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妇产科学 豆瓣
作者: 乐杰 人民卫生 2008 - 1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第7版)》重视教材的整体优化,重视讲授的内容尽可能作到和国际接轨,重视知识更新,以实用性为宗旨,新章节展示近年研究热点,不断更新临床诊断治疗标准。例如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阴道炎症的规范化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新认识;生殖系统肿瘤手术名称的规范化等。增加性及女性性功能障碍内容,将妇产科常用特殊药物放至《妇产科临床实习指导》中。力求做到内容精选、详略适度、文字通顺、便于自学。
不让生育的社会 豆瓣 Eggplant.place
ルポ 産ませない社会
7.1 (24 个评分) 作者: [日]小林美希 译者: 廖雯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8
不是“不能”生育
是社会“不让”生育
—————————
将育儿的责任强加于女性,依旧是日本社会的现状。
雇用环境逐渐恶化,社会构造日益复杂,结婚也变成困难的事,或者即便结了婚,也不愿意要孩子,又或者即便要了孩子,也有父母放弃育儿甚至虐待孩童——种种社会现实刺目至极。
近30年来的日本,几乎一成不变的现实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有6-7成女性面临失业。女性不仅置身于只有丈夫和子女的核心家庭中,而且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父亲缺席”,每3位母亲中就有1人面临“孤独育儿”的现状。
国家也不愿意为育儿事业提供财政支持。托儿所的增设需要较多资金,于是国家选择强化育儿假制度,试图回避问题。即便增设托儿所,也是放宽政策,允许民间资本参与。而民营企业为了一己之利,以低薪聘用新手,导致优质保育逐渐消失。
仿佛整个社会环境都在对女性说:“这么担心小孩的话,让母亲在家守着吧。”
女性贫困 豆瓣 Goodreads
女性たちの貧困:“新たな連鎖”の衝撃
7.5 (161 个评分) 作者: [日]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译者: 李颖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9
本科毕业又如何? “其实助学金也是负债。如果说我欠债六百多万,男人听了会怎么想呢?”——二十四岁的小爱
结婚也摆脱不了贫困 “二十几岁的单身妈妈们人际关系薄弱,容易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有的人是受丈夫虐待,衣服都来不及换,身无分文就逃了出来。”
——“东京都爱心单亲家庭援助中心”工作人员
色情店成为“救命稻草” “这种工作工资高,如果女儿将来说想干这一行的话,我觉得我会同意。”
——二十一岁的小花
本书由日本NHK电视台特别报道组所制作的《看不见明天--越来越严重的年轻女性之贫困》等节目集结而成,重点关注女性与儿童贫困、单亲母子家庭及贫困的代际传递等在日本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非常值得中国读者了解、反思并引以为戒。
到得了远方,回不去故乡 豆瓣
作者: [美]露丝•贝哈 译者: 李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5
《到得了远方,回不去故乡:一位女性主义人类学家的跨国成长旅行》,讲述了作者露丝•贝哈从一个被迫的旅者——移民小孩,到一个自由旅者,却始终无法摆脱乡愁的成长故事。人至中年,家庭事业双丰收,露丝•贝哈却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个名副其实的纽约“客”,她魂牵梦萦着的是那个回不去的故乡古巴、生活在那里的人和记忆中的往事。
从哈瓦那到纽约,从移民小女孩到女性主义人类学家,多重身份与语言,赋予作者多种际遇与喟叹。回首行旅五十载,恍然顿悟:离开故乡,才识乡愁。
性别麻烦 豆瓣 Eggplant.place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9.0 (4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朱迪斯·巴特勒 译者: 宋素凤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 1
1990年面世的《性别麻烦》是女性主义理论和性别研究的重要著作,一经出版即引来赞誉和争议无数,并被奉为开创“酷儿理论”的经典文本。巴特勒因此书而一举成为当代思想界最闪耀的学术明星之一。
巴特勒在《性别麻烦》开篇,首先对“女性”作为女性主义的主体提出了质疑。她对波伏瓦、克利斯特娃、维蒂格、伊里格瑞等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分别进行了梳理,并追溯到她们各自所依据或所反对的阳具逻格斯中心主义理论源头。她借用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福柯的管控性生产、拉康的原初禁制理论和弗洛伊德的性抑郁的解读,从哲学本体论层面重新追问语言、主体、性别身份等关键性概念,深刻阐述了异性恋框架下的性别身份和欲望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从而颠覆了霸权话语对性、性别、性欲的强制性规定。
巴特勒在本书中提出的、现已成为她的个人标记的“性别操演”理论,为性与性别开启了一个具有多种文化可能性的未来。
女性主义理论的必读书。
Hypatia
《性别麻烦》对性别的“自然性”提出了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质疑。这是一部富有创见的精彩论著。
Aandra Lee Bartky
巴特勒的作品改变了我们思考性、性别、性欲和语言的方式。她对性别身份的探问已对当代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启发了在多个层面上对“主体”的批判性反思。
萨拉·萨莉
十年前我完成《性别麻烦》的稿子......我不知道这本书会有这么广大的读者,也不知道它会对女性主义理论构成具有挑衅意味的“介入”,并被引为开创酷儿理论的文本之一。这本书的生命超出了我的意图。
朱迪斯·巴特勒在1999年此书再版时附加了长篇序言,回应并澄清了针对此书的一些问题。
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陈顺馨 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 1
就今日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命题而言,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进程,正以摧枯拉朽之势,跨越昔日民族国家的疆界,改写着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其中女性作为现代社会秩序中的“自我”的“他者”,女性主义作家解构与建构性的思想资源的意义,正在变化的全球语境中凸现出新的突围与实践的意义。
坡道上的家 豆瓣 Goodreads
坂の途中の家
8.4 (91 个评分) 作者: [日] 角田光代 译者: 杨明绮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 - 1
新手妈妈里沙子,被选为了一名陪审员,接受审判的是一名杀害幼女的“恶母”。随着庭审的深入,里沙子却发现被告和自己是如此相似……
为了育儿放弃职业生涯,却因此失去了最后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再多的辛苦都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丈夫帮忙再少都会被外界赞扬;育儿中有无数的疑问和困难,却只会被敷衍“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里沙子开始怀疑:“是不是每个母亲,都有可能因为这些遭遇,变为被告席上的嫌犯?”
~~~~~~~~~~~~~~
我是妈妈,是女儿,是妻子,可是我也想做自己。
年度女性发声之作,你不得不读的5大理由:
1.新京报、界面文化、澎湃等主流媒体刷屏报道
2.武志红、反裤衩阵地、萝严肃等KOL大号争相热议
3.Sir电影、独立鱼、乌鸦电影等影视公号相见恨晚
4.同名改编剧作蝉联豆瓣微博话题榜,数十万网友齐声打Call
5.郝景芳、侯虹斌、库索、张怡微等七位文化女性走心推荐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是世界对女性最大的恶意。
揭露丧偶式育儿困局,探究女性生存真相。
~~~~~~~~~~~~~~
郝景芳 —— 作家
现代社会往往鼓励母亲、赞扬母亲,却鲜少有人看到并理解女性的孤独和倦怠。家庭内部的日常琐碎而繁复,社会的压力无形而持续,而这些本不该由她们独自背负。
侯虹斌 —— 媒体人、作家
虽然说的是日本的故事,但是,中国女性仍然心有戚戚。水穗和里沙子这样的人生,表面光鲜漂亮,实则压抑、窒息、绝望,无从逃脱。年轻妈妈们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
库索 —— 旅日作家、媒体人
现代社会把“母亲”和“妻子”默认为一种义务劳动,普通女性想要摆脱这两个标签的束缚而拥有自己的生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比起社会环境的不宽容,让女性更为崩溃的是家庭和职场的不兼容。
张怡微 —— 作家、学者
《坡道上的家》带着平实的情感和真诚的困惑提醒年轻女性,人生目标的设定、亲密关系的沟通、自我教育的准备不应只做到婚前为止。生活的考验静水流深,幸福的旅程是漫长的上坡路。
顾湘 —— 作家、画家
生活真是又苦又累啊。为什么不能叫苦叫累呢?哪怕是叫一叫,或者只是听见同样的别人叫一叫,心里也会好过不少,才能够继续活下去吧。有时候听不见别人的声音,自己也叫不出声,就在寂静里面坏掉了。
戴潍娜 —— 作家、诗人
世上没有天生的母亲。那些犹疑的笔触所带出的,婚姻和育儿生活中难于澄清,却无处不在的微妙的“不公感”,令人毛骨悚然。
匡匡 —— 作家、日文译者
这部小说不是什么恶母的故事,是所有女性从同类的苦难中照见和救赎自身的洞口。
2020年1月19日 已读
这个细腻视角的来回切换真的给人一种小径伸展的感觉,比房间里的大象更恐怖的是那些窒息空气。没想到的是最后落脚到了控制型的爱,但是我感恩的是,或许提高了我对打压式的表达的敏感度,以后多多观察。
@微信读书 女性
海峡两岸女性主义学术论丛 豆瓣
作者: 荒林 2007 - 9
《海峡两岸女性主义学术论丛(全15册)》特点:情色之美:网络已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女性主义进入了博客时代,在这个全新的话语场地,视觉情色对于人们自我认知的影响尤其巨大,《海峡两岸女性主义学术论丛(全15册)》由男人研究、美丽之裸女和情色品史三部分构成,涉及性的美学境界和艺术对于性的尊严表达,身体和自我处境的探讨令《海峡两岸女性主义学术论丛(全15册)》趣味盎然。
反全球化运动研究——从构建和谐世界的视角分析:全球化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我
们生活的世界,除此之外,我们无处遁逃。
从美国、加拿大、欧洲到澳洲,再到南美、南亚、东南亚、非洲,从不为人所知到人所共知,反全球化运动波澜壮阔、世人瞩目。
反全球化运动是世纪之交规模最大的群众运动,它代表了一种的责任,也预示着一种的命运。目前的全球问题,需要有人担当。
和谐世界将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有机统一的平台,它是全球化趋于完善的方向,也是反全球化更富有建设性的方向。
《海峡两岸女性主义学术论丛(全15册)》还包括:尴尬的温柔——女性学与本土经验、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行走、台湾性/别研究演讲集(上)、台湾性/别研究演讲集(下)、女性叙事与记忆、走神的眸子、女性主义与残雪小说中的自我、她们撑起了大半边天——当代中国女子竞技体育透视、睡美人如何醒来、寻找好她们的故事、生存在边缘、国际人权,法律和中国受虐妇女现状、微笑的话行动——中国女性主义学术文化沙龙文集。
我的隐藏人生 豆瓣
A Vida Invisível de Eurídice Gusmão
9.1 (7 个评分) 作者: [巴西] 玛莎·巴塔莉娅 译者: 龚沁伊 文汇出版社 2019 - 11
我的内心有一场激烈的挣扎,逼迫我去做真实的自己。
一对姐妹花一生追寻自我的故事, 真正呈现身为女性在自我实现之路上的挣扎与永不妥协。
————————
故事发生在绮丽的里约热内卢。一对姐妹花,一个美丽叛逆,一个聪慧过人。 这个 世界却对她们的天赋、自我和挣扎视而不见。 当她们一个身心破碎,无家可归, 一个被迫藏起自己的光芒,黯然失色, 她们会找到彼此,讲述被隐藏的人生和永恒的信念。 然后,用双手创造机会,为自己挺身而出。
小说讲述她们从少女时代步入婚姻、家庭的那几年,但那几年足以呈现她们的一生:身处传统的社会,但依然怀抱很多很多梦想和憧憬,叛逆地渴望实现自己。
————————
全球二十余国媒体隆重推荐!
◆《卫报》出版人年度之选 ·《纽约时报》 编辑之选 ·《芝加哥书评》必读推荐 ·《科克斯书评》编辑之选·Bookriot 年度推荐 ·美国图书馆协会编辑之选 ·《赫芬顿邮报》必读推荐
◆巴西主流大奖”圣保罗文学奖“决选名单作品
◆风行英、美、德、法、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挪威等二十余国。
◆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隐形的女人》获2019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
◆代表巴西,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
※实力译者译自葡语,原汁原味呈现原作细腻非凡、幽默机敏的文笔。
※封面插画来自《纽约客》御用封面设计师之一Malika Favre。
————————
◆作者的话:
“尤莉迪丝向来聪慧。给她一堆精确的数据,她能设计大桥。 给她一间实验室,她能发明疫苗。 给她一沓白纸,她能写出文学名著。 但如果给她一盆脏内裤呢? 她当然能洗得又快又干净,随后坐回沙发, 再次思考人生。“
·
“像尤莉迪丝这样的人要去担当,去创造,去感受有用的感觉。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想到了很多尤莉迪丝们,她们曾经或现在,无法实现自己。这是对天赋和自己的巨大浪费。”
————————
媒体及名人推荐
◆字字珠玑,幽默的文笔足够尖锐,旗帜鲜明地撑出这个轻盈的故事中严肃的一面:女性的自我牺牲。书中流淌着深刻而开阔的人性。
by 英国书评人 A LIFE IN BOOKS
·
◆一切都改观了吗?我们似乎能听到作者在这部令人爱不释手的、寓言般的女性史诗里叹息……巴塔莉娅诙谐地用安德诺尔、安东尼奥、阿方索、阿尔瓦罗这些犹如回音的名字,暗示这些男性角色落入了沙文主义的窠臼。
by《纽约时报》
·
◆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机敏的笔调创造了两个性格鲜明、天赋异禀的女主,她们一直在追求人生与自我的亮点。她们的个性照亮了我们的生活世界。
by《序言书评》Foreword Review
·
◆巴塔莉娅触碰到了我们的神经,提醒了我们女性主义的重要性。女性的声音被忽略了,不仅仅是在公共场所,也在家庭的私人空间里。……通过电影改编,我想将那些隐匿于幕后、默默奋斗的女性角色的真实生活呈现给观众。
by改编电影《隐形的女人》导演 卡里姆•埃诺兹
·
◆这本书把我们试图隐藏的叛逆、没有实现的自己,都坦率地呈现出来了,女主旁若无人地一直、一直找寻生活与自我的亮点。梦想,失败,再梦想。一气呵成的阅读体验,非常过瘾。
by Goodreads 读者
·
◆一个想做模范妻子和妈妈的女人,但同时又觉得人生有远比清洁、烹饪和购物更重要、更有惊喜的事情。这本书写的就是我们身为女性的生活。
by Goodreads 读者
·
◆很享受这次阅读。巴塔莉娅很聪明,笔法高超,用生动的故事带着读者穿梭于里约旧城街道,也创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by《里约大冒险》导演 卡洛斯•沙尔丹哈
·
◆生动描绘了1940年代一对有反抗精神的姐妹,她们拒绝在厌女文化中被丢弃一旁。幽默、丰富,这本书是一场罕见的文学盛宴。
by《芝加哥书评》“今年必读书单”
·
◆尤莉迪丝说好了要做完美的女儿和模范妻子、母亲,但问题是,尤莉迪丝禁不住她的事业心,她自信,是个行动派,是个创造者,是个不断寻找更多、更多、更多人生的人。她斗志昂扬、自我赋权。玛莎在这本魅力无穷的书中完全展现了令人向往的勇气之举。by Bookriot年度图书
·
◆巴塔莉娅刻画了无望苍凉会在婚姻里滋长——不仅因为爱的缺席,还因为忽视对方的需求,或者说,牺牲自己。准备好喜欢上隐藏的尤莉迪丝吧,她有太多太多可以鼓励我们的地方,远远多于她在那个时代的里约所受到的限制。
by《科克斯书评》
·
◆玛莎•巴塔拉娅用幽默和一针见血的文字,笑对她国家里的父权宰制。
by《当代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
Invisible Women 豆瓣
9.4 (34 个评分) 作者: Caroline Criado Perez Chatto & Windus 2019 - 3
Imagine a world where your phone is too big for your hand, where your doctor prescribes a drug that is wrong for your body, where in a car accident you are 47% more likely to be seriously injured, where every week the countless hours of work you do are not recognised or valued. If any of this sounds familiar, chances are that you're a woman.
Invisible Women shows us how, in a world largely built for and by men, we are systematically ignoring half the population. It exposes the gender data gap – a gap in our knowledge that is at the root of perpetual, systemic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and that has created a pervasive but invisible bias with a profound effect on women’s lives.
Award-winning campaigner and writer Caroline Criado Perez brings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an impressive range of case studies, stories and new research from across the world that illustrate the hidden ways in which women are forgotten, and the impact this has on their health and well-being. From government policy and medical research, to technology, workplaces, urban planning and the media, Invisible Women reveals the biased data that excludes women. In making the case for change, this powerful and provocative book will make you see the world anew.
82年生的金智英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2년생 김지영
8.0 (382 个评分) 作者: [韩]赵南柱 译者: 尹嘉玄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9 - 9
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亚洲10年来罕见的现象级畅销书,凭口口相传在韩国销量突破100万册。
韩国书店联合会评选2017年最佳小说,作者赵南柱被授予“年度作家”殊荣。
韩国总统文在寅、国民主持人刘在石、“少女时代”崔秀英、BTS团长金南 俊都 在阅读, 但阅读这本书的女艺人会被人身攻击。
《熔炉》《釜山行》原班主演孔侑、郑有美出演同名电影即将上映。
内容简介: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出生于首尔某医院妇产科。成长于公务员家庭,一家六口人住在三十三平的房子里。
她就是那种你每天都会迎面遇到的普通女孩。
从小,金智英就有很多困惑。
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优先给弟弟,她和姐姐只能享有剩下的食物,共用一间房、一床被子。上小学时,被邻座男孩欺负,她哭着向老师倾诉,老师却笑着说:“男孩子都是这样的,愈是喜欢的女生就愈会欺负她。”上了中学,常要提地铁、公交车上的咸猪手。在学校也不能掉以轻心,也有男老师喜欢对女同学动手动脚。可她们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公关公司。她发现虽然女同事居多,高管却几乎都是男性。下班不得不去应酬,忍受客户的黄色笑话和无休止地劝酒。三十一岁结了婚,不久就在长辈的催促下有了孩子。在众人“顺理成章”的期待下,她辞掉工作,成为一名全职母亲。
金智英感觉自己彷彿站在迷宫的中央,明明一直都在脚踏实地找寻出口,却发现怎么都走不到道路的尽头。
2019年11月8日 已读
确实是会想要推荐男性读的书,十分好奇这本书的男性读者数量少到什么程度,好奇这里版本的各种不真实数字又是多少,一代代的无法逃脱的命运。男性作者写出这样的心理刻画实属难得(性别歧视了(作者并不是男性,原来只是最后用了男性口吻)
@微信读书 女性
空巢 豆瓣
作者: 薛忆沩 后浪丨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9 - 11
“献给所有像我母亲那样遭受电信诈骗的空巢老人,
那一天的羞辱摧毁了他们一生的光荣。”
著名作家薛忆沩取材于切身经历
追寻生命的意义所在
以血泪写就的长篇小说
◎ 编辑推荐
救救老人/扭曲/一天/异化/一生
精准/诗意/魔幻/现实/荒诞/生活
取材于真实故事。一位知识女性扭曲的“一天”,一位知识女性异化的“一生”。
◎ 内容简介
《空巢》是一部关于母亲的作品,也是一本关于空巢老人,及她所遭遇的电信诈骗的长篇小说。著名作家薛忆沩自切身经历中取材,以血泪写就,借此追寻生命的意义所在。
本书将多种社会问题碰撞在一起,加上作者饱含痛感的体验、精湛的文学笔触,是从生活的偶然之中孕育出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必然之作。相信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品已改编成由祝希娟主演的电影,将于 2020 年母亲节上映。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ducated:A Memoir
8.7 (408 个评分) 作者: [美] 塔拉·韦斯特弗 译者: 任爱红 南海出版公司 2019 - 10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她们自己的文学 豆瓣
作者: 肖瓦尔特 外研社 2004 - 6
《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增补版)是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的成名作,其主要宗旨是发掘并谱写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
黑箱 豆瓣 Goodreads
Black Box
9.1 (297 个评分) 作者: [日]伊藤诗织 译者: 匡匡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4
【内容简介】
性侵的案发现场,隔绝的私密空间,被称为“黑箱”,而揭开这个“黑箱”时,暴露出来的则是调查机构与司法体系中的更为巨大的“黑箱”。
本书是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2015年,4月3日,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首相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对方性侵。之后的一年,面对媒体、社会、司法的重重壁垒,她不断诉诸法律……为何司法系统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社会不公、大众冷漠、舆论暴力兴盛的今天,应当如何生存、如何自救?
“在日本,女性公开承认遭受性侵不可想象,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
【编辑推荐】
•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非虚构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作为事件当事人,作者伊藤诗织是日本首位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
•作为独立女性,从迷茫无助,到勇敢发声。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认知,以坚韧之姿直面司法壁垒
•作为资深记者,用坦诚态度记录内心感受,用冷静笔触解析事件全过程,用莫大勇气反思社会沉疴
•荣获日本第7届自由报道协会奖大奖,授权全球多个语种
•BBC为其制作的纪录片《日本之耻》引发全球热议
•梁鸿、蒋方舟、苏枕书、淡豹、陈希我合力推荐
【名人推荐】
当#MeToo运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酵、扩大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在权力结构的深处,女性地位并没有真的得到提高。我认为,如果#MeToo运动能够真的深入下去,那么将发生的社会变革决不仅限于男女关系层面的变革,而是对深层文化偏见的动摇,对权力结构的重新设计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次契机。但让人担心的是,如果#MeToo只是被当作一段时间内的“新闻”,那么灰尘下落之地,将无人涉足,也注定会被遗忘。
——梁鸿 著名作家,学者
不知道会不会有那样的时代到来:人们读到这本书,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血泪,会非常震惊,像我们常常痛惜过去人们的遭遇一样痛惜我们的遭遇。这是诗织的抗争与记录带来的重要意义,我们都在这场战争里。
——苏枕书 青年作家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之耻”的书。作为“耻感文化”之国,日本人的“耻”是否包括性之“耻”?在性中强奸是否是“耻”中之“耻”?伊藤诗织的遭遇让我们看到日本社会对强奸之“耻”的漠视,相反,受害人的控诉却被视为不知“耻”。
——陈希我 作家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7.2 (5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珍妮特·温特森 译者: 于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3
★ 就天赋与灵气而言,少有作家能与珍妮特•温特森相比
★ BBC100位杰出女性 / 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
★ 一部大胆的、光芒四射的小说
★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你的人生还有别的可能
★ 英国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
★ 英国中小学教师推荐书目
★ 改编成BBC热门剧集,获戛纳最佳剧本等多项国际大奖
==========
生活,是悲喜交替。
茫然,让你错失良机、最终失意。
勇气,带你奋力前划、逆流而上。
每个人心中那个犟头倔脑的小孩,正是我们对抗不公、压制与威胁的力量源泉。
我们接受教导,接受知识,接受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围墙坍塌,原来外面还有别的世界,命运,还有别的可能。
而橘子,从来都不是唯一的水果。
时而有趣到让你发笑,时而悲伤到近乎残酷,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女孩面对种种质疑和打压时,如何探索人生道路,成为她自己的故事。
==========
★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世界观会经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会经历多少归零式的起步?每个人自我逐渐成熟的过程,就是逐渐忍受分离、孤独、背叛、愤慨的过程。小说中离家独自生活、重新追寻爱的真理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自己。——译者 于是
★ 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小说。温特森有着平衡的语调和真实的声音。这本书是温特森最精美的作品之一。——《观察者》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豆瓣
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
8.6 (105 个评分) 作者: [英] 珍妮特·温特森 译者: 冯倩珠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6
我在家里住了16年,父亲不在工厂轮班,就在教堂。母亲整夜醒着,终日抑郁。我上学,去教堂,跑进山间,秘密地读书。我自幼便学会隐蔽。藏匿我的心。掩饰我的想法。
我母亲不热爱生活。她不信有任何事会使生活变得更好。她曾对我说,宇宙是一个浩瀚的垃圾桶。我想了一会儿之后,问她桶盖是 关着还是开着。
“关着的,”她说,“没人逃得了。”
-
我就是没法活在一个合上盖子的浩瀚的垃圾桶里。
===========
★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妮特·温特森自传
★ 生命不只是一支从子宫飞往坟墓的时间之箭。照自己的意愿活得头破血流,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地过浅薄生活
★ 《卫报》《环球邮报》年度好书
★ 《纽约时报》年度重点推荐图书
★ 获兰姆达文学奖
===========
★ 像刀一样锋利,像孩子的眼睛一样纯粹。——《每日电讯报》
★ 也许她曾经有机会可以既快乐又正常,但那就不是珍妮特·温特森了。——《星期日泰晤士报》
★ 一本区别于传统自传的回忆之书,一本和《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样充满力量的成长之书。——《纽约时报书评》
张悦然、蒋方舟、任晓雯、刘瑜一致推荐的当代英国天才女作家。《纽约时报》《卫报》《环球邮报》推荐图书!
25岁时,珍妮特·温特森用《橘子》一鸣惊人;52岁时,她回访过往的伤痛,书写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橘子不是weiyi的水果》中不动声色的幽默,其实是作家真实伤痛的保护色,如果说温特森的小说中发生了什么挫折和不幸,相对应的现实只会更坏、更糟……温特森开放且坦诚地剖析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受伤的童年往事、压抑痛苦的少年生活,是之后的人生中走不出的阴影,也意味着磨砺和成就自我的可能。正如《泰晤士报》中所说:“也许她曾经有机会可以既快乐又正常,但那就不是珍妮特·温特森了。”温特森走出创伤的阴影,用勇气、爱与写作锻造并成就自我,正如温特森在书中所说:“无论多么贫乏,仍要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也要爱自己。不是用自我为中心的方式,那将会与生活和爱背道而驰,而是以鲑鱼一般的决心逆流而上,无论水流多么汹涌,因为这是你的河流。”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回忆录,一本充满勇气与力量的成长之书,更是一本充满启发性和智慧的人生之书。
2019年5月17日 已读
[2018豆瓣年度读书榜单]
唔,终于。到最后几章又是舍不得读完的状态,然后今晚终于看完了。“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末尾她这样写到。我只能说我太喜欢了,细腻碎片情绪化的表达,一点点撕扯回忆痛苦不安,很神奇的在这种直面感受的旅程了得到治愈,或许是负负得正吧。晚安。
@实体书 女性 心理学
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 豆瓣
結婚できないのはママのせい? 娘と母の幸福論
作者: [日]五百田达成 / 樱场江利子 译者: 宋晓煜 后浪出版公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5
做一个离开母亲也能过得很好的人
才是对母亲养育之恩最好的报答
...................
※编辑推荐※
恋爱不顺利?结不了婚?做什么都会换来母亲的唠叨?那你有没有想过问题出在和老妈的相处模式上?母亲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你每一个决定,扭曲的母女关系甚至还会影响你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的选择。日本知名 女性心理学专家,帮你正确看待母亲的形象,轻松搞定与老妈的关系。让自己成为可以脱离母亲的女儿,也让她成为可以对女儿放手的母亲。
...................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地拼搏、工作,却还是觉得任何事都不太顺利?”“为什么无论我做任何事都换不来母亲的满意?”现在有很多三十岁左右的单身女性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但是却又不明白为何会变成这样的结果。其实,这些问题都是隐藏在母女关系间的秘密。
本书主要围绕着女性应该如何客观看待母亲这一形象,进而完美处理与母亲的关系来展开。对于女儿来说,母亲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也并不是绝对的。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她的想法也并非全都正确。如果你已经长大成人,开始寻找自己的梦想,并顺利地找到了合适的工作,那么,是时候和母亲说一声:“我们分手吧。”
相信这本书一定可以帮助你冷静客观地看待与母亲的关系,让你与母亲都变得更加幸福。
2019年4月22日 已读
之前在多抓鱼意外看到就买回来的书,今天终于读完了,其实是很小一本。大部分在鼓励女性进行物理和精神上的独立,但对于惯常的女性人生轨迹的设计都在学校、找到另一半、结婚生子,这其实让我不太喜欢。但对于人格独立自由的大篇幅描述,还是很让人觉得很棒。看这个的过程,我意识到他对于完美主义的说辞并不能说服我,于是在思考我大概需要更大剂量的药来治治完美主义了。(今天尝试了私密评论,果真可以写多一些。)
@多抓鱼 女性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