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女性主义法学 豆瓣
作者: 辛西娅•格兰特•鲍曼 / 於兴中 译者: 於兴中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8 - 11
第一部分的主要议题是女性主义法学理论,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关系女性主义、麦金农的宰制论、女同性恋者女性主义法学理论、批判种族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理论。每种理论都由对该理论发展作出主要贡献的学者进行撰写。
第二部分的主要议题是女性主义法学理论对法律的影响,不仅包括其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如家庭法、侵权法、生育权、刑法甚至国际法,还包括对法律教育与法律实践的作用。
2022年1月26日 已读
还是麦金农的宰制论最精彩。
女性 法学
性别与法律 豆瓣
作者: 周安平 2007 - 3
《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在探讨,性别平等在公共领域中的法律文本上已经确立后的今天,为什么性别歧视还那么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本文从性别歧视的法律起源入手,揭示了法律关于性别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对立划分的二元结构,从而揭示了性别歧视与这一二元结构的同构性。
社会性别与法律 豆瓣
作者: 刘明辉 编 2012 - 8
《社会性别与法律(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为国内首部《社会性别与法律》精品教材,亦可作为其他课程及培训的辅助教材。15位作者分别来自5所大学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及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其专业背景涉及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总论提供理论框架;分论选取与性别有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论述,包括妇女参政、就业性别歧视、生育权、夫妻财产分割、土地权益、家庭暴力、性骚扰、强奸、同性恋等。全书借鉴了外国教科书的结构,增加了导入环节、延伸阅读资料摘录及其索引。《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社会性别与法律》呈现独特的视角、跨学科的视野、批判与建构并存、理论与实践交融等特征,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均开卷有益。
温柔的正义 豆瓣
Sisters in law: How Sandra Day O’Connor and Ruth Bader Ginsberg went to the Supreme Court and changed the world 所属 作品: 温柔的正义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琳达·赫什曼 译者: 郭烁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8 - 3
桑德拉·戴·奥康纳和金斯伯格之前的友情超越政党、宗教、地域和文化,已经改变了宪法和美国本身,使其成为对所有女人来说更加平等的地方。作者讲述了桑德拉·戴·奥康纳和金斯伯格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她们分别是第一位和第二位女性的最高法院法官。她还明确这两个法官如何塑造现代女性主义的法律框架,包括就业歧视、流产、性骚扰以及妇女的生活至关重要的许多其他问题。本书结合这些女性关注的焦点,讲述了温暖的个人轶事和法律细节。
女性的法律生活 豆瓣
所属 作品: 女性的法律生活
作者: 朱迪斯·贝尔 译者: 熊湘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2
朱迪斯·贝尔认为,现今的女性主义法学界没能有力地回应女性生活中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她认为,女性主义学者们从主流的智识辩论中抽身出来,反而把自己边缘化了。在本书中,贝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的女性主义法学框架——这一框架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将女性主义与自由主义相结合,重新焕发了女性主义的实用价值。
传统的女性主义理论认为,法律体系具有男性偏见,我们必须更多地帮助女性对抗暴力,克服政治的、法律的和社会的各种不利境况。贝尔从这一前提出发,认为传统的女性主义理论对这一偏见的处理可谓“矫枉过正”。她们过于强调制度体系中不利于女性的那些方面,却对于如何利用这一制度体系提升女性权益缺乏洞见,并且使传统学者忽视了女性主义议题的合法化、正当化。更糟糕的是,原本是传统法律理论的先天性缺陷导致了偏见的存在,女性主义者们却错误地将偏见产生的原因归结于自由主义,认为自由主义过分关注个人自由,忽略了个人责任。而贝尔认为,自由主义就建基于个人责任之上,而这一前提也成为男性和男性组织为他们的行为作辩护的有力智识基础。
贝尔提到,传统的女性主义路径导致了对诸如“男性与女性的特征性差异”之类的抽象问题无休止的争论,而没能集中力量去解决法律体系中的核心矛盾。因此,她通过对宪法性解释、生育选择和胎儿保护等法律问题的关注,围绕传统理论的三大中心元素——平等、权利和责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女性主义解释体系。贝尔将她的理论称之为“后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这一法律进路不仅赋予个体自由以价值,也认识到我们为满足个体诉求——这诉求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可能各不相同——所担负的责任。
http://www.ideobook.com/217/baer-our-lives-before-the-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