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焦糖 豆瓣
作者: 洁尘 2013 - 8
精读电影,随笔生活。
女作家洁尘的30篇针对中外女性导演电影作品的电影随笔,以感性而丰沛的文字,解读光影世界里的虚构与真实。
精评电影包括:《皮帕·李的私生活》、《刺猬的优雅》、《得闲炒饭》、《海鸥食堂》、《水仙花开》、《焦糖》等。
给孩子的电影 豆瓣
作者: 戴锦华 编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8
《给孩子的电影》由当代著名人文学者戴锦华编选,在世界范围内,遴选出50部经典电影,几乎囊括了世界电影版图的各个角落。在编选过程中,戴锦华跳脱出“横”的地理空间,以“纵”的时间的概念串联百年电影时光,除大陆以外,还囊括港台及海外的各语种影片。值得一提的是,编选这50部电影, 戴锦华和她的编选团队,注重第三世界电影的发展,除好莱坞外的国家,比如伊朗的《小鞋子》以及东欧的电影。力求让电影在孩子心中不仅是“眼睛的冰淇淋”,还是心灵和视野的启蒙者与拓荒人。除选出的这50部外,还特意又以列表的形式,列出50部影片。一来求其全面,有些同样精彩的电影,遗漏可惜。另一方面,也是让有兴趣的读者作为延伸阅读与观摩的参考。
认识电影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认识电影
8.9 (115 个评分) 作者: [美] 路易斯·贾内梯 /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日] 黑泽明 等供图 译者: 焦雄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 11
《认识电影》作为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用深入浅出的笔触,告诉我们影视传播的手法,并逐项解析其复杂的语言系统与要素。问世几十年以来,此书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备之选,更是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

这本书从电影理论的典型视角出发,简明扼要地评论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书中提及的影片包罗万象,组成了一道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经验光谱,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面孔如美国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英国的麦克·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国的李安等。作者对欧美影片和导演了如指掌,尤其对美国影片和美国导演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同时,作者也很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书中广泛涉及了伊斯兰电影、新亚洲电影以及非洲电影。作者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纷繁多样的视觉冲击,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

全书围绕电影制作的核心要素组织架构,其中穿插以数百幅精美图片和精辟的说明,再加上缀于各章后的延伸阅读和书末的重要词汇表,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吸收到最专业的电影知识,从而真正“认识”电影。
可见的人 豆瓣
作者: (匈)巴拉兹·贝拉 译者: 安利 中国电影 2003 - 9
本书作者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电影美学作出系统阐述,特别是在电影特写和蒙太奇、摄影技巧、电影声音和音乐、电影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在比较有声和无声电影、预见彩色电影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这些早期的电影美学理论研究在电影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广泛的影响,至今对研究电影发展史和电影理论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电影美学 豆瓣
所属 作品: 电影美学
作者: [匈]巴拉兹·贝拉 译者: 何力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3 - 9
本书是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的重要著作。作为电影美学理论的大家之说,这本书在电影理论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本书核心内容是通过电影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及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来探讨电影艺术本性。书中关于无声电影艺术经验的总结、关于有声电影的功过和电影艺术的三大特点等论述,至今仍被电影研究家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