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自便 豆瓣
8.1 (41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自便》是香港歌手王菲的第五张粤语EP,于1997年5月出版。一共6首歌,3首新歌,其中1首为翻唱,令3首是原先发表歌曲的混音版。本来王菲之前共录制了10首粤语歌曲,足够一张大碟。但她和新艺宝的合同到期,新艺宝为了对抗她在新东家百代的唱片,便将这10首歌在此后5年内分4次发表。第一次是同年2月的EP《玩具》(5首),第二次是这张EP《自便》(3首),第三次是同年精选《菲卖品》(1首),第四次是2002年的精选《Faye Best》(1首)。10首歌都是林夕负责词作。
王菲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翻唱陈小霞的作品《守时》。黄家强第一次与王菲合作,谱写了上张EP《玩具》中的《敷衍》和这张EP中的《守护天使》。另一首新歌是固定班底Adrian Chan谱写。封面是摄影师张文华在1996年拍摄的王菲旧照。
天空 豆瓣
9.2 (21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福茂唱片
《天空》是香港歌手王靖雯的第九张大碟、第二张国语大碟,于1994年11月10日在台湾发行,由福茂(Decca)制作。一共10首歌曲,1首“挣脱”是之前6月粤语专辑《胡思乱想》中的“梦中人”重新填国语词而成。这张专辑摒弃了香港歌手拿粤语歌重填国语词发行的做法,几乎全是台湾音乐人的原创。特别的是10首歌的曲名都是双字。
《天空》作为王菲开拓国语市场的第二张专辑,延用了第一张国语专辑《迷》中的名字“王靖雯”发行。许多歌迷认为《天空》是王菲最经典的专辑。唱片业界也将《天空》视为国语唱片市场的一张典范。《天空》是王菲迄今为止销量最高的一张专辑,单单台湾销量便突破80万张[1]。“天空”、“棋子”、“矜持”等经典名曲也使王菲的知名度大增,是她登上天后宝座的一大里程碑。《天空》大卖后,王菲开始了更多音乐上的尝试,此后无论国语或是粤语市场,都更走向了自己喜欢的音乐道路。
这张专辑特别值得一提,即它的制作品质。由于是福茂唱片制作的,而福茂是在台湾代理迪卡唱片公司(Decca)。迪卡是全世界有名的古典乐制作公司,因此在音乐录制、处理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天空》因此也成为华语流行乐唱片中为数不多的发烧碟之一,尤其是提升音质后的日本版更是发烧友收藏的珍品。
悲智双运 豆瓣
8.9 (9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放克/灵歌/R&B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为帮助在佛教发源地印度建造世界最大的佛像,王菲特别与师傅Lama Zopa Rinpoche共同录制一张梵文宗教音乐专辑《Loving Kindness & Wisdom(悲智双运)》为其筹款。
这张双CD的专辑分为两部分,第一张CD是Lama Zopa Rinpoche的经文诵读,而第二张CD则是王菲为师傅的经文诵读做背景伴唱及心经独颂。除此,王菲更独唱了一首由张亚东作曲,Adrian Chan编曲的“弥勒佛咒”,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歌词:“Om Mohi Mohi Maha Mohi Soha / Om Muni Muni Mara Soha”,但在王菲的吟唱中可以听出她对佛的敬重,也成功地完成了这张众所瞩目的佛教音乐作品。
问到参与这张公益专辑的动机,王菲表示:“坦白说我平常也不太听佛经,不过自从接触过后,觉得有些道理听起来很舒服,所以我想让更多的人受惠。这张唱片是由上师念经,我唱和音,另一首《弥勒佛心咒》是我独唱,所有收益都会捐作兴建弥勒佛计划的慈善用途,大家不妨听听,可以慢慢了解。”
以银色包装的<悲智双运>,封套共没有出现王菲的肖像,也不刻意突出王菲的参与,只是不显眼处地印上王菲的英文名「FAYE WONG」,封套背面也只是用豆大的字印上「Vocal accompanied by Faye Wong」(意指王菲伴唱)的字样,加上封套用银底银字,完全不起眼,可见这张唱片虽有王菲参与,但有关方面并没有利用王菲的知名度来吊人注意。
一人分饰两角 豆瓣
8.5 (34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一张绝版的EP让人想到的是炒价,然而剔除商业的因素,这张确实是张不可多得的EP,《一人分饰两角》单曲无庸置疑是当中的亮点,AMK 和黄伟文的合作可说是完美之作,尽管当年这首作品的光芒被诸如《暧昧》等大热作品所掩盖,但是若干年后再翻箱倒柜再把这张细品,会发现当年怎么遗落了这么首好作品呢?是王菲精品太多,还是怪自己的耳朵太三心两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王菲首次和独立乐队ANK合作。当中也收录了《知己知彼》的混音版本,是绝不难看之作。最后一Track 也给大家一同卡拉一下的机会,也算是当中的可贵之处。
王菲 豆瓣
9.2 (205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7年9月30日 出版发行: EMI
在百代的首张唱片是《王菲》(1997),由于上年的国语唱片《浮躁》非常另类,十足商业化的新专辑让乐评人大跌眼镜。大碟整体风格慵懒放松,呈现出一种顺其自然无所谓的态度。王菲的声线剔除了大部分花样修饰和拖音技巧,大多曲目中都仿佛是在不经意吟唱。林夕依然负责大部分歌词,张亚东也负责王菲的音乐制作,这张专辑他负责录制三首歌,有《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闷》和《怀念》。《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曲风较特别,不是传统的情歌模式,但很快便流行起来,连歌名都成为流行用语;《闷》是首乐队化的作品;《怀念》又是翻唱�#092;生卡度的作品《Rilkean Heart》,是一首不插电式的小品,碟中另一首非主流的《娱乐场》也是此乐队为王菲而作,在伦敦录制。
《人间》、《我也不想这样》和《扑火》都是很抒情的作品:《人间》是翻唱日本歌后中岛美雪的《清流》,是此张唱片中最知名的作品;《我也不想这样》虽然旋律优美,但MV却另类得在北京一所不太卫生的公共厕所中拍摄。王菲的造型和自然慵懒的音乐风格大相径庭:淡绿背景、黑色皮装、黑色眼圈和红色眼影延续了她原来的另类造型风格。《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MV中,她化妆成非常浓重的黑色熊猫眼,但《闷》的MV中她采用了蝴蝶发饰,显得复古一些。由于当时正逢亚洲金融危机,也因为没有收录粤语歌,所以此唱片香港销量不尽如人意。但在台湾卖出了好成绩,台湾销量卖出50万以上。港台日的初版都是3D封面。
胡思乱想 豆瓣
9.0 (128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划王菲时代的专辑《胡思乱想》连封面都要大玩另类。惊奇于汉字的巧妙构造。缺个胳膊少个腿,不但不大影响阅读,还搞出个残缺美。实在佩服梁荣骏,能有如此的胆识让王菲唱Cocteau Twins的歌。
1994年,王靖雯终于用她的本名王菲推出唱片了,她的勇气实在是令人赞赏的。而且《胡思乱想》专辑给人对这位从大陆远赴香港歌坛发展的奇女子的好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王菲从出道至今这些年来,她那挥洒不尽的个人魅力,一直来自于她靠强烈的个性驱动的驾驭音乐的能力。虽然她大多时候唱的是别人写的歌,而演绎出来的则完完全全是她个人的感觉。所以她看上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胡思乱想》专辑首先给人的视觉便已是非常的独特了。以一片白色衬底的唱片封套上,大大小小印满了每个字都缺少一至数个笔划的缺笔字句。诸如"没有大头相"、"没有新形象"、"没有写真集"、"没有歌迷会申请表"、"没有混音版"、"没有剧场版"、"没有限量发售"、"只有胡思乱想"等等。这虽然纯属商业花招,却也能起到提醒你注意这是一位个性独特的歌手的作用。
《胡思乱想》专辑在音乐方面依然以慢板抒情曲为主,象"天与地"、"知己知彼"、" 游戏的终点"、" 蓝色时分"和"回忆是红色天空"等均是凸现王菲温柔、婉约一面的抒情曲,她细腻的音乐诠释力在这些曲子中一次又一次的使你叹服。个人最为欣赏另类味道浓郁的"知己知彼",带点鬼气的旋律,与王菲幽怨、缥缈的声线契合得浑然天成。林夕的词也堪称绝妙之笔。
几首中板曲子也有很强的可听性,如标题曲"胡思乱想"、窦唯/王菲作曲,王菲作词的"誓言",俱是流畅悦耳之作。
在90年代初、中期,关于窦唯和王菲关系的传闻一直没有间断过,这次有了个明证。这首"誓言"的音乐是不折不扣的窦唯个人风格,那份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和潜藏着的幽怨,被王菲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了。
唱快歌虽非王菲的强项,但以"梦中人"和"梦游"两首快歌的水准论,王菲的表现已算不过不失。有一点让人奇怪的是,仅有的两首以"梦"为题的曲子竟然都是快歌!
王菲有个很好、很有个性的嗓子,对音乐也有很高的悟性。这张《胡思乱想》专辑显然还不是她最完美的发挥 ,因为她对整个音乐的制作把握还很有限。相信只要给她一个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她有足够的实力站在整个中国最优秀的女歌手之列,这绝对不是什么"胡思乱想"。
2007年9月13日 听过
早期里最喜欢的一张
王菲
我愿意 豆瓣
8.6 (40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
王菲的首张国语专集,1994是王菲的音乐处处开花的一年,两张国语片、两张粤语片惊人的畅销,年底创下纪录的首次个人演唱会,无数的奖项,93年时时而听闻的天后称号不但在这一年牢固地确立了下来,还从香港这一弹丸之地走向了整个华语界。其中第一张正式国语专辑《迷》(内地版改名为 <我愿意>)当然功不可没。香港艺人发国语片往往遵循用台湾创作班子的传统,王菲的《迷》也将制作人换为后来不幸车祸身亡的杨明煌。这和94年王菲国粤语专辑曲风相离是有关系的。
玩具 豆瓣
9.3 (127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7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王菲这边厢跑去生孩子,那边厢新艺宝为她推出了这张全新的《玩具》EP。为了拍摄封套,摄影师不惜千里迢迢跑去北京为王菲拍照。挺着大肚子,嘴上挂着一丝笑容,初为人母的王菲,此刻的心情应该都表露在这张唱片的封套上了。
从这张EP开始,新艺宝正式的开始耍它的把戏了。原本应是一张Full Album,现在却挑了其中五首做成一张EP,不得不赞赏新艺宝的赚钱头脑,等王菲跳槽之后,还可以陆陆续续的把压箱宝搬出来。据说这张《玩具》EP很好卖,尤其是王菲的专辑一向是属慢热型,但这张EP推出不久后便要加印,虽然只有五首歌,不过歌迷也会因为王菲跑去生BB前灌录的《暗涌》和《约定》而义无反顾的掏腰包买CD。
说回这张EP,《暗涌》在九六年的时候已经经常在收音机里听到了,陈辉阳在那个时候初露锋芒,作得如此好曲,非常得难。迷离的钢琴intro,一直把你拉到布满密云的听觉世界里。后来黄耀明又翻唱了此曲,但本人还是偏爱于原唱王菲。接着九七年王菲再下一成功夫,为全华人世界唱出一首《约定》,简直给人石破天惊之感,实在是太动听了!真的要多谢陈小霞的神来之笔,更要多谢林夕的词,例如:“还记得待灯照出一脸黄,还燃亮那份微温的便当,剪影的你轮廓太好看,凝住眼泪才敢细看……”这样的歌词,华语歌坛中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得出,而本张EP所有词作,均由林夕包办。Beyond家强作的曲,充满trip hop节拍的《敷衍》和Adrian Chan《我信》,虽然在以上两首主打歌之下略显失色,但却延续着《Di Dar》的味道,总是听得意犹未尽。同名之作《玩具》里王菲童音的唱腔算是新的尝试,轻佻之中略带性感,高度颇高。
这张唱片的普及程度也较近年她的专辑为高,除了《暗涌》和《约定》成为卡拉OK的热门点播之外,还因为它只是一张EP,只得五首歌曲的CD,乐迷消化的能力也较高。
2007年9月13日 听过
又是最爱之一,虽然只有5首歌的ep
王菲
浮躁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Discogs Discogs
9.4 (32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这张打着面向国际旗号的原创国语专辑《浮躁》与以往王菲专辑庞杂的幕后创作不同,极力精简创作制作人员。张亚东第一次成功监制王菲全辑作品,窦唯+张亚东+王菲+COCTEAUTWINS的创作模式成功缔结了一个王菲时代的巅峰。专辑以王菲自主自在的状态作为专辑主导概念,除去两手作品 假手他人,一首纯音乐作品,其余词曲创作均由王菲一手包办。幕后编配制作上的BANDSOUD风格简化一切烦琐的的器乐铺陈。中文流行音乐词作往往左右着作品的重心,《浮躁》却刻意淡化作品中词作的地位,仅以标题叙述歌曲情境,歌曲吟唱则用简单重复的音节强化标题模绘的况味,于是成就了这张完全由“意识”或“潜意识”主导的概念专辑。
唱游 豆瓣 Discogs
9.2 (297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唱游》是第一张“HDCD”华语专辑,所以,也是华语流行音乐的新纪录!对于王菲的音乐,大家一直充满了期待,这一次王菲要给我们什幺?但是,我们深深知道,曲风、音色、唱腔……等的改变、尝试或创新,都还是后话;因为对于整个音乐本质的改进,才是根本提升音乐的第一步。所以,王菲的《唱游》,就是竖立新音乐标准的新尝试,也不负一整年的期待。“HDCD”是这张专辑的第一个大礼。
《唱游》是华语流行音乐市场第一张采取“HDCD”的编码录音专辑。目前全世界只有古典唱片或少数讲究真实、立体、层次极饱满的发烧片,才是以“HDCD”方式编译录制完成。而王菲一直是华人音乐的骄傲,也是这张专辑所被赋予的一种使命感。相信也是值得大家鼓励的,在聆听的过程,希望也让大家耳目一新。
如果用心听,在这张精致的编曲,非但感到丰富的音乐,还有层次的立体感,更重要的是,在饱满音场中,有前所未有的繁复、绝不混淆。过去的“迷幻”类型音乐,一直是讲究氛围,各种音色〈如吉他、贝斯,甚至人声……等〉在效果器扩大效果后,让音乐的层次、音场含糊,如果以过去的录音编译方法,这些层次、立体感、饱满的音场及透明度与气氛,常常让人有种鱼与熊掌,捶胸顿足之憾。“HDCD”足以将这张的音色、人声,展现出透明度,正是一重要的突破。
王菲 豆瓣
9.2 (20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改变,不一样,独一无二,是王菲的天分。这一次,全新制作班底:新加坡蔡健雅,台湾伍佰和深白色,以及内地的三宝、金武嶙,至爱谢霆锋特别创作“迷魂记”,主打歌“流年”由陈晓娟作曲,林夕填词,沿袭了王菲一向脍炙人口的抒情曲风,第二主打“流浪的红舞鞋”则是王菲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之一,专辑中还特别收录了这首歌的钢琴版。“光之翼”极具朋克风格,王菲演绎得看似漫不经心,却颇堪回味……
寓言 豆瓣
9.3 (372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寓言》是香港歌手王菲的第17张大碟、第8张国语大碟,在百代唱片的第四张大碟,于2000年10月发行。一共12首歌曲:10首为国语,2首粤语歌是将碟中2首国语歌重新填词为粤语,照顾香港市场。
2007年9月13日 听过
最爱的专辑之一
王菲
只爱陌生人 豆瓣 豆瓣 豆瓣 苹果音乐 豆瓣 豆瓣 Spotify 豆瓣
9.4 (37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国语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10月14日 出版发行: 1999 A Production House Ltd.
王菲于 1999 年发表了专辑《只爱陌生人》,其中的不少歌曲都带着世纪末的冰冷情绪。开篇的《开到荼蘼》传达打破完美的信念,王菲的唱法在经过演绎和处理后变得富有张力,与之相似的还有《百年孤寂》。在这张专辑中,摇滚的比重相当微妙,《催眠》以摇滚为基本架构,加入电子元素,精致又令人回味;而流行歌曲也回避了常规的抒情唱法,如《过眼云烟》加入了新古典成分,《只爱陌生人》中混合了爵士乐。此外,弦乐的存在使整张专辑更加多元,同时也将专辑中的歌曲都串联起来。
将爱 豆瓣
8.8 (255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过去两年来,王菲创作了多首新歌,最后选了4首自己的作品,收录在加盟新力唱片公司的新专辑中。新专辑将在11月中推出,王菲一手包办了主打歌《将爱》的作曲、填词。昨日,《将爱》在全球同一时间播出,全亚洲共计有40个电台同步播出,至少有8亿华人听得到。 王菲包办词曲的主打歌《将爱》。值得一提的是,之前香港新力唱片因为邮递上的问题,迟迟都没收到这首歌的母带,为免出差错,唱片公司索性派专人去台湾把母带拿到香港,确保昨日这首歌可以准时首播。 整支曲子配器颇为精巧,气势恢宏,特别是开头部分弥漫着强烈的电子乐氛围,应该是张亚东的心思之作。歌曲后半部分更加渗出了一点WorldMusic的味道,异域色彩带来些许眩晕的感受。和王菲以前作品的不同的是,这首《将爱》感觉非常重,不管是音乐本身,还是王菲的演唱。特别是唱到歌词“我们没有流血,却都已经牺牲”,个中滋味相信王菲自有体会。 张亚东表示,王菲之前的专辑《寓言》,与其做成唱片,不如做成音乐发烧碟更合适:“《寓言》不卖钱,市场反馈不好,永远进不了卡拉OK,比她以前的专辑反响差,这对王菲这样一个流行歌手来说是不好的。因此我要妥协一次,让王菲唱回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