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常新
一九八四 豆瓣 谷歌图书 谷歌图书
Nineteen Eighty-Four
9.6 (34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董乐山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之深远。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
2011年3月12日 已读
你好,反乌托邦Dystopia.。这书看的我不胜唏嘘。乔治奥威尔是一个神奇的作家,他是一个集权主义的彻底的反对者,同时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拥护者。他在1949年描绘的世界几乎是和后来的一样。这个世界泯灭人性、思想、情感、文化、科学。历史被篡改。这个世界让人思维变得正统,而正统就是没有思想。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不民主和不自由。这是一个恐怖背叛折磨的世界,一个践踏和被践踏的世界,一个在臻于完美原来越来越无情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所谓进步就是朝着越来越多痛苦进步。【我们都是死者。我们在有生之年绝对不会看到任何实质的改变。我们唯一的真正的生命在将来。等到后代的人们在庆祝在欢呼的时候,我们只能以一堆白骨和一黄土的姿态参与和生活下去。唯一能够支持我们的,只是一种信念,一种牢不可摧的思想。】力荐。回来再重读。
外国|译本|文学 常读常新 心理|社会|宗教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理想国 Goodreads 豆瓣
Πολιτεία
8.6 (185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柏拉图 译者: 郭斌和 / 张竹明 商务印书馆 1986 - 8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是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国家最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也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最高权力的结合。他坚信只有哲学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学家是理想国必然的统治者。
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善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他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对正义有着多么强烈的憧憬与向往!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这正好印证了对话结尾的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正义和智慧不仅是国家的主题,也可以说是整个宇宙存在的本质,因为国家的起点“就是永无止境的时间以及时间带来的变化”。
柏拉图的正义表现在爱情上就是节制。在我们很多人看来,柏拉图式的爱情似乎是精神恋的代名词,用来指称那种超越时间、空间,不以占有对方肉体为目的的只存在于灵魂间的爱情。而实际上柏拉图式爱情的真谛指的是一种对节制的崇尚,对善和美的追求。
2011年3月6日 已读
唉。。。。【意味深长啊】这书看的我各种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抛开这里面到底是谁的思想不说,光这些绝对可以震烁古今的推论和道理绝对不会再有。认真回想下,貌似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学习着使用着古典的理论。真正能开一家之言的人根本就不多呢。也就是,古代的人认识世界和真理远远比我们现代人明白,想象不觉得后怕么,人类这么久没有更强大的理论出现,我们在科技上进化,我们在精神的领域呢?看着书,最开始只是觉得苏格拉底是个口才无敌的流氓,随着对话的慢慢推进,你会真正看到这位影响和带领这个世界两千五百年的伟大的哲学家的伟大和不朽。他的内心的宏大无法想象的世界,他的用反问以及不断推进的化解难题,内心纯粹又坚定。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的书呆。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正义爱真理还有很多。最后值得一说的就是,翻译的读起来很舒服。
哲学|政治|经济 常读常新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