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汉斯·季默:好莱坞叛逆者 (2022) 豆瓣
Hans Zimmer - Hollywood Rebel
导演: Francis Hanly 演员: 汉斯·季默 / 朗·霍华德
其它标题: Hans Zimmer - Hollywood Rebel / 汉斯·季默:好莱坞的反叛者
这部单集纪录片回顾了电影界最受追捧和极具开创性的作曲家汉斯·季默的人生旅程。在四十年光辉的职业生涯中,他重新定义了电影配乐,向新一代观众展现了管弦乐所演绎出的无与伦比的戏剧性。灵感涌现之时,汉斯·季默轻按几个和弦,就能为电影增添与众不同的氛围感,彰显角色的性格特征。片中重温了汉斯·季默一些最受欢迎的标志性电影音乐作品,配合多位与他合作过的好莱坞顶尖人物访谈,讲述了他在同年播出的纪录片《冰冻星球II》以及众多其它作品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配乐创作过程。
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 (1989) TMDB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
8.5 (243 个评分) 导演: 阿基·考里斯马基 演员: 马蒂·佩龙帕 / 吉姆·贾木许
其它标题: 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 / 列宁格勒牛仔去美国
列宁格勒牛仔摇滚乐队的几个成员装扮怪异,戴大墨镜,烫飞机头,夸张的火箭鞋就是他们的标志。可在他们的家乡看不见事业成功的希望,于是他们决定转战美国寻求机会,在即将出发的前夜,贝斯手却被冻死,尽管如此,队员们还是将他装入了放满冰块的木箱中带上了旅途。此时同村的一个怪异的哑巴 偷偷跟随乐队来到了纽约。纽约的机会并不如他们想象的丰富,困窘的生活仍在继续,在他们走投无路之时,得到了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婚宴演出机会。于是他们用仅剩的钱从一个美国售货员(吉姆•贾木许 Jim Jarmusch 饰)手中买了一辆旧车后继续向墨西哥进发,那里有他们最后的梦想……
乐士浮生录 (1999)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8.8 (154 个评分) 导演: 维姆·文德斯 演员: 孔拜·塞贡多 / 埃利亚季斯·奥乔亚
其它标题: 부에나 비스타 소셜 클럽 / ブエナ・ビスタ・ソシアル・クラブ
拉西姆·法瑞尔,80岁的钢琴家鲁本·冈萨雷斯以及被誉为“古巴的艾迪斯·皮亚夫(Edith Piaf)”的奥马拉·佩多昂多,天赋的音乐细胞,让他们终于有机会离开故土,摆脱束缚,跨越政治的藩篱,踏入与古巴交恶长达40年的美国,破例获邀进入美国的音乐圣坛卡内基音乐厅进行演奏。来到纽约富丽堂皇的卡内基音乐厅,《乐士浮生录》真实记录了他们的这段音乐和精神之旅。
文德斯合作多年的音乐伙伴莱·库德在一次古巴旅游中发现了一个在古巴当地享誉多年的乐团其背后许多感人的生长故事。遂说服文德斯在1998年带着一大队人马前往古巴哈瓦那 ,以镜头拍摄这乐团中老艺人的身影与音乐生命,以写实、记录的方式拍下了这部感人的纪录片,他们的纯真、可爱,都被文德斯一一生动地捕捉。
这部得到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影片是文德斯城市笔记的音乐篇,他来到音乐之都古巴的哈瓦那,探访由年迈乐手组成的古巴风情乐队,让观众随同他的数码摄像机一同游走于充满拉丁风情的哈瓦那建筑和风土人情之间。当然悦耳奔放的古巴音乐是这次寻访的重点,整部纪录片则围绕着乐队的排练、生活以及奔赴纽约的现场演出,如实地展示了拉丁音乐的迷人风情和古巴音乐人的独特魅力。
革命背景乐 (2009) 豆瓣
Soundtrack for a Revolution
导演: Bill Guttentag / Dan Sturman 演员: The Roots / John Legend
其它标题: Soundtrack for a Revolution / 一场革命的背景乐
美国人权运动的展现,记录了美国黑人音乐家在20世纪中叶,用音乐的形式,激励美国黑人以和平抗议手段来获得平等权力的经过,通过采访马丁路得金的妻子,人权运动积极分子,歌手,作曲家等,将美国黑人反抗种族歧视,隔离政策等所做的努力,同时也展现了当权政府血腥镇压,还有暗杀,爆炸等恐怖行为到最后屈服于全美人民的意志过程。
The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is vividly captured by Bill Guttentag and Dan Sturman--award winners for their collaboration on Nanking--through image and song. And what song! Compelling archival footage is set against dynamite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s of movement anthems by, among others, Wyclef Jean, John Legend, Anthony Hamilton and the Blind Boys of Alabama, Richie Havens, The Roots and Joss Stone (whose stirring rendition of "Eyes on the Prize" is a stand out).
The freedom songs evolved from slave chants, the labour movement and, especially, from the black church. The music enabled blacks to sing what they couldn't say, and it was crucial in helping the protesters as they faced down brutal aggression with dignity and nonviolence. The infectious energy of the songs swept people up--as they do again here--and empowered them keep fighting. The film also features interviews with civil rights soldiers and leaders of the movement, including Congressman John Lewis, Harry Belafonte, Julian Bond and Ambassador Andrew Young, but it is the songs themselves that are really the stars here. A celebration of the power of music to give strength and hope, Soundtrack for a Revolution is a vibrant, soul-stirring experience and a film of significance, energy and power.
The Silent Musician 豆瓣
作者: Mark Wigglesworth 2018 - 10
A conductor is one of classical music's most recognizable figures. Many people who have never actually been to an orchestral concert have an image of what one looks like. But rarely does such a well-known profession attract so many questions: 'Surely orchestras can play perfectly well without you? Do you really make any difference to the performance?'
This book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 instruction manual for conductors, nor is it a history of conducting. It is for all who wonder what conductors actually do.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musicians and music they conduct, and the public and personal responsibilities they face, leading conductor Mark Wigglesworth writes with engaging honesty about the role for any music lover curious to know whether or not the profession really matters.
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 (2014) 豆瓣
Une Chinoise avec Bach
8.9 (31 个评分) 导演: Michel Mollard 演员: 朱晓玫
其它标题: Une Chinoise avec Bach / 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的音缘
The Return is the Movement of Tao
反者道之动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
朱晓玫对巴赫及其作品《哥德堡变奏曲》的体验、思考、解说、演奏。
.
法语中字在线视频:
听·见 林俊杰 (2016) 豆瓣
聽·見 林俊傑
8.0 (13 个评分) 导演: Raye 演员: 林俊杰
其它标题: 聽·見 林俊傑 / If Miracles had a Sound
亞洲唱作天王 ─ JJ林俊傑
首部個人音樂紀實電影誕生!
歷時455天,累計14400分鐘
完整紀錄橫跨美國、星馬、香港、台灣等地
《新地球》專輯完整製作過程
以及2013~2015《時線》世界巡迴演唱會感動幕後
聆「聽」音樂幕後製作全貌
看「見」不為人知的林俊傑
這不只是一段記錄JJ生命中最重要的歷程的紀實電影
更是一部獻給所有音樂人以及對音樂熱愛者的紀錄片
首部最完整揭露華語流行音樂製作過程的電影
每一個音樂製作環節,都將全面公開
破除大眾認為流行音樂=泡泡糖音樂的迷思
看懂其中必須蘊藏的用心以及專業
也聽懂流行音樂為何能被永久傳唱的箇中原因
片中更涵括難得一見的美、港、台、星馬國際級音樂大師分享課:
Jason Mraz、Richard Furch、Brian Gardner、
許環良、吳慶隆、C.Y. Kong…
也將共同在紀錄片中分享他們寶貴的音樂製作經驗
2018年6月5日 看过
JJ有一次上康熙来了section是什么选心仪女生,他一本正经地说了自己的要求是诸如知道自己以后的方向这种。我就觉得很特别了
纪录片 音乐
莫扎特传 (1984)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Amadeus
8.6 (436 个评分) 导演: 米洛斯·福尔曼 演员: F·默里·亚伯拉罕 / 汤姆·休斯克
其它标题: Amadeus / 阿玛迪斯(台)
本片从一个宫廷乐师萨里埃利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天才莫扎特的一生。萨里埃利(F·莫里·亚伯拉罕 F. Murray Abraham饰)是维也纳音乐界里有名的人物,自视甚高的他自从遇到了莫扎特(汤姆·休斯克 Tom Hulce饰),心里的妒嫉之火便熊熊燃烧不能平息。莫扎特总能以他超乎常人的音乐作品赢得全场惊叹,他的《费加罗的婚礼》等歌剧,都成了传颂千古的经典。
萨里埃利对莫扎特又羡慕又嫉恨的心理已经发展到几乎扭曲的地步。他在莫扎特的事业上一次次的从中作梗——故意缩短歌剧的上演周期,恶意删改莫扎特的作品,在莫扎特承受着丧父之痛时给他无情的精神折磨。贫穷虚弱的莫扎特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写就遗作《安魂曲》,一代大师35岁就与世长辞,留下不朽作品。而萨里埃利,早有等待他的宿命般的结局。
永恒的日记 豆瓣
作者: 诺曼·莱布雷希特 译者: 盛韵 / 虞翔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4
对于日历的狂热是音乐界的特别现象,我们面前的这本日历书,就是为了满足音乐界和乐迷们这种无伤大雅的“狂热”。它搜罗了在历史上每一年中的每一天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名人逸事,囊括了西方音乐中整整十四个和声世纪,侧重于重要的演出时刻或是伟大音乐家私生活中的片段——所有这些,无论是琐屑还是宏大,是高尚还是低俗,确已构成了一幅西方音乐发展史的迷你画像。
格伦·古尔德谈话录 豆瓣
Conversations with Glenn Gould
9.3 (6 个评分) 作者: 乔纳森·科特(Jonathan Cott) / 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 译者: 蒋怡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3 - 5
格伦•古尔德 (Glenn Gould, 1932 – 1982)是20世纪最具个性和最富魅力的音乐家之一。作为一名钢琴家,他在演奏的时候通常坐在一张木凳上,漫不经心地伏在钢琴前,指尖急速敲击着琴键,用清晰、纯净的琴音诠释着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的旋律。古尔德不仅以音乐天赋闻名于世,其怪异举止亦是赫赫有名。他常常身着皱巴巴的燕尾服或裘皮大衣,戴着无指手套出现在音乐会上,并一边演奏,一边跟着旋律大声哼唱。1964年,他在巅峰时期急流勇退,彻底告别了自己充满争议的舞台生涯,开始专注于录音唱片和作曲事业。
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 豆瓣
作者: 小澤征爾 / 村上春樹 译者: 賴明珠 / 焦元溥/音樂審訂 時報文化 2014
小說家向音樂大師討教
「這麼說來,我從來沒有好好談過這些事。」
對於貝多芬和馬勒的新詮釋、卡內基廳的戲劇性復活音樂會、分別與卡拉揚和伯恩斯坦共度的歲月,以及,為年輕世代所做的薪火傳承。
面對一心追求「心聲」的小說家,指揮家坦率地就音樂侃侃而談。
在東京、在世界各地、不同場所,
一起聽音樂,愉快地共度一段時光。
和舉世無雙的指揮家、輝煌的心靈深刻接觸
小說家謹記整理,留住珍貴的談話
好的音樂究竟是什麼?《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一書,為村上春樹與小澤征爾圍繞著音樂這個主題之間的對談。他們談到了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歌劇、馬勒的音樂、小澤征爾的恩師齋藤秀雄,與卡拉揚、伯恩斯坦的過往回憶等。
本書是作為小澤征爾頭號粉絲的作家村上春樹,從二○一○年十一月開始到隔年七月,對小澤征爾所做的訪談文章;從日本東京、神奈川村上春樹的家中,到夏威夷、瑞士、日內瓦往巴黎的列車中,都有兩位名家對談音樂的軌跡。村上春樹就按著對談時的錄音,以及當時的記憶,動筆將兩人的談話化為文字。
但這既不是報導文學,也不是人物論,而是村上只想以「一個音樂愛好者,和小澤征爾這一位音樂家,盡可能直率、坦白地談出彼此對音樂的內心話。」另外,也寫到如今是頂尖指揮家也曾只能睡在電影院、在歌劇院指揮還被喝倒采的過往、唱片錄音的幕後花絮、法國號換氣的真相,以及,好的音樂和好的文章之間究竟有什麼共通的地方。
讀畢本書,看見一流指揮家那閃耀輝煌的心靈之時,彷彿也經歷了一場洗禮,享受了「美好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