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Fahrenheit 451 豆瓣
作者: Ray Bradbury HarperVoyager 1993 - 7
The hauntingly prophetic classic novel set in a not-too-distant future where books are burned by a special task force of firemen. Guy Montag is a fireman. His job is to burn books, which are forbidden, being the source of all discord and unhappiness. Even so, Montag is unhappy; there is discord in his marriage. Are books hidden in his house? The Mechanical Hound of the Fire Department, armed with a lethal hypodermic, escorted by helicopters, is ready to track down those dissidents who defy society to preserve and read books. The classic novel of a post-literate future, 'Fahrenheit 451' stands alongside Orwell's '1984' and Huxley's 'Brave New World' as a prophetic account of Western civilization's enslavement by the media, drugs and conformity. Bradbury's powerful and poetic prose combines with uncanny insight into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to create a novel which over fifty years from first publication, still has the power to dazzle and shock.
2019年8月3日 已读
I love Clarisse’s words on working and entertaining. They're not just about the world in this novel, but the real 996 world in some country now.
华氏451 外国文学 科幻 英文原版
风格练习 豆瓣
Exercices de style
7.4 (56 个评分) 作者: 雷蒙·格诺 译者: 袁筱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
《风格练习》是法国作家雷蒙•格诺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首次出版于1947年,1963年由伽利玛出版社再版时作了修改。这本书以九十九种不同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公共汽车上,有个年轻男子,衣着外貌有些乖张,与人发生争执,但很快就离开原地抢了个空座;之后不久,他又出现在圣拉萨尔火车站,与另一年轻人在一起,两人在讨论外套上衣扣的事情。
1949年,《风格练习》首次被改编成戏剧,在圣日耳曼德普雷的红玫瑰酒馆上演。1954年被改编成歌曲,在布鲁塞尔的口袋剧场演出。1980年再次被改编成戏剧,在蒙帕纳斯剧院演出,并在法国电视三台播放。二十一世纪以来,新的改编剧目每年都上演,还产生了各种语言的变体和滑稽模仿,在文学杂志和互联网上流传。
这本书已出版三十五种语言版本;其中,意大利语译本由著名作家翁贝托•埃科翻译。
人间失格 豆瓣
7.8 (20 个评分)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李建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1
川端康成说,死亡是最高的艺术。太宰治虽然只活了三十九岁,但他给日本文学留下的印记却是深刻而震撼的。他的作品中往往充满着深深的罪恶感,正如《人间失格》的主人公所自责的那样,苟活着就是罪恶的种子,而这也是作者本人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为了掐死这颗种子,太宰治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经过四次失败尝试后,终于在1948年6月的一天和情人顺利自杀。“不要绝望,在此告辞”——时至今日,仍无人能吃透这句遗言的真意,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姑且看作是一种对生者的鼓励吧。
Warrior of the Light 豆瓣
作者: [巴西] 保罗·柯艾略 HarperOne 2004 - 3
Warrior of the Light: A Manual is an inspirational companion to The Alchemist , an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that has beguiled millions of readers around the world. Every short passage invites us to live out our dreams, to embrace the uncertainty of life, and to rise to our own unique destiny. In his inimitable style, Paulo Coelho helps bring out the Warrior of the Light within each of us. He also shows readers how to embark upon the way of the Warrior: the one who appreciates the miracle of being alive, the one who accepts failure, and the one whose quest leads him to become the person he wants to be. Paulo Coelho is one of the most beloved storytellers of our time. Now, in the long-awaited companion to his first novel, Coelho presents a collection of philosophical stories that will delight and guide seekers everywhere.
我们 豆瓣
7.8 (96 个评分) 作者: [俄] 尤金·扎米亚金 译者: 殷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10
作为第一部反乌托邦作品,《我们》针对的是极权主义的种种弊端。全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
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峰”的联众国,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数字为名。主人公便叫“D-503号”。D-503号是一名联众国培养成人的数学家,他对联众国满怀忠诚,特地记起了笔记,想借之赞颂威哉壮哉的联众国。
怎料,联众国再发达文明,也仍旧奈何不了残留的人性。某个美艳过人的女性号码I-330突然出现,完全震撼了D-503号的纯洁心灵。在I-330的引诱下,D-503号一步步解放了本性,由小说开始时恨不能化身为机器的极端忠诚分子渐渐转变为有恨有爱,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凡人。不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I-330之所以接近D-503号,自有她的秘密计划。作品的结局是出乎意料、震撼人心的。
《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等反乌托邦作品。
追忆似水年华 Ⅰ 豆瓣 谷歌图书 谷歌图书 Goodreads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8.9 (37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译者: 李恒基 / 徐继曾 译林出版社 1989 - 6
《追忆似水年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小说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普鲁斯特的这种写作技巧,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形形色色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等待戈多 豆瓣
8.6 (64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萨缪尔·贝克特 译者: 施咸荣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1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是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角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是树下等待着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论次地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就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候,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地等待下去。
写于1948年的两幕剧《等待戈多》历来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美丽新世界 豆瓣 Goodreads
Brave New World
8.7 (20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王波 重庆出版社 2005 - 6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这部作品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 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索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毒巧克力命案 豆瓣
The Poisoned Chocolates Case
8.0 (22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安东尼·伯克莱 译者: 赖文珍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班迪克斯先生把别人寄给尤斯特爵士的巧克力拿回了家,他的太太吃了之后中毒身亡。如此巧合,是谁下的手?为了什么?警方侦办这个奇特的案件,立刻陷入困境。这时,一个由各种爱好推理艺术人士组成的业余社团“犯罪圈研究学会”来帮忙查案,不料其中六位推理迷竟分别找出了六个完美的推理结论。六个不同的结论都能有效解释案情,都能合乎逻辑地“破案”,但真相只有一个……
忏悔录 豆瓣
8.3 (24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雅克·卢梭 译者: 黎星 / 范希衡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 9
编辑推荐:本书是《外国古典文学名著选粹》系列之一,作者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思想家和文学家。这部名为“忏悔”实为“控诉”的《忏悔录》记载了他从出生到被迫离开对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年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他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一生。作品思想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真实,是卢梭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

在历史上多得难以数计的自传作品中,真正有文学价值的显然并不多,而成为文学名著的则更少。至于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席位,而是长久地爱人景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卢梭这个不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使它——用当时很有权威的一位批评家的话来说——“获得最大的进步”、“自巴斯喀以来最大的革命”,这位批语家谦虚地承认:“我们十九世纪的人就是从这次革命里出来的”。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豆瓣
7.0 (10 个评分) 作者: 劳伦斯 外文出版社 2008 - 1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讲述了年轻貌美而心地善良的康妮嫁给了贵族地主查泰莱为妻,婚后不久,查泰莱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身瘫痪。在查泰莱家的庄园中,两人的生活虽无忧无虑,却死气沉沉。庄园猎场的狩猎人梅勒斯重新燃起了康妮的爱情之火,她经常来到他的林中小屋幽会,尽情享受充满激情的生活,犹如回归原、始的亚当与夏娃。康妮怀孕了,这时狩猎人尚未离婚的妻子突然回来。这一切迫使查泰莱、康妮和狩猎人该如何选择呢?
你好,忧愁 豆瓣
Bonjour Tristesse
7.2 (63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弗朗索瓦兹·萨冈 译者: 余中先 / 谭立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
小说的主人公少女塞茜尔,生性浪漫不羁,跟同为浪荡子的父亲过着随心所欲的荒唐日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纳入到正规的轨道。为此,她竭力阻挠鳏居多年的父亲雷蒙和其女友安娜的婚事。因为,在塞茜尔的眼中,安娜是一个生活正派、循规蹈矩的温顺女性,一旦让她进入了家庭生活,不仅雷蒙老爸得受她的管制,而且塞茜尔的落拓不羁的生活方式也得改变,她得按照安娜的培养计划,去做一个乖乖女。于是,塞茜尔跟自己刚刚认识的男朋友,以及父亲早先认识的一个女人爱尔莎,共同精心设计了一个诡计。诡计居然还得逞了,生性浪荡的雷蒙一度又冷落了安娜,而与更为年轻、也更为放荡的爱尔莎重续旧情。不过,令塞茜尔料想不到的是,这一胡来最后导致了安娜精神恍惚,出了车祸,命丧悬崖……
少女主人公苦心经营的计谋,换来的却是她人生道路上初次品味到的忧愁中的迷惘。
王尔德童话 豆瓣
The tales of Oscar Wilde
9.3 (98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王林 译林出版社 2003 - 6
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名世。在风流才子那颓废唯美、狷狂放浪的表面姿态下,是一颗纯美纯善,永难泯灭的童心。而这可贵童心一经与卓绝才智结合,便诞生了《王尔德童话》。它不仅为作者奠定了文学声名的基石,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传世佳作。其语言纯正优美堪称典范,其意境高洁悠远益人心智,值得向每一个童稚未凿的孩子、每一位葆有赤子之心的成人郑重推荐。
青春禁忌游戏 豆瓣
Дорогая Елена Сергеевна
8.7 (13 个评分) 作者: [俄]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娅 译者: 童宁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 3
他们酗酒,他们撒谎,他们作弊,他们早恋,他们肆无忌惮。他们是高中生,却老谋深算;他们理想远大,却难过考试关;他们是苏维埃青年,却让老师感到心寒……他们经历了极度的疯狂,然而最终——他们醒了,一场过火的青春游戏,让正当年轻和曾经年轻的心——体味青春。
本剧原名《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是前苏联女作家柳德米拉·苏莫夫斯卡雅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作。在前苏联一经上演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由于本剧对社会问题准确、深刻的揭示,引起了前苏联当局的重视,此剧甚至曾一度遭到禁演。解禁之后又迅速在欧洲以及美国、加拿大地区引起了轰动。2003年3月由中央戏剧学院学生搬上北京舞台(这也是该剧在亚洲地区的首度公演),并计划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 。
剧本讲述了4名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为得到老师保管的存放试卷的保险柜钥匙,以便换掉他们上午考得并不理想的试卷而精心策划、实施的一个残酷“游戏”。在瘦弱、善良、孤独的女教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面前,4名学生充分展示了与他们实际年龄不符的势利、残酷和冷漠。他们用利诱、劝说、威胁等各种“卑鄙下流”手段,甚至不惜用当着老师的面假装强奸女同学的办法逼迫老师就范。4名学生魔鬼般的通宵折腾,最终彻底摧垮了老师的理想主义情操。女老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自杀,两名学生心中的善被唤醒,而这个觉醒会转化为向善的努力吗?
作者简介
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娅,毕业于列宁格勒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戏剧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戏剧集《无土的花园》(1989年)。《青春禁忌游戏》是她最富盛名的剧作。

译者简介
童宁,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戏剧文学硕士,中央戏剧学院教师。译有包括普希金五部小悲剧在内的多部俄罗斯剧作。
变形记 豆瓣
8.6 (171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叶廷芳 / 赵登荣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 - 4
《变形记》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妹妹提出将自己的亲哥哥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 [5] 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十日谈 豆瓣
7.7 (11 个评分) 作者: [意] 薄伽丘 译者: 王永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来这里,你就会看到描绘和歌颂现世生活,谴责禁欲主义,赞美爱情是聪明才智和高尚情操的来源,赞美平民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的才智,宣扬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翻开"人曲"一切尽在不言中。
动物庄园 豆瓣
Animal Farm
9.3 (128 个评分) 作者: (英)乔治·奥威尔 译者: 张毅 高孝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 8
用动物对人类抗争后自建家园来再现前苏联的整个历史情形,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寓言。《动物庄园》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其中的有些语言还变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和《1984》并称为乔治・奥威尔最重要的代表作。此版本收有小说的英文原文。
本书以隐喻的形式写革命的发生以及革命的背叛,自然还有革命的残酷: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它们建立起一个自己管理自已的家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原则;两只领头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猪们逐渐侵占了其他动物的劳动成果,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招致血腥的清洗;统治者需要迫使猪与人结成同盟,建立起独裁专制;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回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明眼的读者自可看出,此书不属于人们所熟悉的那种蕴含教训的传统寓言,而是对现代政治神话的一种寓言式解构。