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HELLO,最好的自己 豆瓣
Quiet Girl in a Noisy World
作者: [英] 邓雪美 著 译者: 鲁梦珏 猫头鹰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8
▷ 英国华裔网红漫画师图像小说,内向型人格的真实内心独白
▷ 美国豆瓣Goodreads网友强烈推荐,奥普拉读书俱乐部、美国图书馆协会推荐阅读
----------------------------------------
▷ “我不再对这个世界满怀歉意,我只要自由地做自己。”
----------------------------------------
黛比总觉得自己不对劲。她宁愿独自度过周末,也不愿跟朋友聚会。在与别人相处之后,她总是感到筋疲力尽。她每次出门的时候,都会幻想一个电池挂在头上,等到回家的时候,电量都会消耗殆尽。
但是黛比真的有什么问题吗?一个性格内向的人,身处在一个以外向性格为主的世界里,真的有那么困难吗?黛比试图回答这些关于自己的问题。在这本书里,我们将通过她幽默的记录和感性的笔触,跟随她经历大学生活,步入婚姻殿堂,迎接第一份工作……一步一步探索,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个属于黛比,也同样属于你和我的故事。
----------------------------------------
“爱思考多过爱交谈并没有什么不对。
想要独处的时候尽管放心大胆地撤回你的内心世界。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
2019年8月31日 已读
#66 最近喜欢去图书馆借绘本。如作者所呈现的,内向的人其实真的是很敏感的,但是因为内向反而不好看出来了;最真实的是作者写到,当聊到自己喜欢聊的事情,因为健谈起来而和盘托出,然后瞬间意识到的那个瞬间,人是挺脆弱的。我早期成长中的一类挣扎被很好的描述了出来。不过,酒精可以发动我的social battery!
漫画
念书,还是工作? 豆瓣 谷歌图书
Carnets de thèse
8.0 (47 个评分) 作者: [法]蒂菲娜·里维埃尔 译者: 潘霓 拜德雅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6
- 编辑推荐 -
★献给所有在念书和工作之间纠结的你。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个问题恰似普洛克路斯忒斯床,把我们每个人磨折;念书还是工作的选择仿佛达摩克利斯剑,始终悬在我们每个人头顶。
★在这部图像小说里,你将遇到一个叫让娜·达冈的自己,这是你经历过、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的个人与时代写真。
★记住:如果再有人问你论文写完了没、工作找到了么、什么时候结婚之类的问题,就请TA好好看看这本书。
★番外:如果你恰好想要读博、正在读博、已经博士毕业或肄业,那么毫无疑问,这本书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 内容简介 -
原本是一位年轻初中教师的让娜·达冈,刚刚获得了读博资格!她还在为能进入学术研究的小小世界而沉醉,压根没料到自己闯进了一片怎样艰深的丛林……
在这片丛林中,导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深谙如何躲避焦躁等待其过目自己论文的博士生,而那位博士部的秘书,则在审核材料方面用尽了所有拖沓的本领;在这里,博士生既要在让人昏昏欲睡的学术研讨会上极力吸引大牛的注意,还得在学生爆棚的阶梯教室里拿着低廉的薪水教课。这些都是让娜要面对的,她试图在这些复杂情况下寻找自己的位置。然而,不管是家人,还是那个对读博一点儿也不理解的男友,都让她感到绝望。因此,这篇博士论文最终并未完成,且成了她挥之不去的执念……
这部图像小说以成长小说的形式、用绝妙的幽默手法描绘了当今博士生的日常生活。同让娜一样,他们像追寻存在的意义一般,与自己的研究苦苦纠缠。读完这本书后,你将对他们的生活有所了解,或许,你再也不会问他们:“诶,论文写得怎样了?”
2019年8月22日 已读
#63 终于从市图借出来看的;糟糕导师的心理活动简直真实残酷到搞笑;博士去魅化(劝退)又一力作
漫画
阿兰的战争 豆瓣
La Guerre d'Alan
8.7 (37 个评分) 作者: [法] 埃曼努埃尔·吉贝尔 译者: 孟蕊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8
一名普通士兵的“二战心灵史”
一部最纪实最诗意的水墨图卷
《出版人周刊》“明星推荐”作品
荣获七项欧美漫画、图像小说大奖
【编辑推荐】
《阿兰的战争》是法国著名漫画家倾14年心血“用水作的漫画”。不同于我们见惯的“二战”题材的故事,也不同于我们 既定印象中的普通“漫画”:没有浪漫,也没有英雄;高度写实,却诗意盎然。
【内容简介】
年轻的法国漫画家与美国退伍老兵阿兰在街头偶遇,二人一见如故。漫画家耗时十四年,用水和中国墨画出了这位老人的“二战”回忆三部曲。
第一册:美国青年阿兰·科普在十八岁那年应征入伍,被卷入了时代的洪流。他在美国接受训练,先后做过坦克通信兵、无线电教员、巡逻步兵和侦察车炮手,两年后被派往欧洲战场……
第二册:在“二战”的最后两年里,阿兰先后随军到达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地。他仍然没有成为英雄,在整个战争期间只发射过一次大炮,炸掉了一间空屋;但他一如既往地怀有好奇心、善于观察,带我们去见识一些有趣的人和事。
第三册:阿兰退役了。不再适应美国生活的他重返欧洲。机缘巧合下,他与战时认识的友人或重逢,或重建联系,于是前两部中的人物故事都有了结局,他自己的生活也趋近尾声。阿兰对生命、艺术、友谊的思考都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媒体推荐】
“怎样画出一个人的记忆?吉贝尔给出了巧妙而又适度的回答。读者就在阿兰的身边,认识他、懂得他、欣赏他……像当年的作者一样,听到了他。”
——法国漫画批评家Alexis Laballery
“《阿兰的战争》中的人物生动传神……对风景的表现有种东方味道,尤其能使人联想到中国五代时期的水墨画。”
——比利时漫画研究家、漫画史教师Erwin Dejasse
“引人入胜……一部独一无二的、趣味盎然的‘二战’文学作品。”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令人心碎的、诚恳的图像回忆:一个年轻人应征去服务祖国,他的一生永远地被改写了。”
——《出版人周刊》(明星推荐)
“故事讲的是战争改变了一个人……他往好的方向改变了:宽容、世界主义者、善于观察、仁慈……超凡脱俗。”
——BoingBoing网站
2019年5月7日 已读
#50 绘本真是拖延之利器第N弹;和作者另一个作品的画风好像是两个人,也有点不像法漫;战争的个人故事真是,怎么说呢,总让我想起湘军(?)
漫画
Jimmy Corrigan: The Smartest Kid on Earth 豆瓣
作者: Chris Ware Pantheon 2000 - 9
This first book from Chicago author Chris Ware is a pleasantly-decorated view at a lonely and emotionally-impaired "everyman" (Jimmy Corrigan, the Smartest Kid on Earth), who is provided, at age 36,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his father for the first time. An improvisatory romance which gingerly deports itself between 1890's Chicago and 1980's small town Michigan, the reader is helped along by thousands of colored illustrations and diagrams, which, when read rapidly in sequence, provide a convincing illusion of life and movement. The bulk of the work is supported by fold-out instructions, an index, paper cut-outs, and a brief apology, all of which concrete to form a rich portrait of a man stunted by a paralyzing fear of being dislik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