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杂文
东京一年 豆瓣
6.5 (120 个评分) 作者: 蒋方舟 中信出版社 2017 - 8
“二O一六年,我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我。”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蒋方舟在东京独居了一年。她越来越喜欢写漫长的日记,觉得孤独地生活一辈子也不是坏事。
日记共有四十六则,收录了她最新的短篇小说、演讲和时评,驳杂不失纯粹。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都有其独特又不失严肃的描摹与思考。
同时,这也是一本病历,记录了一个人要活成本来面目所需付出的努力。“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本书邀请日本纪录片导演伊藤王树一路旅拍,镜头下是东京的日常以及“在别处” 。
【编辑推荐】
• 随文彩插:日本知名纪录片导演伊藤王树拍摄的三十余幅摄影作品,去陌生化的东京。
• 内附精致别册:作者最新短篇小说《雨男》,丧丧的日式爱情。
• 蒋方舟首次献声,全程录制有声书,喃喃自语,迷之东京。
• “最美图书”设计师孙晓曦别出心裁,背胶腰封是一张行李票,巧思玄机等你发现。
• 灵魂画手蒋方舟手绘地图,设计“东京一年”帆布包、同款笔记本,日用即道。
• 九月全国高校、书店,东京漂流记巡回演出即将启动,二十场以上的活动与你分享。
• 陈丹青、窦文涛、阎连科、刘瑜击掌推荐。
• “东京一舟——偶遇蒋方舟”八月开团,与蒋方舟相约神保町、吉祥寺……
【名人推荐】
方舟是一个特例的人,只有榜样性,没有普及性。才情、思维、读书与写作,尤其在同代人中的独立性与包容性,时尚性与利他性,都不能和她的同代作家相论与比较。你无法理解她对底层、民间、民族、国家那种与年龄不甚相符的关注与忧虑,你也无法理解她对时尚、潮流的领新与领悟,乃至于对两性、家庭、婚姻和仇怨,她都有自己独有的见解和坦荡。如果说有人生来是为了让人嫉妒的,那也就是她了吧。对许多人来说,和她相处是一场灾难,因为她让你知道你的短处与缺陷;让你知道,时间与时代,早就与你无关不在了。
——作家阎连科
《东京一年》讲述了一个不再年轻的少女天才和没有作品的青年作家如何面对、打磨平生第一个也是最出名的作品:她自己。《东京一年》中出场的蒋方舟,和作为叙事者的蒋方舟分属两者。她既是看东京、看在东京的自己,更是在东京看中国的人和事。回到北京的,是刚开始真正人生的青年作家蒋方舟——“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自由撰稿人李二
2018年7月6日 已读 读这本书的跨度真的太长了,长到我想不起什么时候开始读的了,开始时间早于去年9月,断断续续在多个终端阅读。最初只是好奇别人的日记形式,里面掺杂了大量的引经据典,所以如果不了解背景知识就会走马观花、匆匆而过。但是我好像有点喜欢蒋方舟了,这本书以前都只是听说名字而已。
随笔/散文/杂文
我说的不一定对 豆瓣
7.8 (30 个评分) 作者: 梁欢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5
我说的不一定对》是跨界怪咖梁欢的全新随笔集,2015年,梁欢患上严重脑出血导致差点死亡,在劫后重生,卧床静养的六周时间里,梁欢写下了二十三万字,几易其稿,精简至个人最满意的十万字佳作,几乎没有任何废话。33篇文章,没有励志的鸡汤,没有洒狗血的故事,也没有人生大道理,只有长着刺的文章,揭穿残酷的真相,揭穿自己。你从未见过一个人对自己、对这个世界如此坦诚的人。梁欢在书中写了很多事情,有些你可能会感兴趣,有些也可能让你兴致全无。不用太过在意,无论如何,它们都不会过多影响你。当然,我们的内容简介也不一定对。
梁欢: “我听说在鬼门关走过一趟的人,往往会变得豁达、淡泊、宁静致远、看透生死,熬出来的心灵鸡汤也会比常人的更香浓可口、催人泪下,我可能是境界不够,完全没有这些感悟,反倒因为「如何确保自己不死?」这个问题变得焦躁和怒不可遏。”
2018年3月22日 已读
无论是什么深深刺痛了你,在知道更多很酷的人时,要相信自己也在变得更酷。
尽管程序员还是“好好写代码,不要想太多” Hhhhhhh
随笔读起来很轻松。
(看了评价后买来就把封皮丢了,内封面很棒
随笔/散文/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