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摩门经 豆瓣
The Book of Mormon
9.4 (38 个评分) 类型: 音乐剧 编剧: Trey Parker / Robert Lopez
其它标题: The Book of Mormon 导演: Casey Nicholaw / Trey Parker 演员: Andrew Rannells / Josh Gad / Nikki M. James / Rory O'Malley / Michael Potts



讲述了两个被派往乌干达的天真传教士的故事,在这里他们见识了贫苦、军阀混战、艾滋病泛滥的小村庄,人们甚至相信与婴儿交欢可以治愈疾病,在轻松幽默的表象下探讨着严肃而又迫切的社会问题。

2018年6月10日 看过
20180609威尔士亲王剧院和简老;笑点密集好玩!严肃的东西get到了:非洲愈发收到欢迎的pentecostalism的charismatic的sermon风格有其根基
宗教 音乐剧
天下清水 豆瓣
作者: 谢文哲 后浪丨海峡书局 2021 - 6
以清水祖师为中心,描绘闽南人的信仰和生活图景
一手资料论证清水祖师信仰的“天下性”
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组织形式
☆ 编辑推荐
☾ 以清水为名,描绘闽南人的信仰与生活
以清水为名,闽南人心目中崇仰无比的这尊黑面的神,其实是一个清澈的人,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出世入世,自度度人 ,集真 善美于一身——这是清水祖师本来的形相,也是留给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
☾ 鲜活的一手资料,勾勒清水祖师的历史线条
《天下清水》运用了地方性的和超地方两类素材,用田野调查之鲜活补文献引证之呆板,既勾勒出清水祖师悟道、行仁、成佛,及香火散播的历史线条,又论证了清水祖师信仰的“天下性”,完整呈现出闽南人的信仰和生活图景及其由闽南一隅如何向外传播至全闽、台岛乃至东南亚的故事。
☾ 进一步认识闽南文化扑朔迷离的文明复合性
安溪乃至闽南的乡亲们可以借助这本书,找到自己在其“神明地图”中的方位,而其异地同胞也可以通过它来“寻根问祖”。对区域文化感兴趣的学者,则能透过这本书来进一步认识闽南文化扑朔迷离的文明复合性。
☾ 插图精美,直观展现闽南生活场景
本书收入数十幅精美图片,直观展现了安溪清水岩祖师殿及闽南、台湾和东南亚等各地分炉风采,此外收入法国摄影家阎雷、中国画家李昆武、摄影家李玉祥等人的摄影和画作,描绘了清水岩及祖师信俗活动的各种场景和印象。
☆ 名家评论
从文化人类学的专业角度看,这既是一部出自“凝视”的民族志之作,又是一部出自“环顾”的区域文明体系综合研究之作。在此书中,作者从“家乡”出发,漫步于世界之中,用脚印绘成的图像为我们表明,许多被人类学家归结为“地方性”的“土俗信仰”,其实有其别样的高雅性和超地方世界性。
—— 王铭铭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闽南俗话说“也要神,也要人”,因为除了神助之外,人们也要自己努力才能突破困境;不过很多时候,“也要人,也要神”,毕竟人的能力有限。我们透过《天下清水》一书,可以见识到清水祖师信仰的畅行天下,而祂那种能够跨越地域与族群的广大神通,其实也已经给陷入困境的人们指引出一个努力的方向。
—— 陈益源 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闽南民间信仰的生活传记,全书分为“溪山开宗”“闽南禅风”“台岛慈云”“南洋法雨”四大版块,描述了清水祖师信仰由安溪开端,向闽南及闽省内外、台湾和东南亚等地传播的过程。旨在借助这种民间信仰的纹理和面相,观察闽南人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精神生活,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组织形式,为清水祖师信仰在中华文化的历史时空中定位,进而阐释这一民间信仰恒久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The Myth of Religious Violence 豆瓣
作者: William T Cavanaug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 9
2020年1月24日 已读
07 发现神学家如果写作清楚的话真是最好读的,比如Cavanaugh; 不过如果宗教无法和其他因素分开来,那么除了问what is religious about it以外,是不是也可以问what is unreligious about it呢?如果到最后讨论都回到了认识论上的话,怎么样讨论才最有效呢?
宗教
宗教右派 豆瓣
作者: 馬國明 / 羅永生 dirty press X 香港基督徒學會 2010 - 10
究竟香港基右是怎麼回事?正是本書要認真處理的課題。它史無前例地從階級意識、政治哲學及政治形勢分析、科學哲學、批判神學、酷兒政治、行動實踐及個人經驗反思等不同進路,爬梳了香港基右各種意識型態的承傳及轉化,與近年的發展脈絡,對於一直相信可以獨善其身、或助長了基右也不自知的基督徒,與仍然大惑不解、自以為無染原罪的非基督徒來說,都應是必讀的入門課本。
--游靜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本書展現香港知識份子並未止於簡化式的批判和譴責,作者們很嚴肅地、慎重地針對被稱為「香港宗教右派」的興起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對香港本地特有的政經結構溯源,對宗教右派在殖民體系與西方信仰中逐步茁壯的前世,與佔盡階級優勢且充斥政治慾望的今生,都提出了詳盡的歷史社會政治分析,不但揭露其呼應全球保守勢力的擴張野心,也指出某些香港宗教群體與本地先後建制勾結合謀的悠長歷史。
--何春蕤 台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
年轻的教宗 (2016) 豆瓣 TMDB
The Young Pope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年轻的教宗
8.9 (257 个评分) 导演: 保罗·索伦蒂诺 演员: 裘德·洛 / 黛安·基顿
裘德·洛主演,《绝美之城》导演保罗·索伦蒂诺执导的八集迷你剧。裘德扮演连尼·贝拉尔多(虚拟的庇护十三世),一个复杂又充满争议的教皇,对贫民满怀怜悯,在与梵蒂冈众臣的对抗中,习得如何驾驭权术。本剧预计15年夏季开拍,Sky、HBO和Canal+三家电视台联合制作。
韦科惨案 (2018) 豆瓣
Waco: Madman or Messiah
导演: Christopher Spencer
其它标题: Waco: Madman or Messiah
Told by survivors, news clips and audio recordings of David Koresh. It tells the story of how he rose to power as their "prophet" and then fell from glory in the standoff and fire that made history.
伊朗伊斯兰革命及其世界影响 豆瓣
作者: 陈安全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比较深入、完整地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在伊朗的伊斯兰革命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着重分析了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霍梅尼主义的基本内容、特征本质等,思考了其与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述了伊朗的“输出革命”等对外政策的形成与实施,以及伊朗革命与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对当今“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所产生的影响。
2018年12月28日 已读
粗读第四五六章和结语;对于原教旨主义的革命理解为纯粹的“托古改制”是不是也是situate在西方现代性的语境里?
中东 伊斯兰 伊朗 历史 宗教
青城山道教音乐 豆瓣
8.5 (8 个评分) 张孔山
发布日期 199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青城山道教
青城山道教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魏书·释老志》、唐代《蜀王青城山祈雨醮词》都明确记载:早在二世纪初张陵天师创立道教时就有“祈醮之科”、“定律之音。
这是青城山道教音乐的早期形态。
今天能品味的青城山道教音乐,历经1800多年的南北文化交流和道派仪制融合,可以说它圆融各派、博采众长,更具有民族文化的普遍性。
这里奉献给你的曲目是从青城山近60首道教乐曲中精选的部分。它兼顾了南韵、北韵的不同风格及吟唱、器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穿越百年中东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郭建龙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
现代中东问题的起点,是首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在一战前,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羽翼之下,随着帝国的崩溃,一系列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但由于新建国家的政治不成熟、经济不平衡、宗教冲突频发,导致了近百年来纷争不断。本书以游走、研究的方式,讨论了百年中东纷争的来龙去脉。以历史的脉络为经,将中东问题总结为几个大的题目进行分章,穿插以作者的现场观察,以故事的形式再现百年中东的矛盾和冲突。
2018年12月14日 已读
三天看完;这么说吧,我会首选推荐这本书给我毫无相关知识储备的母亲,相信此书会让她既看得不枯燥,又以比较全面的角度了解到一些基本信息;学生的话就需要进一步critically记笔记了;是中文图书里很好的入门书了
中东 宗教
第一归正会 (201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First Reformed
6.9 (82 个评分) 导演: 保罗·施拉德 演员: 伊桑·霍克 / 阿曼达·塞弗里德
其它标题: First Reformed / 牧师的最后诱惑(港/台)
伊桑·霍克扮演一个前军队的牧师,他在儿子不幸去世之后始终沉浸在悲痛中,阿曼达·塞弗里德扮演的女主角是一个教堂成员,曾是个激进环保主义者,遭遇了丈夫自杀,于是两个受伤的人有了人生交集。
异狂国度 (2018)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Wild Wild Country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异狂国度
8.7 (57 个评分) 导演: Chapman Way / Maclain Way 演员: 奥修 / Ma Anand Sheela
一名充满争议的教派领袖在俄勒冈州的沙漠中建起乌托邦之城,他与当地居民的冲突演变为了全球性丑闻。
2018年12月6日 看过
十七岁的席拉真的是个厉害的人物;对这样的topic我还是有太多的不确定
Netflix 宗教 纪录片
Chinese Public Theology 豆瓣
作者: Alexander Cho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 4
It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that Christianity is the fastest growing religion in one of the last communist-run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Yet it would be a mistake to describe Chinese Christianity as merely a clandestine faith or, as hop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 privatized religion. Alexander Chow argues that Christians in mainland China have been constructing a more intentional public theology to engage the Chinese state and society, since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76). Chinese Public Theology recalls the events which have led to this transformation and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s of Christianity across three generations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from the state-sanctioned Protestant church, the secular academy, and the growing urban renaissance in Calvinism. Moreover, Chow shows how each of these generations have provided different theological responses to the same sociopolitical moments of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is study illustrates how a growing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ublic the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a subconscious intermingling of Christian and Confucian understandings of public intellectualism. These factors result in a contextually-unique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theology, but also one which is faced by contextual limitations as well. With this in mind, Chow draws from the Eastern Orthodox doctrine of theosis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ity (Tian ren heyi) to offer a way forwar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Chinese public theology.
Jesus in Beijing 豆瓣
作者: David Aikman Regnery Publishing, Inc. 2003 - 10
This book details the great unreported story of the Chinese giant and its enormously rapid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and what this change means to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Holy War in China 豆瓣
作者: Hodong Ki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 11
In July 2009, violence erupted among Uyghurs, Chinese state police, and Han residents of Ürümqi, the capital city of Xinjiang, in northwest China, making international headlines, and introducing many to tensions in the area. But conflict in the region has deep roots. Now available in paperback, Holy War in China remain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and balanced history of a late nineteenth-century Muslim rebellion in Xinjiang, which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ependent Islamic state under Ya'qub Beg. That independence was lost in 1877, when the Qing army recaptured the region and incorporated it into the Chinese state, known today as the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Hodong Kim offers readers the first English-language history of the rebellion since 1878 to be based on primary sources in Islamic languages as well as Chinese, complemented by British and Ottoman archival documents and secondary sources in Russian, English, Japanese, Chinese, French, German, and Turkish. His pioneering account of past events offers much insight into current relations.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豆瓣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8.4 (10 个评分) 作者: 杨庆堃 译者: 范丽珠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6
杨庆堃的这部《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研究中国宗教、社会和文化的经典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全书对中国宗教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与阐述,详细考察了中国社会中各种类型的信仰,以及国家政治、经济和儒家学说的关系,描述了中国社会与宗教的整合状况。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宗教的比较研究有兴趣的读者均可阅读。
序言: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
序言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家庭整合中的宗教
第三章 社会和经验之谈团体中的宗教
第四章 民间信仰的公众性
第五章 历史视角下中国宗教的政治作用
第六章 天命的运作
第七章 政治伦理信仰:“以神道设教”
第八章 国家对宗教的管理
第九章 宗教与政治反抗
第十章 儒学家说及其仪式中的宗教面向
第十一章 宗教和传统道德秩序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中的分散性和制度性宗教
第十三章 宗教在1949年前中国社会中角色的变化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朝觐之路 (2012) 豆瓣
The Chinese Hajj
7.8 (5 个评分)
其它标题: The Chinese Hajj / 中国穆斯林朝圣之旅
中国穆斯林每天都朝西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方向膜拜,但今天非比寻常,全世界最大的年度宗教聚会就要开始倒数计时。教徒会穿越几千公里,展开朝圣之旅,展现虔诚信仰。朝圣之旅总共要花上五天时间,但对踏上朝圣之旅的穆斯林来说,却要花上一辈子準备。
中国有10个民族的2000多万穆斯林,分布广泛;目前每年约有13000余人前往麦加朝觐。《朝觐之路》是一部与国外媒体合作拍摄的真实纪录中国穆斯林赴麦加朝觐历程的高清纪录片。在上万名朝觐者中,节目选取了分别来自不同地域和生活背景的北京、宁夏、新疆、云南的五位穆斯林,跟随他们从国内出发直到在麦加完成朝觐夙愿。五位朝觐者经过多年的向往与努力,终于来到伊斯兰教的圣地,激动之情在环环相扣的朝觐历程中转为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全篇在朝觐高潮中结束,数百万穆斯林身着白色戒衣游转天房的景象宏伟壮观,令人心灵震撼……节目注重对朝觐者感情的渲染,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心路历程;电视镜头也展示了中国不同穆斯林聚居地区的绚丽风光和民俗风情,画面优美动人,意境深远。
这部纪录片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宗教事务局共同监制,五洲传播中心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出品。纪录片选在2月5日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圣纪日”当天播出。
日本宗教史 豆瓣
日本宗教史
作者: [日]末木文美士 译者: 周以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6
本书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从记纪神话开始到当代日本社会的宗教思想发展历程,剖析了古代的佛教、中世的神佛论、近世的基督教以及现代社会的新兴宗教等日本宗教思想形成的原因、宗教思想的连续性、宗教与权力的关系以及每一时期的宗教特点等。作者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深奥的宗教史呈现出来,是一部了解日本宗教发展脉络的入门书。
本书中文简体版根据岩波书店2013年版译出。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Vincent Goossaert / David A. Palm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 4
Recent events—from strife in Tibet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to the spectacular expansion of Chinese Buddhist organizations around the globe—vividly demonstrate that one cannot understand the modern Chinese world without attending closely to the question of religion.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highlights parallels and contrasts between historical events, political regimes, and cultural movements to explore how religion has challenged and responded to secular Chinese modernity, from 1898 to the present.
 
Vincent Goossaert and David A. Palmer piece together the puzzle of religion in China not by looking separately at different religions in different contexts, but by writing a unified story of how religion has shaped, and in turn been shaped by, modern Chinese society. From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martial arts to communal temple cults and revivalist redemptive societies,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at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onward, as the Chinese state shifted,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consistently resurfaced in a bewildering variety of old and new forms.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integrates historical, anthrop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hina’s religious history that is certain to become an indispensible reference for specialists and students a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