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
1970 (2021) 豆瓣
7.2 (8 个评分) 导演: Tomasz Wolski
1970年。共产主义波兰的罢工工人示威反对价格上涨。随着反叛活动愈演愈烈,紧张气氛和政府的暴力镇压也愈发强烈。托马斯·沃尔斯基利用定格动画再现电话时的场景,创作出一部精确而出色的电影。
2021年10月25日 看过 隨著電話嘟嘟顯示1970我最喜歡~紀錄一件不太為人所知的事情,也是很好的。
波兰
索拉里斯星 豆瓣 谷歌图书
Solaris 所属 作品: Solaris
8.5 (90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陈春文 商务印书馆 2005 - 10
小说以一个被神秘大洋覆盖的星球为背景,演绎了人类寻求知识和生死相爱的科学神话。莱姆笔下的神秘大洋似乎是有智慧的,能够物化人类头脑中的隐私和邪念。科学家们围绕这个不解之谜作出种种推测,却难以自圆其说。任何一种解释都不过是用“一个更费解的谜代替另一个谜而已”。
2018年8月12日 已读 好看⋯不知道能說些什麼,常常把人類本位這種東西剔除看一下,就覺得自己這些東西都只是迷惑自己,更大的更多的未知,可能是毫無作為毫無目的的未知,更吸引人吧。或者說,人類真的就是很自我和自大。最終理想還是人類早點滅絕吧!
波兰
诗的见证 豆瓣
The Witness of Poetry 所属 作品: 诗的见证
8.5 (22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 黄灿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1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米沃什向来直接,甚至简单。他有能力把诗歌的快乐归还给普通读者,而在他的散文中,如同在本书中,他则使你怀疑我们时代知识阶层最大的罪孽,是害怕明显的东西。
──《名利场》
[米沃什]在《诗的见证》中以某种平静、卓越的才智说话,这使得他所作(关于诗歌)的辩护……成为我们时代的一部经典。
──《星期六评论》
米沃什这六个讲座的重量和意义怎样高估都不为过。《诗的见证》以其浓缩和简洁阐述的力量,为我们提供一把了解米沃什诗学历史哲学、哲学和美学的钥匙。当然,米沃什全部著作提供了对二十世纪困境的最深刻反应之一。他反对各种一般见识,这些见识认为我们文明是没有前景的,而文化的异化则是可无逆转的事实。他的反对,对他的波兰读者来说似乎可能更自然。毕竟,在像波兰这样的国家,当代诗歌不止一次地证明它是社会的存在不可或缺的;它发挥见证现实、抵抗压迫和成为希望来源的作用,这作用不是抽象原理,而是很多人具体和亲身的经验。
──《新标准》
2018年5月2日 已读 哎真好。最後一篇算是對自己昨天日記的回答吧,一味沈迷在主觀性的悲傷裡太可憐了,要有希望。
波兰
被禁锢的头脑 豆瓣 Goodreads
Zniewolony umysł 所属 作品: 被禁锢的头脑
8.8 (42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 乌兰 / 易丽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3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
2018年4月12日 已读
很厲害了,稍微艱澀但是感覺還是得訓練這樣的思維。裡面很多方面也就是現在的影射了。好的作品真的讓人時時刻刻想驚嘆。
波兰
大象 豆瓣
Słoń 所属 作品: 大象
7.2 (5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斯沃瓦米尔·姆罗热克 译者: 茅银辉 / 易丽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0
《大象》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四十四篇短篇小说,大多篇目都短小精悍,故事荒诞不经,折射出官僚体制下的现实生活。其中一篇《大象》即是本书书名,这篇小说讲的一个动物园的园长为了节省开支,要人造一只逼真的大象供游客们参观。由于姆罗热克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讽刺性寓意,他在波兰被公认为当代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
鳄鱼街 豆瓣 Goodreads
Ulica Krokodyli 所属 作品: 鳄鱼街
8.9 (51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布鲁诺·舒尔茨 译者: 林蔚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5
本书收入了舒尔茨存世的全部小说作品:两部短篇集《鳄鱼街》和《沙漏下的疗养院》,以及未结集的四个短篇。在这些故事中,舒尔茨以高度的原创性再现了不同寻常的童年回忆,赋予平庸现实以神秘感人的气息。与卡夫卡一样,他使用了大量奇异的超现实主义手法,用瑰丽的语言、令人不安的隐喻和不 断延伸的意象堆叠出绚烂的场景,重新划定了现实与幻境的疆界,至今读来依然具有鲜活的魅力和智性的力量。
舒尔茨的成年生活隐居封闭,平淡无奇,其内在生活却有如火山熔岩般令人畏惧的热情,将画家的想象力与精确的敏感性诉诸艺术的表达。二战后舒尔茨被重新发现,被认为是堪与卡夫卡和普鲁斯特相提并论的作家。作为文体大师,舒尔茨在语言上做了大量实验及革新,文字诗意纯粹,富于感官性,句式有如多层迷宫般具有不可思议的形式。本书首次由波兰语原文译出,使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会舒尔茨小说作品的全貌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