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抓鱼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 豆瓣
作者: 岡田尊司 文化发展出版社
这是一本看透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学著作,它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会在书中发现自己的内心冲突:
为什么缺少安全感?
为什么总是想要逃避?
为什么会心累?
为什么感到活着很麻烦?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为什么道理都懂却做不到?
为什么感到孤单却不想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
日本知名心理专家、精神科医生、作家冈田尊司,在几十年的临床治疗和调查研究中,为无数年轻人解决了情绪问题和精神危机。这本书从各种各样的人生中总结经验,用地道的心理学解读不安的精神状态背后的心理成因,教你如何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修复自我,找到与他人、外界相处的勇气,以及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019年12月10日 已读
前面很大篇幅在解释症状和原因,一小部分是给身边人的建议,最后一小部分才是如何走出蜗居状态的建议:找到自己的安全基地,不拘泥于远大目标,从可以抓住的小机会开始,亲自去做,尝试展示真实的自己,自己去做决定,尝试一些不会颠覆生活的很小的变化。
@多抓鱼 @实体书 溺水专用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卷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克莱尔·威克斯 译者: 王鹏 / 王玉英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2 - 11
W.R.休斯顿说:“神经过分紧张的人往往是那些敏感、看重荣誉且富有责任心和义务感的人。他们的神经欺骗了他们、误导了他们。”
克莱尔·威克斯编著的《精神焦虑症的自救》是一本英国著名焦虑症专家演讲及访谈录。《精神焦虑症的自救》收录了英语广播公司电视台的六次采访,保持平和心态、电台采访、在纽约白平原医院的讲话等内容。
2019年9月13日 已读
记得以前某一天出门回到学校就去图书馆找书,意外翻到另一卷,看到说和演讲访谈卷一起看效果更好。没想到读这本已经是很久之后了。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这种对话模式,觉得像电视广告,上一次翻开估计是好几个月前了,今天顺手拿起来没想到就读完了剩下一半。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处理紧张带来的各类应激反应书,我很喜欢提到的“悠然”这个词。以及,意外的是两次提到关于如何治疗对于猫的恐惧,只是我没打算治。
@多抓鱼 心理学
不正常人类症候群 豆瓣
6.8 (24 个评分) 作者: 张寒寺 四川文艺出版社 / ONE BOOK 2016 - 9
《不正常人类症候群》是张寒寺的第二本故事集,暗黑和脑洞背后隐藏着的是柔软的深情。全书收录了28个猜不中结局的故事,精心整理呈现了诗集《来自波希米亚》的原貌。其中的知名篇目《预知症》《猫语症》《恋人Online:回答》累计已获得千万级阅读量。
可以预知未来的孩子,却无力扭转厄运的降临。有一天,他预知到自己即将失去父亲……
天生目盲的诗人,以字抵心,在诗中重建美好的世界。他的爱何其纯粹,命运对他何其残酷……
“恋人Online”是一款用户上亿的虚拟手机恋爱程序,一旦登陆就能体验到被爱慕的幸福,可它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惊人的秘密……
爷爷去世后,奶奶家来了一只猫。奶奶坚信猫是爷爷变的,还学起了猫语……
被回收的机器人会去往哪里?它们与人类的羁绊要如何忘记?最后的告别仪式,没有谁会归来,也没有谁会遗憾……
深宫中为帝王以身挡毒的试膳官,手里竟藏着最烈的毒药。前功尽弃之时,也是花枝春满之日……
【名人推荐】
漫天信息唾手可得,仅存的富有想象力的极少数,也该合情合理地被归为不正常人类。寒寺把这些开端从无聊的时代里扯出来,用简单有力的字说清楚精彩的故事,谢谢啊。
不正常需要被歌颂,不正常需要被保护,不正常人类和正常的遗憾与温情,在书里缓慢有序地糅合,好玩,好看。
——陈粒
这是一本没有什么狗屁的书,什么时候看心都会变重,却也不矫情。
——王自健
垒石为寺,“寒寺”二字,既是笔名,也是初心。他不挑战审美,只提供局麻的阅读快感。
——周劲翔
选择做一个「不正常人类」,永远比从众更难。但是,安于平庸的多少年,也比不上真我发光的一瞬间。再特立独行的人,也有知心同类;再离奇的命运,也不会是独白;和别人不一样,也可以不孤独。就算时空倒转让你重新选择,也还是想要过「不正常」的人生。
2019年9月11日 已读
[简单翻翻] 没想到是这样一个各种类型都有的风格,科幻和宫廷出现在同一本书确实错愕的。😭:不老苍穹,预知症,克莱尔小姐新年快乐。还有一些不太记得。不老苍穹应该是我心里的最佳。
@多抓鱼
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 豆瓣 Goodreads
7.1 (16 个评分) 作者: [美]露迪•西蒙 译者: 朱宏璐 / 苏相宜 华夏出版社 2016 - 1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谱系中程度较轻的一种。与阿斯伯格男性相比,阿斯女因不容易诊断和固有的偏见,成了边缘人中边缘人。
本书是阿斯女们必备的手册。作者本身即是一个阿斯女,对阿斯女在个人生活、职业、友谊、婚姻、养育孩子等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给出了实用性的建议;从早期到成年,从身体到情感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如果你是个阿斯女,或者你怀疑自己是却还没有得到诊断,这本书将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对于专业医疗和心理辅导执业人员,以及阿斯女父母和所爱的人来说,这本书更值得一读再读。
改变你的服装,改变你的生活 豆瓣
change your clthoes ,change your life
6.2 (9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治·布雷西亚 译者: 红霞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9
改变人生从改变服装开始,改变服装却要从改变内心开始。改变自己对服装的偏见,改变自己对美的看法,改变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增加自信,承认自己是美丽的。这本书不让读者增加购物,不让读者紧跟潮流,读者只要发现自己的特点,做最美的自己就是成功。抛弃不给你造成不自信的服装和心态,时尚,优雅就会从内至外的散发。
2019年5月22日 已读
我需要再读一遍,记笔记。
@多抓鱼
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 豆瓣
結婚できないのはママのせい? 娘と母の幸福論
作者: [日]五百田达成 / 樱场江利子 译者: 宋晓煜 后浪出版公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5
做一个离开母亲也能过得很好的人
才是对母亲养育之恩最好的报答
...................
※编辑推荐※
恋爱不顺利?结不了婚?做什么都会换来母亲的唠叨?那你有没有想过问题出在和老妈的相处模式上?母亲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你每一个决定,扭曲的母女关系甚至还会影响你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的选择。日本知名 女性心理学专家,帮你正确看待母亲的形象,轻松搞定与老妈的关系。让自己成为可以脱离母亲的女儿,也让她成为可以对女儿放手的母亲。
...................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地拼搏、工作,却还是觉得任何事都不太顺利?”“为什么无论我做任何事都换不来母亲的满意?”现在有很多三十岁左右的单身女性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但是却又不明白为何会变成这样的结果。其实,这些问题都是隐藏在母女关系间的秘密。
本书主要围绕着女性应该如何客观看待母亲这一形象,进而完美处理与母亲的关系来展开。对于女儿来说,母亲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也并不是绝对的。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她的想法也并非全都正确。如果你已经长大成人,开始寻找自己的梦想,并顺利地找到了合适的工作,那么,是时候和母亲说一声:“我们分手吧。”
相信这本书一定可以帮助你冷静客观地看待与母亲的关系,让你与母亲都变得更加幸福。
2019年4月22日 已读
之前在多抓鱼意外看到就买回来的书,今天终于读完了,其实是很小一本。大部分在鼓励女性进行物理和精神上的独立,但对于惯常的女性人生轨迹的设计都在学校、找到另一半、结婚生子,这其实让我不太喜欢。但对于人格独立自由的大篇幅描述,还是很让人觉得很棒。看这个的过程,我意识到他对于完美主义的说辞并不能说服我,于是在思考我大概需要更大剂量的药来治治完美主义了。(今天尝试了私密评论,果真可以写多一些。)
@多抓鱼 女性 心理学
妈妈再爱我一次 豆瓣
作者: [法]奥尔本·奥尔西尼 译者: 李雪映 / 宋遥波 2017 - 1
《妈妈再爱我一次》这本书背后的来源是在2013年2月,作者 Alban Orsini开通了他的Tumblr。在几个月内,他就拥有忠实的粉丝,每天期待他上传一对母子之间幽默的对话。一年后,这虚构的母子对话成为了一本书,不但好笑同时也非常感人。
Alban Orsini当时会创造他的Tumblr也是因为他收到来自自己母亲的爆笑短信。他很快地发现他们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很多人都可以理解的,于是开始在网路上创作一个虚构的母子对话。在这个亲子关系之间,智慧型电话成为了两代之间沟通问题的象征。
"CijkiopplypM'po" 是儿子收到来自妈妈智慧型电话的一个whatsapp讯息。妈妈才刚开始接受新科技,非常期待快快实验所有功能,折磨着她那充满耐心的儿子。这个故事进化成一个母子之间动人的故事,是我们现代人都可以感到同情的,也是一本现代、新鲜以及充满乐趣的书 !
2019年4月5日 已读
泪眼婆娑地打开页面写标记。前90%的内容都是俏皮、可爱、风趣,之后突然开始意识到说“周末愉快”的人从母亲变成儿子,再然后很突然的一条消息正好是之前母亲玩笑发过的,砰一下,小型震撼。很好笑也很好哭。
@多抓鱼
单身女性的时代 豆瓣 Goodreads
All the Single Ladies: Unmarried Women and the Rise of an Independent Nation
7.9 (63 个评分) 作者: [美]丽贝卡·特雷斯特 译者: 贺梦菲 / 薛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5
理想国外文纪实001,《纽约时报》年度选书,美国名记丽贝卡·特雷斯特直击单身女性群体。
★一部单身的通俗史,三十位女性的故事——单身并不是我们这代人的“发明”。特雷斯特将单身女性纳入美国近代史的脉络中: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们投身医疗救护、工业生产,女权运动浪潮中她们积极争取投票权、堕胎权益。长久以来,单身女性的故事就是这个国家的故事。
★“勾搭”文化、“波士顿婚姻”、冻卵……时代变迁,(单身)女性“见招拆招”,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什么在十九世纪的美国会有大量女性之间缔结伴侣关系的现象?现代女性为何选择情爱上的“小打小闹”,而拖延/拒绝进入婚姻?单身女性又要在何时生育、如何生育?她们的快乐烦恼,她们的生活经历,都在这本书里。
★不是“独身宣言”,也不为向传统婚姻“抖机灵”——特雷斯特提醒我们:女性命运不再是简单的“二选一”(不结婚就养猫),在她们面前会有更多的选项、更出彩的人生。结不结婚,女性都需要一种保持单身的能力,在思想上自主、经济上独立。由此我们将无可避免地迎来一个单身时代。
【内容简介】
《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是一部关于21世纪美国单身女性议题的纪实作品。作者特雷斯特聚焦这一群体,从近百个原始访谈中选取了约三十位女性的故事。当中有叱咤职场的女强人,有兼两份零工的单亲妈妈,有敢爱敢恨的女大学生。尽管她们的肤色、族裔多样,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但这些单身女性积极争取自身权益(选举权、堕胎权益),影响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单身女性正在这个本不是为她们设计的世界里,逐渐占据一席之地,是时候开启一个“单身时代”了。
【媒体推荐】
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美国历史进程中这一关键时刻的人——而不仅仅是单身女性——它都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发人深思的作品。
——《纽约时报》
从阶级、种族和性向等视角切入,辅之史料、访谈与趣闻轶事;特雷斯特向我们展现了美国当代单身女性的生活群像。
——《波士顿环球报》
对于那些整日唠叨女性何时结婚的好事之人,用这本书让他们保持安静!
——英国《卫报》
2019年3月31日 已读
[2018豆瓣年度读书榜单]

到最后几章真的舍不得读完。一代一代的女性在为单身自由、生育自由、把生育和伴侣选择分离开来的自由努力,传统和社会塑造的为异性伴侣家庭和孩子献身并以此作为自我表现的女性形象,需要多少人的付出才能慢慢瓦解呢,在这个并“不是为她们设计的世界里”。
@多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