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国学|古籍
法家第一课 豆瓣
作者: 高路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7 - 10
2019年10月24日 已读
是不错的入门书籍,梳理了法家的简单脉络。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大多对办学、授徒、传播思想并没有多少兴趣,而是热衷于角逐政治权力,以改革变法为己任,走的是一条政治实践的道路。他们的产品是强大的国家,思想理论上的收获是附带的。作为实践者,法家鄙视空谈,强调现实,思想中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理想痕迹。他们认为人性“欲生而恶死”,“利之则来,害之则去”,“非名之,则利之”。不信道德,认为仁政误国。用法治,实现君主无为。凭实力说话,醉心与智谋诈术,弱肉强食角力。不施恩,不同情,不富民,发展农耕、兵战、反对思想开放、集权,用法治、赏罚、诱利、分治、毁誉,臣民的价值就在于能被所用,坚决反对道德在政治之上、利益之上。还有教帝王术。所以法家从未消失,已经彻底这个国家“外儒家内法家”的血液中。
百家|国学|古籍
牡丹亭 豆瓣
8.8 (73 个评分) 作者: 汤显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 4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这时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都已经成熟。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牡丹亭》在《惊梦》《寻梦》《闹殇》各出的宾白中还保留了话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说中,杜丽娘还魂后,门当户对的婚姻顺利缔成;而在戏曲中,汤显祖进 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把小说中的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光辉理想。
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德”的歌颂,是最好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汤显祖没有因袭前人小说戏曲中一见倾心,互通殷勤,后花园私订终身的手法,而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幽会以后,接着描写她第二次到园中《寻梦》。《惊梦》和《寻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
界的实际行动。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2012年8月4日 已读
一梦而亡之事可有?约莫,得看为谁颦,为谁泪,为谁生为死死又生。她春心一片折柳梦梅渺阴魂,他客卿无处恨一世过客情多。而人世最好的之处还是在于,有缘人,终将相会,拥衾,一生一世。
百家|国学|古籍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豆瓣 谷歌图书
9.3 (13 个评分) 作者: [魏]王弼注 / 楼宇烈校释 中华书局 2008 其它标题: 老子道德經注校釋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是以比较古老的《老子》文本为底本,注文同時保存了某些老子古意,并代表三国魏晋玄学思想,因此是《老子》一书最重要的注释之一,也是研究王弼思想的重要著作。楼宇烈先生以浙江书局刻明华亭张之象本为底本,参校数十种重要版本及相关徵引著述,是目前唯一,也是最精审的有关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勘注释本。
2012年7月16日 已读 只有读了那么多遍道德经才会相信——书真的就是一个生物,它能呼吸能成长,沉睡在光和树木之中,每次阅读都是成长和丰富。或者说,是棵静止庞大的树:随着我长大长高,看到的树的部分越来越多,越来越能看到树梢和全貌。
百家|国学|古籍
姜夔词集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姜夔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 7
《姜夔词集》主要内容简介:南宋著名词人姜夔(1155-1209),宇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有《白石道人歌曲》,存词八十馀首,另有《白石道人诗集》一卷。清人朱彝尊《词综。发凡》云:“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而清末冯煦《蒿庵论词》更是称“白石为南渡一人,千秋定论,无俟扬摧”,其词作“超脱蹊径,天籁人力,两臻绝顶,笔之所至,神韵俱到”。不过近几十年来,南宋词中李清照的凄婉悱恻和辛弃疾的气势恢宏,更受读者喜爱,而姜夔代表的一脉“雅词”词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并没有受到现代读者的特别关注。清刘熙载《艺概》云:“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
2012年4月28日 已读
寫詞的最高境界還是如蘇軾所說的:“不得不為”。姜夔的詞總是被說成“清空”,在我看來遠遠多於此也同時少一些東西。他為春写的“緩飲春風影”“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寫亭台“一聽寂寞,煙外帶愁橫”“萬古皆沉滅”“惆悵誰人賦”。姜夔是偶有靈光的人,讓人唏噓慨嘆:“傷心重現,依約眉山。”“帘寂寂,月低低”。最感動的一句是:“一年燈火要人歸”,想家了。還有一個四字,讓我相顧無言——『垂灯春浅』。嗯。
百家|国学|古籍
詩經注析(全二冊) 豆瓣
8.9 (14 个评分) 作者: 程俊英 / 蒋见元 中华书局 1991 - 10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可以传之永久的,但自从被捧上儒家经典的宝座之后,诗旨遭经师的歪曲,每首诗都被套上“思无邪”的灵光圈,打上“温柔敦厚”的标记。完全以温柔敦厚来概括全部《诗经》,却不符合事实,请看《诗经注析》。
2012年3月22日 已读
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曾经有个帖子说什么七个统治世界的存在等式,是什么傅立叶变换方程、波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薛定谔方程。而冯唐在旁边只是说了两字——“诗经"。
百家|国学|古籍
智囊全集 豆瓣
作者: 冯梦龙 中华书局 2007 - 9
《智囊全集》和《古今谭概》是姊妹篇,是一部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的总集。《智囊全集》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其下又分见大、知微、雄略、敏悟等28类小类。不论是经邦治国,高瞻远瞩,还是出奇制胜,决胜千里,抑或是轻取富贵、全身持家,古人的种种智慧韬略,几乎收揽无遗。读此书如入宝山,金玉琳琅,美不胜收。愿大家在恣情赏鉴之余,都有所斩获,携得几件宝贝归来。
2012年1月3日 已读
原来是冯梦龙个写传奇的文艺小青年还能写出这样的奇书巨本。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且不论引用的故事,仅仅是自叙的故事以及话语,“智无常局。”“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就觉得闪闪发光。真的很难想象什么样的人能写出来这样的宏大的,有意精挑细选还会在每篇每目写出“冯子”感想的书。用它和资治通鉴比较可能不妥,不过出生越往后的人,编纂资料的繁驳确实不争。唉。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百家|国学|古籍
呂氏春秋集釋(全二冊) 豆瓣
作者: 许维遹撰 / 梁运华整理 中华书局 2009 - 9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的一部大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是研究先秦思想史重要的参考资料。许维遹先生曾任西南联大教授,学养深厚。他的这部《集释》,汇集了民国初年以前历代学者研治《吕氏春秋》的成果,资料丰富,体例严谨,繁简适中,在当时即获得学界的好评。现在我们用新式标点把它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2011年12月17日 已读
其实我想说的是,吕不韦是濮阳人。原来我们依附的那个城市那么有名。就像我知道赵紫阳的出身之后的吃惊,虽然英雄不问出处=。=
百家|国学|古籍
我山之石 豆瓣
作者: 易中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8
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克己复礼爱你有商量,国企改革爱你没商量,不折腾才有救,两面三刀横行霸道——这世界该交给谁?救世先救人,救人先救心,危机变金,我们该如何自处?易中天答问先秦诸子,大道至简,轻轻松松,畅快淋漓。
2011年11月21日 已读
这本书我真心推荐。这书汇总和解决了我很多的零碎和困惑。无论懂不懂儒墨道法这本书都值得一读。更重要的,读起来不晦涩,很轻松。五星。
百家|国学|古籍
中国文化十一讲 豆瓣
作者: 庞朴 中华书局 2008 - 4
《中国文化十一讲》是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专家、北京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荣誉学部委员庞朴先生在北京大学讲课的讲稿。书中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阴阳、五行等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观念;生动活泼地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看法、新颖创见和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其中太一、杂多、无玄、一分为三、火历等篇更发前人所未发。
2011年9月22日 已读
我根本没想到这是一本这么易读的书。太一。杂多。阴阳。五行。说象。无玄。仁义。中庸。一分为三。相马。火历。若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确实一看。庞朴现在也算是少数的学术大师吧。
人文|历史|地理 百家|国学|古籍
牡丹亭 豆瓣
作者: 汤显祖 译者: 徐朔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 4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汤显祖著。
汤显祖万历二四六年弃官告归,绝意仕途,笔耕以终老。其一生四部传奇杂剧比较著名,《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清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迤逦而来。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本,1963年版,1979年2版
2011年6月1日 已读
多说无益还会坏了感觉。最好看的书,没有之一。
百家|国学|古籍
西厢记 豆瓣
8.2 (20 个评分) 作者: 王实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5
《西厢记》的剧情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作了修改,从而弥补了原作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枝叶和臃肿部分,使结构更加完整,情节更加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剧中人物更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他们加上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一方的矛盾冲突于是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吸引力,也使得全剧的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再加上它的优美而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
2011年5月25日 已读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书读得真有味道。多说无益。
百家|国学|古籍
纳兰词集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张草纫 / 纳兰性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 8
清代词坛中兴,名家辈出,其中以纳兰性德最引人注目,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词以纯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细腻的描写、浅白流畅的语句、哀婉凄艳的风格打动了后世无数读者,数百年来广为流传,“一人而已”绝非谬赞。本书备搜纳兰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和张草纫先生的系年,为读者欣赏纳兰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
2011年4月23日 已读
若是两年前必然是毫无疑问的五星。可是对于现在的心智和过去不那么一样,回过头看过去,最开始居然会觉得词写得太过花哨,引用套用化用也不巧妙。耐着性子看下去却依旧看到许多明亮的句子。最爱纳兰的悼亡词以及那么一首塞外。春于尽,昨夜花楼动,人在小窗中。断肠声里忆平生。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最爱的还是一首: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不言总相宜。】多好。
百家|国学|古籍
庄老通辨 豆瓣
作者: 钱穆 三联书店 2005 - 2
本书专为讨论庄、老两家之思想,而辩订其先后。其在于庄、老两家之生卒年世,及历史传说之种种考订,则均详见于拙著《先秦诸子系年》。拙著与本书可互相发明参证者,除《先秦诸子系年》外,尚有《国学概论》,《中国思想史》,《墨子》,《惠施、公孙龙》诸书,幸读者参阅。
墨子 豆瓣
作者: 李小龙 译注 中华书局 2007 - 4
丛书概况:“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墨子》为其中之一。
《墨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寂寞的书。
鲁迅先生说:伟大也要有人懂。而伟大的《墨子》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沉默了两千年:长时间在黑暗中的沉默,不仅影响了对其深层思想的诠释,甚至影响了对其浅层语言的理解,而且,也限制乃至取消了她对中华文化建构的发言权,墨子的思想与精神只好潜伏在中华文化的潜流之中,或沉默,或偶尔嗫嚅着发出微弱的声音。然而,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可以暂时寂寞,但她不会永远寂寞,她终究会迎来发言的机会,而且,这一发言必然是黄钟大吕,天下耸动。转机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变革,西学东渐的历程与新文化运动的勃兴,为古老的中国文化打开了新的视野,新的目光触及到了黑暗中的《墨子》,才惊讶地发现,她原本就焕发着夺目的光彩。
2011年4月22日 已读
《墨子》在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无比寂寞的书。鲁迅说“伟大也需要人懂”。墨子却沉默了两千年,在角落独自发光。独尊儒术还是有副作用,限制和取消对中华文化建构的发言权都是一种倒退和犯罪。我就喜欢墨子。平等自由的务实的乌托邦自由主义战士。十大主张:兼爱、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另外还有科学家工程师墨经。最后还有墨子是个军事家。非儒的思想讲孔子孟子说的无言以对甚至丢弃自己的理论。比起那些迂腐守旧的文人,精工巧匠又学识渊博口才雄辩,逻辑严谨、又能认清现实才是这个世界需要的伟大人物。【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公,争于明者,众人知之。】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在明处斗争不休的人,众人却都知道他。一股寂寞的萧杀之气穿过千年而来。希望你能懂。
百家|国学|古籍 黯淡尘埃中的独特存在。
金瓶梅(共5册) 豆瓣
全5卷
作者: 兰陵笑笑生 译者: 克莱门特·厄杰顿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金瓶梅(共5册)(汉英对照)》语言生动,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在世界文学中有其特殊的意义。它现在已被已成了日文、法文、德文、俄文和英文。到目前为止,英文先后出现了三个译本。《金瓶梅(共5册)(汉英对照)》的英文译本是Clement Egerton翻译的,它所依据的中文底本是张竹坡本。
《金瓶梅(共5册)(汉英对照)》写了中国16世纪一位暴发户的个人发迹史和家庭生活史。小说的主人公西门庆原本是一个开药材铺子的商人,他通过行贿来勾结官府,然后又倚靠官府包揽词讼,巧夺民财,迅速地积累财富,最后用金钱开道,登上了仕途。另一方面,他在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上,又极度豪奢,纵欲无度,和众多的女子有淫乱关系。这使他的身体大大受到了伤害,最后暴病身亡。他原来聚敛的钱财,在他死后迅速地落入了他人之手。他那些漂亮的妻妾也分别有了新的归属。
2011年4月19日 已读
捂脸!我看的还有英文版的!我就好奇怎么能翻译出来!更让我纠结的是……居然有删节……还写着“下删去xx字”。谁要看删减过的金瓶梅啊!!摔!!正经的说,金瓶梅是一本写的很好的古书也是奇书。文笔立意诗词碎语都是妙手之作。我是真的喜欢里面的诗句。可相知不能相守的feel你没看过一定懂不了。这书其实女孩子必读的书籍。信不信由你哦。男孩子读一读也好,未成年人最好能在兄长指导下阅读。大陆版《金瓶梅》的名句都变成--_x000d_
(以下删576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以上。领悟靠你了。点头。
百家|国学|古籍
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特藏名家手稿) 豆瓣
作者: 朱自清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8 - 6
《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最早见于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着的《文选》,此后历代评论家皆予以高度评价。《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以其显著的地位和影响,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的诗文评释,或者是做音韵训诂、征引典故的考论;或者是做兴象玲珑、辞采华茂的体验。朱自清的《古诗十九首释》则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且以一个现代人的学术眼光和审美情趣来重新阐释。其中既有对诗歌曲事的注解考证,又有着对诗歌意蕴的鉴赏批评,形成了朱自清独有的诗歌阐释,亦成为后人研究的典范。王瑶先生说:“朱先生是诗人,中国诗,从《诗经》到现代,他都有深湛的研究。”朱自清先生说:“选了《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作对象,有两个缘由。一来‘十九首’可以说是我们最古的五言诗,是我们诗的古典之一。所谓‘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作风,‘一百篇’之外,‘十九首’是最重要的代表。直到六朝,五言诗都以这一类古诗为标准;而从六朝以来的诗论,还都以这一类诗为正宗。‘十九首’影响之大,从此可知。
2011年4月12日 已读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手稿}你可以看这本。然后看完之后你会觉得任何的小五宋体是多么美多么轻松的阅读。= =||||这是与那些名家名帖不同的风格……(其实就是说字不好看……)好在内容有各种好看的。在那个年代,没有搜索引擎存在,释诗真的是才华活儿。朱自清真的是一位文学大家。各种摘章引句,深入浅出,旁敲侧击,意境深远。回归正题,古诗十九首可以说是“温柔敦厚”“哀而不怒”,可以说是诗的古典。最爱的句子有很多:“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空床难独守。”“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说到底,不过“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诗还是有种穿过漫漫悠长时于光,尘与土,一击命中心中那个柔软的点的神奇能力,不胜唏嘘啊不胜唏嘘。
百家|国学|古籍 经典|诗歌|散文
墨子今注今译 豆瓣
作者: 谭家健 / 孙中原 商务印书馆 2009 - 7
《墨子今注今译》内容为:《墨子》是公元前5至前3世纪墨家著作的总集。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重要一家,曾与儒家并盛,同称显学,后一度中绝,近现代又受重视。墨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内容,有深厚的科学、人文精神和重要的历史意义、现代价值。
今存《墨子》较早、较好的版本,是明正统十年刊行的《道藏》53篇本。《道藏》本《墨子》,比《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少十八篇,《节用下》,《节葬》上、中,《明鬼》上、中,《非乐》中、下和《非儒上》八篇,只剩篇名,正文失传;另有十篇,篇名和正文都失传。为阅读方便,《墨子今注今译》《目录》暂据今存53篇排序,暂不取《道藏》本篇名下标“第一”至“第七十一”的顺序号。为便于读者阅读,把《经上》与《经说上》、《经下》与《经说下》四篇并作两篇。所以《墨子今注今译》的目录,标为第1至51篇。
2011年4月9日 已读
(你看多了,你会发现,儒家不是不好。只是一旦政治化思想就变了。而是诸子争鸣的时代,那些人的思想才是各种真理的本源。外国的达芬奇富兰克林被提到神一样的高度。而科技和哲学以及法制兼爱非攻的墨子,他是一个坚定地理想主义的乌托邦战士,却没人提起。别跟我提孔子学院,起孔子还有绝对不会逊色的老子,墨子,庄子、荀子、孟子、鬼谷子。我的思路突然被打开了。谢谢帆哥和皎哥了。)这本书的繁体文看到我想死。各种通假古意。倒是读下来理解毫无问题。大概是要的就是全集以及古籍的噱头。孔子是适合金字塔的理论的,墨子是适合民主的。在政治制度这方面的探讨来讲,我是不待见孔子的。所以古代就有孔墨被称为显学。孔子在修身之路上指点迷津,而墨子早就不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个人。前进一步是先进,两步是先驱,三步四步就先烈了。这就是个例子。
百家|国学|古籍
传习录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王阳明 译者: 于自力 / 孔薇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 - 1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2011年4月9日 已读
”一生俯首拜阳明“。心学之悟在于阳明一派。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即是理。格物无分动静。一以贯之。知行合一。磨练于事上。元神元气元精。万物皆备于我心。正心诚意。人即天地之心。启蒙之道。尽心知性,生知安行。事上磨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果想。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道若间房。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一层。寂然不动。种树者养其根,种德者养其心。做学问要有个主宰,工夫才会有着落。持志如心痛,心内有痛必然不敢忘。世间其治不同,其道则一。这书啊,适合没事的时候拿出来,翻翻,然后放下,静思。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百家|国学|古籍
浮生六记 Goodreads 豆瓣
浮生六記 [Fú Shēng Liù Jì]
8.6 (180 个评分) 作者: (清)沈复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1
这是一部自传体文学的作品,原书六卷,已逸其二,现仅存四卷(有所谓“足本”者,后二记系伪作。书中记叙了作者夫妇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际遇,和各地浪游闻见。文辞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的评语。本书文字不长,但向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重视,影响广泛。
2011年4月8日 已读
我喜欢题目:浮生六记。太白有诗:“浮生如梦,为欢几何?”这六篇写闺房,闲情,坎坷,浪游,中山,养生。最开始讲的是自己和妻子芸的闲碎欢愉。芸娴雅,颖慧,缠绵,阔达,林语堂称“中国文学最开爱的女人”。奈何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中道凄然长逝,空留下痛泪两行,孤灯一盏,长恨一世,让人扼腕,造化弄人。复语:【绵绵长恨,曷其有极!】除去这份情意,里面更多是诗意的栖居,在奔走的红尘热浪中幽闲之趣。沧浪观月,太湖听涛。生活中由四忌:谈官宦升迁、公解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清净明了。临古帖,抚古琴,倦即止。(说实话,你看过最后一记,所有的小清新啊什么岁月静好啊这些扯淡东西全幻灭,言语已然臻境的人,心境静空的人,大致就这样的言有尽意无穷吧。
百家|国学|古籍
本草纲目 豆瓣
作者: 李时珍 三秦出版社 2008 - 1
《中华国学百部: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三十余年的心血结晶。李时珍一一五一八年至一五九二年一,蕲春县蕲州镇(今湖北蕲春)人,少年随父学医,曾精研古籍医典,并亲自上山采药,收集民间验方,有感于历代本草谬说过多,遂参考文献八百余种,结合实践,历时二十七年,撰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全书共一百九十余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其中三百七十四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绘图一千一百多幅,并附有一万一千多个药方另外书中还涉及了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历史等多个领域,因此《中华国学百部: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2011年4月4日 已读
闲来无事翻来,却是另一个世界。(其实,我有一个做老中医望闻问切救死扶伤的理想。后来得知女朋友的肚子疼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最想学会的事情就是想要煎熬中药弄一个补血养颜的方子。。= =|||很幼稚的吧 呵呵 所以现在看到老中医或者乔巴小君 把人治好了眼睛就会使闪啊闪啊闪亮亮的 嘿嘿 真的觉得中医可好啦 )
百家|国学|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