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
花渡 (2007) 豆瓣
Fados
7.8 (5 个评分) 导演: 卡洛斯·绍拉 演员: 里卡杜·波拉克 / Camané
其它标题: Fados / 法朵
“法朵”Fado一词据说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命运。是葡萄牙著名的传统民谣。是一种具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葡萄牙音乐,在大街小巷的酒馆、都会里的咖啡室和会所都可听得到;音乐表达的是哀怨、失落和伤痛的情怀。特殊的吉他乐声与独唱者的特有腔调,空灵动人,令听者无不感到的哀凄。
来自十九世纪的伟大传统,继《弗拉门戈》、《探戈》之后,卡洛斯·绍拉请出葡萄牙最深沉的灵魂《法朵》,终完成抒情三部曲。有说葡萄牙的灵魂是fado,fado的灵魂是Saudade。这个字没法翻译,是混和乡愁、遗憾与希望的一种复杂情感。一段接上一段不同风格的fado和舞蹈,不只去诠释难懂的灵魂,更在追认fado发迹于贫民区的湮远年月。一代歌后阿玛莉娅·罗德里格斯Amalia Rodriques的传奇身影和第一线的歌者轮流站台,绍拉用投影变魔法,将孤单变出巨大布幕上的绰绰人影,如fado的前世今生……极尽视与听之娱。
葡萄牙帝国在亚洲 豆瓣
作者: [美] 桑贾伊·苏拉马尼亚姆 译者: 巫怀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11
▼内容简介
本书初版于1992年,于2012年修订再版。如作者所述,本书并非一部考据葡萄牙亚洲殖民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史实细节的作品,而是旨在提供一种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综合分析的图式。从1992年到现在,这种图式提出已有二十多年,但依然经受了考验,并未被后来的研究成果超越。
全书共分十章,既历时性地讲述了葡萄牙到来之前亚洲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变化以及葡萄牙自身的国家和社会结构、葡萄牙创立亚洲帝国的模式、逻辑及其兴衰历程,也具体地分析了葡萄牙亚洲社会的不同社群,最后的结论部分则对传统的观点提出挑战。
从方法论上,作者突破了单纯的亚洲史和欧洲史的视角,而是要求将葡萄牙的亚洲事业放在全球史的视域中考量,使得本书具有全面性;同时作者也反对模式化的解释,使得本书具有穿透力。因此我们了解到:早期近代亚洲绝非铁板一块,而是有着精英的流动,自身已然发生深刻的变化;葡萄牙在亚洲的地位被荷兰、英国取代,也绝非简单的“中世纪”被“近代”战胜的历史神话。
▼名人推荐
桑贾伊•苏拉马尼亚姆对16世纪和17世纪葡萄牙亚洲帝国的经典研究已经受了时间的检验。该书坚实地立基于对葡语史料的娴熟掌握和对亚洲语境的深刻理解,以丰富的洞见和自如的清晰,描绘和解释了一段长期被无知、偏见和误解遮蔽的历史。
——澳大利亚拉特罗布大学 A. R. 迪斯尼
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桑贾伊•苏拉马尼亚姆给我们提供了对早期近代葡萄牙亚洲帝国的一个练达的综述,一项对葡萄牙和亚洲在16世纪和17世纪复杂互动的启迪性研究。该书对所涉领域进行了完全的重新定义,这也是为何它写于20年之前,却能克服自然“老化效应”的原因。
——欧盟大学研究院 若热•弗洛雷斯
自决之书 豆瓣
The Education of the Stoic
7.9 (16 个评分) 作者: [葡萄牙] 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刘勇军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5 - 11
费尔南多•佩索阿一生都以异名进行创作,他生前一直默默无闻,他的作品在他死后才受到追捧,不仅被认为是葡萄牙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还被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自决之书》是佩索阿的散文集,涉及到了“莎士比亚”、“感觉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主题。佩索阿“称自己的缺点则是有始无终”,因此,在文中可以见到一些未完成的句子。佩索阿在散文中记述了他的主要异名的起源,他以异名书写孤独,直抵人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