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夜 (1957) 豆瓣 TMDB
Le notti bianche
7.8 (73 个评分) 导演: 卢基诺·维斯康蒂 演员: 玛丽亚·雪儿 /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其它标题: Le notti bianche / 白色之夜
这是个很朴素的爱情故事,一边是坚守着1年后再见面的诺言,一边则是3个晚上一见钟情式的热恋。是非取舍之间,犹豫挣扎的是女主人公Natalia。对一年的不知不闻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男主人公Mario。在最后一个晚上,当Natalia刚刚放下心中的防御,准备接受Mario的请求的时候,却发现她等待了一年的那个男人站在那边的桥头……

意大利导演维斯康提改编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将俄罗斯变成威尼斯,把宏篇改成小品,维斯康提驾驭体裁的能力让人信服。
卡拉马佐夫兄弟 (1969) 豆瓣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8.8 (6 个评分) 导演: 基里尔·拉夫罗夫 / 伊万·佩里耶夫 演员: 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 / 莉奥涅拉·佩里耶娃
其它标题: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 卡拉玛佐夫兄弟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自私贪婪的商人卡拉马佐夫(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 Mikhail Ulyanov 饰)和儿子德米特(基里尔·拉夫罗夫 Kirill Lavrov 饰)爱上了同一个名叫格鲁申卡(莉奥涅拉·佩里耶娃 Lionella Pyryeva 饰)的女人,为了这个女人,德米特甚至胖揍了自己的父亲。德米特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他们是伊凡和阿廖沙,除此之外,在卡拉马佐夫家里做厨师的斯米尔加柯夫也是荒淫无度的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
德米特以为格鲁申卡和自己的父亲有一腿,但实际上,格鲁申卡真正的情人是一个波兰人。之后,卡拉马佐夫遭到了逮捕被指控谋杀了自己的父亲。
少年 (1983) 豆瓣
Подросток
导演: 叶夫根尼·塔什科夫 演员: Andrei Tashkov / 奥列格·鲍里索夫
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长篇小数改编。
群魔 (1988) 豆瓣
Les possédés
8.9 (7 个评分) 导演: 安杰伊·瓦伊达 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 尤塔·兰佩
其它标题: Les possédés / 附魔者
安杰伊瓦杰达导演的法语片,于佩尔在当中饰演一配角(沙托夫之妻),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虽然由于片长的限制删改不少,但仍不失为一部极佳的改编电影。
娜斯塔西娅 (1994) 豆瓣
Nastazja
导演: 安杰伊·瓦伊达 演员: 坂东玉三郎 / 永岛敏行
其它标题: Nastazja / ナスターシャ
19世紀後半のロシア。首都・ペテルスブルグへ向かう列車の中で、ラゴージンとムイシュキン公爵は出会った。ラゴージンは亡くなった父親の莫大な財産を手にするため生家へ戻る途中、ムイシュキンは持病の癲癇の療養のため滞在していたスイスから四年ぶりに祖国へ帰る途中であった。野生的で荒々しい気質の持ち主であるラゴージンと、物静かで純粋なムイシュキン。この対照的な2人の間に不思議な友情が芽生えてゆく。ペテルスブルグへ到着した2人の前にナスターシャという不幸な過去を背負う女性が現われる。その苛酷な半生は彼女を、退廃したサロンで男たちの心を一身に集める美貌と才知を備えた女性に育て上げていた。″女王″のように振る舞う彼女の虜となったラゴージンは、彼女を金の力で買い取ろうとする。ムイシュキンは彼女の美しさに隠された苦悩を、我がことのように感じ取り求婚する。彼の純粋な愛を受け入れながらも、そのあまりにも無垢な魂を傷つけることを恐れたナスターシャは、結婚式の当日ラゴージンのもとに走ってしまう。ムイシュキンはようやくラゴージンを見つけだし彼の家へ。そこでムイシュキンはベットに横たわるナスターシャの美しい屍に出会う。
罪与罚 (2007)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8.2 (5 个评分) 导演: Dmitri Svetozarov 演员: Vladimir Koshevoy / Polina Filonenko
故事发生在圣彼得堡的贫民区内,拉斯柯尔尼科夫(Vladimir Koshevoy 饰)是生活在那里的一名穷学生,本来在学校里读法律系的他,最终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去了继续深造的资格,只能灰溜溜的回到家中,靠着母亲和妹妹养活。
一次偶然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结识了名叫马尔美拉陀夫的男人,马尔美拉陀夫和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样闲赋在家,为了生存,他竟然逼迫自己的长女去当了妓女。拉斯柯尔尼科夫发誓自己不能够和眼前这个邪恶的男人混为一谈,决定干一番大事。一天,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了放高利贷的当铺老板娘,又杀死了老板娘的妹妹,回到家后,深深的罪恶感开始折磨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
罪与罚 (1970)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导演: Lev Kulidzhanov 演员: 格奥尔基·塔拉托尔金 /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其它标题: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 Prestuplenie i nakazanie
故事发生在圣彼得堡的贫民区内,拉斯柯尔尼科夫(格奥尔基·塔拉托尔金 Georgi Taratorkin 饰)是生活在那里的一名穷学生,本来在学校里读法律系的他,最终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去了继续深造的资格,只能灰溜溜的回到家中,靠着母亲和妹妹养活。
一次偶然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结识了名叫马尔美拉陀夫的男人,马尔美拉陀夫和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样闲赋在家,为了生存,他竟然逼迫自己的长女去当了妓女。拉斯柯尔尼科夫发誓自己不能够和眼前这个邪恶的男人混为一谈,决定干一番大事。一天,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了放高利贷的当铺老板娘,又杀死了老板娘的妹妹,回到家后,深深的罪恶感开始折磨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
群魔 (2014) 豆瓣
Бесы
7.8 (18 个评分) 导演: Владимир Хотиненко 演员: 马克西姆·马特维耶夫 / 安东·沙金
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原著改编。19世纪末,在外省小城N发生了神秘的连环杀人案。从首都派来了警探戈列梅金着手调查。随着侦察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命案……
2021年5月28日 看过
看完这部才确信陀是真的信仰上帝的,论反证法的重要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夜 豆瓣
Белые ночи
8.5 (134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4
《白夜》是作家四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浓厚抒情气息的中篇。小说描写天真无邪的姑娘娜斯简卡爱上一个年轻的房客,两人约定一年后在彼得堡的一座桥上相会,但届时房客没露面,姑娘虽然有点失望,但信心依旧。主人公“幻想家”——彼得堡的一名穷知识分子被姑娘的深情深深打动,便安慰她并接连四个晚上陪伴她在河边等候。最后房客终于出现,“幻想家”就压下刚刚升起的对娜斯坚卡的爱慕之情,为他们祝福。
2021年3月4日 已读
我:“幸福的人有时候多么讨厌哪!”
陀:“我的上帝!那是足足一分钟的欣悦啊!这难道还不够一个人受用整整一辈子吗?”
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豆瓣
Tolstoy or Dostoevsky: An Essay in Contrast
9.5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斯坦纳 译者: 严忠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 10
本书发表于1960年,已成为研究俄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托尔斯泰延续了从荷马以来的史诗风格,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延续了“悲剧世界观”。本书概括并比较了这两种不同的文学视角。作者着重分析指出了两位大师的文学观、文学作品在哲学、文化方面的深远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俄罗斯文化的机会。
卡拉马佐夫兄弟 (2009) 豆瓣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所属 : 卡拉马佐夫兄弟
8.8 (18 个评分) 导演: Yuri Moroz 演员: Dina Korzun / Sergei Gorobchenko
12集连续剧
2020年8月9日 看过
这版选角不是很好,但拍得还是足够忠实,想重温一遍情节的话完全适合。虽然我最喜欢的一部可能是白痴了,不过还是得承认卡马确实是最高杰作,对人性复杂幽微之处的刻画真实得几乎让人不适。我好像终于理解了一点点为什么DFW说在斯乜尔加科夫身上看到自己了😭“若没有上帝,一切都可以被允许。” 我可怜的伊万……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痴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6
《白痴/陀思妥耶夫斯基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书中主人公梅什金公爵是一个忠厚、善良的年轻人。正因为其善良,被人目为“白痴”。他从瑞士的某个“世外桃源”回国,被卷进彼得堡的生活漩涡。他同时被两个风华绝代的女人爱上:将军的女儿阿格拉娅,和父母双亡、经历坎坷的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本书情节紧张、曲折,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特别是其中的心理描写,深刻剖析了人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地下室手记 豆瓣 Goodreads
9.3 (113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漓江出版社 2012 - 5
《地下室手记》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全部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品主人公既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小人,又像一个饱经沧桑、逆来顺受的人;既像英雄,又像“非英雄”,又什么都不像。……“地下室人”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但是又有人认为, “地下室人”是俄国的哈姆雷特,是“多余人”的当代变形。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那个时代的“真理的探求者”。《地下室手记》成为一本越来越受到世人追捧的书,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是其创作中的里程碑。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豆瓣
作者: (俄罗斯)多利宁 译者: 翁文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3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回忆录的作者们引用自己的观察和回忆,引用“事实”;然而,一些个别的“事实”还构不成全部真实。真实是从分析和对比所有的事实中,从考虑所有的矛盾中,从概括全部资料中形成的。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尤其是这样,他的活动始终处于社会矛盾的中心,他的作品常常引起他那一代人的剧烈冲突和互相抵触的评价。
回忆录就是回忆录;不能要求回忆录写得详尽无遗:回忆录作者只提供面貌的特征。认识一个人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个人的看法。一部分现象似乎不大重要,被人忘掉;另外一些现象被人主观地加以解释,好些事实在时间上往往颠倒。回忆录总是需要考订,注释。常有这样的情况: 回忆录作者所回忆的那个人太伟大了,作者难于理解他。尽管如此,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还是他的生平经历的重要史料,有助于我们更生动、更深入地了解他的个性和性格,有时候还能阐明他的创作。这些回忆录能比较具体地提供他一生活动中的要点——他同祖国的联系,和俄国生活的联系,与同时代人的联系,——不了解这个要点就无从了解作家。
——俄文版序者 留利科夫
死屋手记 豆瓣
Записки из Мёртвого дома
9.4 (31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曾宪溥 / 王健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5
《死屋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在《死屋手记》中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由于结构巧妙,交织成一幅沙俄牢狱生活的鲜明图画,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2019年10月15日 已读
总在读陀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是人。哪怕他写的是最极端恶劣的监狱环境中的人,也能深深共鸣。看到一两章就明白这是他自己的回忆录了,没有亲身经历过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能写得如此真实深刻。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不单靠面包活着 豆瓣
9.2 (25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冯增义 / 徐振亚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10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除了卷轶浩繁、具有世界影响的长篇小说、政论和文学评论以外,还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书信。这些书信提供了作家在各个时期的创作、思想、社会活动,甚至作家个性的宝贵材料,无疑是他文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选译了他的二百多封书信,内容主要涉及作家的创作、文艺观、政治思想和个人经历中的重大事件。
群魔 豆瓣
Бесы
9.4 (25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译林出版社 2002 - 5
《群魔》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他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19世纪40年代的自由主义者及70年代初民主青年的群像。作者着重探索了恐怖分子的内心活动。《群魔》的主人公之一是自称为革命者的彼得·韦尔霍文斯基。他通过其领导的秘密组织进行恐吓、讹诈、纵火、暗杀等恐怖活动,企图动摇社会基础,以便发起暴动,夺取政权。作者以令人惊叹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心理描写拆穿了他的骗局;他是个阴谋家和恶棍。
2018年8月29日 已读 害怕看陀写第一人称自白,比如地下室手记,比如斯塔夫罗金的忏悔……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三大师传 豆瓣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申文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1 - 1
《三大师传》通过对传记对象内心世界的分析,解读其作品风格形成及命运遭际的必然性,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既是19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2018年6月6日 已读
只读了陀篇,这不是传记,是花式吹偶像长论文,没有多少实料没有让我耳目一新的观点只有无尽的抒情……但是果然还是要说,陀是一切的尺度,所以爱陀的人就是自己人。
nonfiction 文学 茨威格 陀思妥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