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 豆瓣
This Explains Everything: Deep, Beautiful, and Elegant Theories of How the World Works
作者: [美] 约翰·布罗克曼 译者: 庞雁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 - 6
➢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本书编者约翰·布罗克曼召集了146位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来回答这个“大问题”,并把他们的答案和论述集结成书。
➢这本书将带你认识这些“最伟大的头脑”,看他们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开启你的脑力激荡。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科学明星”,包括世界 顶级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生物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社会网络学家克莱·舍基等。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晶体的优雅如何体现出普遍的数学法则?
是什么让摩尔定律成为可能?
鸟类是恐龙的直接后裔吗?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地球在运动?
在这本书中,你会找到更多让世界美妙而优雅运行的奥秘!
--------------------------------------------------------------------------------------------------------
各方赞誉:
段永朝(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伟大头脑的伟大之处,绝不在于他们拥有 “金手指”,可以指点未来;而在于他们能时时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意识的深海,他们发问,不停地发问,在众声喧哗间点亮“大问题”“大思考”的火炬。
胡泳(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建筑学家威廉·J.米切尔曾有一个比喻:人不过是猿猴的1.0版。现在,经由各种比特的武装,人类终于将自己升级到猿猴2.0版。他们将如何处理自己的原子之身呢?这是今日顶尖思想者不得不回答的“大问题”。
吴甘沙(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对话最伟大的头脑”这套书中,每一本都是一个思想的“热核反应堆”,在它们建构的浩瀚星空中,百位大师或近或远、如同星宿般璀璨。每一位读者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星际穿越,你会发现思考机器的100种未来定数,而“奇点理论”不过是星空中小小的一颗。
周涛(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取决于他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而他未来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现在的阅读。这套书会让你相信,在生活的苟且之外,的确有一群伟大的头脑,在充满诗意的远方运转。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第十一届文津奖”获奖图书《星际穿越》译者):在这个科技日益发达的多维社会中,我们依旧面临着非常多的“大问题”,它们或许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套“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问题系列”,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最强大脑”的独特视角,从而得到一些思想上的启迪。
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未来并非如我所愿一片光明,看看大师们有什么深刻思考和破解之道,也许会让我们活得更放松一些。
王烁(财新传媒主编,BetterRead公号创始人):不要指望在这套书里读到“ABC”,也不要指望获得完整的阐释。数百位一流精英在这里直接回答“大问题”,论证很少,锐度却很高,带来碰撞和启发。剩下的,靠你自己。
刘兵(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与最伟大的头脑对话,虽然不一定让你自己也伟大起来,但一定是让人摆脱平庸的最好方式之一。
兰小欢(复旦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世界虽只有一个,但认识世界的角度多多益善。学科的边界都是人造的藩篱,能了解各行业精英的视角,从多个角度玩味这个世界,综合各种信息来做决策,这不显然比死守一个角度更有益也更有趣么?
郝景芳(2016年雨果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如果你不只对琐碎的生活有兴趣,还曾有那么一个瞬间,思考过全人类的问题,思考过有关世界未来的命运,那么这套书无疑是最好的礼物。一篇文章就是一片视野,让你站到群山之巅。
2021年12月26日 已读
是真优雅啊!虽然有星星点点几个稿子有点滑水的意思,但瑕不掩瑜,真的是 eye opening & mind opening 的一本书
2021 科普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豆瓣
9.1 (13 个评分) 作者: Siddhartha Mukherjee Scribner 2010 - 11
Starred Review. Mukherjee's debut book is a sweeping epic of obsession, brilliant researchers, dramatic new treatments, euphoric success and tragic failure, and the relentless battle by scientists and patients alike against an equally relentless, wily, and elusive enemy. From the first chemotherapy developed from textile dyes to the possibilities emerging from our understanding of cancer cells, Mukherjee shapes a massive amount of history into a coherent story with a roller-coaster trajectory: the discovery of a new treatment--surgery, radiation, chemotherapy--followed by the notion that if a little is good, more must be better, ending in disfiguring radical mastectomy and multidrug chemo so toxic the treatment ended up being almost worse than the disease. The first part of the book is driven by the obsession of Sidney Farber and philanthropist Mary Lasker to find a unitary cure for all cancers. (Farber developed the first successful chemotherapy for childhood leukemia.) The last and most exciting part is driven by the race of brilliant, maverick scientists to understand how cells become cancerous. Each new discovery was small, but as Mukherjee, a Columbia professor of medicine, writes, "Incremental advances can add up to transformative changes." Mukherjee's formidable intelligence and compassion produce a stunning account of the effort to disrobe the "emperor of maladies." (Nov.) (c)
Copyright ©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a division of Reed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12月17日 已读
读这本书真不容易,因为它太厚了,16年买回来的,现在还在读……|| 12/2021: 我跟着有声书听完了,读完是不可能读完的,永远不可能读完的……那些 medical terms 太难啃了。买这本书的时候是我妈确诊癌症的时候,后来她痊愈了我慢慢也不太再去关注相关的知识普及;今年干爸爸确诊癌症,陪他治疗的半年来再一次深刻体验了癌症的凶险和带来的痛苦,好在他很坚强,挺过了最最难熬的时候。书里这句 "Her casualness was studied, the jokes rehearsed." 太真实了,关心病人的时候常常是反被他们安慰着的。这书真棒。
2021 医学 原版 科学 科普
半小时漫画经济学 豆瓣
6.1 (34 个评分) 作者: 陈磊 / 半小时漫画团队 海南出版社 2019 - 8
在大多数读者的心目中,经济学都是专业、晦涩的代名词,但陈磊(笔名:二混子)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却通过手绘漫画和段子,深入浅出地将经济学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问题结合了起来。养老金为什么入不敷出?国家为什么要放开二胎政策?我们缴的五险一金有什么用?买房前需要注意些什么?没有枯燥乏味的数字堆砌,没有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只用有趣的段子和一看就懂的漫画解答这些生活常识问题,为你理清它们背后那些让人蒙圈的经济学原理:人口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借贷关系、货币的起源、消费者心理……打破经济学在你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印象,让你在哈哈大笑中学到实用、简单、接地气的经济学知识!翻开本书,看作者如何用艰深的经济学原理抖包袱。
2021年10月13日 已读
碎片时间的时候刷刷看,知识非常基础,漫画也不好看,不如历史系列。
2021 漫画 科普
我是可爱的水母,我爱好放暗箭 豆瓣
作者: 捷安特·潘达 2018 - 1
这是一本“重口味”的动物科普绘本,告诉你考拉宝宝是吃便便长大的,鲨鱼围着船转只是为了蹭蹭后背,啄木鸟敲木头是为了追求妹子……
每一篇故事都是由画手亲自去动物园、海洋馆学习到的,让你放松看漫画的同时,学习到更多有趣的动物冷知识。
不用走路,一本绘本就可以带你逛遍(重口味的!!!)动物园、水族馆!
#奇葩#脑洞#笑哭#重口#动物#科普#绘本#
轻松看漫画,欢乐涨知识,关爱小动物!
Knowledge is the new sexy!充满知识的你,最性感!
用绘本的方式科普你不知道的动物冷知识,又好笑又好记!
虽然是以漫画的形式出现,不过书中每篇内容都是动物园、海洋馆里动物简介里介绍的,保证给你最真实、准确的知识;
“重口味”的动物科普,绝对逗笑小朋友前先笑哭你自己。
“哇!你懂得真多!”想要听到朋友这样的夸赞,那就快翻开这本书吧。
科普动物知识,更好的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2021年9月14日 已读
这个画风太对我路子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21 科普 绘本
病毒星球 豆瓣 Goodreads
7.8 (82 个评分) 作者: [美]卡尔·齐默 译者: 刘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4
★69%的人携带了一种致癌病毒,当事人却不知道。
★止咳糖浆除了给感冒患者心理安慰以外,更有一定几率导致心悸甚至死亡。
★人类在本质上不过是一堆不断混合、闪转腾挪的DNA,8%的片段还是来自病毒。
★病毒带给我们死亡与伤痛,也带给我们生命与未来。
★生病时你总想着摆脱病毒,读完这本书你会感谢病毒。
-------------------------------------------------------------------------------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
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
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
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埃博拉、SARS,这些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它们本来只攻击蝙蝠、老鼠或鸟类等,怎料自然演化无意之间将人类写进了病毒的黑名单。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们的防线。
这本书会让你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
-------------------------------------------------------------------------------
在这本100多页的书里,齐默完成了其他作者用500页的篇幅都得卯足了劲才能达成的目标:揭开生命日常的面纱,重塑我们对它们最本质部分的认知。——《华盛顿邮报》
《病毒星球》的写作简洁而优雅,齐默在书中探索了病毒在其他地球生命的演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讲述了科学家近来如何揭开病毒身上隐藏的惊天秘密……从普通感冒到巨型病毒,这是一本让人着迷、发人深省的病毒科普读物。——《卫报》
我是齐默的死忠粉,《病毒星球》也让我过足了瘾。这本书颇具思想深度,叙述准确,一页页翻下来让人渐入佳境。齐默有种神奇的能力,他在讲述关于自然的新奇故事的同时,能更新你对自然的想法和理解,并且始终做到科学准确。——理查德·普雷斯顿,《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作者
2020年6月16日 已读
关于病毒的科普小书
2020 科普
癌症·真相 豆瓣
8.6 (36 个评分) 作者: 菠萝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 9
荣获中宣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2015中国好书”奖
荣获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
荣获第八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
荣获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
荣获科技部2016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这是一本讲癌症的书,但和你以往见过的该题材的书完全不同。
这不是一本“养生秘籍”,不会推荐什么神奇的保健品,但会告诉你,哪些生活习惯能致癌,哪些能防癌。
这 不是一本“心灵鸡汤”,不会保证任 何癌症都是可以战胜的,但会告诉你,哪些癌症治愈率很高,哪些治疗方法是有效的。会告诉 你,为什么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革命来了,为什么最近的免疫治疗新药能治愈晚期癌症。
这不是一本“癌症生物学”,不会堆砌各种专业词汇,但会让你明白,什么是BRCA基因突变,为什么影星朱莉30多岁就主动切掉了乳房和卵巢。
这不是一本“癌症临床指南”,不会指导你如何化疗和放疗,但会让你明白,为什么化疗放疗会有这么多副作用,为什么我们要努力开发新的靶向药物。
希望这本书把癌症的一些基本知识明明白白地讲给大家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希望患者和家属读完这本书能更好地理解医生的推荐和选择;希望医务工作者读完这本书能更好地知道前沿的药物研究方向和成果;希望科学爱好者读完这本书能了解癌症的本质和社会上癌症热点新闻背后的科学。
希望大家知道癌症的真相,不再恐慌,不再盲从。
★作者菠萝将把所得稿酬捐献给向日葵儿童癌症公益平台,意味着每位购书者将为中国儿童癌症患者献一份珍贵的爱心!
★微信圈阅读量累计近千万!
★有图有真相,每章首一幅可爱而有内涵的插画。
★中国科学院曾益新院士作序推荐!
法律 豆瓣
7.6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雷蒙德·瓦克斯 译者: 殷源源 译林出版社 2016 - 4
法律是社会的构成基础。它保护我们的权利,强制我们履行义务,为几乎每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设置了规范框架。罪犯获得惩罚、受害者得到补偿、合同得以履行,这些不过是现代法律体系一小部分功能的体现而已。法律致力于实现平等,促进自由和保障安全。虽然法律体系触及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艰涩的术语、古旧的程序、冗长的法律渊源和法庭审判使得它只被极少数人所理解。《法律》阐释了主要的概念、术语和程序,不独关注西方的法律传统,也审视了其他法律体系(比如习惯法和宗教法),并指出在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今的法律体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只有医生知道(精华本) 豆瓣
作者: 张羽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 9
《只有医生知道!》系列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生张羽潜伏协和20年写就的女性健康读本,自上市以来,荣获CCTV年度好书、文津图书奖等诸多奖项。《只有医生知道:精华本》在系列三本的基础上,重理故事线索,勘错修订健康知识,一口气读完怀孕、生孩子、养娃的人间百态。
从懵懂无知的青春期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成熟而坚强,女人一生的角色转变,都和女性特殊的生理分不开,女人健康才有家庭的和谐。本书按时间顺序,精彩描写女性各个阶段与妇产科医生打交道的故事,让你从笑中有泪的故事学习到最需要的女性健康知识。
2019年7月28日 已读
读的时候给身边所有的女生朋友都安利了一把,女孩子们!Know yourself!!!
2019 医学 科普
语言的30个小秘密 豆瓣
7.5 (8 个评分) 作者: 语言学午餐 中信出版社 2017 - 1
语言,有自己的美感与韵律
语言,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心灵
抽丝剥茧,揭开语言背后的小秘密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语言,却很少关注它背后的秘密。 语言有时会和刻板印象联系在一起,让人产生偏见;如果善加利用,有时却可以为个人魅力加分。 语言既可以让情侣间产生摩擦,也能造就亲密关系。 了解语言学知识,不仅能让我们发现语言之美,还能切实改善我们的生活。 《语言的30个小秘密》是中国最知名的语言学类公众号之一“语言学午餐Ling-Lunch”的精选文章合集。本书从日常交流、语言使用、方言、语言习得等方面,结合语言学知识,抽丝剥茧,以轻松、幽默、易懂的语言向我们揭开语言背后的小秘密。
2019年7月24日 已读
质量非常参差不齐甚至有点莫名其妙 有几篇还是很有趣的 勉强就当作语言学的非严肃科普合集
2019 data 科普
法律守夜人 豆瓣
作者: 逻格斯 2016 - 10
法律是矛也是盾,知乎法律话题超高人气答主
教你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如何防守反击
知乎最牛检察官,用检察官们亲身经历的难事、趣事、奇葩事为你介绍检察官的工作职能,帮你重新认识这个被称为“法律守夜人”的职业——检察官。
生活中处处有坑,别怕!知乎法律话题超高人气检察官帮你 个个击破,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你剖析人们最关注的案例背后的法理人情,让你在趣味阅读中轻松了解法律知识,在生活中不违法、不吃亏、不上当。
★70年后我的房子会被国家收走吗?
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商业用房需要审批,住宅用房自动续期。详情请看检察官一一讲解。
★朋友向我借钱,怎样打借条才不被坑?
打借条一定要写清楚数额、原因、利息、担保、交付凭证、还款日期.....哎呀,好复杂,且看检察官条条给你理清。
★离婚诉讼中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离婚?有共同财产吗?有共同债务吗?怎么防止对方进行财产转移?检察官教你如何打好离婚诉讼。
★还有更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明明是要求赔偿,怎么就变成了诈骗?
配偶出轨,我该如何合法取证?
中国的同性恋有哪些权利?
怎样预防电信诈骗?
……
医生是怎么看病的 豆瓣
作者: 田吉顺 2015 - 6
医生到底是怎么想的?
没问两句就让你去做一堆检查
你跟XX一样的病,为什么他吃药你开刀
只是想了解一下,医生却让你住院
你排了N天队想住院,医生却迟迟不开单
……
本书从一个产科医生的角度,告诉读者,医生是怎么看病的,医生在看病时的诊断逻辑是什么,怎么判断病情,怎么决定使用什么药物,用哪些医疗手段。
精彩讲故事,明白说科普。产科男医生教我们识别最常见的过度医疗陷阱,用案例阐述怎样和医生沟通病情最有效。
2018年6月4日 已读
最近一两周睡前的碎片阅读,非常一般的科普。
2018 科普
有关八戒的那些事儿 豆瓣
作者: 寒木钓萌 2009 - 1
《有关八戒的那些事儿》的内容设置别具一格,它不是专门探讨某个事物,而是遵循人类认知世界奥妙的先后顺序,从大到小地讲述了分子、原子、电子、中微子、反粒子……可以说,每种粒子的发现和发展都有很多极其有趣的故事,作者正是像串珍珠一样,把一个个的故事如同一粒粒珍珠那样串连成这本珠玑之书。
2017年3月17日 已读
可读性不高,还是买本儿正经的物理科普书吧。
科普
吃的真相 豆瓣
8.1 (32 个评分) 作者: 云无心 重庆出版社 2009 - 11
《吃的真相》:欧阳应霁推崇的新美食学教材,美国食品工程博士破除国人饮食的迷信与偏见。饭桌上的盲从恐慌,都根源于不明真相。
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且“富含某种成分”。自然界的绝大多数动植物。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那些“美容圣品”里含有的任何一种成分。都会在最普通的食物中找到。甚至更为优越。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整体,蔬菜水果也各自都是很复杂的整体。它们不为人类而生,所以不会“完美”地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我们只是利用复杂的它们来满足我们复杂的需要。
大豆蛋白的确是一种很好的食品,但是它不能提供保健功能。也并不比喝豆浆、吃豆腐有更多的好处。我们倾向于认为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总是好的。而对于现代工业则有抵触的心理。其实。按照科学指导进行的现代工业生产,完全可以吸收传统工艺中合理的部分。而改变不合理的部分。而很多不合理的部分,对于人们甚至是有害的。
可能会有很多人很失望,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个权威跳出来明确地说“能吃”还是“不能吃”。科学与江湖巫术的区别就在于,科学的结论不是依靠权威或者信念来支撑的,而是依靠科学实验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