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文版 豆瓣
Roméo & Juliette
6.4 (7 个评分) 类型: 音乐剧 编剧: 捷哈·皮斯葛维克 作曲: 捷哈·皮斯葛维克
其它标题: Roméo & Juliette 导演: 卡尔·波塔尔 演员: 阿云嘎 / 徐瑶 / 李宸希 / 张会芳 / 孙圣凯



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剧作,讲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炙热的爱情故事。法语版自首演以来,巡演足迹遍布全球,吸引了超过1200万观众,被欧洲媒体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流行音乐剧”。本次由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法语原版自2001年首演20周年以来,首个官方授权的中文版制作。

2021年12月1日 看过
多想打五星啊…但罗朱和巴黎圣母院大概真的还差十个红与黑吧=_=真是完全立不起来也代入不了,就全程都有点尴尬。大概也算是延迟追星,嘎子真的唱得就很一般,还忘词了。还是徐瑶和郭亢稳。结果最好的是返场的《世界之王》,但在此之前还插了首身为后浪之类的,为了正能量???(20211201 上海文广)
2021 中国 中文版 徐瑶 罗密欧与朱丽叶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2016) 豆瓣
8.4 (349 个评分) 导演: 凯文·麦克唐纳 演员: 蔡国强 / 吴红虹
其它标题: 蔡国强:天梯 / Sky Ladder: The Art of Cai Guo-Qiang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艺术家之一蔡国强的首部电影纪录片。既是一个从中国出发、成为具国际影响力艺术家的励志故事,也体现着新时代中国人的追求和精神。
本片由奥斯卡金奖导演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耗时两年,从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北京、浏阳到家乡泉州,遍访艺术家的工作现场及其亲友、工作伙伴和专家,无限度深入蔡国强的工作和生活,并从数千小时的珍贵历史影像素材撷取精华,讲述蔡国强 80 年代从泉州出发,30 年来在五大洲不同文化间成长,并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享誉全球的爆破艺术家。纪录片中也揭露他壮观艺术背后的另一个真实—内心的脆弱、挣扎、妥协,和对家人、故乡、祖国土地深厚内敛的家国情怀。
影片主线《天梯》—— 一座500米高的金色焰火梯子嘶吼着拔地而起,与无垠宇宙对话。这是蔡国强少年时代仰望天空、摸云摘星的梦想,二十多年来在世界不同地方屡试屡败,却从未放弃。2015年6月黎明,泉州小渔村惠屿岛海边,在国内技术专家和当地数百村民的帮助和见证下,他再次一搏,把《天梯》作为献给百岁奶奶和家乡的礼物……
2022年3月10日 看过
看完MAP的蔡国强展之后为了给妈妈讲天梯又拿出来看了遍,从纪录片角度这个片子真是做得很碎,故事也没讲好,尤其是当中穿插的时代背景等都太肤浅了,也不好好挖掘下蔡和家乡、和奶奶的深刻的关系。好多33 studio在各个他的展做的短片都比这个清楚。但是冲着它拍到了在泉州做的天梯,又让我们都看到这个也许本来更加私人的作品,大概也值了。
中国 纪录片 艺术 蔡国强
稍息 豆瓣
8.4 (8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老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11
意大利摄影家老安在华40年首部摄影集。
190张照片,记录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稍息年代”,
普通中国人如何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将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
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陈丹青、余华、刘小东、顾铮、彭磊、李静、冯梦波等推荐
————
本书收录了意大利摄影家老安(Andrea Cavazzuti)1981到1984年在中国拍摄的190余帧照片,记录下了那个“稍息年代”里中国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照片里的中国,刚刚走出动荡不安的岁月,尚未来得及拥抱传真手机网络等工具。那是一段罕见的、短暂的沉静时刻,人们在喘一口气,准备跃入即将来临的狂热。
老安的摄影,聚焦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端正的构图里,在有限的画幅中,捕捉无穷无尽的细节。它们无意于报道与解释,却留存下一个时代的气氛。我们将在这些照片中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本书还收录了陈丹青、刘小东、顾铮的评论文章,老安与奥利沃·巴尔别里、彭磊、冯梦波的对谈,以及老安用中文撰写的风趣幽默的散文作品:《气呼呼的小词典》。
————
这些照片极其珍贵,它们干净,有内涵。既不首肯,又不否认,而是设身处地。
——奥利沃·巴尔别里 [摄影家]
你有过瞢忪发呆的时刻吗——忽然忆及很久前的一幕,陷入深深的、长久的发呆,没有思绪,不带情感,只是呆呆“看见”了自己的记忆——这时刻,就是老安的摄影。太动人了。他成功地使观看者忽略,以至不发觉他的照片如何动人,就像照片中的人没发觉他。
——陈丹青 [画家,作家]
老安的照片,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在这一张张或安静或活跃的黑白照片里,我们看到过去的自己如何挣脱束缚,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余华 [作家]
老安从来不骚扰他眼前景观,从来不把镜头推得更近,从不把自己的欲望表现在前。老安总是保持和物象间礼貌的距离,摈弃滥情、摈弃抱怨、摈弃明辨是非,像个过来人,不愤怒、不嘲讽……
——刘小东 [画家]
老安用照相机插入现实的瞬间,可能是一个相当暧昧的瞬间,是一个并不说明什么的瞬间,但就是这个瞬间,可能抽出、保留了某个时代的某个时刻的气氛,观者可以据此确认时代。
——顾铮 [摄影评论家]
老安的摄影,宛如契诃夫式的戏剧:散漫,无中心,在一个意义稀薄的日常空间里,重要性大致相当的主人公们微弱地行动着,无所事事,波澜不惊,却在剧终,一切富有韵律、貌似熟悉的细节蓦地发生核聚变,轰然达成一个诗意而陌生的象征。
——李静 [作家]
看老安的照片,给我那种小时候在中国到处转悠的感觉,每个地方完全都不一样……这么素、这么平淡的照片,现在看起来反倒有些不一样的感觉,比较时髦的感觉。
——彭磊 [导演,音乐人]
老安的照片几乎没有碰出来的东西,里面都有看头。
——冯梦波 [艺术家]
2021年12月26日 已读
感谢好友送的生日礼物让我的确在胡乱忙碌了一学期之后借机“稍息”了一下。81-84年的中国至今在我心中好像都不是四十年前的事,但是看着这些年代感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的照片好像又觉得这个有点前现代又有点新生儿的懵懂的“稍息时代”的确非常遥远了。然而能得出这个题名到底是要靠回望才知道。看照片的时候想的是,也没必要带着《昨日的世界》一样的眼光去美化那个日常,这样的图像好像翻看家庭影集就能找到。看前后的文字的时候又觉得,那个时空的错位感和一个外来人(外星人一样)的特定位置真是非常有趣,气呼呼的小词典真是太可爱了。仿佛赶上了三个“好时代”老安14年就写出了中国之后是岔路口这样的话,且看吧。
2021 中国 单读 摄影 艺术
披荆斩棘的哥哥 (2021) 豆瓣
6.6 (110 个评分) 导演: 吴梦知 / 果果 演员: 陈小春 / 张智霖
芒果TV全景音乐竞演综艺。33位男性嘉宾,包括歌手、舞者、演奏家、演员、音乐制作人等等,嘉宾们彼此挑战,披荆斩棘,通过男人之间的彼此探索、家族建立的进程,诠释“滚烫的人生永远发光”,见证永不陨落的精神力。节目主打突破极限+挑战自我,为哥哥们开启尘封已久的男团梦。赛制方面,经过三个月合宿培训+主题考核,最终胜利团体将全新而生,成团出道。
2021年10月24日 看过
看了好几期的纯享和一些综艺的部分感觉也是可以标了。港星滤镜真的很好用,Paul哥的Beyond滤镜也还是强到和小春阿lo私下合唱《海阔天空》都觉得很好哭的程度= =芒果的舞台真的挺愿意砸钱的,吸取了之前别台的失败经验,选了“男孩/人的快乐如此简单”的点去做综艺,也没有太多刻板印象的男性气质,还是挺值得表扬的,让每个哥哥都可爱了不少。
2021 中国 真人秀 综艺 芒果TV
脱口秀大会 第四季 (2021) 豆瓣
7.1 (248 个评分) 导演: 谭晓虹 演员: 李诞 / 大张伟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定位为一档原创棚内喜剧脱口秀竞演节目。来自各行各业的脱口秀选手根据每期节目话题,以不同的视角切入、用专业的喜剧创作能力进行高质量的内容输出,诠释“从行业走向生活”的价值主张;新老演员同台较量,争夺年度“脱口秀大王”桂冠。
2021年10月22日 看过
虽然感觉有点高开低走(也有可能因为前几集的时候还在酒店隔离,看啥都觉得比没有好= =),但就算是看个公司年会好像也觉得挺感人的,感受到了内容创作者的不易,和一个年轻公司真诚互助的企业文化。基本上是追着看完了这季。不过脱口秀最主要还是好笑,后来几集都不那么好笑了,都是内部梗和对于人(人设)的喜爱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太多话题不能讲或者线上讲怕冒犯到网友...
2021 中国 真人秀 脱口秀
让我们相爱吧 (2021) 豆瓣
6.5 (42 个评分) 导演: 周圣崴
其它标题: Let's Fall in Love
《让我们相爱吧》杂糅了动画与纪录的双重技法,以家庭监控器视角管窥一个独居的中年男人无聊却又浪漫的奇幻一天。《让我们相爱吧》杂糅了动画与纪录的双重技法,以家庭监控器视角管窥一个独居的中年男人无聊却又浪漫的奇幻一天。
2021年8月13日 看过
有巧思,监控镜头下的物件总动员和最后的那个拥抱很有想法。但感觉总动员的部分铺垫得有点多…
first 中国 周圣崴 短片 超短片
天官赐福 (2020) Eggplant.place 豆瓣
6.8 (111 个评分) 导演: 李豪凌 演员: 姜广涛 / 马正阳
仙乐国太子谢怜接连被贬后第三次飞升成仙,却不慎破坏了神官们的金殿,无人供奉的他只能下凡除鬼来换取功德作为补偿。在凡间的历练中,谢怜结识了两位来帮助他的小神官,并认识了诡王花城,四人一同解决了一件件诡谲的事件,并逐渐接触到了看似光鲜亮丽的仙界众神官的黯然往事。
2021年6月10日 看过
就...某晚出于好奇快进拉了一下,有很多画得挺美的(特别是第一集),但感觉配音好像有点不贴脸。。。
2020 中国 动漫 国漫 耽改
戏剧新生活 (2021) 豆瓣
8.9 (129 个评分) 导演: 严敏 演员: 黄磊 / 赖声川
“无名”戏剧人生活生产真人秀。节目将以先锋潮流的戏剧创作与演出为切入,汇聚8位顶级戏剧人和众多明星嘉宾齐聚乌镇剧场,呈现出一场场“戏剧的狂欢”;花式真人秀玩法、顶级创新表演,聚焦年轻用户群,引领最新时尚消费观;同时有国际顶尖拍摄团队助力,新手段新方式产出优秀原创戏剧。
2021年4月9日 看过
客观来讲最多四星,但这些人聚在一起搞戏剧公社讲的不就是热爱和支持!综艺的部分的确很难做好,符合所谓的“大众”口味去体现人物成长/冲突/设置情节其实对戏迷来讲没什么好看的,只想看他们慵懒生活然后排戏。现在这个综艺的部分好像是路人会看着觉得重复,戏迷会觉得干嘛要重复拍票卖不出这么惨的事情...好多场戏其实因为时间的限制都没有打磨完成,但胜在真诚和吃力不讨好也要做戏剧的那个1,后面那些0也许也不太有,但是1还是立起来了。这么多场戏里其实最感动的还是开头养鸡场的故事,毕竟谁不想去看大海呢。今年好想去乌镇戏剧节...
2020 丁一滕 严敏 中国 修睿
山河令 (2021) 豆瓣
山河令 所属 电视剧集: 山河令
7.5 (339 个评分) 导演: 成志超 / 马华干 演员: 张哲瀚 / 龚俊
本剧讲述了天窗首领周子舒为求自由,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退出组织,命不久矣之际遇上一心灭世的鬼谷谷主温客行,两人因卷入江湖纷争相识相知,最终成为彼此救赎的故事。一场阴谋,两个知己,五块宝藏拼图,廿载恩怨,千百年江湖梦。
2021年3月23日 看过
因为好奇倍速加随意拉进度看了关键剧情,虽然小制作,服化还蛮美的,CP也还挺好磕的...武侠朝堂线就很普通了...大概真的是因为sc反而这种欲说还休眼神纠缠其实更好磕更抓人?但后几集收尾仓促节奏不好,看完感到很空虚=_=|后续持续追了花絮和b站二创抚慰意难平,感觉要来加一颗星...毕竟画面美眼神佳才没有迅速翻篇热度常在
中国 古装 耽改剧
我用什么把你留住 Discogs Discogs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8.5 (256 个评分) 福禄寿 FloruitShow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31日 出版发行: 北河三
福禄寿FloruitShow首张专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创作音乐,期待能够得到你们的共鸣。这些作品被形容为“重拳”与“拥抱”,收录在这张专辑里,《我用什么把你留住》,将听众与生命根源处生发的温柔和力量紧紧捆绑在一起。我们感到荣幸我们活着,并有幸感到平凡、幸福、痛苦与绝望。当生命如尘埃般瞬息划过,要记得,苦难也是这趟旅程中璀璨的恩赐。请别走的太远,我们想用这些歌把你们留住。
2021年3月12日 听过
竟然出了一张完整的专辑,每首歌都在之前听过了,算是有点乐夏反转滤镜(毕竟乐夏之后特地听了一些访谈和线上live看看三胞胎“到底”更愿意呈现怎样的自己和怎样的音乐)是同时代人被同样的古典/动漫电音/电影音乐浸染,又带有三姐妹自己理解的(赛博- -)佛教生死观。感觉是戴上耳机就可以进入同一时空又互相理解的聆听体验。期待她们更好的作品!
2021 中国 华语 福禄寿
广州梦工厂 (2016) TMDB 豆瓣
Guangzhou Dream Factory
导演: Christiane Badgley 克里斯蒂娜·贝杰利
其它标题: Guangzhou Dream Factory
本片讲述了在广州寻找“中国梦”的非洲人的故事,对于这些非洲人来说,中国看起来就像是新的机遇之地,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他们编织着对于非洲移民来说,绚丽而又难于捕捉的梦。
"Immigration, globalization, Chinese factories and African dreams...This documentary weaves stories of Africans chasing alluring, yet elusive, ""Made in China"" dreams into a compelling critique of 21st century global capitalism.
Guangzhou Dream Factory, following a filmmaker's journey from Ghana to China and back to Africa, gives viewers a rare glimpse of African aspirations while also providing fresh, new perspectives on China and African economic development. "
2021年2月18日 看过 蛮久之前在NYU导演对谈+放映的时候看的,当时觉得主要还是抓到了题,拍出了几个阶层各异的广州黑人的故事,但还有超多可以深挖的内容。近年来社科学者研究这个话题的也很多,期待看到更多深入的记录。
中国 纪录片 非洲
春江水暖 (201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春江水暖
7.3 (208 个评分) 导演: 顾晓刚 演员: 杜红军 / 钱有法
其它标题: 푸춘산의 삶 / 春江水暖~しゅんこうすいだん
  六百年前元朝画家黄公望先生以富春江两岸风貌画下《富春山居图》,为迎接2022年亚运会,富阳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新城建设。在此背景下,《春江水暖》讲述杭州富春江畔,四兄弟分四季轮流照顾中风后失智的母亲,四个家庭面临亲情与生活的考验,借由一年四季的冷暖变化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2021年2月15日 看过
一星给那个平推慢慢展开的山水画卷的四季风景,一星给窦唯和不一样乐队的配乐,剧情也太差了。的确看出了贾樟柯侯孝贤杨德昌是枝裕和各种影子,但正因为如此才觉得支离破碎,非常刻意。而且顾喜江老师和奶奶的一口北方口音话剧腔也太出戏了。后半程完全在“等着”什么时候奶奶会走失或者过世,而且随时觉得某个空镜就可以全剧终了,真是太糟糕了。作为一个江浙地区长大,对这方山水有着浓重滤镜的人,也觉得不可。可惜了这么多好素材和几个非常生活化演员贡献的真诚瞬间。
2019 中国 剧情 顾晓刚
杀马特我爱你 (2019) 豆瓣
8.9 (445 个评分) 导演: 李一凡 演员: 罗福兴
其它标题: 杀马特,我爱你 / Sha Ma Te I Love You
2017年,李一凡开始拍摄杀马特。他从深圳开始,在深圳、广州、中山、惠州、重庆、贵阳、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毕节、安顺、昆明、大理、玉溪、曲靖,以及红河州,共计完成杀马特采访67个,网络采访11个。在拍摄期间,李一凡又从杀马特和其他工人手中,通过直接购买手机视频等方式,收 集了工厂流水线及工人生活录像915段。
这是一次详实且残酷的调查梳理行动。五颜六色的头发下面,李一凡重新检讨了城乡关系里,关于社会底层工人的生存代价和权利困境的根源。当越来越多的杀马特消失在人们视线里,而曾经或依旧是流水线工人的他们,和今天仍然不断涌入城市的打工者一样,依然面临着实质上的权利不平等,依旧笼罩在制度性排斥的阴影里。
杀马特音译自英语“smart”一词,泛指一种中国城市年轻工人中曾经风靡一时的亚文化潮流,以夸张而廉价的服饰、发型著称。艺术家、纪录片导演李一凡花费数年时间实地接触和研究“杀马特”群体,最终用访谈和工厂场景创作出一部长片,并在展览现场用数百部二手手机播放购买自工人自拍的生产场景。
李一凡将展览视为一次让美术馆观众看到另外一个社群的机会,在长片中他借用年轻工人的陈述,描绘出杀马特形成的条件、变化,及如何在舆论暴力下走向式微。在项目中,他始终是以无知者的角色进入,随后逐渐发现杀马特的遭遇,来自于年轻工人的孤立处境和与城市主流生活之间的疏离,并把项目看作是对杀马特一词祛魅化的过程。这与他一贯的立场保持一致,即认为在中国的现状下,艺术创作应当基于对社会生活的直接体感,才能因现实本身的超越性,获得足够的创造力。
2021年2月8日 看过
这个视角当然还是知识分子/中产的,是为了让杀马特以外的人能看到真实的杀马特,看到背后的结构性问题,看到十几岁就从留守儿童变成二代农民工的这群年轻人当时希望被看到的渴望,看到他们的孤独脆弱。他们通过发型感觉到强大,通过家族感受到归属感,现在又赶上了时代的潮流被卷入直播的洪流。这片子现在相对大家比较容易能够共情大概也是因为近期各种相对共通的热词,打工人、内卷、悬浮,让大家对于一个不断碎片化原子化和异化的劳工环境的感知有共鸣。能找到一种亚文化的出口实属不易,导演试图把主体性交还给杀马特自己,也的确在他们的镜头和讲述下出了一个非常自恰的故事。还是有点好奇当时这个群体和视觉系产生连接的源起。虽然片子讲述的还是“他们”的故事,真切希望更多这样的片子能让大家不要成为“围剿”自己不理解的群体的网友的一份子
中国 李一凡 纪录片
76天 (2020) 豆瓣
76 Days
7.6 (102 个评分) 导演: 吴皓 / 陈玮曦
其它标题: 76 Days
影片深入武汉医院重症监护室,以极近距离展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2021年1月24日 看过
武汉官方封城一周年限免看的。吴皓QA讲到合作方式是两月找了两个在国内的记者和纪录片导演去武汉拍摄,他观看素材通常都有所滞后,主要靠国内的两位决定拍摄素材,其中一位佚名导演一直都是武汉体制内媒体摄影记者,不希望出现在纪录片导演表上。三月一度停止合作,吴皓粗剪了已有素材,两位同意继续成片。医院内的记录必然感人温情又无奈,特地关注疫情封城下的医患个体:总是在病房里乱走的老爷爷、总是给重症病患画上”早日康复“手套气球的医生、从上海驱车到武汉支援的田医生、终于拨开了红柚仰着吃也露出不服输的幸福表情的老大爷,只见过新生儿一面的妈妈想要知道婴儿“美不美”。全片剪辑没有过度煽情,也没有试图去全面的展现一个故事。作为疫情记录,它肯定有太多没有诉说的面向,但是作为一个疫情下的微观切片,带大家观看了当时的病房日常。
2020 中国 吴皓 纪录片
海胆 豆瓣
7.0 (18 个评分) 作者: 雷晓宇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11
《海胆》是一本人物特写集,收录了十篇文章,写出了十个人的秘密。
附赠朴树亲笔信。
之所以取名“海胆”,是因为这十个人都和海胆一样:有尖利的刺,也有柔软的心。
除了刷爆朋友圈的《和李安一起午餐》——对李安而言,电影的秘密可以讲,生活的秘密不可说。但他把生活秘密藏在电影里,看懂了,才是真正理解他了——还有:
《Hello,朴树先生》:用两万字告诉你,一个40多岁的男人要“天真做少年”,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刘若英:每个女人心里都卧虎藏龙》:是做循规蹈矩的俞秀莲,还是自由肆意的玉娇龙?如果两个都想,就是太贪心吗?
《侯孝贤:一根老骨头,知道自己的样子》:《刺客聂隐娘》为什么会拍成这个样子?下一部电影会是什么?还有,他为什么从来不拍中老年人?
……
十篇文章,写了十个成功者内心的欲望、恐惧和挣扎。当你理解了他们,会更能应对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难题。
2020年1月5日 已读
在微信读书上随便看的…实在是喜欢不来这样自我陶醉的采访者。每篇最精彩的都不是作者的写作,而是后面附的逐字采访对话录。要不是几个被访都太有意思了,真是看不太下去。作者自己在跋里也说透过别人在写自己,这不是个好的访谈者应该做的。也许有人喜欢读,但是这个思路非常糟糕。(但是李安啊侯孝贤啊朴树啊自己讲的话还是很可爱!)
中国 人物 访谈 雷晓宇
八部半 豆瓣
6.3 (6 个评分) 作者: 黄昱宁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8
罗辑思维“得到”APP明星讲书人黄昱宁,用自己的小说解读当下都市生活
————————————————————
一部中国式的“黑镜”故事集:每个故事都起于一个诡诈的、疯狂的念头,都在捕捉人们在幻觉、执念和伤痛中编织的那张亮晶晶的生活和意义之网。
作者被誉为一个“年轻的阿特伍德”,一位“女麦克尤恩”。
著名评论家、作家李敬泽作序推荐;李敬泽、陈村、孙甘露、毛尖、徐则臣、小白、黄德海联名推荐。
————————————————————
《八部半》是著名翻译家、出版人黄昱宁的第一部个人小说集,收录了八篇虚构作品《呼叫转移》《三岔口》《水》《你或植物》《幸福触手可及》《水星很忙》《千里走单骑》《文学病人》和一篇非虚构作品《海外关系》。“八部半”这个书名,既代表了本书收录的作品数量,也暗合著名导演费里尼的同题名作。电影《八部半》把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现状和心理困境打碎,重组成影像奇观,而这也是小说集《八部半》追求的目标。本书所收录的八篇小说中,六篇是现实题材,两篇是带有科幻意味的现代寓言;而它们真正的主题,都指向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并带有对人类未来的思索。最后一篇非虚构作品《海外关系》,以小说家的视角和叙述方式,追溯了作者亲历的一段亲人从海外归来的往事;同时,又根据历史材料虚构了亲人漂泊海外的坎坷经历,力求以家族故事来折射上海乃至中国近百年历史的大开大合。
————————————————————
以“媒介”为中心,揭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人际关系和欲望结构
本书所收录的八个虚构故事,大部分围绕某个“媒介”展开:《呼叫转移》中的短信和微信,《三岔口》中的微博专栏和微信,《水》中的楼板,《你或植物》中的诗,《幸福触手可及》中的微信群和朋友圈,《水星很忙》中的网络专栏和电子邮件,《千里走单骑》中的真人快递和全息虚拟墙,《文学病人》中的机器人和打分系统。这些“媒介”,有些是现代媒介,有些是前现代媒介(比如楼板),但它们都展现出媒介一致的本质:传递,同时隔绝;理解,同时误解。作者从“媒介”入手,深入挖掘现代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型人际关系和欲望结构,并在现实和科幻的交错中,以高度浓缩的戏剧性展现出来。从这个角度看,本书可以看作一部中国式的“黑镜”故事集。
立足都市,关注现实,刻画各阶层人物,剖析中产和准中产的困境
本书所收录的九个故事,其发生的主要舞台都是都市——无论是当下五光十色的超级都市,还是几十年前的旧日都市。不同于淳朴而带有诗意的乡村,都市热闹、繁华,都市也嘈杂、冷漠,而这样复杂的都市环境,正是现在的读者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本书的九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都市中生活的人们,无论身处哪个阶层,他们既相互窥视,也相互隔阂,既相互羡慕,也相互猜忌。《八部半》在刻画不同阶层的人物上皆有所突破,而其中格外关注的是中产和准中产阶层男女的生活和心理困境——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他们自身的虚弱和困扰,以及他们处境的复杂性等等。
不拘一格的写作技巧,强烈的戏剧性和画面感,变幻多姿的文本体验
本书作者是一位有着很好的世界文学素养的资深翻译家,因此本书中的每篇作品,也都在写作技巧上有着出色的表现。这些作品,有的采用多人物第一人称接力叙事的方式,有的融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有的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中穿插超现实的想象场景,有的将虚构的叙述手法与非虚构的叙述内容无缝对接,有的则以科幻形式针砭现实问题……除了长期浸淫世界文学习得的写作技巧外,这些作品还反映出作者对戏剧冲突的热爱,并处处透露出她所受到的影像文化的影响。这些小说的节奏和意象,戏剧感和画面感,对于喜爱影视作品和戏剧性故事的读者来说精彩不容错过。
2019年11月18日 已读
前几部有些描写很妙,感觉可以代入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体验,但是后几部还是感受到掉书袋(即使是自嘲)之后的贫乏感。不过说“在小说中扮演别人”就过头了,即使是《呼叫转移》,也只是换了个视角(小镇青年)来窥探中产生活吧。比较喜欢《三岔口》。作为睡前读物还是可以的。
中国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黄昱宁
美国工厂 (2019)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American Factory
8.1 (802 个评分) 导演: 史蒂文·博格纳尔 / 朱莉娅·赖克特 演员: 曹德旺 / 王河
其它标题: American Factory / アメリカン・ファクトリー
《美国工厂》是一部 Netflix 原创纪录片,由 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 和 Participant Media 出品,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斩获艾美奖®的朱莉娅·赖克特和史蒂文·博格纳尔(《最后一辆车:通用王国的破产》《A Lion in the House》《正观“红色”》)打造。这部广受好评的电影深入研究了后工业时代的俄亥俄州,一位中国亿万富翁在当地一家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中开设新工厂,并雇佣了 2000 名美国蓝领工人。随着高科技中国企业与美国工人阶级产生冲突,最初的希望和乐观遭受了挫折。
2019年8月30日 看过
各种意义上都很讽刺和现实,最后收在automation and the future of work也很好。全球化资本主义的魔幻现实才不是简单的文化冲突和族群差异可以解释的。
2019 Netflix 中国 奥巴马 纪录片
别告诉她 (2019)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The Farewell
7.4 (695 个评分) 导演: 王子逸 演员: 奥卡菲娜 / 马泰
其它标题: The Farewell / 别对她说
影片讲述一个华人家庭的奶奶被诊断罹癌,但家人选择隐瞒奶奶,假借一场婚礼的名义让所有家人回家见奶奶最后一面,但在纽约长大的碧莉(奥卡菲娜饰演)认为知道自己病况是奶奶的人权,因此在华人家庭中上演一场中西文化冲突,一部寻根家庭喜剧。故事改编自华裔女导演王子逸自己的家庭故事,她也因本片被《综艺》杂志评选2019年必关注导演之一。
2019年8月23日 看过
笑点泪点齐飞,饭桌戏,各种讨论中美孰优孰劣,和老人告别部分的红包、硬要下楼的送别和装作坚强的抹泪,都太感同身受。最后简直都快理解这个“不要告诉她”的家庭决定了…这个片子节奏真好。
2019 中国 喜剧 家庭 移民
中国蓝 (2005) 豆瓣
China Blue
7.7 (6 个评分) 导演: Micha X. Peled
其它标题: China Blue / 中国蓝:女工哀歌
這是一個真實的中國工人實況紀錄片,每天都在廣大的神州大地發生。千千萬萬中國勞工,在惡劣環境下,長時間辛勞工作,只賺了很少的錢,卻製造高價產品,輸往歐美各地。
紀錄片描述三位女孩,包括主角小莉,和同工小蘭等人的故事。小莉從家鄉陝西,獨個兒往廣東闖天下,到了東莞沙溪鎮一家由澳門人開設的牛仔褲工廠當剪線頭女工。小莉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收入微薄,每天只得數美元,首月工資還被扣起作「按金」。工人居住在十二人一家房的狹小碌架床位,十二人共用一個廁所。工人每朝八時前必須打卡報到,否則會被扣工資。紀錄片也訪問林姓工廠老闆,喜愛練大字,又乘坐澳門車牌平治房車,舒適得很。不過,老闆仍然很「精打細算」,不停叫工人加班,還要削減工資。
有一天,老闆發現工人開工的進度較慢,管理層於是開會,於是乎弄一些標語「鼓勵」員工,便在工人宿舍的樓梯,塗上了「今天工作不努力, 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標語,工人們敢怒不敢言。
我細看這套紀錄片,不禁懷疑那個老闆那麼好人,肯把「剝削員工」的真相,告訴給外人知道。因為,西方很多廠商,壓低中國廠家的價格,又要製造大量貨件,更要派出人權監察員,監察內地工人工作情況。此外,中國勞工這些基本民生問題,更是國家機密,不能如實報導。導演當初聯絡工廠老闆,是想拍一個企業家的奮鬥故事,老闆高興極了,積極配合拍攝,不知道他被上當了。撇開拍攝的道德問題,暫且不談。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工人們在家鄉見到沒有前途,也見到同綁在外打工回來,有錢買車買樓,所以樂於出外打工,闖一闖。他們樂於辛苦超時工作,換取微薄薪水,總比留在家鄉耕田種地還好。於是,外地廠商見到龐大的廉價勞動工,紛紛在中國投資。一個願打,一個願捱,這情況相信在中國,是沒完沒了的事。
在我看來:中国石磨蓝China Blue
這無可置疑是一部用心之作。從幾位女工的口中,我們聽到了經濟全球化為中國農民帶來的悲與喜,在牛仔褲出口工廠的工作和生活,怎樣為她們帶來的衝擊和改變。短短的一個半小時,錄像差不多提到民工處境的每一個方面:工資工時、宿舍生活、家庭聯繫、農村貧窮、愛情、客戶查廠(socialaudit)、工廠管理、集體抗爭、及時生產(just in time)、價低者得(race to thebottom)的全球化邏輯等等。錄像中,我們也沒有見到其他類似題材中外國製作者誇張獵奇的手法:作者沒有渲染工人的血與淚換取西方消費者的同情,沒有簡單的把責任轉嫁到所謂中共半法西斯獨裁政權的壓迫,也沒有過份強調先富起來的中國老闆如何殘忍的壓榨工人來進行原始資本累積。作者明確的把觀眾的視點帶到跨國企業的生產邏輯,闡釋發展中國家的勞資關係如何被資本全球化的經濟制度模塑,說明西方消費者在超級市場檢廉價貨品的時候,遠在地球另一方的生產工人為此付出的代價。
該男導演對拍攝女工的政治後果的判斷是合理的,想信導演諮詢過於當地從事勞工工作的朋友的意見,現階段的中國政府不致於向一個僅僅誠實地告訴外國記者自己工作和生活狀況的女工追究責任,而且那是事前得到老闆同意的。可是,同時必須承認的,導演的回應迴避了提問者問題的核心,導演沒有正面回應:女工事前對錄像的整體內容、使用、描述的角度、可能被外國利益團體利用的政治後果、中國政府的反應等等的問題,很可能是不知情的。拍攝誰不拍攝誰、述事的角度、後期製作和刪剪、公映場合及方式、版權的使用,這所有的權力,都操控在製作者而不是女工身上,女工只是製作工具,成就了導演的功業,卻可能成為犧牲品。所以,問題不僅僅在於女工於公映後可能面對的後果,更主要的,還是整個製作和放映過程中她們的參與權利,她們有沒有被賦權,還是,於全球化的制度中,隨著「政權」、「中國老闆」、「跨國資本」之後,女工再一次被「錄像制作者」剝奪應有權利。(當然,這個錄像肯定有存心欺騙那位工廠老闆的成份,但站在工人運動的立場,我和那位朋友都不認為這有太大問題。)
以社會運動的高度要求這兩位錄像製作者。這是否過份苛刻,是否適用於中國現時的處境,值得討論。我們先假設導演真的沒有與女工討論錄像的角度、製作和公映方式、政治後果等問題(存在導演有與女工討論,但不方便讓外人知道的可能性,不過於公映後女工無論如何也不能繼續參與),這究竟有沒有構成犧牲工人權益?是否不道德?是否存在工人主動參與其中的可能性?若真的沒有,是否便不應拍攝
這是一部批判經濟全球化的錄像,但不是拍給中國工人看的,是拍給已發展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消費者看的,要消費者反省自己的消費、經濟制度 和工人處境之間的關係──這個剝削工人的棋局大家都參與其中,都不能逃避責任。若要說這個錄像是「社會運動」的一部份,也應是屬於「消費者運動」而不是「工人運動」。當然,一個挑戰主流論述,為被壓迫者發聲的錄像,並不意味便有權犧牲被拍攝的工人的權益。導演可能考慮到的是,參與的女工不過是自願坦誠告 訴觀眾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她們既已知道錄像會於西方世界公映,所以沒有違反一般職業道德。當然,潛在的後果、錄像的方式和使用,這能夠讓她們參與固然好,但過早讓被拍攝者知道,有可能危及拍攝和拍攝者本身(指工人向老闆告密,但拍攝者最大的後果不過是被禁止拍攝和驅逐出境),同時也有可能危及被拍攝者自己。被拍攝者於最後被政府或老闆盤問時,若本來便不知情,很可能沒有甚麼後果,若被發現是共謀,政治和人身後果便非小可了。凡此種種,製作者都要考慮。另一個我們不能迴避的實際問題是,被拍攝的工人可能沒有充份的資訊為她們的選擇做很完整判斷,對於所謂述事角度、政治後果等問題,工人的參考資訊很可能還只能源於拍攝者本身,最後的判斷,還是決定於是否取信於拍攝者。當然這不能成為剝奪被拍攝者知情權的借口,但真的要讓工人做自主決定,如何避免流於形式化和僅僅是「政治正確」的表現,也是一個難題。
刊於:一個人在絲路的盡頭上.作者:Lw
2019年4月19日 看过
是很明显的导演想好了故事再去拍支撑故事的画面,不是我喜欢的纪录片方式,太刻意,也感受到了western gaze。为了humanizing subjects导演特地找了一个刚入工厂的女孩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近工人的生活,又找了有感情线的姑娘来让故事不那么灰暗。对喜欢grounded theory的人来说这种结论先行的拍摄方式很难有趣。导演自己也不会讲中文,这个倒是很难讲是给了被拍者更多空间还是会让他错过某些对话。QA时导演说了很多拍这个题材片子的限制,也分享了他其实欺骗了工厂主,说是要拍个歌颂赞扬他作为改革开放先驱的片子,才得以在工厂常驻,但想来似乎要是要拍到这样的素材也别无他法。对于global capitalism和工厂主/工人/全球产业链的刻画明显是导演初衷,总觉得还是弱了点,不过很适合用来教书。
2005 Documentary 中国 全球化 美国
路边野餐 (201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路边野餐
8.2 (995 个评分) 导演: 毕赣 演员: 陈永忠 / 谢理循
其它标题: 惶然录 / 铁锈之花
在贵州黔东南神秘潮湿的亚热带乡土,大雾弥漫的凯里县城诊所里,两个医生心事重重活得像幽灵。陈升为了母亲的遗愿,踏上火车寻找弟弟抛弃的孩子;而另一位孤独的老女人托他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衫、一盒磁带给病重的旧情人。去镇远县城的路上,陈升(陈永忠 饰)来到一个叫荡麦的地方,那里的时间不是线性的 ,人们的生活相互补充和消解。他似乎经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思索了自己的生活。
最终,陈升到了镇远,只是用望远镜远远地看了孩子。把老女人的信物给了她旧情人的儿子。一个人再次踏上火车。分不清这个世界是我的记忆,还是我是这世界的一个浮想……
2019年4月6日 看过
非常喜欢,虽然一开始是真的完全没有进入观影状态,一团迷雾。荡麦长镜头里那个突然抄近路的转场看得很开心。梦幻虚实,影像诗篇,过去/未来/现在心不可得。火车和手表这两个载体真是好用又有效。
2016 中国 文艺 毕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