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一义孤行 (2020) 豆瓣
导演: 郑义 / 姜宗皓
郑义,一个“野”了四十年的户外探险“老江湖”,在他到了五十六岁知天命的年纪,卖掉了香格里拉的房子,驾驶着一台自己动手改装的MAN卡房车,带着忠实的老狗,踏上了世界海拔最高的“生命之路”,计划途径五个国家——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行五万公里长路,完成环喜马拉雅的旅程。第一季旅程在西藏展开,为期一年的时间,全年驾驶房车拍摄纪录不停歇。为您展现沿途最真实的故事、最罕见的风光、最珍稀的动物、以及来自“喜马拉雅的微笑”… …
2022年1月8日 看过
不同于国内其他拍青藏高原的纪录片,本片有很多生活内容,除了正儿八经探险、完成任务及路上行驶的内容,其余基本上都是一帮老男人怎么在美丽的环境中撒野,很生活气息,很喜欢。拍摄的美景也不是常见的,更具随机性,好像他们走着走着忽然发现的。这种主演与景色连接在一起的真人秀纪录片,很有代入感。而且从第三集过后,插曲配乐忽然上升审美,都很好听且应景。
房车 探险 旅行 真人秀 纪录片
西藏时光 (2017) 豆瓣
导演: 张鹿行 / 王彦民 演员: 西藏人民
这是一段关于西藏的故事。
故事中包含亲情、友情、家园之情、梦想、困惑、信仰、奋斗、泪水、欢笑……在佛与现代之间,这是这片广袤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
修习之路中的三位小活佛;西藏大庆背景下的一家三代舞者;中外五国联合冰川科考;无人区传奇探险;因爱情而诞生的青稞面包;登上冠军奖台的藏族自行车手;业余登山队挑战6200米雪峰;藏北草原深处的一户牧民…
2018年5月1日 看过
终于看到想看到的西藏,就是普通人的西藏,不是媒体所渲染的那个神秘的与旅游时尚挂钩的西藏。
中国 人文 国产 纪录片 西藏
冈仁波齐 (2015) TMDB IMDb 豆瓣
གངས་རིན་པོ་ཆེ
7.2 (374 个评分) 导演: 张杨 演员: 尼玛扎堆 / 杨培
其它标题: གངས་རིན་པོ་ཆེ / Paths of the Soul
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
喜马拉雅天梯 (2015) 豆瓣
6.4 (43 个评分) 导演: 萧寒 / 梁君健 演员: 索朗多吉 / 普布顿珠
其它标题: 喜马拉雅·天梯 / Himalaya: Ladder to Paradise
建于1899年的上绒布寺位于珠峰北麓,距峰顶约20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阿古桑杰是寺中唯一的僧人,他将珠峰视作空行母的化身,人类不应当打扰她,但他的儿子却是一名毕业于“西藏登山学校”的出色高山向导。
这所全球唯一持续招生的登山学校仅面向珠峰脚下的两个县招生,目的是花四年时间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他们将在每年仅有几天的登顶期到来之前铺路、修保护绳、搭建从大本营到8400的所有营地、搬运物资和行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好让他们不断突破自己,前往独自无法抵达的高处……
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它的名字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而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将8848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2015年10月18日 看过
映像最深刻的两句话(大意):绒布寺的师傅说「登喜马拉雅成为了一种时尚,我有什么办法」,登山队指挥对登顶客户说「恭喜登顶,赶紧拍照」。着两句话表明,攀登珠穆朗玛已经归属于时尚圈和旅游圈了。
Documentary 国产 珠穆朗玛 登山 纪录片
进藏 (2013) 豆瓣
7.5 (15 个评分) 导演: 程工
其它标题: Into Tibet
人们为什么向往西藏?那里有什么?那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生活?
2013年8月,10个人,8台MINI,5条线,7万公里,从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喜马拉雅线,我们进藏去。酝酿几代人的西藏情结,超过半年的制作周期,五组人马历时1个月的现场拍摄,《城市微旅行》原班制作团队用最真诚的态度呈现最纯粹、最简单、你可能从未见过的西藏。
看得见银河的壮丽星空、将肉身奉献给鹰鹫的天葬仪式、整整7天用细沙修筑又在一瞬毁掉的密宗坛城制作……抛开那些熟知的西藏符号,我们记录更真实的自然、民俗和宗教,探寻这片神秘的土地中人们所未知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关注扎根在这里的人:乡道边禁语30年的闭关僧人,孤独宁静的藏王墓守墓僧人,大山里生产欧洲奢侈品牌定制牦牛绒围巾的美藏混血,用最至诚的方式一路磕长头到拉萨的朝圣者……
大美的风光,奇异的民俗,简单的生活,虔诚的信仰……或是其他,为什么《进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2014年10月2日 看过
看着看着就唤醒了两年的青藏高原生活记忆。片子里对藏人的理解全部聚焦在佛,但我的感受是藏人的生活不只是佛。至于对佛的解读,也并不一定是片子里说的那样。
2014年10月3日 评论 《进藏》观后 - 从开始看纪录片《进藏》,两年在西宁的生活学习的回忆画面便一幅幅闪现脑中。在西宁呆着的时候,想回内地,向往江南。现在回来了,却深知这两年在青藏高原的经历会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看过那里的蓝天和黄土,才知道天高地厚。 青海最难忘的画面是蓝天。虽然没有去过海拔更高的地区,西宁的蓝天已经够我享受了。记得去年秋天站在坎布拉的观景台,湛蓝的天空下,湖水安静地像一面镜子映照着阳光,远处白云漂浮,山顶积雪皑皑,水面云影天光,恍若仙境,顿觉干净,明亮,圣洁。如此天空之下阳光所照之处必伴随着暗影,正是明暗相随,构成大千世界。 片子里青藏高原的天空美轮美奂。在这天空下,人们简单地磕着长头,简单地守护者吐蕃皇陵,简单地打水礼佛,简单地维护着经石城,简单地打扫着寺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他们的信仰中,如此受苦和坚持才能死后不入地狱,才能亲人少受苦。片子里记录了美好信仰中的西藏,但也许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西藏。因为这里还有喝了酒随便闹事,三两句说不到一起就挥刀子捅人的藏人存在,还有游客只看了一眼便强卖讹钱的藏人存在。这些人也许信佛,也许不信,只是他们内心泛起无明业火来佛祖也会给忘了。片子以藏人对佛的坚固信仰为主旋律无可厚非,毕竟很多人对西藏就是如此理解。一段说走就走去找寻信仰找寻自我的西藏之旅是多么时尚,可看不清现实,谈多信仰也只是提高逼格而已。 在现代人逃离都市的潮流中,西藏和其信仰变成了时尚话题被消费。为什么去西藏,去西藏干什么,我们不需要想,因为旅游网站、时尚杂志和旅行达人已经给你了有逼格的答案。我也想不来肯定说服自己的答案,所以也就暂时接受达人们的宣言。可什么是信仰,如何去接触理解信仰,没人告诉我,我也不信谁能一两下说明白。所以,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去关注西藏,关注那里的贫穷,关注那里上不起学的孩子,关注那里没有书籍没有桌椅的学校,而不是浮于虚空地谈论信仰。跟去过西藏支教过的同学相比,仍有去了西藏会很酷的感觉的自己在这里悲天悯人是那么的作。可片子里西藏的贫穷是那么的真切,想到朋友圈里有分享是号召大家把不需要的书寄给一个非常缺书的藏区学校,图片里展现着孩子求知若渴的眼神,忽然就觉得泛泛而谈什么旅途人生意义信仰是一件多么无知无良的行为。对于我这么个没去过西藏向往着西藏的人,关于西藏,就让它旅游的归旅游,信仰的归信,逼格什么的在高原蓝天下就是浮云。妄谈信仰那是不知天高地厚。 相信片子里的一句话,行善即信佛。
公路 纪录片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