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文学意识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吴玉杰 / 刘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 11 其它标题: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文学意识
中国现代女作家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影响之下,在权力话语与个人话语纠结之中,在个性主义与女性主义追求之上形成特有的女性文学意识,并把这种意识付诸创作实践。中国现代女作家在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以及写给谁的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如果说这形成了她们特有的文学意识;那么,或隐或显的女性意识在理论与实践双文本中的潜行与流淌,则创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文学意识。
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 豆瓣
作者: 徐坤 1999 - 1
内 容 提 要
女性写作在九十年代的中国当代
文学创作中已成为一道颇为靓丽的景
观。它的深度理论根源承系于西方的
女权主义运动,而它的高潮迸发却是
藉于九十年代中期第四次世界妇女大
会在中国的召开。九十年代中国计划
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整体格局,也
给女性写作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外部环境。女性之私与个性化写作,
女性对于破译一部男权文明史的执着
与迷失、细语与呼喊,女性对于商业
化社会中男权游戏规则的颠覆与反叛
……这一切都使得九十年代的女性写
作变得迷乱而纷杂。本书通过大量详
尽的文本分析,探讨了以上诸种女性
写作现象的背景渊源,并概括和梳理
出女性写作在九十年代的基本脉络走
向和特点。
阁楼上的疯女人 豆瓣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所属 作品: 阁楼上的疯女人
8.8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S.M.吉尔伯特 / [美] 苏珊·古芭 译者: 杨莉馨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2
当简•爱和罗切斯特跨越身份地位的差异,终于站在神父面前要宣誓结合时,一个疯女人的出现粉碎了简•爱的一切梦想,这个疯女人就是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这个疯女人毁掉了庄园,弄瞎了罗切斯特,自己也葬身火海,但也因此成全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姻缘。
本书问世前,大多数读者对伯莎这 个疯女人并不太重视,自从有了本书,人们忽而重新发现了一个类别。这些疯女人公然无视“妇道”,花枝招展、野心勃勃、作恶多端、自取灭亡……但本书作者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告诉我们,每个温顺善良的女人背后,都或多或少拖着一个癫狂的影子。她们将这个疯女人从阁楼上请下来,就是为了抨击父权主义文化对女性的精神束缚。
《阁楼上的疯女人》被誉为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圣经》,也是当代美国文论中的经典。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重读了19世纪著名女作家如简•奥斯汀、玛丽•雪莱、勃朗特姐妹、艾米莉•狄金森等人的作品,打破了民族、地域与时间等多方面限制的疆界,将19世纪的英美女性文学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综合研究,梳理并归纳了构成19世纪英美女性文学传统中一系列重要的意象、象征与隐喻,如天使、魔鬼、月光、水、面纱、蛛网等等。
此书自问世以来,以其激进的批评姿态和对19世纪英美女性文学的全新阐释,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城三月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萧红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3 - 3
如果要举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那么,一座是张爱玲,另一座无疑就是萧红。然而萧红悲剧性的命运注定她与众不同。民国时期的才女中,冰心有着学者的沉静与母性的温柔,张爱玲是没落贵族的高傲与冷漠,苏雪林才气横溢,有时咄咄逼人。她们都有着高雅的生活,有丰富的内涵与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冰心与苏雪林都享高寿,成为海峡两岸文坛祖母。而萧红,永远是31岁,她的人生定格在那一刻,她悲剧性的命运,她沉郁的悲哀铸成了她作品的丰碑,却也如同一片秋后的枫叶,萧萧而下,在雨中零落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