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月球上的父亲 豆瓣
作者:
胡晓江
后浪丨花城出版社
2021
- 7
在月球矿业逐渐没落时孤注一掷,买下二十亩土地留在月球的父亲;
仿佛停留在空中,却穿行于针脚般的月球与丝绒般的地球间的旅行者;
地外探索一无所获的人类,将注意力转移到虚拟技术革命上来;
无法被看清全貌的大船;无限的榻榻米铺就的房间;杀手与刺客在黄昏的博弈……
由八十六张画 和四十四篇小说组成。
🌕 编辑推荐
一本插画先于小说诞生,却好似从未与文字分开的“图+文”奇异故事集;
一本看似松散,却又紧密交织,绝不适合一口气读完的轻度烧脑读物;
一本处于《命运交叉的城堡》与《宇宙奇趣》之间的近未来幻想作品。
图文互补的思维迷宫尝试,搭建精巧的异世界的创作野心:
“以小说写作,夺回为他人所绘的插画!”
🌕 名人推荐
一个人要在白天沉睡多久才能参透孤独?一个人要在母亲怀里依偎多深才能沾染月光?晓江的宇宙是他为自己无私地想象和构建的,这么不巧我和你在认识对方之前闯进去之后离不开。
——欧阳应霁(作家、漫画家)
漫画里的空间出离空间的束缚;小说里的科幻出离科幻的功利主义;人物的欲望出离欲望的隐晦目的——正是这些出离,拓阔着胡晓江作品中无以名状的魅力。
——廖伟棠(诗人、作家、摄影家)
仿佛停留在空中,却穿行于针脚般的月球与丝绒般的地球间的旅行者;
地外探索一无所获的人类,将注意力转移到虚拟技术革命上来;
无法被看清全貌的大船;无限的榻榻米铺就的房间;杀手与刺客在黄昏的博弈……
由八十六张画 和四十四篇小说组成。
🌕 编辑推荐
一本插画先于小说诞生,却好似从未与文字分开的“图+文”奇异故事集;
一本看似松散,却又紧密交织,绝不适合一口气读完的轻度烧脑读物;
一本处于《命运交叉的城堡》与《宇宙奇趣》之间的近未来幻想作品。
图文互补的思维迷宫尝试,搭建精巧的异世界的创作野心:
“以小说写作,夺回为他人所绘的插画!”
🌕 名人推荐
一个人要在白天沉睡多久才能参透孤独?一个人要在母亲怀里依偎多深才能沾染月光?晓江的宇宙是他为自己无私地想象和构建的,这么不巧我和你在认识对方之前闯进去之后离不开。
——欧阳应霁(作家、漫画家)
漫画里的空间出离空间的束缚;小说里的科幻出离科幻的功利主义;人物的欲望出离欲望的隐晦目的——正是这些出离,拓阔着胡晓江作品中无以名状的魅力。
——廖伟棠(诗人、作家、摄影家)
莫须有 豆瓣 Goodreads
8.5 (10 个评分)
作者:
倪湛舸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 5
围绕南宋“莫须有”冤案,以岳云、赵构、秦桧、岳雷的第一人称视角来进入同一段历史的六篇小说,作者将史料化为清晰可感的叙事,在既定的历史框架下再现了不同人物的幽微心理。这一系列小说的核心人物是死于二十三岁的岳飞之子岳云。在少年的目光中,脸谱化的悲剧英雄还魂为尘世中人,注定被碾碎的蝼蚁拥有了最珍贵的羁绊。
--------------
多年以来,我一直是这部小说的追随者,它清简利落,又幽玄悲怆,寓波诡云谲于残山剩水,寄江山兴亡于一己之身。天地不仁,藕断丝连,生也生他不得,死也死他不得,树倒猢狲散,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一一多少生与死的电光石火,多少中国人的一场大梦,尽在这哀矜与慈悲互织的《莫须有》之中。我深信,它是我们时代最迷人的小说之一。——李修文
岳飞的故事早被评书打成了铁,可倪湛舸偏偏能另起炉灶把它化掉,让尘归尘、土归土,把脸谱化的悲剧英雄还魂为尘世中人。她能始终含住那口最初活泼渐次低迴沉郁的气,让它升起、贯通,再滑落心底,最后化作一泓深冬清水——生命旺盛,难免徒劳,英雄也是玩偶,不朽盛名,抵不了悲哀半分。——赵松
功力深厚而无学究气,诗情洋溢而无头巾气,精雕细琢却又有土地中生长出来般的诚挚,三者居其一,即令人绝倒。三者合而为一,舍倪湛舸,竟不知有谁了。——刘勃
--------------
多年以来,我一直是这部小说的追随者,它清简利落,又幽玄悲怆,寓波诡云谲于残山剩水,寄江山兴亡于一己之身。天地不仁,藕断丝连,生也生他不得,死也死他不得,树倒猢狲散,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一一多少生与死的电光石火,多少中国人的一场大梦,尽在这哀矜与慈悲互织的《莫须有》之中。我深信,它是我们时代最迷人的小说之一。——李修文
岳飞的故事早被评书打成了铁,可倪湛舸偏偏能另起炉灶把它化掉,让尘归尘、土归土,把脸谱化的悲剧英雄还魂为尘世中人。她能始终含住那口最初活泼渐次低迴沉郁的气,让它升起、贯通,再滑落心底,最后化作一泓深冬清水——生命旺盛,难免徒劳,英雄也是玩偶,不朽盛名,抵不了悲哀半分。——赵松
功力深厚而无学究气,诗情洋溢而无头巾气,精雕细琢却又有土地中生长出来般的诚挚,三者居其一,即令人绝倒。三者合而为一,舍倪湛舸,竟不知有谁了。——刘勃
山区光棍 豆瓣
The Hill Bachelors
9.3 (12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威廉·特雷弗
译者:
马爱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8
《山区光棍》是威廉·特雷弗200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特雷弗用十二个故事聚焦男女关系和错失的情缘,令人感慨。三个人在沉默中密谋阻止一场爱恋;九岁的女孩梦想参演一部电影能够弥补她破碎的家庭生活;一个山区的青年光棍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么娶妻生子,要么只能在家族农庄中孤独地度过余生。
《山区光棍》中的故事再次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处于巅峰状态的短篇小说大师的功力。通常,情感的冰山在特雷弗的文字海洋中只露出一点,他把读者引向水面下的记忆、创伤、欲望,用一种悲剧性的庄严表现出普通人的高贵。
如同他的榜样契诃夫,威廉·特雷弗简洁、耐心而真诚地展现生活真相,不加任何道德说教;他是高妙的大师,将困扰人心的想象力、我们的激情和人潜意识中的微妙波动展露无遗。
——V.S.普利切特
他这些紧凑、完美的短篇小说,借助敏锐的心理洞察力,每一篇都能把人的境况转变成经典戏剧的悲喜剧,使得他成为当代英语世界最伟大的作家。
——《旗帜周刊》
特雷弗的故事永远那么带有绘画般的晕染,有层次,有远近,他在这里苦心经营小说的氛围,让人读来身临其境。他隐瞒一些东西,像他的那些伟大的同行一样,同时也及时准确地给出答案。
——戴新伟
《山区光棍》中的故事再次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处于巅峰状态的短篇小说大师的功力。通常,情感的冰山在特雷弗的文字海洋中只露出一点,他把读者引向水面下的记忆、创伤、欲望,用一种悲剧性的庄严表现出普通人的高贵。
如同他的榜样契诃夫,威廉·特雷弗简洁、耐心而真诚地展现生活真相,不加任何道德说教;他是高妙的大师,将困扰人心的想象力、我们的激情和人潜意识中的微妙波动展露无遗。
——V.S.普利切特
他这些紧凑、完美的短篇小说,借助敏锐的心理洞察力,每一篇都能把人的境况转变成经典戏剧的悲喜剧,使得他成为当代英语世界最伟大的作家。
——《旗帜周刊》
特雷弗的故事永远那么带有绘画般的晕染,有层次,有远近,他在这里苦心经营小说的氛围,让人读来身临其境。他隐瞒一些东西,像他的那些伟大的同行一样,同时也及时准确地给出答案。
——戴新伟
新参者 豆瓣 Goodreads
新参者
8.1 (85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岳远坤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1
【新参者】新加入、刚到来的人。
东京,日本桥。一个单身女人在公寓内被勒死。警方发现她最近刚搬到这里居住。
负责调查的是也刚调到日本桥地区的刑警加贺。仙贝店、高级料亭、陶瓷器店、钟表店、民间艺术品店,加贺走访案发地附近一家家店铺。他的调查看上去琐碎又与案情无关:通勤轨迹不 同于往常的保险员、替老板给情人买人形烧的料亭小伙计、关系不睦的陶瓷器店婆媳、因女儿私奔而断绝父女关系的钟表店老板……
案件真相就在充满人间烟火的家长里短中逐渐显露。
================================================================
这是一个靠逻辑破不了的案子,情才可以!
一部让人读后热泪盈眶的推理小说
在这本推理小说里,推理不是重点,而是要找出人们各种行为的原因;找到凶手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彻查案件的原因,否则就不能真正救赎。
《周刊文春》推理榜年度第1名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年度第1名
这是一部随着事件的解决,心灵不断得到温暖的作品。——新垣结衣
东京,日本桥。一个单身女人在公寓内被勒死。警方发现她最近刚搬到这里居住。
负责调查的是也刚调到日本桥地区的刑警加贺。仙贝店、高级料亭、陶瓷器店、钟表店、民间艺术品店,加贺走访案发地附近一家家店铺。他的调查看上去琐碎又与案情无关:通勤轨迹不 同于往常的保险员、替老板给情人买人形烧的料亭小伙计、关系不睦的陶瓷器店婆媳、因女儿私奔而断绝父女关系的钟表店老板……
案件真相就在充满人间烟火的家长里短中逐渐显露。
================================================================
这是一个靠逻辑破不了的案子,情才可以!
一部让人读后热泪盈眶的推理小说
在这本推理小说里,推理不是重点,而是要找出人们各种行为的原因;找到凶手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彻查案件的原因,否则就不能真正救赎。
《周刊文春》推理榜年度第1名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年度第1名
这是一部随着事件的解决,心灵不断得到温暖的作品。——新垣结衣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 豆瓣
Von Bismarck zu Hitler
9.2 (16 个评分)
作者:
[德] 塞巴斯提安·哈夫纳
译者:
周全
译林出版社
2015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是德国政论大师级现代史学家塞巴斯蒂安•哈夫纳晚年的著作,被德国舆论界誉为“哈夫纳留给后世的遗产”。他以时代见证者的身份口述这部遗产时,仿佛从远方透过望远镜一般,回顾了“德意志国”的时代,将1871至1945年的德国现代史上最精彩的一段娓娓道来,从而让人们对德国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回顾了从普鲁士王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如何创建德意志帝国,直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将日耳曼民族的国家带往毁灭之路的历史。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德国历史发展的一条脉络,并由此来激发读者反思,现在的德国处境与当初德意志的发展有什么不同。通过与哈夫纳的精神对话,读者会对欧洲以及德国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回顾了从普鲁士王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如何创建德意志帝国,直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将日耳曼民族的国家带往毁灭之路的历史。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德国历史发展的一条脉络,并由此来激发读者反思,现在的德国处境与当初德意志的发展有什么不同。通过与哈夫纳的精神对话,读者会对欧洲以及德国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山魈考残编 豆瓣 Goodreads
6.2 (18 个评分)
作者:
黎幺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12
“他们像一堆行走的灰烬,消散在漫天的尘土中。而时至今日,他们的心脏还在大地之下跳动。”
据闻《山魈考》的最后一章以类似古人或巫人的口径,就鬾阴人的命运作出了如此预言。对于今人而言,这个古老的部族仍然是一个谜团。在命运的捉弄下,关于鬾阴族的历史资料几乎散轶,连带关系到整个部族的典籍——《山魈考》亦残缺失传。物换星移,一群后来学者决定重拾时代与记忆的碎片,苦奔各地、掀翻群书,从茫然大海捞觅任何一丝线索,试图重新拼揍出这段鲜为人知的部族历史……究竟他们觅寻到的是弥足珍贵的史料,抑或难以违抗的时代宿命?
既然如此,身为读者的我们,所读到的究竟是一则消失部族的故事,抑或一群穷追时代影子的后人挣扎,还是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古老诅咒?
书本开首,为上述问题引出迷思——你从未阅读想象中的事物,你的阅读本身即是想象。
据闻《山魈考》的最后一章以类似古人或巫人的口径,就鬾阴人的命运作出了如此预言。对于今人而言,这个古老的部族仍然是一个谜团。在命运的捉弄下,关于鬾阴族的历史资料几乎散轶,连带关系到整个部族的典籍——《山魈考》亦残缺失传。物换星移,一群后来学者决定重拾时代与记忆的碎片,苦奔各地、掀翻群书,从茫然大海捞觅任何一丝线索,试图重新拼揍出这段鲜为人知的部族历史……究竟他们觅寻到的是弥足珍贵的史料,抑或难以违抗的时代宿命?
既然如此,身为读者的我们,所读到的究竟是一则消失部族的故事,抑或一群穷追时代影子的后人挣扎,还是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古老诅咒?
书本开首,为上述问题引出迷思——你从未阅读想象中的事物,你的阅读本身即是想象。
不努力好像也没关系(14岁懂社会系列) 豆瓣
「がんばらない」人生相談 南無そのまんま・そのまんま
7.6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寻幸哉
译者:
杨珍珍
新星出版社
2017
- 9
孩子会考虑什么问题?除了学校里的人际,身体上的变化,老师留的作业外,他们也会思考自己究竟为什么活着,又该怎样度过一生。
但巧的是,这类“人生烦恼”是许多成年人避免谈论的,他们更关心“生活烦恼”,比如“怎么赚更多钱”、“怎么活得更惬意”、“怎么变得了不起”。就像只顾着加油,却不知道要驶向何方的汽车。
《不努力好像也没关系》是“14岁懂社会”系列的第五本(前四本为《以书为友》,《你没那么笨》,《动物园的生死告白》,《女生的世界里总是硝烟弥漫》)。
本书的作者寻幸哉,1936年生于日本大阪府,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专业,是一位佛教思想家,能用幽默的方式讲述诸多晦涩难懂的哲学思想。
在本书中,他和面临着“人生最大危机”的十四岁少年一起,探讨“人为什么而活”、“为何而工作”、“到底什么是于社会有用的人”。
对于竞争的机制,孤独的本质,缺点和个性,勤勉与懒惰,工作和金钱的关系等,他也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在不知“为何而活”的少年时代,和只顾“生存”迷失方向的成年时期,都可以读一读。
但巧的是,这类“人生烦恼”是许多成年人避免谈论的,他们更关心“生活烦恼”,比如“怎么赚更多钱”、“怎么活得更惬意”、“怎么变得了不起”。就像只顾着加油,却不知道要驶向何方的汽车。
《不努力好像也没关系》是“14岁懂社会”系列的第五本(前四本为《以书为友》,《你没那么笨》,《动物园的生死告白》,《女生的世界里总是硝烟弥漫》)。
本书的作者寻幸哉,1936年生于日本大阪府,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专业,是一位佛教思想家,能用幽默的方式讲述诸多晦涩难懂的哲学思想。
在本书中,他和面临着“人生最大危机”的十四岁少年一起,探讨“人为什么而活”、“为何而工作”、“到底什么是于社会有用的人”。
对于竞争的机制,孤独的本质,缺点和个性,勤勉与懒惰,工作和金钱的关系等,他也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在不知“为何而活”的少年时代,和只顾“生存”迷失方向的成年时期,都可以读一读。
江城 豆瓣 豆瓣
River Town
9.4 (47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第二版) 豆瓣 Goodreads
9.7 (23 个评分)
作者:
周黎安
格致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8
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其中,有些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来解析经济发展之谜,尤其是关注于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时,不难发现许多国家的政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中国的地方政府有这么高的激励去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如何解决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作为问题的?但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粗放型增长、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差异、环境污染、官员腐败、地方保护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如何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模式联系在一起呢?本书从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治理视角出发,揭示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政经条件和制度基础,提供了一种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Four Thousand Weeks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7.3 (11 个评分)
作者:
Oliver Burkeman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21
- 8
The average human lifespan is absurdly, insultingly brief. Assuming you live to be eighty, you have just over four thousand weeks.
Nobody needs telling there isn’t enough time. We’re obsessed with our lengthening to-do lists, our overfilled inboxes, work-life balance, and the ceaseless battle against distraction; and we’re deluged with advice on becoming more productive and efficient, and “life hacks” to optimize our days. But such techniques often end up making things worse. The sense of anxious hurry grows more intense, and still the most meaningful parts of life seem to lie just beyond the horizon. Still, we rarely mak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our daily struggles with time and the ultimate time management problem: the challenge of how best to use our four thousand weeks.
Drawing on the insights of both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psychologists, and spiritual teachers, Oliver Burkeman delivers an entertaining, humorous, practical, and ultimately profound guide to time and time management. Rejecting the futile modern fixation on “getting everything done,” Four Thousand Weeks introduces readers to tools for constructing a meaningful life by embracing finitude, showing how many of the unhelpful ways we’ve come to think about time aren’t inescapable, unchanging truths, but choices we’ve made as individuals and as a society—and that we could do things differently.
Nobody needs telling there isn’t enough time. We’re obsessed with our lengthening to-do lists, our overfilled inboxes, work-life balance, and the ceaseless battle against distraction; and we’re deluged with advice on becoming more productive and efficient, and “life hacks” to optimize our days. But such techniques often end up making things worse. The sense of anxious hurry grows more intense, and still the most meaningful parts of life seem to lie just beyond the horizon. Still, we rarely mak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our daily struggles with time and the ultimate time management problem: the challenge of how best to use our four thousand weeks.
Drawing on the insights of both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psychologists, and spiritual teachers, Oliver Burkeman delivers an entertaining, humorous, practical, and ultimately profound guide to time and time management. Rejecting the futile modern fixation on “getting everything done,” Four Thousand Weeks introduces readers to tools for constructing a meaningful life by embracing finitude, showing how many of the unhelpful ways we’ve come to think about time aren’t inescapable, unchanging truths, but choices we’ve made as individuals and as a society—and that we could do things differently.
鱼翅与花椒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豆瓣 Goodreads
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8.2 (384 个评分)
作者:
[英] 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7
其它标题:
鱼翅与花椒
扶霞是我的好友,也是我认识的所有外国人中,非常了解中国烹饪的一位。这本屡获殊荣的《鱼翅与花椒》无疑是很多外国人写中国食物的书籍里极为鲜活有趣和精准的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这里是中国,一个奇妙的饮食大国。
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
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 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品尝珍稀野味时内心的道德两难……
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这里是中国,一个奇妙的饮食大国。
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
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 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品尝珍稀野味时内心的道德两难……
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造反者 豆瓣
作者:
宋燕
文汇出版社
2012
- 3
中国的王朝末代是个不断重复的老戏,隔几百年就来一次,桥段都差不多。无非是官逼民反,群雄并起;然后王师出现,收复河山;最后改朝换代,万象更新。其实一切照旧,只看能维持多久。
一切照旧的原因,乃是新王朝换了汤,却没有换药。多少个朝代过去,从盛到衰、从衰到亡的套路,几乎就是重复。
探究一个王朝灭亡的过程,没有比隋更合适的了。因为它既无外戚权臣宦官干政,也无外敌入侵,麻烦都是内部统治造成的;更因为颠覆其政权的各种力量,集中了历代王朝末局最经常出现的势力,有真正的革命者,也有投机分子;有体制外的,也有体制内的…‥
作者以轻松冷峻的笔调,褪去隋末“英雄好汉”的演义传奇色彩,追溯隋末反政府势力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轨迹,以隋末为例,揭示了王朝盛衰背后权力恶性循环的历史定律,以及历代王朝造反者的历史宿命。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一切照旧的原因,乃是新王朝换了汤,却没有换药。多少个朝代过去,从盛到衰、从衰到亡的套路,几乎就是重复。
探究一个王朝灭亡的过程,没有比隋更合适的了。因为它既无外戚权臣宦官干政,也无外敌入侵,麻烦都是内部统治造成的;更因为颠覆其政权的各种力量,集中了历代王朝末局最经常出现的势力,有真正的革命者,也有投机分子;有体制外的,也有体制内的…‥
作者以轻松冷峻的笔调,褪去隋末“英雄好汉”的演义传奇色彩,追溯隋末反政府势力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轨迹,以隋末为例,揭示了王朝盛衰背后权力恶性循环的历史定律,以及历代王朝造反者的历史宿命。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公益组织市场营销指南 用低成本创造大影响 豆瓣
作者:
吉维.勒鲁.米勒
2016
- 5
公益华夏:中国民间公益机构访谈录 豆瓣
作者:
梁卫浩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