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
九三年 豆瓣
Quatre-vingt-treize
9.2 (20 个评分) 作者: (法)雨果 译者: 叶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一七九三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小说结尾: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丹则在郭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杀。
2017年2月12日 已读
很喜欢“国民公会”那卷的叨叨。郭万是……安灼拉的前身吗?
小说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豆瓣
8.5 (15 个评分) 作者: 雨果 译者: 管震湖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 - 8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希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2015年7月26日 已读
忽然想到,大悲是各种极善(遭摧残),NDDP则是各种恶,肤浅禽兽的侍卫队长,压抑到变态还自怜的教士,漠视人命的诗人,盲目仇恨的隐修女,一点就燃的群众,无需事实的法官,斤斤计较些不知所谓的事的路易十一,甚至包括曾帮教士作恶的敲钟人,以及极端外貌协会的吉普赛姑娘。这确实是个要毁灭了的世界。不得不槽一下:粗口译为"牛的角""上帝的肚子"简直是Firefly的中文水平……
小说·名著 影视原著 法国 雨果
悲惨世界(上中下) 豆瓣
Les Misérables
9.2 (138 个评分) 作者: [法] 维克多·雨果 译者: 李丹 / 方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 6
这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雨果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全书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末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2015年6月13日 已读
字面意义哭瞎,感情太汹涌,画面感强烈到可怕,捅肾捅得稳准狠。我没想到我会一遍遍被人性如此巨大的善意冲击到,而不是他们有多"悲惨"。多年前看所谓青少年版,只觉得圣父到这个地步也太假了,名著真的不能只看剧情简介。果巨巨自己构建了一个完整三观体系是可以代入的。一边看又感叹音乐剧实在做得太好了,歌词基本都有出处,改编处成功简化/洗白又能自圆其说,戏份分配超级还原,看剧觉得自己迷之哭点的地方发现书里写得也极其emotional
小说·名著 影视原著 法国 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