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
德国史 豆瓣
作者: 玛丽·弗尔布鲁克 译者: 卿文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玛丽·弗尔布鲁克编著的《德国史(1918-2008第3版)》深入浅出地追溯了德国自1918年以来惊心动魄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动荡,包括魏玛共和国的自我毁灭、纳粹统治时期骇人听闻的种族大屠杀和军事侵略、冷战时期以民族分裂为代价的别具一格的政治试验,以及民主德国的崩溃和崩溃之后两个德国于1990年在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联邦德国主导下的统一。不仅如此,本书还评述了冷战结束后的德国历史,认为直到今天德国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个分裂的民族,并探讨了这种无形的分裂的原因。
《德国史(1918-2008第3版)》已出过两版。在这个第三版中,作者做了大量的增补和修改。增改的重点,一是增加了20世纪早期历史部分的篇幅;二是大量吸收了近年来有关纳粹时期的历史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有关大屠杀问题的学术争论;三是就1990年统一以来的当代德国历史专写了一章。这一章所特别关注的是在进入21世纪之际,德国人重温自己的历史、纪念往日的冤魂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意义。
德国史稿:1555—1618 豆瓣
Zur Deutschen Geschichte
作者: [德国] 利奥波德·冯·兰克 译者: 王顺君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 - 1
本书是兰克名著《宗教改革》的续篇,记述了从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到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前的历史。第一部分讲述奥地利的斐迪南一世和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第二部分讲述鲁道夫二世及其统治时代,作者详细论述了1575—1619年历次雷根斯堡宗教会议,以及德意志各个教派的联盟等一系列问题。全书是研究德国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初的重要著作。
《德国史稿1555-1618》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十九世纪德国和西方最著名的历史学家,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兰克学派”的创始人,近代西方“客观主义”历史学派之父。
兰克在本书中采取的资料是在国内学术界从未看到的,特别是对皇帝鲁道夫二世、马蒂亚斯的宰相克勒塞尔枢机主教等人的描写尤为精彩,在政治上新旧教双方在法理上的争执也尤为激烈。德国史专业人员或爱好者必看著作。
全面讲述三十年战争(1618-1648)之前的60年欧洲历史的中文翻译著作,也是第一部引进的论述三十年战争起源的著作,对填补那个时期的历史研究有极其重要意义,全面讲述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两排诸侯的内部矛盾,本书从花体德文直译过来,中译本等于第一个用德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翻译出来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