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太
寒武纪 豆瓣
7.7 (13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亦舒
新世界出版社
2007
- 1
有人喜欢戴首饰,有人不。纯属嗜好,戴得好看与否,同财产多寡没太大关系。经济如果不能独立,则啥子都不用谈,衣食住行全靠他人施舍,却口口声声不愿做附属品,哀莫大焉。没有才,没有情,耍什么性格,不如好好珍惜手头已拥有的人与事,失意之际,练习忍耐。走,一开门就可以走掉,门嘭一声关上,门销立刻换掉,再也回不去。武艺高强者当然不怕,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炼得更茁壮才衣锦还乡,扬眉吐气。走之前要研究一下个人能力。午夜梦回,有没有发觉前半生所有抉择均属错误,但是,即使重新生活一次,也只得作出两样选择,因为,其实人生并无选择?生活必经之途宛如迷宫,每逢叉路,即需抉择;左或右、东或西,从此天南地北,回不了头,深入迷津。工作是自己的好,理应另起炉灶,长久计,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终有一方升为形,另一方沦为影,不甚健康。
天下无理想之伴侣这回事,如果一个人一件事好得不像真的,大低也不是真的。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
天下无理想之伴侣这回事,如果一个人一件事好得不像真的,大低也不是真的。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
纵横四海 豆瓣
7.4 (1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亦舒
香港天地图书
1994
- 1
宁波镇海乡下的罗四海是家里的长子,唯一的朋友是隔着高墙从未见过面的小女孩,只有对着她,四海才能讲述心底的话。但是生活的贫瘠和压力使得他不得不告别母亲弟妹,跟着不可靠的舅舅去香港谋生活。因为对于小小年纪的他“这吃的问题,非得着实解决不可。他发誓将来长大了,要努力工作砖钱,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直至吃饱为止,是,这肯定是他的宏愿。”
带着这个宏愿,四海终于来到香港。虽然明知道舅舅是有心卖他做学徒来捞钱,但面对现实的环境,他还是硬着头皮要去挖铁路做工。偏这时新认识的混血女子翠仙失手错杀了英国人,四海身不由己地跟着她和舅舅踏上了荷兰人的船开始了逃亡。
在船上,四海尽心照顾受伤了的翠仙,并却了厨房帮活,因为不怕吃苦不怕累,他靠做工还赚些钱,学了做菜。“船驶往地球的另一半,绕过阿拉伯半岛,驶入红海,即将渡过苏伊士运河,经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这一切都让懵懂的四海大开眼界。
终于罗四海一个人登上了陌生的温哥华的土地,未来一片茫然,那年他十三岁。
罗四海被开洗衣房的王得胜收留,并于他死后接手了这家店,在翠仙和庞英杰的帮助下,四海用脑子,很用心经营着小小店铺,不曾想竟有了点盈余,但是这其中的苦他不会向人去说,“熨得满手起泡,尚未痊愈就浸到水中擦洗,一块一块烂肉永远出水,他见了人,不敢伸出手,怕人嫌脏。”
在温哥华,他清清楚楚看到修铁路的华工怎样得不被当作人看待,他清清楚楚知道有多少华工死后连名字和葬身之地也没有,四海知道他没有能力去挽救这一切,他所能做的就是自强!
铁路工头的女儿骂他,四海毫不犹豫地反唇相讥;他一直善待他的工人,像兄弟一样;他不顾危险下到山脚只是为了救回遇难者的遗骸,不至暴尸山野;他不计前嫌,破冰去救那落水的女孩;他立志学习,不甘做个愚昧无知的人……
这一切一切,为他赢得了尊重和地位,十八岁那年,罗四海终于衣锦还乡。
罗四海的母亲一直在等儿子的回来,她已病入膏肓。四海答应成亲,他要让母亲放心,在众多提亲的女子中,他一下就选中了一个同样叫翠仙的女孩。“呵翠仙是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可是每个离乡背井的男子,心中总有一个翠仙。”
周翠仙有着乐天的性格,罗四海终于娶对了人。虽然小夫妻只住在阁楼,但生儿育女,生活过得清苦而快乐。这时世界的局势正发生着变化,尤其是中国,罗四海只是个流落海外的普通人,他力量微薄,却同样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并慷慨解囊支持革命。就这样,罗四海终于在温哥华扎下根,两个儿子也长大成人,成为比父亲更出色的商人,“比他们父亲聪明,但是,罗四海为人较忠厚大方。”
多年后,罗四海享得高寿而终。
带着这个宏愿,四海终于来到香港。虽然明知道舅舅是有心卖他做学徒来捞钱,但面对现实的环境,他还是硬着头皮要去挖铁路做工。偏这时新认识的混血女子翠仙失手错杀了英国人,四海身不由己地跟着她和舅舅踏上了荷兰人的船开始了逃亡。
在船上,四海尽心照顾受伤了的翠仙,并却了厨房帮活,因为不怕吃苦不怕累,他靠做工还赚些钱,学了做菜。“船驶往地球的另一半,绕过阿拉伯半岛,驶入红海,即将渡过苏伊士运河,经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这一切都让懵懂的四海大开眼界。
终于罗四海一个人登上了陌生的温哥华的土地,未来一片茫然,那年他十三岁。
罗四海被开洗衣房的王得胜收留,并于他死后接手了这家店,在翠仙和庞英杰的帮助下,四海用脑子,很用心经营着小小店铺,不曾想竟有了点盈余,但是这其中的苦他不会向人去说,“熨得满手起泡,尚未痊愈就浸到水中擦洗,一块一块烂肉永远出水,他见了人,不敢伸出手,怕人嫌脏。”
在温哥华,他清清楚楚看到修铁路的华工怎样得不被当作人看待,他清清楚楚知道有多少华工死后连名字和葬身之地也没有,四海知道他没有能力去挽救这一切,他所能做的就是自强!
铁路工头的女儿骂他,四海毫不犹豫地反唇相讥;他一直善待他的工人,像兄弟一样;他不顾危险下到山脚只是为了救回遇难者的遗骸,不至暴尸山野;他不计前嫌,破冰去救那落水的女孩;他立志学习,不甘做个愚昧无知的人……
这一切一切,为他赢得了尊重和地位,十八岁那年,罗四海终于衣锦还乡。
罗四海的母亲一直在等儿子的回来,她已病入膏肓。四海答应成亲,他要让母亲放心,在众多提亲的女子中,他一下就选中了一个同样叫翠仙的女孩。“呵翠仙是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可是每个离乡背井的男子,心中总有一个翠仙。”
周翠仙有着乐天的性格,罗四海终于娶对了人。虽然小夫妻只住在阁楼,但生儿育女,生活过得清苦而快乐。这时世界的局势正发生着变化,尤其是中国,罗四海只是个流落海外的普通人,他力量微薄,却同样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并慷慨解囊支持革命。就这样,罗四海终于在温哥华扎下根,两个儿子也长大成人,成为比父亲更出色的商人,“比他们父亲聪明,但是,罗四海为人较忠厚大方。”
多年后,罗四海享得高寿而终。
綺色佳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亦舒
天地图书
1997
故事,是否都應當從頭說起呢。
抑或,挑中間比較有趣的情節先讓讀者看了,然後才把劇情往前推?
那是需要很大的技巧的吧。
還是從頭做比較好,條理也清楚些。
況且,陳綺羅與甄嗇色這對母女的關係,大抵是要從頭細說的。
母第一次看到女,是在十二年前。
那時嗇色約十二歲,長得高且瘦,膚色欠佳,似營養不良,戴著一副近視眼鏡,有蛀牙,怎麼看都不算一個標致的小孩。
可是嗇色有一個好處,她性格十分沉靜,而且,即使乏人督促,功課一流,霸定第一。
綺羅已與甄文彬約定,由她先開口。
於是,在甄家,她先自我介紹:「我叫陳綺羅,你可以叫我羅姨。」
嗇色點點頭,不出聲,穿著新裙子的她拘謹地在一邊坐下。
甄文彬的神色略見焦急。
抑或,挑中間比較有趣的情節先讓讀者看了,然後才把劇情往前推?
那是需要很大的技巧的吧。
還是從頭做比較好,條理也清楚些。
況且,陳綺羅與甄嗇色這對母女的關係,大抵是要從頭細說的。
母第一次看到女,是在十二年前。
那時嗇色約十二歲,長得高且瘦,膚色欠佳,似營養不良,戴著一副近視眼鏡,有蛀牙,怎麼看都不算一個標致的小孩。
可是嗇色有一個好處,她性格十分沉靜,而且,即使乏人督促,功課一流,霸定第一。
綺羅已與甄文彬約定,由她先開口。
於是,在甄家,她先自我介紹:「我叫陳綺羅,你可以叫我羅姨。」
嗇色點點頭,不出聲,穿著新裙子的她拘謹地在一邊坐下。
甄文彬的神色略見焦急。
直至海枯石爛 豆瓣
作者:
[加拿大] 亦舒
香港天地图书
1998
- 7
對於家族聚會,我一向沒有多大興趣,通常在農曆年前幾天,大伯伯會叫夥計逐家打電話命我們參加。
祖父母已經耄耋,不理閒事,大伯伯以長者自居,很喜歡端架子,人到齊了,他便會自豪地自白:「莊家上下我讀書最少,可是,大家年年在我處聚頭,真是我面子……」
五十多人,四代同堂,人人無異議,只得我一人聽得不耐煩,漸漸不願上門去。
況且,食物又欠佳,擺滿一桌子,都是坊間餐廳叫來的自助西菜,膩答答的薯茸沙律、炸冷藏雞腿、蕃茄醬意大利麵,都藏在錫紙盤子裏,隨時可以扔進垃圾筒。
我們這一代經濟獨立已經良久,閒來對美食已有深刻研究,誰還碰這個,通常餓著肚子等散會去吃別的。
今年,這個大日子又到了。
祖父母已經耄耋,不理閒事,大伯伯以長者自居,很喜歡端架子,人到齊了,他便會自豪地自白:「莊家上下我讀書最少,可是,大家年年在我處聚頭,真是我面子……」
五十多人,四代同堂,人人無異議,只得我一人聽得不耐煩,漸漸不願上門去。
況且,食物又欠佳,擺滿一桌子,都是坊間餐廳叫來的自助西菜,膩答答的薯茸沙律、炸冷藏雞腿、蕃茄醬意大利麵,都藏在錫紙盤子裏,隨時可以扔進垃圾筒。
我們這一代經濟獨立已經良久,閒來對美食已有深刻研究,誰還碰這個,通常餓著肚子等散會去吃別的。
今年,這個大日子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