青春,不管曾经多么疯狂、不堪、精彩、忧伤,最后你能收获的都只是两行热泪。
让燃烧凝固!
——郑 钧(歌手、音乐创作人)
在我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常常会听到一首歌就想起一个人,或是某一部电影的一幕戏,又或是某些地方空气中特别的味道。
摇滚乐对我而言,可以代表我的学生时期。在我青春期的那些年,最爱听的就是摇滚,当时的那种衝动、叛逆、玩世不恭的调调,很酷。
当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合辑《中国火》,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的摇滚乐,震惊。唐朝、张楚、何勇、窦唯等,在那时期,这些人都是我所响往的。
缘分很有意思,在距离青春期这么遥远的今天,收到一封朋友转寄的E-mail,认识了高原。透过高原的照片,我见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对音乐的追求以及摇滚的精神。带我穿越时空,更贴近那些我所响往的人。当所有喜欢的事都可以自在生长,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们便以潇洒的姿态继续向前迈进。
——❀张震❀(演员)
那些激情、懵懂的少年时代⋯⋯
——周 迅(演员)
这些粗粝而饱满的影像,带我们重返那个充满摇滚的纯真年代,空气中尽是爆炸的张力,而所有的故事正在开始被书写……
——张铁志(台湾摇滚与文化评论人)
那段事情起头的日子最珍贵。
刹那永恒的摄影作品!
——倪重华(发掘伍佰、林强、张震岳的幕后推手,现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